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艳史-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船舷的两侧装有两排共四十余只长达两丈的划桨,使得龙船既可以依靠风速前进。若是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通过人工控制来增加前进的速度。

远远望去,高大挺拔的楼船犹如一座高楼大厦耸立于江河之上,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如此豪华壮丽的巨轮游曳于江河之上,极为醒目。每到一处,尽引两岸行人驻足观看,羡慕不已。

甲板上,一名十六岁左右的紫袍少年迎风而立。远远望去,其容貌俊伟。剑眉星目,束发高冠,英俊潇洒。一袭紫纱在轻风的吹拂下飘逸灵动。外罩的披风迎风飘扬,在河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使其显得更加的飘逸潇洒。

“成之参见王爷。”蓦地,一个请安的声音突兀的出现在赵景的后方,赵景转过身来,发现正是自己的智囊李成之,不由得一笑,李成之可以说是赵景在这个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可以信任的心腹。

李成之本来是一个穷书生,寒窗苦读,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却艳福不浅,家中有一位漂亮的妻子,红颜祸水,一位富家公子看上了他家的娘子,并且乘李成之外出之际强行占有了她,其娘子事后不堪其辱悬梁自尽,李成之含愤杀死了那名富家少爷。

杀人偿命,李成之按律当斩,所幸他遇上了赵景,有八贤王出面自然没有问题,为报赵景救命大恩,李成之甘愿在贤王府中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军师。

赵景微微一笑道:“原来是成之,免礼,快快请坐。”

李成之贼笑道:“此行江南,路途遥远,成之怕王爷旅途寂寞,过来陪王爷解闷,加之草民也有一些问题还要向王爷请教,所以便过来了,打扰王爷休息了,死罪死罪。”

这家伙脸皮却是十分厚实的,嘴里虽然喊着死罪死罪,但是看他的模样,却没有有一分请罪的样子,分明没有一点诚意。不过对此赵景也不是很在意,李成之开朗的性格和圆滑的处事让人不由得喜欢。

赵景笑骂道:“行了,别装了,说吧,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别耽误了本王看风景。”

李成之笑道:“王爷,这一路上的风景自然是很美的,但是草民以为还是正事要紧,风景错过了下次回程的时候可以再看,但是这政事要是耽误了那可就是沿五千万百姓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孰轻孰重还请王爷三思啊。”

赵景很是无语的摇摇脑袋,这个家伙明明知道自己最讨厌的就是这一套,可是他每一次都像是和赵景作对一般,老是对自己进行思想教育,搞得赵景不厌其烦。

赵景苦笑的道:“是,是,本王受教,我说成之啊,以后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你能不能说些别的什么东西啊,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很无趣吗?”

李成之故作不明的道:“不知道王爷想要说些什么?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保证让王爷满意。”

“李成之,你。。。。。。”赵景气的浑身发抖,这个家伙明明知道自己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却一幅不知情的样子,真的是十分的欠揍。

李成之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一般,暧昧的笑道:“哦,王爷切莫生气,依照龙舟的速度晚上我们应该能够到达汴州,下官知道那里有一家青楼十分有名,到时候要是王爷有空的话,不妨和下官一起去那里散心。”

赵景的眼中立即射出一缕精光,但是随即又要了摇头,道:“还是算了,国事要紧,眼下西北战事正酣,还是继续赶路好了,不然要是这样每到一州都驻停的话时间耽搁太多了,等到了扬州再说。”

李成之笑道:“王爷英明;在下佩服。”

赵景也懒得与他理论,肃容道:“成之,你说此次南朝结盟会顺利吗?”虽然说当初在皇极殿上赵景意气风发大谈与南朝结盟,可是这其中却也不是这般容易的。

秦、汉两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大周和南朝结盟,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的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而南朝上下虽然都是追求和平,但是其中也必然不乏好战分子,一旦其中有那么一两个不安分的鹰派,秦、汉只要稍微利用一下就有可能会给赵景他们带来大麻烦。

说到正事,李成之也没有了刚才玩笑的心思,沉声道:“晋朝国君正观皇帝昏庸无能,是个承平之君,他登基执掌南朝已经四十余年,明年便是他的七十大寿,我想在这个时候南朝上下应该也不愿意看见战争的发生,结盟对双方而言都是有利的,他们没有理由放弃。”

赵景叹道:“如果晋朝上下都这样也就好了,可是据说南朝大将军裴天麟就十分仇视我大周,多次上书请求北伐,正观皇帝甚至许多次动心,要不是晋朝丞相孙方智拦着,只怕这些年南线也没有这么宁静。眼下北疆遇有战事,南朝究竟会如何,还真的不好下结论啊。”

李成之劝慰道:“王爷切莫太过忧心,王爷英姿天纵,有王爷坐镇淮南,南朝这盘棋究竟是死是活还不是王爷说了算吗?裴天麟要是不识趣,王爷暗中将他除去不就得了,不会影响到北疆战局的。”

“希望吧。”赵景叹了一口气,心中却是暗自下定了决心。。。。。

'呵呵,重新修改原稿,求收藏啊,收藏掉的好快啊,汗,大家放进书架啊'





第一卷【镇藩江淮】 第04章【六国】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之间天色已经变暗,黄昏来临,路遇汴州之时赵景谢绝了汴州知州的宴请,命令船队继续前进,早一日到达江南,便能早一步知晓南朝的具体情况,也便早一点根据江南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龙舟之上高高的挂起一排的灯笼,明亮的灯光照在周围,仿如白昼一般,围绕在龙舟四周的旗舰护船这个时候也都挂起了自己的照明灯,极其谨慎小心的在龙舟的左右开道着。

赵景倒是十分有兴致的在甲板上摆起了酒菜,穿越到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入眼所面对的是一个远离自己从前的生活,古典气息浓厚的封建社会,赵景的心中多少有些惆怅,又因为眼下时局的艰难,颇有些忧心忡忡地八贤王拉来了自己的心腹谋士李成之,准备和他秉烛夜谈,交流心得。

而李成之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旅程本来便是这般寂寞,尤其是河道上,赵景这么一说李成之一拍即合,于是乎两人破天荒的就在这座宽敞的甲板之上摆开了酒菜,天南地北的畅谈了起来。

赵景端起酒杯,喝下了一杯极品御制宫廷贡酒,意有所指的问道:“成之,我听说你对历史很有研究是不是?”

李成之笑道:“说不上研究,只是有空的时候喜欢看这方面的书籍,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每到晚上父亲总是拉着我的手在院子中讲故事,久而久之,我也就喜欢上了历史,有空的时候便会专门去找这方面的书籍查阅,倒是让王爷笑话了。”

赵景哈哈大笑道:“成之,你这是什么话?哪里有什么笑话不笑话的,说起来本王还有些问题要向成之请教呢?”

李成之谦虚的道:“王爷过奖了,请教在下不敢当,王爷若是有什么疑问,我们可以互相探讨,久闻王爷博贯古今,学富五车,下官十分愿意和王爷探讨一番。”

对于李成之隐讳的马屁,赵景十分的受用,赵景确实称得上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拥有着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熏陶,哪怕是剽窃,赵景也足以让世人刮目,他笑道:“成之说得好,我想问问成之对于当今六国怎么看?”

说起时局,李成之变得严肃了许多,他开口道:“说起当今六国,就要从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唐朝末年开始说,当年唐朝盛极而衰,黄巢暴乱之后大唐有名无实,终于被晋朝开国皇帝陈桂平取而代之,晋朝成为了中原天朝。”

这段历史赵景从记忆中已经得知,他接口道:“想那晋高祖陈桂平,十六岁参军,一生征战沙场,在枪林箭雨之中冒着生命危险才打下了这么一片江山,可惜晋朝后继君臣不知道珍惜先祖的基业,继位的章帝和自己的女人吵架,结果因为一句口角竟然在当夜被自己的女人给勒死了。

留下五个儿子为了争夺江山而大打出手,最后的胜利者炀帝更是杀兄杀弟杀妻,一个不折不扣地暴君,比起隋炀帝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国君如此,无怪乎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四十余年便轰然倒下。”

李成之道:“是啊。暴君猛于虎也。想自尧舜禹以来历朝历代只有三个皇帝谥号为“炀”,晋炀帝竟占其一。炀者,好内而远礼,想不到在隋炀帝之后竟然还有皇帝得此谥号,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慨。所谓为人君者,理应善于纳谏,君臣和谐,这样才能政通人和,天下太平,不知道贤王殿下以为然否?”

赵景若有所思,道:“成之说的不错,古往今来只有君臣和谐才能够创造出为人称颂的太平盛世,晋朝君臣如此失却天下也是意料中事,却不知道后来如何?”

李成之接着讲述道:“炀帝末年,为了反抗晋朝暴政,前秦太祖秦峰合率领着麾下的五虎上将大举攻晋,炀帝临时传位给三岁的儿子,也就是憨帝,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天下十之八九已经落入义军手中,憨帝一个三岁的孩子知道些什么?晋朝还是灭亡,之后便是本朝的历史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秦峰合是一个典型的农民皇帝,初登九五,龙御天下的他在根基未稳的情况下误学汉高祖刘邦,对自己的欲望不加以节制,淫人妻女,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大开杀戒,过早的诛戮功臣,血屠京都,在京的开国元勋十去其七。

不仅如此,秦峰合还下令整肃军纪,妄借此名收回兵权。结果事与愿违,手握重兵的五虎上将为求生存,被逼联合造反。

秦建武二年十月初七,五虎上将赵杰、朱凌天、王世博、刘知远、刘知浩在关东重镇洛阳会师,相约共同反抗秦帝暴政。

秦建武三年七月,京都长安决战。关东百万联军奇袭潼关,大败朝廷禁军,秦帝峰合战死,其子秦元康领残部退守秦家故土甘肃陇右。

而关东联军与秦帝一战也是损失惨重,无力追击,又因秦帝峰合已故,秦嗣君秦元康迫于形式并未称帝,皇位空悬。对残秦遗部众将意见不合,赵杰和朱凌天认为应该乘胜追击,斩草除根,免的将来收拾残局麻烦。

而刘知远、刘知浩兄弟则认为看在以前兄弟一场,既然秦峰合已经死了,就不应该让他断后,而且再行追击的话,残秦万一拼个鱼死网破的话,反而不美。

而作为五虎上将的最后一员,王世博在对待残秦的观点上又暧昧不明。大家最后不欢而散,协议各守防区,划地自治。

六国为:五虎上将赵杰所建立的中原大周王朝,王世博所建立的西川蜀汉王国,朱凌天建立的幽云燕国,刘知远、刘知浩兄弟联合建立的河东北汉政权,残秦遗部秦元康建立的陇右后秦帝国以及前前晋灭亡后其未亡逃避的宗室族人南渡长江,在江南士族拥护支持下苟言残喘,偏安一方的南晋王朝。

李成之叹道:“这便是当今六国的由来,只是这其中有很多事情已经不可考据,很多秘密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现在已经不知因由,我这么多年淫进史书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解开隐藏其中的秘密,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愣是没有什么收获。”

赵景是皇室中人,融合了之前的记忆之后,他所知道的,远远比记载在正史上要多得多,当年强盛的大秦帝国之所以在短短两三年间便宣告结束,其中的密辛是无法告诉世人的,只有真正的受益者自己才明白,相信各国皇室成员都明白些当年兵变的秘密才对。

赵景笑道:“过去的终究已经是历史了,研究历史不过是为了使自己吸收其中的经验教训,既然已经成为谜团了,那就没有必要再深入了,对于我们而言,把握明天才是更具意义的事情,不是吗?”

李成之是聪明人,他知道赵景转开话题必然是这个话题涉及到了某些忌讳的事情,他也知趣的没有在深入探讨,道:“王爷说的是,成之受教了。”

赵景回到了之前的话题,笑道:“成之,听你说了半天的前朝历史,可是到现在你还没有说当今的时局呢?对眼下的六国,你怎么看?”

李成之深深的看了自己的主公一眼,举杯喝了一口,润了下喉咙,道:“当今天下,南朝偏安江南,蜀国苟安四川,燕国腹背受敌,北汉虽说连年南侵,但是那不过是小打小闹,掀不起多大的风浪,真正对本朝有威胁的,便是那后秦。大周若想要统一天下,后秦不可不除。”

赵景来到这个世界也有几天时间了,对于这个世界他多少也有些了解,熟悉历史的他知道分分合合乃是历史发展之必然,六国分裂天下也有近百年的时间,现在已经到了重归统一的时候。

李成之这么一说赵景的的兴致马上上来了,问道:“此话怎讲?”

李成之道:“先说晋国,晋国是当今六国之中历史最悠久的,他的前身便是前晋王朝,南晋是前晋的传承,江南承平,南晋传承至今不过四代,当今正观皇帝已经掌权四十年,奉行的是一如既往的偏安政策,大周若是南下,三个月内当可灭亡晋朝。

再说蜀国,蜀国和晋国一样,也是偏安一方,发展经济,却没有什么强大的军事力量,当今之世若论民富,则非蜀、晋两国莫属。他们却是不知道乱世之中若是没有强大的军队保证的话再富裕的国家最终也是不属于自己的。

燕国和我国相邻,乃是我朝的邻国和盟国,它也和秦国和北汉相邻,于两国的关系并不和睦,战乱时有爆发,燕国的北边是强大的女真金国,百年来常常受到女真人的入侵,所幸近年来草原上开始新兴起了一股势力蒙古和女真人争夺草原霸主,拖住了女真人的南下的脚步,算是让燕国缓上了一口气。

至于北汉,河东一地贫瘠不堪,他们除了发动战争劫掠物资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出路,小打小闹还可以,若是说想要一统天下,不是成之看不起他们,就他们那点可怜的经济只怕战争还没有打上一阵子他们就要被庞大的后勤补给给拖死。”

李成之虽然说得轻松,可是赵景却是越听越心惊,女真,蒙古,这些记忆中熟悉的民族又一次闪现在了赵景的眼前,原本以为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现在看来,这段历史只是有点偏差而已啊。

赵景有些迟疑的问道:“成之,那蒙古是怎么回事?他们的首领叫什么?”

李成之怪异的看了赵景一眼,道:“没有想到王爷你对塞外那些满族竟然也有兴趣,这也是成之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起的,据说蒙古族生长于长生天下,本来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部族,长期受到女真人的奴役,日子残不堪言。

后来他们之中出现了一个叫做铁木真的人,他率领部属统一了混乱的蒙古部落,自称是‘成吉思汗’,现在蒙古和女真之间的斗争十分的激烈,这方面的具体消息成之也不是很清楚,王爷若是有兴趣的话成之可以去收集一下这方面的情报。”

赵景心中暗自心惊,蒙古崛起,看样子历史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了,现在所谓的六国应该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南北宋时期,最终的结果就是蒙古横扫欧亚大陆。

不行,绝对不行,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既然自己出现了,那么历史就应该由自己来书写,外族,休想奴役汉人天朝!

'将这段架空的历史拉回历史的轨道,逆天吧,求收藏,收藏怎么开始掉了,这本书开始逆天了,大家支持啊'





第一卷【镇藩江淮】 第05章【惊刺】

他点头道:“嗯,关于蒙古这方面的事情你以后注意留心一下,尤其是他们的首领成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