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天下之吕后新传-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大一会,几个仆从走了过来,把萧何迎了进去。
萧安老大不高兴,他韩信有什么了不起的,竟然这么大的谱。
要说韩信是齐王,也是大汉第一武将,这都不假,然而,萧何也是大汉丞相,属于第一文臣,比他韩信一点都不低,竟然派来几个仆从,不亲自来接,真是过分,非常过分。
只是丞相都没有计较,他也不敢说什么。
萧何的确是没有太在意,对于韩信的脾气,他也是非常了解的,也知道,这些都不是齐王刻意去做的,只不过,是韩信没有那么多心眼,无意之中造成的。
再说,他不是来串门的,也顾不上计较这些。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饶过几座院落,七拐八拐,终于来到齐王王府的正厅,齐王韩信正在喝茶,见到萧何进来,赶紧让座,命令仆从沏茶。
他对于萧何,还算有几分礼遇,毕竟大汉丞相,曾经月下追韩信,才拜为大将军,只不过,出门迎客之类的事情,不是韩信刻意不去,而是在韩信的字典里,根本没有这样的字眼。
萧何也不客气,接过茶杯,喝了几口,寒暄几句,就转向了正题。
“王爷,今天萧何拜访,有些唐突,”萧何笑着说。
“丞相客气了,这么晚了,一定是有事,但说无妨。”韩信点点头,笑脸相迎。
“的确是有件小事,特意来给齐王提个醒。”萧何婉转的说。
'“请说。”韩信有点糊涂,这是怎么了,大半夜的不在家睡觉,跑来“提醒”?
于是,萧何说起了庆典上的事情,说起了皇上刘邦有些不高兴,说的韩信一头雾水,两只眼睛直愣愣的看着萧何,看的萧何直摇头,这个韩信,也太没有心眼了,得罪了皇上,还不知道呢。
“这么点小事,不至于吧?皇上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发火啊?”韩信一脸无辜的说,此时的他,还没有听明白。
急的萧何直跺脚,还要等他发火?那时候,就完了,也晚了。
萧何没有办法,只能苦口婆心的劝韩信,什么皇上今非昔比了,什么皇上的尊严之类的,什么开国庆典最重要,说了一大堆,希望韩信能听明白。
话到了这个份上,韩信也不是太迂腐,更不是不开窍,总算是听明白了萧何的意思,也意识到,的确是有点不大对劲。
“我也是无心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敢问丞相,怎么弥补呢?”韩信终于问到了点子上。
“也没有什么,多跟皇上见见面,说几句话安慰安慰他,慢慢就过去了。”萧何说完,长长出了口气,今天的任务总算是圆满完成。
韩信点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萧何放心的告辞出来,回府,不提。
然而,让萧何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是,齐王韩信,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不但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去跟皇上“沟通沟通”,顺便道个歉,反而生气了,心里暗想:
“好你个刘老三,刚刚当上皇上,就开始摆架子了,要不是我韩信,怎么会打败项羽。就这么多破事,我韩信可不吃你这一套。”
他这一生气,当然不能找刘邦去理论,更不能讲给萧何等人听,他来了个小小的抗议,那就是不露面,齐王韩信,装病,不上朝了。



第七十九章  剖时局刘邦起猜疑
第七十九章剖时局刘邦起猜疑
天将五更,天空中几颗星星,慵懒的眨着眼睛,也昏昏欲睡的打着盹,长安城的夜色,还颇为浓重。
而未央宫里,却早已经灯火通明,大汉的文武群臣,穿着汉代的宽大服饰,按照品阶高低,早早侯在敬事房里,等着早朝时刻的来临。
这一天,是刘邦即位以来,第一次早朝,所有的人,都倍加重视,连宫里的太监,都变得机警起来,恐怕出一点差错。
终于,时辰已到,值班太监打着灯笼,带领群臣,来到大殿之中。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大喊,未央宫的宫殿,荡起阵阵回音,大汉开国皇帝刘邦,身穿龙袍,精神抖擞的坐在龙椅上,众臣山呼万岁,早朝开始。
刘邦眯着眼,满脸的庄严肃穆,望着文武群臣,毕竟他是皇上了,比不得从前,不可以大大咧咧的,一定要拿起当皇上的款儿来。
萧何满意的瞅了他一眼,刚刚还有点不放心,此时,看到他满是一个皇帝的样子,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看起来,一个人到了什么位置,就会有什么样,如今的大汉皇上,穿上龙袍,在龙椅上一坐,还真是那么回事。
可是,萧何却发现,刘邦的眼睛里,有一丝明显的不悦,尽管只是一点点,却并没有逃过萧何的眼睛。
萧何顺着刘邦的眼睛看过去,眼神落在武将的队伍上。
只见为首的位置,也就是齐王韩信的位置,是空的,也就是说,此时的齐王,并没有在朝堂之上。
萧何心里不由得感叹一声,这个齐王,又怎么了?
睡过头了?没有赶上?
不对吧,齐王府的那些奴才们,是干什么吃的,连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经心?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或者,是韩信根本就没打算来?
拜托,这可是第一天早朝,他就不来,真是不让人省心,这里面有什么蹊跷不成?
有一点,萧何明白,即使韩信有想法,或者是有其他的事情,如今的局势,也不能让君臣失和,这是最重要的,说不得,自己替他挡一挡吧。
要说萧何,为了大汉江山,那可是费尽了心,还没有等刘邦多想,就向前一步,奏道:“启禀万岁,齐王昨夜风寒,来势汹汹,起不来床了,不能前来早朝。”
“是吗?”刘邦依然是满脸的威严,问道,“齐王病了,丞相如何得知?”
“臣来朝的路上,齐王府的家人拦住了臣,让臣代替齐王请假。”萧何回答。
刘邦点点头,表示还比较满意。
即使刘邦有所怀疑,或者完全不相信萧何的话,此时,也只能顺着萧何给的台阶,先走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
例行的早朝完毕,萧何一方面安排自己的人,悄悄去齐王府送信,以防穿帮,另一方面,来到刘邦的面前。
“坐,坐,坐在朕身边。”刘邦客气的让座,萧何也不客气,在龙塌上坐了下来,君臣二人,其乐融融。
“陛下,”萧何说了几句题外话,就奔主题了,说道“关于齐王——”
“他呀,”刘邦一听,要说韩信,气就不打一处来,破坏了开国大典不说,还让自己差点出丑,如今,又不来上朝,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成心的吧。

“其实啊,他并没有病,”萧何笑了,一边说,一边查看刘邦的表情,“只不过,他羞于见陛下,也羞于见群臣,昨天的事情,他也觉得过意不去。”
果然,这几句话出口,刘邦的表情好得多了,笑了笑,“原来如此,知道就好,朕并没有怪他。”
萧何长长出了口气,这种尴尬局面,终于扭转了过来,只希望,以后不要在出什么乱子才好,大汉建国之初,尽管灭了项羽,而根基未稳,要是君臣失和,就大大的不妙了。
然而,萧何的一番苦心,却化成了一路清风,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他的出发点再好,想法再好,也要当事人配合才行。

要说齐王韩信,也是倒霉催的,既然是装病,就装出个样子来,老老实实在你的齐王府里呆着。
不管怎么说,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总是在所难免,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加上丞相萧何还从中周旋,作为刘邦第一得用之人,萧何完全可以说,齐王无意之中破坏了开国庆典,心中惭愧,没脸见皇上,装装病,也就算了。
这件事,也就算过去了。
要命的是,只会打仗的齐王,没有一点心机的韩信,不仅不呆在齐王府,反而带着自己的家奴,呼朋唤友,外出打猎去了,闹得动静还够大。
于是,长安城里,时不时出现惊心动魄的一幕,一群全副武装的人,拿着武器,骑着高头大马,在热闹繁华的大街上呼啸而过,所到之处,马蹄阵阵,行人来不及躲避,有的干脆被撞倒在地,一片鬼哭狼嚎之声。
这些,都一一传到大行皇上刘邦的耳朵里。
尽管大汉的武将,都是以齐王韩信为首的,别忘了,还有文臣,自古文武两班势力,也是争斗的最激烈,最厉害的。
齐王作为第一武将,竟然这么嚣张,文臣们岂肯坐视不管?
更何况,武将的队伍里,还有刘邦的心腹,例如樊哙,他可是刘邦的小姨子的老公,效忠的绝对不是韩信,而是刘邦。
而且,韩信升任大将军的时候,那些武将,都跟随了刘邦多年,他不过做了一年的三军统帅,要想跟韩信一条心,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乎,齐王的所作所为,化成了一道道奏折,雪片一样摆在了刘邦面前,都是弹劾齐王的。
“啪!”的一声,刘邦一把就拍在桌子上,嘴里大声喊着:“可恶!可恶!!太可恶!!!”
刘邦可不是萧何,萧何的肚子里能撑船,而刘邦,可没有这样的涵养和气度,羞于见人,怎么不羞于出门疯玩呢?
再说,在文武群臣面前,齐王不上朝的理由是病了,病了还去打猎?还呼朋唤友,闹得人尽皆知,这不是欺君吗,哪里还把自己这个皇上放在眼里?
你韩信也太不知足了吧,立下赫赫战功,这不假,可是,该给你的都给了,都封为齐王了,还想怎么样?难不成要与自己平分天下不成?
或者,韩信要反了不成?
刘邦刚要发作,派人去找韩信,却又停住脚步,陷入了沉思。
“慢着,慢着,要好好想一下。”刘邦稳稳心神,对自己说。
大殿外面,一阵脚步声,萧何急匆匆的赶来了。
那些奏折,萧何一只捂着,试图阻止送到皇上面前,然而,他即使是丞相,也不可能挡得住群臣上谏,当他得知十几位大臣联合起来,共同参劾齐王的时候,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陛下,陛下,”萧何喘了口气,拦住了刘邦,“陛下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刘邦有点急了,堂堂大汉皇帝,竟然被韩信玩于掌股之间,他怎么还可以稍安勿躁?
”陛下先听臣一言,之后再发落齐王,也不晚。“萧何说道。
”好吧,“刘邦点点头,对于萧何的话,他还是听的,也听得进去。
“齐王是什么样的人,陛下应该清楚,此人擅长武艺,生性率直,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心眼,他这么做,绝非出于本意,”萧何说道,“至于冒犯了陛下,他绝对是浑然不觉。”
刘邦听完了萧何的话,也不得不点头,韩信就是这样的人,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而且是我行我素,加上被封了齐王之后,有点飘飘然,也有点骄傲过了头,也属于正常,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事情真是这样的吗?
如今,霸王项羽死了,大汉王朝,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之抗衡,大汉的军权还在他的手里,要是韩信乘机谋反,那还了得,岂不是全完了吗?
齐王这样做,是不是有意的?
在示威?
在挑衅?
在想办法挑起事端呢?
作为大汉皇帝,刘邦不得不防啊。
刘邦不愧是大汉皇帝,想的也足够多,这也难怪,要是韩信真有那样的心机,大汉江山,就将面临危险的境地,他这个皇上,也当不稳。
这一点,对于萧何,他原本就不想隐瞒,也正要找个稳妥之人商量此事,只是此时太大,他必须慎重。
“要真是这样的话,倒没什么,朕也巴不得是这样,”刘邦想了想,说道“不过,朕怕呀,就怕他……”
“怕他有谋反之心?”萧何结果刘邦的话,继续说。
一语中的,刘邦肯定的点点头,果然是大汉丞相,话说到了点子上。
其实,这件事情,萧何也不是没有想过,萧何是何等聪明的人,怎么会看不清楚目前的局势,只不过,以他这些天对韩信的观察,齐王并没有此心,刘邦有所怀疑,也很正常。
怕就怕,韩信并无反心,君臣一旦怀有二心,弄得两心分离,刘邦这一怀疑,反而促成了韩信的谋反,那时候,就晚了。
到那时候,又将生灵涂炭,刚刚稳定下来的大好河山,又会刀枪相见,大汉江山,又将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第八十章   小人物犹有大用场
第八十章小人物犹有大用场
夜,无声无息,已经悄然降临,笼罩着整个长安城。
摇曳的的灯火,在不知不觉之中,照亮了整个未央宫,也照亮了前殿,大汉皇上刘邦和丞相萧何,还在时间的密谈。
因为齐王韩信最近的一系列表现,因为君臣二人的担心,因为大汉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这也是大汉建立以来,刘邦遇上的第一件堵心的事情。
被封为齐王的韩信,不仅破坏了他初出当皇帝的好心情,更让刘邦有了危机感,一旦处理不当,刚刚熄灭的战火,就会重新燃起。
偌大的前殿之中。两个人还是压低了声音,在灯下促膝长谈,尽管值班的太监宫女都被赶了出去,他们依然小声的谈论着,生恐透露半点风声,机密就是机密,尤其是关乎国家社稷的大事,绝对不能有丝毫差池。
尽管晚饭时间已经过了,守在殿外的太监,远远地观察着殿里的动静,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打扰,这些伺候在皇宫里的太监们,没有了男人最重要的物件,脑子并没有生锈,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最敏感的就是他们了。
他们明白,皇上和丞相说的,绝对不是小事。
终于,经过几个时辰的密谈,关于如何对待齐王韩信的问题上,君臣二人达成了共识。
一方面,那就是宁愿相信,齐王没有反的意思,那就笼络他,拉拢他。
你不是有本事吗,好,大家都认可你是大汉第一武将,就想办法拉拢你,你想要什么,功?名?利?禄?还是美女?
没问题,都给你,让你得到最大的满足,谁让过去的大将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呢,而且如今的大汉,除掉了西楚霸王,而边境上,还有匈奴,也离不开这个三军统帅。
另一方面,如果拉拢不住,还是不能满足他,说不得也要拼一拼了,总不能连大汉江山,都让给他吧。
另外,就是,暗中监视他,万一有变,不至于太被动,也好有办法去应对。
这君臣两个,商量好了一切,而韩信,却浑然不觉,连一丝异样的味道,都没有闻出来,此时此刻的他,正在齐王府里,大宴宾客,津津有味的吃着打回来的猎物,一只肥美的羚羊。
要是韩信知道了,刘邦准备这么对待他,还不知道会哭会笑,原本他是没有反心的,更没有称霸天下的雄心,什么反了,什么当皇帝,在他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字眼,齐王之尊,足够他光宗耀祖,告慰老韩家的祖宗八代了。
再说,如今的生活,美女在旁,锦衣玉食,所到之处,前呼后拥,连丞相萧何,都让他三分,他已经满足了。
也就是说,此时的韩信,正陶醉在已经成真的美梦里,尽情享受呢,至于刘帮和萧何的那些弯弯道道,用在他的身上,实在是浪费了。
只不过,这样的美梦,并不能持续太久,因为刘邦老了,因为连年征战的刘邦,浑身是伤病,他做皇上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了,为了大汉江山的千秋万代,刘邦不得不调整思路,重新考虑,到底该怎么对待韩信……
要是韩信一心挂念的韩家老祖宗,真的可以显灵的话,就应该多保佑刘邦,让他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最好能长命百岁,也好让韩信的好日子,多持续几年。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刘邦和萧何计议已定,才感觉到肚子咕噜噜直叫,已经是饥肠辘辘,才想起来,两个人光顾着忙活,连晚饭都没有吃。
“来人!”刘邦大声叫道,准备填充一下激烈反抗的肠胃。
话音一落,一个小太监应声跑了进来,正是今天的值班太监小毛子,刘邦一看他,眼前一亮,顿时来了主意。
对,就是他,派到韩信身边做卧底的人,就是他了,纵观整个未央宫,恐怕没有谁比他更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