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枫叶红了-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街巷深处,有一个古旧的麻石大门框,两扇笨重的大木门半开着,这就是学校在老城区的宿舍院子。在这个门前台阶下的麻石板上,均匀地排列着屋檐水滴蚀而成的小坑洼。门框两侧各有一个两尺见方的大石墩。麻石墩表面光溜溜的,那一定是被这座宅子的祖先们的屁股磨得溜光的。
站在这样有灵性的石墩前,刘晓楠甚至想像得出,每逢风和日丽的日子,杨老先生一定戴着他那副连系着小麻绳的老花镜,坐在家门口的石墩上,聚精会神地读着他那些竖排版的老书。人们在街口就能远远地看见他老人家。一片暖阳洒在那书香门第,洒在被祖先们磨得溜光的麻石上,隐隐约约似乎有一片神奇的返光;朦胧的返光中,那老花镜不时晃动,射出一阵阵智慧的强光。文化,这就是文化,千古的淀积与现时的智者。
刘晓楠没推门,顺着半开的门缝进了院子。他已经打听过了,进门的右厢房就是杨老师的家。刘晓楠轻轻叩了叩房门,里面传来一个老妇人的声音,“谁啊?”
“师母,我是杨老师的学生,来拜访杨老师。”刘晓楠礼貌地应着,同时听到里面杨老师的声音,“快开门去,听声音好象是刘晓楠同学。”
门开了,狭小的房间里,餐桌、碗柜、衣柜、书柜、书桌、床铺都挤在里面。这就是一个知名学者的家?刘晓楠心头涌上一股酸楚。我们这个国家啊,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贫穷困苦?中国的知识与人才啊,什么时候才能获得应有的体面与尊严?
刘晓楠站在门口一眼就看到了靠里边床上的杨老师。杨老师正支起身子,准备下床。刘晓楠一个快步走过去,一边说着,“杨老师,您别动,您别动。”
刘晓楠扶着老师在床上坐好,给他靠上枕头,又掖了掖被子,“杨老师,你不要动,别伤了身子。”
“我没事。”杨老师高兴地看着刘晓楠,一边招呼夫人,“婆婆子,快给晓楠同学倒茶。”
“杨老师,您就别忙活了。我来这里给您添麻烦了。您为我们病了,同学们都很感动的,我就想来看看您。”
“谢谢你,谢谢同学们。”杨老师高兴地说。
“我还,还……”刘晓楠有些犹豫。
“晓楠同学,有什么就说吧。”
“杨老师,你身体还行吧,我怕累着您了。”
“没事,没事。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说说话还是没问题的。”
“那我就多向您请教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宇宙原动力来自哪里(6)
师生俩就一个靠在床头,一个坐在床沿,聊起来了。足足聊了一个多钟头。看着时间不早了,也不敢累着了老师,刘晓楠抓个机会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也是自己这次来最想问的一个问题:“杨老师,您看,我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怎么考虑啊?”
“晓楠同学,据我的观点,专业人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项钻研人才,一类是宏观综合人才。现在国家急需人才,可以说,单项人才比较容易培养,从个人来说,也比较容易成材。因为面比较窄嘛,埋头钻研几年,或多或少总可以出些成果。
“但是,宏观综合人才就不同了。宏观综合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要有一个几乎囊括万象的知识体系和对各类知识比较深刻的融会贯通。所以,这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修炼过程,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你知道为什么不少学校的单项专业课都基本能有教师开课,而综合性基础课却常常无人能够胜任呢?就是因为单项见效快,个人也容易出头,而宏观综合就不那么容易了。
“不过,宏观综合人才一旦修炼出来,就是个专业大家,就是学科的领军人物。所以,晓楠同学,个人的专业发展,就要看各人的志向了。”
“杨老师,我既已投身于专业了,就当高标准地要求自己。”
“好。我也听说了,你不想当学生干部,想集中精力搞学习。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干部有的是人当。我们中国有个官本位的传统,自古读书就是为了求仕途发展,不少人读了点书就想当官。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应该最需要科技人才,最需要实干家。
“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公不是说了,希望年轻人不要做‘官迷’,而要做‘家迷’嘛。这个家就是科学家、发明家、业务专家。我就希望你们同学中间将来出几个大家,大科学家、大专家。”
“杨老师,您就说,我该怎么做吧。”
“好。晓楠同学,据我的观察,你十几年来肯定是坚持广泛学习积累各类知识的,所以现在已经了很不错知识门类构成和知识总量。尤其是在哲学方面的学习很不错,所以已经形成良好的哲学思维能力。这些都是你高起点、高目标的好条件。
“今后你应该着重这么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系统化,一是重点补修。知识系统化,是你要利用这几年大学的条件,把自己的既有知识进行梳理和融通,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知识能力体系。这个体系将是你以后向高目标前进的坚实基础。
“关于补修,我想你可能在这么几个方面要多用点功:一个是在哲学思维的基础上再补一点逻辑学知识,这可以让你的思想更严谨有序。二个是从高标准的科学表达上看,有必要再加强一点语言表达知识技巧,特别是科学论述文体方面的知识。三个是要学点科技历史,特别是地学历史知识,只有了解历史,才可能避免学术上的弯路。最后,要加强外语学习,要学到应用自如的水平,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只有走向国际,才有可能真正走到世界科技的前列。”
刘晓楠眼前都亮了。自己从一个懵懂少年,十余年就凭着爱好,在那混乱的时代里漫无目标地,近乎潜意识地寻找着自己的知识前途,耗费了大好的年华。杨老师这一点拨,前面竟是如此的清晰。
“杨老师啊,您的一番话,远胜过我十年的盲读啊!”刘晓楠在心里说。他不能再累着杨老师了,赶紧站起身说,“杨老师,太谢谢您了。让你累着了,我先告退了。以后再向你请教。”
“别急,别急。”杨老师一边说,一边支起身来,“对了,我那天把《宇宙的起源》带去学校,打算送给你的。后来摔一跤,全给忘了。现在拿给你。”
杨老师侧过身,伸手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放到刘晓楠手上。
刘晓楠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这本书《宇宙的起源》,顺手打开扉页,只见上面苍劲的字体写着两行字:
“能做同学们奋力攀登的阶石,乃今生有幸。
杨贤纯 一九七八年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章 老邵陪我姐去吧(1)
新学期总算走上正轨了,学校终于能腾出精力来开展新生系列联谊活动。各班的文娱委员、体育委员们事可就多了。文娱委员徐秀雪好不容易在图书馆的前坪上,拦到了体育委员刘晓楠。
“大刘哥,你可真难找啊。”
“徐秀雪,今天怎么了,这么客气,说话还带个‘哥’。”刘晓楠故作惊讶。
“你先别美。说说看,你愿意支持我的工作吗?”
“我能帮你什么啊?”
“你愿不愿意吗?啊?”徐秀雪半娇半嗔地,还拉了拉刘晓楠的胳膊。
“愿意,支持,行吗?”
“哈哈,这就好。我料你也不敢不支持。”说着,还顺势在刘晓楠肩膀上轻柔地打了一小拳。
“噫,你这是要挟我?”
“说不上要挟。我只问你,这次大联谊活动,你的事准备好了吗?”
“嗨,体育方面不就运动会吗?我早交给黄粤豫了,万无一失。”刘晓楠有点得意地说,“怎么样,对哪个比赛项目有兴趣,可以照顾给你个报名名额。”
“我对哪个都没兴趣。”
“那就算了,没有你运动会照常进行,我们班照拿成绩。你不能在这上面要挟我吧?”
“不能?别忘了还有一项登山,那可是每班有男女生名额比例规定的。”徐秀雪盯着刘晓楠,看他作何反应。
“不就是10个男生5个女生吗?我们班随便拉得出啊?”刘晓楠毫无难色。
“我们班有几个女生?”
“10个。”
“如果我在其中拉几个做我的同盟者,和你对抗呢?我可是在女生中很有影响力的哦。”徐秀雪得意地等着刘晓楠的反应。
“噫,看不出啊,我们美丽的文娱委员还有点阴险呀!”刘晓楠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说吧,要我做什么。”
“好,爽快,是个男子汉,我就喜欢。”徐秀雪一高兴,又抓住了刘晓楠的胳膊,“好事,让你风光一回,当一回明星。”
“什么明星啊?”
“歌唱明星。给我们当领唱。”徐秀雪讲起了她的安排。她准备在系里的联欢晚会上出一个男女声小合唱节目,女声由她自己领着,应该没什么问题,但男声这边得要个当家的好声音。
“你的声音好,浑厚中有响亮,音质特有磁感,很好听,也适合我们的歌曲。”
“唱歌?”刘晓楠故作为难地挠了挠头。其实,刘晓楠从小就喜欢唱歌,只是上了大学后一门心思在学习上,也没机会唱。
“你可不能反悔哦。”
“反悔?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数。”
“我就喜欢这种男子汉气概。”徐秀雪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页抄好的歌曲,递给刘晓楠,“就是唱这首歌《你好啊,峡江》。你先看看,这几天我会组织教唱的。”
“教什么唱啊。有词有曲,我明天就唱给你听。”
刘晓楠小学时就是学校少先大队的宣传委员,五年级那年六一儿童节,还带着小合唱队的同学们到县广播站的演播室里,向全县直播演唱过少儿歌曲。刘晓楠至今还记得当时演唱的歌:
“六月里花儿香
六月里好阳光
六一儿童节
歌儿到处唱
歌唱我们的幸福
歌唱祖国的富强
我们自由地生长
在这光荣土地上
我们要学好本领
把身体锻炼强壮
努力努力努力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六月里花儿香
六月里好阳光
六一儿童节
歌儿到处唱
从新疆唱到珠江
从东北唱到西藏
也和国际小朋友
一起快乐歌唱
说的话儿不同
唱的歌儿一样
歌唱歌唱歌唱
歌唱和平全人类的共同希望”
在农村那几年,队里唱忠字歌跳忠字舞,刘文英教舞,刘晓楠就教歌。后来当了工人,刘晓楠经常是一边干活,一边唱歌,惹得暑假里来工地做临工的子弟中那帮小姑娘们,都争着要做他的副工,好一边为他递砖块、灰砂,一边听他唱歌,跟他学歌。当然,这个好差事别人一般都没份,只有他师傅的女儿小育萍独家享有。奇怪的是,这么多年下来,刘晓楠在唱歌中竟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识读简谱,自己独个就能捧着当年流行的《革命歌曲集》,识读练唱,学唱的效果竟然与广播里听到的差不多。就凭这一点,他还成了工程队里的“革命歌曲教员”,经常教工友们唱上一段。
“哎呀,你自己会识读谱子啊?”徐秀雪惊讶了,“大刘哥,你还有多少才能是我们不知道的啊?”
徐秀雪一高兴,又要抓刘晓楠。刘晓楠赶紧往旁边躲了一步,扬了扬手,就往图书馆里跑。
“别忘了,每天下午四点,在201教室排练。”徐秀雪在后面大声告诉刘晓楠。
......
每天下午,外地楼201教室里都飘出那优美的《你好啊,峡江》:
“风啊,
你微微地吹吧,
船啊,
你慢慢地走啊。
让那不尽的长江水,
在我的心上流。
掀起爱的波浪,
激起美的遐想。
啊,
轻轻地叫一声,
啊,
轻轻地叫一声,
你好啊,峡江,
你好啊,峡江,
你好啊,峡江,峡江。
风啊,
你微微地吹吧,
船啊,
你慢慢地走啊。
让那迷人的霞光,
映在我心头。
伴随着波涛歌唱,
沿着画廊飞翔。
啊,
轻轻地叫一声,
啊,
轻轻地叫一声,
你好啊,峡江,
你好啊,峡江,
你好啊,峡江,峡江。”
第十章 老邵陪我姐去吧(2)
数学系的新生联欢会最先推出。数学系是个大系,人多,联欢会就放在了学校体育馆里。刘文英硬拉着刘晓楠去看她们的演出,还占了前排位置。
刘文英她们班上搞了个大合唱,全班四十多个人全部上阵,排成四行,站满了小小的舞台。刘文英站在第一排的正中,显然是主力歌手的位置。强烈的灯光下,看得出文英略略化了点谈妆,脸颊隐隐显得有点红晕,新做的一套西式制服,小开领藏蓝色上装下露出粉红色的衬衣领子,下穿紧身的平膝藏蓝色短裙,新式的肉色*上穿了一双深色的半高跟皮鞋。这一身行头可是她礼拜天花了大本钱制备的,如今在台上一站,确实光鲜漂亮,美丽动人。刘晓楠心里暗暗地想,文英姐确实如老邵所言,端庄,秀美。
至于歌声,刘晓楠在几十人的声音里,只听到了文英姐一个人的歌声。刘文英是那种介于女高音与女中音之间的声音,既有高音那银铃般的亮丽,又有中音的实沉厚重,透出成*性那种让男人内心充满温柔和舒适感的美。
文英一下节目就冲到晓楠面前,拉起他就跑到外面空旷的大操场上,在远处灯光的衍射下,还可看得出她一脸的兴奋。文英把双手搭在晓楠双肩上,面对面地盯着晓楠,轻轻地问道;“怎么样?晓楠。”
“美极了,文英姐,你真漂亮,真美!”晓楠由衷地赞叹道。
“谢谢你,晓楠。我就喜欢知心的男人欣赏我。”文英高兴地连喘气都有点粗了,就靠在晓楠的肩膀上静了一会。
“我们坐一会儿吧?”晓楠摇摇了文英,牵着她走到操场边台阶上坐下。
“文英姐,功英哥来信了吧。”
“哦,对的,来信了,有几天了。这几天忙着排节目,忘了给你说。”
“说了些什么?”
“大水公社已经改制了,大队、生产队成了村和村民小组。我哥被公选为村长。”
“好啊,大家还是要他当带头人。还有,那个生产经营改革呢?”
“你别着急呀,听我慢慢说。”文英靠在晓楠身上,把西洲和上林湾的事慢慢地说给他听。
中央就要开一个重要的会议了,听说会后或者明年初就会对农村改革专门下文。所以,各地的试点都抓得很紧。西洲已经基本上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只有上林湾的人,目前还是坚持让功英带着一起干,说是以后怎样,看看再说。
得宝打算承包大队,也就是现在村里的机房,正在忙着划算事情。为此还来信说过,要是文英早点毕业回去,还是在村小学当校长,顺便可帮他记记机房的帐什么的。还说,搞承包后会很忙,刚好孩子的奶奶这一晌身体又不好,要是文英在家照顾孩子就好了。
“我看,可以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