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枫叶红了-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声响。
覃辅文向老师举起了右手,那是要发言。
“那位同学,……”
还没等张老师说下去;覃辅文已经站起来了,声调有点激动地发言了:“张老师,你能不能不念课本呀?如果上课就是念课本,那就请你让我们自己念好了。我保证念好,不漏一个字。”
张老师一脸胀得通红,站在讲台后面,说不出话来了。看得出,她手上的那本教材在抖动。
邵成福怔了一下,马上明白怎么回事了。他先瞪了覃辅文一眼,打手势要覃辅文坐下,不要再说了。接着,他站起来,征求张老师的意见:“张老师,我看这两节课您已经讲了不少了,留点时间让我们自习,消化消化。怎么样?您就先回办公室歇会儿吧?”
张老师低着头,收拾了讲义夹,不声不响地出去了。
“哦,哦!乌拉!”教室里有人发一阵欢呼。估计,张老师还没走出多远。
“喊什么,安静下来,好好看书,不要影响别的班上课。”邵成福止住了叫喊声。
刘晓楠似乎有点木然地坐着,终于可以不要硬着头皮听那机械的念书了,心头有一点轻松的感觉。但是,望着默默走出去的张老师,刘晓楠突然又有了一种紧迫感,是要更为加紧地学习啊!
第九章 宇宙原动力来自哪里(2)
教师讲课讲不下去的情况,几乎各系都有。毕竟,现在的大学生,有一半出身于十年前的老三届学生。少年时良好的教育底子,再加上那十年中的不懈知识积累和社会大学校的磨砺,这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综合能力确是非同一般。专业功底不扎实而又缺乏过硬教学方法的教师,是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的。万般无奈,学校只有把那场运动中先后被赶下讲台的或是退休的老教师再重新请回来。
又是《地理学基础》课。预备铃刚响,李军铁老师搀扶着一位老先生走进了教室。其实,李老师那个搀扶只是个礼貌。老先生身体硬朗得很,高大的个子,戴一顶呢料便帽,穿一身深色的中山装,挺胸昂首,腰板直直的,迈着稳健的步子,笑咪咪地走进教室。
邵成福赶快端一张凳子,请老先生坐。老先生客气地摆摆手,“不用,不用,讲课就得站着好。”
“杨老师,您老还是先坐会儿吧。我趁这时机还想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李老师还是请老先生坐下了。
李老师站在讲台旁边,讲起来了,“同学们,这位是杨贤纯老师,来给你们上《地理学基础》课的。大家欢迎。”
同学们噼哩啪啦一阵掌声。
“同学们,”李老师继续讲话,“杨老师是我们系历史上地学知识最渊博、专业造诣最深厚的一位老师,也是我省地学界的知名权威学者。杨老师快七十岁了,但是他老人家听说学校讲台上缺乏可胜任的师资,而同学们又有着强烈的求学要求和良好的知识功底,就主动要求回校讲课。”
同学们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李老师还要讲,“我再多讲几句。你们都看到了了,现在讲台上是过花甲、逾古稀的老学者,讲台下是你们这些积压了十年,亟待打造成型的预备人才。这就是全国科学大会时人们所说的‘人才断层’,过去的那场大革命给我们国家造成的断层。现在我们要辛苦杨老师这些老前辈老学者在讲台上多停一会儿,多提携后生一把。而你们任务就是加速跑步,尽快成材,早日接下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大家要共同努力,以加倍的勤奋把人才断层填平。同学们,党和人民期待着你们。”
教室里响起一阵长时间的更加热烈的掌声。
杨老师开始上课。他先介绍了自己的三点教学方法:
一、不会通讲教材,只讲其中的重点、难点;
二、不会一个人讲通堂,每次课的第二节课后二十分钟交由同学们讨论;
三、教师自己是学生讨论中的一员。
接着,杨老师又对学生们提了三点要求:
一、课前必须预习;
二、听不懂的当即提出来,不要不懂装懂;
三、希望你们的讨论和提问能超越教材和教师讲授的约束,显示出自己的思想,最好有新的东西。
“现在开始讲课,”杨老师清了清嗓子,“教材的绪论同学们可以自己看书,不讲了。今天主要是向大家介绍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争取建立起有关地理的空间概念和意象。这是今后展开地理教学的基础。”
教室里安静极了,所有人都在屏息聆听,生怕漏掉了杨老师的一句话。
第九章 宇宙原动力来自哪里(3)
杨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宇宙的广度建立起地球的空间概念,“同学们,我们以地轴北端指向为天顶方向。现在我们从天顶来观察宇宙间的天体的运动。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天体都是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和运动的。我们先来看地月系统,地球和月球。大家知道,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大约每一个阴历月公转一周。所以,月球的公转周期为大致为一个阴历月,准确地讲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长度,即天。值得注意的是,月球在绕地公转的同时,也进行着自转,而且它自转的周期与公转周期一致,也是一个朔望月,即天。”
有同学举手要求发言。杨老师示意让他讲。
“老师,我们所看到的月亮,每次都是同样的样子,桂花树,吴刚,也就是说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我们地球的。怎么说月球也自转了呢?如果它自转了,应该会把桂花树、吴刚转到我们看不到的一面去。”
“是的,”杨老师笑了笑,“你这样想,可以理解。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演示证明月球的自转,而且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致。”
杨老师突然停下了,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唉,现在真难,连个教学仪器都没有。”
“没关系,”杨老师想了想,提高了声音,“没有条件,我们可以想办法。”
杨老师指着讲台说,“我们以这张讲台代表地球,我就是月球。如果我绕着讲台走一圈,就是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如果我在原地自转360度,就是月球自转一周。现在,我先来单独演示月球自转。我现在是面对你们。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向我的右手边转动,现在转到我面对窗子了。继续转动,现在我面对黑板,背对你们了。再继续转动,现在我面对门。再转动,现在我又面对你们了。这就完成了一周的自转。”
杨老师喘了一口气,又接着讲,“我这个演示,就是刚才那位同学说的,你们是一会儿看到我的前面,一会儿看到我的后背。”
“但是,”杨老师提高了声音,“我刚才的演示只是月球单独自转。如果月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地球公转,那么,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大家注意了,现在讲台就是地球,假设你就站在讲台这个地球上看着我,我这个月球现在开始围着讲台转。而且在转的时候,总是以同一面即我的正面对着讲台。”
杨老师站在讲台后面,面对着讲台和下面的学生,开始按着顺时针方向,朝自己的左手边走动。他走到讲台的左边,保持面对讲台,当然也就面对了窗子。他继续走到讲台的前面,仍保持面对讲台,当然也就面对了黑板,同时也背向了学生。他再走到讲台的右边,还是保持面对讲台,当然也就面对了门。他最后回到讲台后面,还是面对讲台,当然也回复到了面对学生。
杨老师喘息了一下,说:“大家看到了吗?我这个月球围绕着讲台地球转了一圈,完成了公转一周。同时,我自己这个月球,也完成了面对你们,左手对着你们,后背对着你们,右手对你们,再到面对你们,完成了自转一周。注意,我一直是面对讲台的,如果你是站在讲台上,就只能看到我的正面了。而且,当我绕讲台一周完成时,刚好也完成了自身转动一周。所以,月球绕地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一致。”
教室里一阵掌声。覃辅文赞叹道:“哎呀,这一节课文我看了几遍,都没搞透彻。杨老师这一演示,全清楚了!”
杨老师及时因势利导,又介绍了太阳系和地球绕日公转及地球的自转,并进一步向银河系发展,“太阳系,作为银河系的星系之一,它在自转的同时,也按着顺时针方向围绕着银河系的核心进行公转。”
杨了顿了一下,说:“这堂课就讲到这里,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教室里静寂了片刻。刘晓楠举起了手。
“这位同学请讲。”杨老师抬手示意了一下。
“杨老师,您刚才讲到太阳系在银河系里进行公转和自转,那么,整个银河系呢,它是怎么运动的?还有,银河系只是总星系和整个宇宙中的一部分,那么,总星系和整个宇宙又是怎么运动的呢?整个宇宙进行如此巨大的运动,它最初是如何启动的呢?它的动力或者能源来自何处呢?”
“好!”杨老师甚至拍了一下手掌,“这位同学,哦,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晓楠。”
“刘晓楠同学的问题提得好,提得大,提到当前国际宇宙动力学说和宇宙起源学说研究的前沿去了。你们才刚刚进入大学,才开始接触专业教育,就能把问题想得这么远,这么高,不错,不错。”
杨老师想了想,说:“老实说,刘晓楠同学,你这些问题我现在还一时不能很好地作出回答,甚至在学界也没有一致的答案。
“特别是关于宇宙起源及其动力问题的探讨,目前学界才刚刚起步,也多为假说或假设。各种说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宇宙膨胀说,一是宇宙收缩说,但都限于假说,尚需天文观测数据和科学实验予以证明。这正是你们年青人的方向和任务。”
杨老师停了一下,对刘晓楠说:“这样吧,我写过一本小册子,叫《宇宙的起源》,论及过这些问题。你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参考。”
杨老师进而转向大家说:“同学们,专业学习就需要这种精神,这种思维方式。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放开思维的翅膀,向外扩展,发散思维,由此不断地逼近大自然无限的未知世界。同学们呀,我为你们高兴啊。你们被埋没了十年,但是你们没有放弃,你们在苦难和磨砺中练就了自己特有的进取精神和不一般的思维能力。你们真正是国家的希望啊!国家恢复高考,遴选人才,振兴中华有望啊!我高兴啊!古人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我心足矣。”
杨老师说着说着,有些激动了。他掏出小手绢,擦起了眼角。
老先生对年轻一代学子的热切期望,对国家未来的真挚关切,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
第九章 宇宙原动力来自哪里(4)
这天,又是上《地理学基础》课的日子。天,下起了绵绵的细雨,阴冷阴冷的。
上课铃已经响过一阵了,杨贤纯老师才慢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一看,吓了一跳:杨老师脸上贴着一块两寸见方的白纱布,衣服的前襟和袖口上都有着明显的泥水痕迹。邵成福和学习委员李燕玲赶快上前扶住老师,同学们也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七嘴八舌地问起来,“杨老师怎么了?”
“没事,没事。今天赶车的时候碰了一下。”杨老师对大家笑着摆了摆手。
杨贤纯老师没住在校园里,而是住在学校所属的老城区的旧式宿舍院里。那个院子在过江那边老城的纺织街,而学校是没有往来的交通校车的。住在那个院子里的杨老师他们每次来学校上课都得先赶一截路,再换乘两次公车。要在早晨八点赶到学校的课,杨老师就必须在六点钟就动身出门。
今天一早,老先生就赶到了公车站等车。可能是因为天冷又下雨,今天挤公车的人特别多,已经过了两趟车,老先生还没能上得去。又来了一趟车时,老先生顾不得许多了,他不能误了学校的课。按时上课是教师的责任和职业道德,老先生拚着老命和年轻人一起往车上挤。然而,毕竟力不从心,老先生被人推挤得倒向旁边的公车站牌。破旧的站牌杆上的铁刺挂伤了老先生的脸,老先生整个身体也倒在了泥水地上。当有人要扶老先生上医院时,老先生拒绝了,而是要求人们把他送上公车。老先生说:“我是个老师,我不能让学生们等我的课。”
教育人才的断层,让老先生们受苦了!
杨老师没去坐钟名鹏端过来的凳子,在邵成福他们搀扶下,直接走上了讲台。同学们再一次感动了,宋佩华她们这样的小女生眼里还闪动了泪花。大家迅速地、十分安静地坐回到座位上,打开书本,等着杨老师讲课。
“同学们,我没事。刚才李军铁老师带我去学校卫生院上了药,没事了。”杨老师反倒安慰起学生来。
“今天耽误了几分钟,我们抓紧上课。”杨老师一门心思在上课上,“先讲一下上堂课的作业。”杨老师提高了声音,讲起课来:
“大家作业做得不错,很认真,尤其是有几个同学的作业,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值得大家学习。一个特点是,有几个同学,就是覃辅文、周名鹏、刘晓楠、邵成福这几位的作业显然是在认真研读教材后,关上书本再背卷做出来的。为什么说呢?因为作业中那几个定义解释类的题目,教材上都有明确的答案,抄书可以答得一字不漏。但他们却是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答出了题目。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把知识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而且,从大家学习考试角度讲,这也是最有效的实用方法。如果你平时坚持闭卷做作业,那么,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不就象平日做作业一样轻松了吗?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有几本作业,是刘晓楠、李燕玲、邵成福的作业,分析题做得好。他们对问题的分析,除了按常规完成外,还能考虑到特殊变化的情况,特别是刘晓楠的分析,还能想到事物发展的不同可能性。这个对于专业学习,特别是对于你们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和研究很重要。掌握常规的已经确定的东西,只能说明你学到了现成的知识。只有着眼变化和发展,你才有可能发现新事物、新知识,才有可能创新和发展人类的知识体系。
“同学们加油啊。如果大家按着我说的这两个特点坚持做下去,你们不但会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还将获得真正的专业工作和研究能力。”
无疑,接下来的课又是非常精彩的。杨老师讲得精彩,同学们听得专心,课堂讨论更是热烈、精彩。
第九章 宇宙原动力来自哪里(5)
毕竟年岁不饶人。杨贤纯老师那天摔倒后,硬撑着上完了课,第二天就病倒了。今天是礼拜天,刘晓楠想去看望杨老师,如果可能的话,他还有事想请教老师。
天还在下雨,更加阴冷了。在劳动路上下了公车后,刘晓楠沿大庆南路一路找过去,七弯八拐,终于到了那条象小巷子一样的纺织街。
纺织街是一条古老的街道,街面还是用那种粗凿纹麻石铺成的,年代肯定已经很久远了。街面中心,路人行走最多的部位,石面的粗凿纹已被磨蚀殆尽,就象被打磨抛光了一样。街边凿有下水洞的石块,在洞口周围已经现出被长年流水侵蚀而成的小水沟。
在街巷深处,有一个古旧的麻石大门框,两扇笨重的大木门半开着,这就是学校在老城区的宿舍院子。在这个门前台阶下的麻石板上,均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