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普陀圆通梦-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昏愦之中,常常呼唤着母亲。
那时菩萨恰好在此经过,便化身一个行脚和尚,替他医治,费了三天的功夫,才算将他的疾病治好。郝云询问和尚姓名,菩萨只说叫蕴空,并不明言,又送他数百青钱作路费,郝云始得重新登程。
一路上历尽艰辛,好容易总算被他摸到了广东,可是又扑了一个空。你道为何?原来那个亲王又改封到江右饶州去了,人已不在广东。郝云看母心切,便又转道向饶州而来,一路上在沙碛中行走;七高八低;十分困顿;连走了几天;鞋破袜穿;又无钱购买新履;只得赤足而行。没过几天;两足迸裂;浓血交流;寸步也不能移动;便倒身在一土地祠的栏中;思想前后不觉悲痛起来;放声大哭道:
“母亲啊!我不辞千里迢迢;奔来奔去;原想见母亲一面;不料竟弄得我寸步难行;现如今;我是再也不能走到您跟前的了呀!”
他一边喊一边哭;端的十分凄惨;这一哭却惊动了庙中的一位白老道;出来问明情由;便道:
“莫哭莫哭,我这里现成有药;可以医得你。”
于是便入内取了一瓶药来,端一盆清水,倒来替他先冲洗净,然后将药调敷了,背他到房中,叫他安心睡着,三天之内,包管可以动转。郝云伏枕叩头,谢了又谢。次日老道又替他冲洗换药,三天之后,果然完全好了。道人又送了他一双麻鞋穿了,向他说道:
“如今你可以上路了,但此去山深林密,须好生小心,不可大意。”
郝云拜别道人,重新前进。路上果真山岭重叠,他谨记道人的话,小心翼翼的走去,翻山越岭,两日间倒也安然无事。不料第三天午后,走过一个山头,荆棘满路,他在将近到达平坦大路时,那草丛里面却 “飕”地一声游出一条长蛇来。郝云看见,欲待躲避,哪里还来得及,那蛇已窜到近前,照准他足踝上就是一口。郝云觉得这一口不比寻常,痛彻心肺,眼睛一黑;哪里还能站得住脚,只听“扑通”一声,已跌倒在草丛之中。
原来那一条是歧首蛇,其毒无比,不消半个时辰,就会毒气攻心,但凡有好药;如及早救治,还可生还。当时郝云跌倒在地,晕厥了过去,不省人事; 观世音这次却现出了大慈大悲的宝相,远远走来,先将郝云扶到一块平坦大石上躺倒,遂将杨枝甘露洒在他的创口上,半晌; 郝云果然悠悠醒转,大呼:
“母亲呀!你在哪里?”
菩萨在旁应声道:
“郝云啊!你为母忘躯,真是纯孝的铁汉!上天决不会负你这一片苦心的,你与母亲相见的时候,距今也不久了。只是前途还有一点儿小小魔障,只要你能放定坚强的信念,必可得见。”
郝云见是观世音菩萨显化指点,喜出望外,一骨碌从石上爬起,倒身下拜,谢了菩萨救命之恩。菩萨道:
“时候已不早了,如今你可以过岭去,但务必切记我刚才的话,不要忘怀,我去了!”
说罢,菩萨的法相便隐没不见。郝云即寻路下山,刚到山麓,天色已经昏暗,恰有一座山神庙,便在庙里胡乱睡了一宿。次日;黎明时分; 彤云密布,朔风怒号,那时正是十二月中旬,天气逐渐的冷起来了,风吹在身上,好像刀割针刺一般,十分难熬。他奔了一日,身上又冷,腹中又饿,看看天色将晚,鹅掌似的雪花,又纷纷飘下起来,幸喜前面有个村舍人家,远远望去;烟囱里正袅袅的冒着炊烟,郝云便向那房舍走来,刚走到一家门首,正好见一位白发老者,倚在门前观看雪景,他便走上前去供手为礼道:
“老丈请了,小子因往饶州去寻亲,路过宝庄,天晚雪大不能赶路,敢借贵处一宿,明早即行,感恩不浅。’
老者一听他是江南口音,知道所言不虚,便道:
“好说好说!如此便请里边坐吧! ”
二人一同到了中厅见礼,分宾主坐定,各问姓名。原来那老者姓楼名瑞,早年以负贩为生,着实有几文积蓄,有一个儿子,现继他的行业,远商在外。媳妇童氏,年纪尚轻,乃是一个*人物。如今家中除翁媳二人之外,没有旁人,故当时郝云入内叙话之时,楼瑞就叫童氏也相见了,烹茶敬客。不料那童氏见了郝云后就动了邪念,当下楼瑞又命取出酒肉待客,晚餐之后,引郝云到厢中去安睡,他们翁媳二人也各归房。那童氏和衣躺了一会,一心想着郝云相貌堂堂,清秀可爱,哪里还睡得着?约莫半夜光景,便悄悄的走到厢房跟首,轻轻叩门。那郝云正好一觉醒来,听得有叩门之声,便问道:
“外边是谁?”
童氏道:
“是我呀!因为怜念你孤眠独宿,特来相伴。”
郝云听了大惊道:
“使不得使不得!娘子名节要紧,不可贪一时之欢,贻误终身之节,快请回房!”
无奈童氏春心荡漾,一味纠缠,那门本来没有闩,竟被她推将进来。郝云急忙披衣下床,用好言相劝,童氏竟钻入他被窝中去了。郝云弄得没法,仔细一想,非立刻离开此地,两下的名节绝不会保全。于是他便拿起自已的东西,开门出去,不别而行,幸得地上积雪光耀,认明路径,连夜踏雪而去。
那童氏未能如愿,便将厢房里不相干的东西,藏过两件,自去房中睡觉。
第二天起身,楼瑞不见了郝云,正在诧异。童氏假意检点什物,“这也不见了,那也不见了”,便指郝云是窃贼。楼瑞因所失甚微,并不去追究,也终料不到夜半有这么一回韵事。
(下接第一百五十二回 孝郝云千里寻亲 擒海怪观音踏鳌)。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百五十二回 孝郝云千里寻亲 擒海怪观音踏鳌
第一百五十二回 孝郝云千里寻亲 擒海怪观音踏鳌
郝云到了饶州,打听到亲王府第,他母亲陆氏,果然就在那里。他便上书给亲王;要求乞母终养,亲王不准,屡次上书,终未得亲王的允许。他便在王府右首,租了一间房子住下,匾额上大书 “寻亲”二字。门上贴一付对联,写着:
“万里寻亲,历百艰而更无悔;
一朝见母,纵九死又以何辞。”
他独居在内,虔诚念诵<;法华经>;。如此大约一个月光景,那一天恰好亲王在他门前经过,看见了匾额上对联,不觉惊异道:
“不想郝云此人,倒端的是个孝子。”
便命召他相见,问明一切,郝云便将路上之事,原原本本的历述了一番。亲王听了也甚为感动,便依他的请求,命陆氏与他相见,又赠了不少川资;准郝云奉母回籍。
郝云母子知道;她俩因此事端;赖菩萨的佑护,方才达到目的,故决计先买舟往朝南海,然后回归吴江原籍。后来郝云子孙极为繁荣,也算是纯孝之报。
菩萨自从解救郝云毒蛇咬足之厄,便一路云游到粤海之滨,见此地蛮夷杂处,风俗远非苏杭等地可此,故尘劫也较为深重。蛮烟岚嶂,固然毒厉,最近海中还出了一件怪物;为民间大害。观世音菩萨暗想:“虽然尘劫已注定了;颠扑不开;但方便处;总是要给他些方便;见那海中怪物;我不替他们除丢;还有谁能除掉它呢?”
于是;菩萨便化身为一个渔人;来到海滨;结那宝索金钩;预备擒那怪物。
那东西似鱼非鱼;似龟非龟;头生得龙头相仿;却没有须。身上披着一重坚厚的甲壳;与龟相似;身体的高度;却较龟要加上两倍。头颈完全像龟;尾巴却像大鱼;也生着四脚,趾间厚皮相连,用为划水之具,通体深褐,略现金色光彩,体长一丈六七尺左右,形状极为怕人。此物平常匿居水底,觅食时,就出水面,如同一只小船一般,行动极快。最奇怪的是;此物不仅能在水中活动,一般的也能上岸*,凭着它一副锋利的牙齿和坚厚的皮和甲壳,甚么都不怕。它最喜欢的食品,就是猪羊牛犬之类,尤其喜欢吃人,力大无穷,海船如遇见它,无论船身有多大;只消它用背一掀;不是撞个老大窟窿下沉,就是翻身打滚,绝无幸免之理。上岸时,就是农家最大的水牛,被他一口咬住,拖着就走。在起初时;它还不过是为害渔船海舶,大家已经受了它的大累,行商视为畏途,渔户绝了生计,于是近海渔户居集在一起;商议捕捉它的办法,屡次用大网滚钩去与他火并,非但不能将怪物捕获,并且死伤累累。这么一来;倒反激怒了那怪物,它本来只在水中猖獗;并不上岸为害,一火并之后,它索性闯到陆上来横行了;见了人畜;便捉了充饥;人们往往在睡梦之中;如何防得?虽用火筒鸟枪去打它;它也不会损伤。附近村落的百姓;禁不得此物的相扰;都迁到内地居住;再也没法奈何它。今番恰好菩萨过此,知道了金鳌在此地为害;故大发慈悲;要为民除此祸害。
当下菩萨就在海滨找了一座空屋存身;又去寻了十万八千根天蚕之丝,结成了一条绢索。便取出宝瓶中的杨柳枝,削成九个倒刺钩儿,贯在绢索的一端。然后取海滨的沙土;堆捏成一个人形;九个倒刺钩儿;就深深的埋在泥人腹内。菩萨做这件东西,附近百姓有几个胆大的人;时常到海滨探看;见菩萨如此举动,不免动问。菩萨便将捕捉金鳌的话告诉他们;大家听了都有点儿不信;以为那火枪都不怕的怪物,难道这几件些微之物,就可制得下它?又争着讯问;菩萨道:
“天下之物都有克制,你们不瞧那巨大的象,却怕老鼠;巴山的蛇却怕蜈蚣。这正可见一物降着一物。”
菩萨做好准备之后;等了数日;忽在一天傍晚时候;那金鳌螫伏海底;连日捕捉鱼虾充饥;吃得怪腻烦的;到海面上望望;又不见有船舶经过。一想;还是到陆地上去寻找;或者有些人畜可吃。它便涌着波浪;一直向海滨而来。那时恰有百十人聚在海滨与菩萨讲话;一听那波浪的声音不对,都嚷道:
“怪物来了!”
果见波掀浪涌,壁立数仞。菩萨便右手持了绢索的一端,左手提着泥人;自己迎将上去。金鳌到了近岸之处,便冒出水面,一见了菩萨又沉下水去。只听得一阵呼呼吸水之声,水面上就现出大大的漩涡来;它吸足了一口水;重又冒出水面;昂着头伸着脖子;只见一道水;如游龙一般向菩萨射过来。菩萨兀立不动,那股水打在身上,水花四散飞溅;如同顿时下起一阵大雨,溅得那般看的人;都淋漓尽致。大家在此时;一个个都替菩萨担心,看了她那副安闲镇静的样子,就知有十分把握;急欲看他捕捉。金鳌喷那股水,足足有一袋旱烟功夫,方才射完。它见一股水没有将菩萨打倒,也似十分惊异;接着忿怒起来;大叫一声;张牙舞爪;一直扑奔菩萨而来。菩萨等它到得切近,喝道:
“孽畜!休得无理,连我也认不得起来!如今却赏你一个人吃。”
说罢把手中泥人迎头摔去,那金鳌一见有人可吃,便张开血盆大口,“啪”的一声,囫圃吞下,接着;它还想再奔菩萨;不料那泥人一入腹中;立刻融化开了,绢索上九个倒刺杨枝钩儿;可可的捧在它一颗心的四周;拢得紧紧的;无从摆脱。它扑上去时,只见菩萨将手中绢索;轻轻一扯;金鳌却杀猪般的狂叫起来;不住的在沙滩上打滚;却失了威猛的狂态。菩萨道:
“孽畜;你上当了;这是我学孙悟空的一招;叫 ‘肚里藏刀’;对付吃人的妖魔鬼怪;是最灵不过!你在人间已久,不知残害了几许生灵,照理应受天诛;可本着我佛慈悲之旨,我欲度你到南海去修行;也好忏除你的夙孽;你倒底是愿与不愿?”
说着放松了手中绢索,那金鳌毕竟有些通灵,听了此话,便伏在沙滩之上,眼望着菩萨,一动也不敢动,好像表示满意的一般。当下;一般看的人都觉得诧异,暗想: “怎么如此一根绢索,就制得下这么一个巨大的怪物?” 但是天下事,理无二致,且瞧一头绝大的牛,只因为鼻子里穿了一根绳,就是数岁小儿,也能呼叱它,俯首贴耳,一强也不敢强。若去了这根穿鼻绳,那可对不住,莫说小儿,就是大人它也不卖你的账,这就叫 “一物降一物”。何况那金鳌被菩萨的杨枝钩勾住了心,自然不能发威了。菩萨收了金鳌,向众人作别道:
“我替你们将此物捕了,你们尽可重归故土,安居乐业了。如今我要回南海而去,不能在此久留,传语世人多行善事,少种恶因,虔诚信佛,自有你们的好处。”
说着便跳上金鳌之背,现出本来面目。只见那只金鳌发开四足,转身入海,浮在水面,一路南去。
众人到此,方恍然大悟,知是观世音菩萨示现,都倒身下拜,谢了除怪之恩。已迁走的百姓,却又都搬了回来,重理旧时生计。因感菩萨大恩,就拼凑了金资,建造了一座观音禅院,在三世诸佛的后壁塑起一尊菩萨踏鳌的法相,虔诚供养。大家都称之为鳌头观音。
菩萨一路回到南海普陀落迦山,自有小龙女、惠岸行者、韦驮菩萨、善才童子、济公尊者、护法鹦王巧姬、守山大神和童子穆龟等来接,菩萨便将金鳌交于守山大神看管;放入白莲池中,教训它悔过修心。自己便进潮音洞中,与那众弟子攀谈。正说着; 护法鹦王巧姬来报说;九天玄女娘娘率领百花仙子和百鸟仙子来拜;现在洞外等见。菩萨道:
“她本在佛祖那边帮忙;怎地又与百花仙子等来南海来见我;她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肯定有事与本座相商;尔等快同我出迎!”
遂与众弟子将九天玄女娘娘请进洞来;献茶毕;菩萨问道:
“娘娘;近来;你可听见天界各处有什么新鲜事体出现?或听到对南海佛国诸神办事不满的话语;尽可直面对我言讲;不必隐瞒;此乃是吾等求之不得的呢!”
(下接第一百五十三回 阆苑仙出走中界 聊《三国》粗说陈寿)
第一百五十三回 阆苑仙出走中界 聊《三国》粗说陈寿
第一百五十三回 阆苑仙出走中界 聊《三国》粗说陈寿
九天玄女道:
“菩萨说哪里话来?提起菩萨的大名;天上地下;到处是一片赞许之声;神仙佛圣人们个个俱都夸赞的不绝于口;连我听了;都羡慕得不得了呐!但王母瑶池那边;实不相瞒;近来却显得危机四伏;里里外外一片混乱;弄得玉帝和王母娘娘手忙脚乱;真有‘按下葫芦起了瓢’抓瞎之感!今我来这儿;就是为此;请您助本宫一臂之力哩!”
“什么事;这么严重?”
“嗨!还不是那个老问题?总是解决不了!自从七仙女与牛郎哥年年鹊桥相会之后;除仙女们偷偷摸摸的去看之外;连那些小骚妖精;也时不时的偷汉子;或寻帅哥出走天涯海角。就说那年六丫头偷下凡间自嫁给张子郭后;因王母疼女儿;竟反恩慧给他俩封了个灶神;这下可坏了;引得那些有点儿道行的;都不知行老几了;总在人前背后叽叽咋咋地议论不休;以至纷纷仿效灶王爷。这不?刚刚才出了个‘阆苑仙芭’事件;闹得个瑶池天翻地覆!这不是;把我暂时从西天竺叫回;吩咐我与二仙先出来打探打探?”
“什么‘阆苑仙芭’事件?说来我听!”
“你知道;王母娘娘为每年举办瑶池盛会;就在后宫修了个后花园;称为阆苑;谁知那神瑛侍者嘎儿不知听信了哪位魔的鼓惑;竟偷偷跑到阆苑里;趁天香侍者秋童在红楼睡着之机;偷走了他身上的通灵宝玉;然后带着最受王母宠爱的‘十二裙钗’;投下凡界*去了。现在这事已在中天传扬开来;闹得满城风雨;却怎么收拾?”
观世音道:
“万事总有个因;有个缘;有个结局。象牛郎织女的结局;让人见了多么扫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