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相天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谁知道,人太多,他都没找着说话的机会,好不容易等气愤渐缓,这开席的时间又快到了,得了,这会不是说话的时候。想了想,干脆另外找个时间专门去拜访一下。
今天的主角出来了,王家姐与徐帆已经焕然一新,男人穿着西装,还打了领带,皮鞋擦得透亮,有那么几分新郎官的派头。
主要还是王家姐的穿着,让张兵眼前一亮,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在城里见多穿着白色婚纱的新娘,忽然间见到传统出嫁大红色,心有所感触罢了。若是他哪一天有勇气结婚了,也办这样的中式婚礼。
没有鲜花,没有玫瑰,没有伴郎伴娘,没有花哨的礼炮,不过院子口已经挂上了五千响的火炮,并不算宽敞的王家,人满为患,喜气洋洋,孩童们闹腾着跑来跑去,大人们欢声笑语,这便是一对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
转眼,时辰过了七点,吉时就快到了,一些馋嘴的孩童,早早就上了桌,但却没去动桌上的吃食,农村的习俗,一桌的位置没坐满,哪怕只差一人,都不得提前动筷子。
张兵左右看了看,寻思着还是找那群汉子凑一桌去,却突然中了一巴掌,拍得后背生疼,不用想,也知道是性情大变的李美欣。
“张兵,我们到堂屋去。”李美欣指了指正房的大门,“雪梅给安排了座位。”
“好啊!”张兵无所谓。
不过一进堂屋,却有点傻眼,因为里面全是长辈们,也就是全是年龄比较大的老人们。堂屋里安放了两张桌子,已经差不多快坐满了,当然,他们两人的位置还是没问题。
“小伙子,到这边来,就差两个人了。”出声招呼的,正是张兵想结交的算命老人方老师。
那感情好,张兵拉着李美欣就走了过去,桌子不是圆桌,而是四方高桌子,板凳也是高板凳,一桌只能坐下八个人。
这入座的方位也有讲究,对着大门的位置是给辈分最高的人坐,左右两边为中辈,背靠大门的一方,才是小辈该坐的地方,这跟“鸿门宴”时的习俗相当。
当然,现在自然不是鸿门宴,李美欣大大方方的坐下了,张兵也紧接着坐在她旁边,左首是两个老妇人,对面是方老师,以及一个年龄很大的老者,右手边是一对老年夫妇。
张兵正琢磨着怎么打开话题,谁想李美欣帮了大忙,开口就道:“方老师,你昨天算得可真准,跟张兵算的一样……”
却是李美欣大嘴巴把昨天的事给说了出来,旁人都不知道张兵起了卦,但李美欣就很清楚了,平板电脑里还有记录呢。
这话题一出,瞬间点燃了桌上的气氛,或因同桌的六个老辈,都是迷信之人,尤其还有一个算命的方老师。
“小伙子,你也懂算卦?”问话的,竟是张兵右手边的老妇人,约莫七旬上下,脸上皱纹很深,这夏季还戴着一个青帽,身前系着青色围裙,手腕上戴着一个银色镯子。
“业余爱好,不太懂。”张兵谦虚的回道,对面就坐着方老师,他怎敢托大。
但谁知道他看走眼了,青帽老妇人突然说出几句易经里的爻辞,还问他算卦的本事是跟谁学的。
这让张兵愣了好一会,才明白,这老妇人竟然是同道中人,连忙虚心的请教,但渐渐的他脑门上开始见汗了,青帽老妇,旁人称为“陈婆婆”,是位算卦的“仙娘”,精通周易,但问卦的方法跟张兵不一样,陈婆婆用的是类似于【铜钱摇卜】的法子,以三枚铜钱问卦,最好是用五帝铜钱,问一次卦要占六次,每占一次就代表卦象里的一个爻,从下到上来排。
好比占出来是两个背面,就记作“阴”,一个背面记作“阳”,三个背面记作“老阳”,三个背面记作“老阴”。老阴和老阳,就是张兵所用【梅花易数】中的变卦。
而铜钱摇卜法,会多出“应爻”和“世爻”,世一般代表自己,应代表对方。如果应生世就为吉,应克世就为凶。如何推敲出应和世,比较麻烦。并且具体的占卜卦象,还要看占卜者怎么去判断,不能生硬的套进去。
张兵看得出陈婆婆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地方口音也很重,连卦名的发音都不对,但是却得了周易的精髓,说出的一些话语,连他都要琢磨一番,才能理解,每每说的还都是正确的,有点追寻到本源的苗头。
陈婆婆与方老师都已经很不简单,但让张兵没想到的是,这一桌子另外四个老人,竟全都不是外行,每一个都很不简单。


第十六章 白沙六老

右手边与陈婆婆同坐的是她老公,也姓陈,外人称为陈师傅,年岁只有六十出头。陈婆婆是陈师傅的童养媳,而陈师傅家有一门世代祖传的手艺,做棺材。
别看现在已经是火葬,但在北斗镇却不受影响,土地三十年不变的规定还没到时间,村民自己有土地,每家每户都还有自留地,山脉又多,往哪儿不能打一个坑土葬啊。
所以这棺材行当的生意并没有受到影响,但陈师傅只上门做棺材,简单来说,就是属于半包,由户主提供木材,陈师傅只出手艺,以及一些油漆,到户主家里做现成的,纯手工打造。一口棺材要耗时一个星期左右。收费一千二百元钱,童叟无欺。
俗语中,老人们常说,存棺材本。到不是虚言,尤其是在农村,若是算上木材价格,一口棺材要两千多元的花费。然后办丧事,殷实人家要做四天四夜的道场,也就是随了礼金的人,要托家带口的来吃四天的饭菜。哪怕家里穷,至少也要办三天两夜,不然就是不孝顺了,要被人戳脊梁骨。
办丧事,在农村,从来就只有亏本的,算上请道士,伙食费,棺材钱,怎么着也要超过万元钱。这笔钱,对于一个农村老人来说,要在有生之年存出来,还真是不容易,因为年轻时挣到的,已经给儿女们了,年老后小病不断,劳作也不利索了。
陈师傅的业务不算繁忙,但生意一直不断,这是靠手艺吃饭。陈婆婆替人问卦,和男人陈师傅不一样,陈婆婆从来不会上门去算卦,只有别人求上门来。今天来王家,还是因为与这边王家有点远亲关系。这两口子也是白沙乡的名人。
而在张兵左手边的两个老妇人,一人姓苟,这个姓比较少见,外人称为苟仙娘,是专门给人立【童子菩萨】的,张兵起初没懂是什么意思,虚心请教之下才明白了含义,在北斗镇范围,观音大士的香火异常鼎盛,如果寺庙里没有观音菩萨,那就是不正宗。每年有两个佛门节日,分别是六月十九与九月十九,其实都是观音菩萨的生日,这在北斗镇是最热闹的两天,不亚于外面的庙会。
童子菩萨,有点类似于“巫术”,这是根据孩童的模样,雕刻一个约三寸高的木头小人,经过祭祀之后,把这小人,放于家中观音菩萨的左右两侧,伴菩萨身边,以求菩萨保佑孩童健康平安的长大。
苟仙娘专门承接此项业务,只要这方圆范围有新生儿出生,也就有苟仙娘的生意了。收费也不高,二百元左右一个童子菩萨。
张兵抬眼一看,在墙壁上菩萨左右两侧,有两个三寸高的小人,一个白脸,一个红脸,都用红布包裹,小人身上还粘贴着鸡毛。不得不说,此地善于利用公鸡。
苟仙娘旁边那位,称呼为王奶奶,是王雪梅的二祖母,也就是她亲爷爷兄弟的媳妇,是专门解决小孩疑难杂症的,兼顾“烧旋窝”,这点让张兵同样不太明白,再次虚心请教。
这才知晓,“烧旋窝”其实就是人脑袋上的头发自然形成的窝点,一般情况下,有两个或是一个,每个人都有,只是明显与否的问题。但在北斗范围,流行后天“烧一下”,这样能保孩童不容易被邪气入侵。
具体的做法,就是用黄纸卷一些“尘埃”,也就是“艾草”,端午节挂在门口的那种长条草,就是艾草,有驱邪,镇宅,化吉的功效。
卷好后,就如一根比较细的女士烟差不多,然后点燃,去触孩童头上的旋窝,或许跟和尚点戒疤的形式差头多吧。
最后坐在李老师旁边那边年龄最长的老者,外人称为杨太爷,是一位“观相先生”,专门替人看面相,且钻研【麻衣神相】之术几十年,造诣很高,只是现在年龄大了,已近八十,除非别人求上门,才会替人看一看,也是当地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先生。
同桌白沙乡的六个老人,方老师算命看风水,杨太爷看面相,苟仙娘立童子菩萨,王奶奶给烧旋窝,陈婆婆替人问卦,陈师傅做棺材。这简直就是人生一条龙服务啊。且业务虽然有那么点重叠,但却互相不冲突。
好比,一个新生儿出生后,就会点旋窝,立童子菩萨,具体操作起来没有限制年龄,但都会在很小的时候完成。然后等懂事了,上学了,就会看相、算命,问下前程。而长大后,工作事业婚姻等,不顺心了,就会去问下卦,算算当下的运气。之后成家了,修房子了,就会看风水,堪舆地基等等。最后到老了,就会需要棺材,墓地。
牛,真TMD的牛,张兵除了佩服还是佩服,这才叫科学的划分啊,如果他能一网打尽,成立一个经纪公司,那岂不是,业务全面,什么都能承接,还不数钱数到手抽经啊。
正在他想流口水的时候,肩膀忽然被拍了一下,本以为是李美欣又不老实了,结果却是王雪梅这丫头,“哥,你们怎么坐这里来了,我说的是旁边一桌。”
“啊?”这时,张兵两人才知道闹了一个乌龙。难怪刚才这桌会差两个人,原来是因为其余人不敢来同桌啊。
如这种办酒席,座位紧张时,凡是能进堂屋,都是辈分比较高的。原本王雪梅是把两人安排在隔壁那桌,因为那桌都是王母的娘家长辈,以及王家这边的长辈,张兵两人入座,也不会显得生分。
结果两人闹了个乌龙,跑来跟六个大佬级别的道上人一桌了。
“雪丫头,都坐满了,你就别乱安排了。”出声的是王奶奶。
如此,张兵与李美欣的座位就这么定下了,菜色虽然才刚刚上了一些,但因为人已经齐了,那么就可以提前动筷子了。这也就是,只管座位满没满,不管主人家的菜上没上完。
张兵作为小辈,年龄又最小,便拧开白酒给大伙倒上,结果三位老妇人也是要喝酒的,还都是喝白的,桌上的四瓶啤酒直接就撤掉了。
六个老人,虽然喝酒,但都没超过一两,张兵也只倒了一两多,酒是精食粮,尽量不要贪杯。
除了最开始上的几个凉盘,这会开始上炒菜、烧菜、炖菜了。
炒菜有川菜中必不可少的回锅肉片、小煎肉丝,而相比以前的酒席,现在操办起来也有所改良,引进了新菜色,比如今儿就上了香酥小龙虾,竹签鸡脯肉等。
烧菜的样式也多,有:山药烧排骨、竹笋烧牛肉、魔芋烧鸭等。
炖菜有:雪豆炖猪蹄、猪龙骨炖海带、以及一大盆南瓜绿豆汤,或是老冬瓜汤。
都是大盘子足分量,烹饪得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根本停不下来。
但这还不是重头戏,真正的席面还在蒸笼里,一般小孩都是眼睛大肚子小,等不到正席上桌,就吃好跑去玩了。一些特别能吃的大人,尤其喜欢与小孩同桌,因为可以敞开了吃,根本不用担心吃完。
李美欣胃口不大,但每样都尝了尝,这些菜里面,见不到乳鸽,见不到海鲜,见不到螃蟹,也见不到各种精致的小吃等等,碗筷盆碟也都不讲究,味道气氛却是非常好。
张兵也是胡吃海喝,他是吃不胖的体质,饭量却是奇大,一顿三碗饭下肚,那是轻轻松松。心里琢磨着,既然六个懂行的老人都在,还这么巧凑到一桌,那何不都去一一拜访下,增长下见识,也吸取点精髓。
这么想,还真是可行,况且,他心中还有一些疑团没有解开。


第十七章 张兵的命数

五千响的鞭炮点燃了,响声在穹窿地貌的清晨山谷中久久回荡,旁人一听,就知道谁家有喜事了,农村就是如此,有点八卦,瞬间就会在十里八村中传开。
鞭炮一响,就代表着可以开饭的意思,结果张兵那桌早就在开动了。
老人们吃得不算多,细嚼慢咽,偶尔放下筷子,酌一口小酒。吃饭间,还喜欢说话,或因六个老人彼此都相熟,这话题就给绕到了张兵身上。
“小伙子,你是干啥的?”方老师问了句。
李美欣立时插话道:“他啊,无业游民,没工作的。”
结果,那八旬杨太爷放下筷子说了句:“小伙子,你是有福之人,好福气。一辈子,衣食无忧。”
杨太爷,精通麻衣神相之法,看面相那是极准。观相有相骨、肉、额、面、眉、目、鼻、人中、口、舌、齿、耳、痣、四肢掌纹,精气神。
此时当然不可能给张兵好生看一看,但看了五官之后,也就有准了。
但谁知道,左首边的苟仙娘却有不同意见,“杨老头,这次你可看错了。依我看,这小伙子,印堂有血光。”这话点到为止,没有往下说,苟仙娘除了立童子菩萨,自然还有其余的业务,虽不会看相,但会望煞。
青帽陈婆婆接话道:“小伙子,你的生辰八字是多少,我替你问一卦看看。”
这八字其实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比如今年是甲午年,“甲”为十天干之一,“午”为十二地支之一。
古人分别以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但了现在,一般只计年了,要想清楚自己的八字,随便在街边花两块钱买本万年历就知道了,不用那么麻烦去算。
张兵依言报上了自己的八字,他的出生时辰在23点以后,为子时,这是一天的开端。身份证上是七号出生,其实是算八号,这点小细节,他当然不会忽略。所谓医者不自医,他到是从来没给自己算过命,现在趁着这个机会,让老人们算算也无妨。
但年陈婆婆,仅是用筷子分别在六个碗碟上敲了一下,沉吟了一会,这才开口道:“不太好,你命里有四七之数。”
在陈婆婆说话之时,风采盖人的方老师也掐算了起来,只是时间相对长了一点,此时也差不多了,跟着接话道:“四十岁有一劫,四十六岁有大劫。按现在的公历算,往后推半岁。不过,劫难之前,你的福分确实异于常人,衣食无忧,女人眷顾。”
陈婆婆又把话接了过去,“这还不简单,让陈九给削削就得了。”
这话,张兵就没听懂了,见陈师傅开口道:“小伙子,你递根筷子给我。”
张兵依言递了根筷子过去,却见陈师傅如变戏法一般摸出一把黑面小刀,在筷子上重重削了一下,带着一块竹屑飞了出去。
陈师傅摇了摇头,“确实不太好。”
张兵虚心请教,这才知晓陈师傅的业务之所以火爆,盖过其余棺材师傅,那是因为陈师傅有一个祖传的手艺,类似于化鱼刺的九龙化符水。
但陈师傅这个更牛X,在打造棺材之前,陈师傅会挑好做棺材盖的木材,然后用飞上一斧头,砍飞一块木屑,就能凭此来辨别棺材主剩余的寿命。
农村打造棺材都是提前的,村中老人觉得年龄够了,就会提前把棺材做好,免得时候一到,来不及。
当然,辨别寿命,这个不敢说百分之百准确,但陈师傅出手,命中率那是相当的高,所以在当地的名声很强悍。
刚才削筷子,就等于是给张兵削了棺材盖。
一直没怎么出声的王奶奶把话接了过去,“小伙子,别想那么多,信好不信坏。”这位老人专职小孩的问题,所以就参与不到张兵的命数话题来,但老人心善,这是在给变向的安慰张兵。
至于当事人张兵,依旧笑容满面,他熟读周易,知道命数这个东西的概念,起初是最不重要的,就好比卦象中的初爻,也就是最下面的那个爻,然后中间的过程是会变化的,最后才是盖棺定论。
不能因为你命里能发财,那就在家里干等着财从天降,这自然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