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黛-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如今不同了,他的身子好了,一些该教导的还是要补上的。
  再加上又进了同文书院做训导,这渐渐的倒是养成了一股子气势,王成叫王爹这么一瞪,倒是不敢向往日那么的顶嘴,悻悻的摸了摸鼻子。
  阿黛自这时便翻了翻白眼:“大哥,这还要什么法术啊,你心里可是藏不住一点事的,发了财,要买田地和铺子的事情,你能不说?”
  “就是,你这性子谁不知道啊。”一边王靛也补了一句。
  王成想想,还真是这样,他心里真是藏不了一点事情的,于是道:“不错,我跟大舅哥说了要买铺子的事情,正好,大哥手上有一个空铺子,在旧西湖堤那边,一直空着的,看着亲戚的份上,便有意低价卖给我,只要二百六十两,两个大门面,后面还有独立的小院可以住人的。”
  两个大门面,再加上独立小院,旧西湖堤那边西面紧临菜市,东面又多是大户人的豪宅,比如公主府,还有于老先生都住在那边,南面又是故西湖水道,连通西湖,是热闹的所在。
  如此,二百六十两,是真不算贵的。
  只是,孟有良那是跌倒黄泥都要抹一把的人,一个好好的铺子,若是没有缘由,会因着亲戚关系便宜卖,打死她都不信。
  再加上又是送珍珠米的,更有些可疑。
  “可定下了?”刘氏连忙问道。
  “何止定下了,合约都签好了。”王成从怀里掏出一纸合约,拍在桌上。
  一看这个,王家人都急了。
  “阿成,我不是说回来先跟爹娘商量一下吗?你什么时候签的合约?”这时,一边的孟氏都跳将了起来,当时,说到铺子的时候,她也是在场的,悄悄的拦了一下,让阿成回来跟公爹商量一下,再确认卖不卖,不是她不向着娘家人,只是那个大哥,这些年,她也是心寒的,总是要防着一点。
  没成想,居然还是签了。
  “是你被大嫂叫去屋里说话的时候,我跟大哥签下的。”王成道。
  “大哥,你一准上孟无良那厮的当了,他哪是那种好心的人?”一边王靛也懊恼的叫。这时,也顾不得孟氏难不难堪了。
  王继善也皱着眉头。
  倒是阿黛,此时看着自家大哥一脸胸有成竹的面容,倒觉得大哥不至于这么傻吧?
  而从聊斋王成的故事来看,大哥这人别的没什么好,唯有一点运气好。
  果然,此刻,王成哈哈大笑:“你们还真当我是傻子呀,大舅哥这铺子之所以卖我这么便宜,是因为传说这铺子招鬼。别人畏惧,都不敢要。不过,这世间哪有鬼,我听那些道人和侠士都说了,人们之所以说鬼,大体是人们自己心中有鬼,爹不是常说吗?心中有鬼则心乱神涣,神涣则复又被鬼神乘之,而我王成,傻气是傻气了点,但胸中无愧疚之事,倒是不怕这鬼的。”
  听着王成这翻话,王继善颇有感触,还记得学子净街那一场,人要正气,又何怕鬼。不由点头。
  “既然我不怕鬼,我还怕什么招鬼,这铺子这么便宜,市口又不算差,我凭什么不要?”王成得意的道。

  第四十九章 腊八祈福
  
  夜里,孟宅。
  天冷,因着白天的事情,孟有良有些兴奋,并没有什么睡意,便让娘子柳氏去烫了一壶酒,再配上四碟子小菜,卤猪舌,卤猪耳朵,鸭掌,再加上花生米,豆干子。
  都是下酒的时兴菜。
  嚼了一口猪舌,孟有良又拉着柳氏陪他喝。两人碰了个杯,三钱的小酒杯,孟有良滋溜的一声就是一杯干。
  “少喝点,瞧你这得意的劲道,你腿上还有伤呢。”柳氏咪了一口酒,然后咋了咋舌道。
  一说到腿上的伤,孟有良又是一阵龇牙咧嘴。
  腹里咒骂一句,该死的狗。
  不过,今天心情高兴,这伤痛都感觉轻了不少。这时便道:“你这婆娘真多嘴,我晓得的,这不是心中一桩心事了吗?你别败兴子了。”
  孟有良说着,这铺子砸在他手上有大半年了,刚拿到铺子时,他还兴致勃勃的准备开分店,可不曾想,铺子拿到手的第一天,就遇上那贼老道,白白的把他一仓库的富春大米十文一斗给卖给了别人,损失了一大笔的钱财。
  初时,他还没觉得啥,等到后来,他搬货进铺子,准备开业,突然的,铺子里的一道梁又砸了一来,砸伤了一个伙计,好在那伙计身体壮,伤倒是不太重,但那伙计家里兄弟众多,竟讹去了他好一笔钱。
  如此,再想起一些传闻,他便晓得,这铺子真是要不得的。
  想当初,他跟钱秀才买这铺子时,钱秀才倒是推托过,说这铺子运势不好,不想害他,是他以为钱秀才是不想卖,说的是推托的话。直言自己不在意的。
  可没想,还真是这回事啊。
  孟有良却不晓得,那正是钱秀才以退为进之计。
  如此,看着那开不了业的铺子。再想着买铺子花去一大笔钱,以孟有良那钱公鸡的性子那岂不要心疼到死,这大半年来,这铺子都成了他的心病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倒没想,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成这憨子居然发财了,如今回来,居然也要开铺子做酒肆。正好,就便宜了予他。
  这心病便也解了。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阿成跟他爹可不是一个性子,身边狐朋狗友也是有几个的,这也不过才草签了一个契约。钱没拿到手都不作数。”柳氏打冷着孟有良。
  孟有良一想也是,钱没拿到手,总是虚的,一时,也没喝酒的兴致了,让柳氏撤了下去,这段时间。他好好养伤,养好了伤,赶紧着拉着王成把事情办了才是正事。
  如此且不表。
  转眼便是腊八。
  腊八节的由来,众说纷纭。
  有说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有说是为了冬祭,更有逐疫迎春之意。如此种种。
  但在穷苦百姓之中却另有一个传说,
  据说,穷人家一年到头,到得腊八这一天,家里能吃的其本吃光。只剩下一此零碎的干菜和糙米,最后合到一起,熬了腊八粥,腊八过后,穷人就靠老天爷活命。
  所以腊八这一天,吃完腊八粥,都要祈福,求老天爷保佑。
  所以,腊八节,腊八祈福是尤其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熬腊八粥也是有讲究的,头天晚上就要用小火熬起,一直熬到零晨开锅,正好吃了去祈福。
  而有那穷的连腊八粥都没的人家也别急,一大早的,去灵隐寺排队,寺里今天也是要赊腊八粥的。
  阿黛家头几天,刘氏就买了莲子红枣木耳皮蛋等等,今天的腊八粥,是王家这些年来,最好的腊八粥。
  头天晚上,刘氏就弄好粥放在大锅里,先是烧开后,然后用灰盖了些碳火,便一直煨到天亮,天亮开锅里,那粥的表层有一层浓浓的粥浆,闻着味儿喷香喷香的,口舌自然生津。
  大冷的天,一家人自是吃了个畅快淋漓。
  吃完腊八粥,王继善去了同文书院,今天的腊八祈福,同文书院那边也是有仪式的。
  而王成则去联系他的那些朋友,开酒肆的,免不得要找人帮忙。
  阿黛这些天空闲的时候,倒是挖空心思再想着前世聊斋里的故事,还有阅微草堂笔记里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多是简短,如大纲型的,阿黛再把它们铺程开来,这样,每一个小故事,都能变成几集的中篇故事。
  等到大哥的酒肆开业,到时再找个说书人,定能吸引不少客户的。
  而若一时找不到说书人,阿黛觉得自家大哥就成,他平日里听得不少奇闻异事,说予大家听时,也是眉飞色舞的,颇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阿黛每每想着自家大哥说书的样子,倒是觉得颇为有趣。
  “阿黛,去叫上聂姑娘,我们出发了。”收拾好一切,刘氏便冲着阿黛道。
  此时不过是卯时正,因着是冬天,天边才一点点的光亮,但一会儿要过西湖,再由西湖上灵隐山灵隐寺,再加上,路上行人肯定多,而这两天虽然雪停了,但积雪和冰冻还是有些的,路上并不好走。
  因此,必须提早出发的。
  “嗯。”阿黛点点头,正准备去叫聂小倩时,聂小倩的身影已袅袅的出现在王家门口了。
  “啊,正巧,还正准备让阿黛去叫你呢。”王靛看到聂小倩,笑着道。
  阿黛却晓得这并不是巧,而是聂小倩听得娘亲让自己去叫她,便飘然过来的。
  最后,留下孟氏看家,一家人便出门了。
  出得门,到得湖边码头,又同周氏和王欣宁碰上,这都是头天约好的。
  王家人没有自己划船,因着人多,怕一会儿到了钱塘门那边没有停的地方,因此,便乘了载客的船,撑船的老船夫唱着号子,几艘来往的大船相和着,场面颇为热闹。时不时的,还能看到一些大官船。
  “听说,今天县太爷的夫人,还有公主等人都来了。”船上有人看着湖面的大船窃窃私语的道。
  “可不是。听说各家夫人一个不少,我还听说书院那边县太爷等人也出面在圣人面前祈福,还要祭天呢。”又有人道。
  “今年这腊八祈福怎么这么热闹?”船上便有人好奇的问。
  “还不是北边胡人闹的,年中的时候,赵将军屠了胡人十万,如今胡人报复,已集齐二十万人马,连夺大齐边塞几城,如今是朝野震动……”边上那书吏说着话风一转:“其实当初,赵将军屠胡十万时。朝中主战派就说了要趁胜追击,将胡人赶往漠北的,便是朝中那帮主和派,说是不可妄动干戈什么的,而皇上要修长生之道。也说妄动干戈影响气运,竟直接罢了战,为此还把赵将军召了回来,让胡人得到了喘息的起会。如今胡人反扑而来,来势凶猛,朝廷再又急召赵将军,而各地官员等。自要为国运祈福了,所以,今年腊八的祈福就格外隆重。”
  “哦,原来是这样。”船上众人大悟点头。
  随后,船上便又起了一阵对胡人的咒骂,可也仅仅是空洞的咒骂。毕竟北地离钱塘太远,战事也离钱塘太远,众人没有切身感受。
  这时,船上人骂了几声,便又转移话题。无外乎东家长西家短的。
  等王家一行人到得灵隐寺时,已是辰时,天光大亮,晨曦透过松林,洒在庙前的石阶上,掩映苍翠,生机勃然。
  此时,灵隐寺门前两口大锅,上面热气蒸腾,正是熬的腊八粥,锅前排着两队长长的人流,都是来领腊八粥的,当然,这里面并不是人人都是穷的吃不上腊八粥的,也有那家底不错的,之所以来领粥,却是因为觉得灵隐寺的粥更有福气一点的意思。
  王家一行人都是吃过腊八粥的,自不去凑这种热闹,而是进了寺里,先捐了香油钱,得了福香后便去拜佛。然后抽签,解签。
  阿黛看着那解签的和尚,跟上回的和尚不同,再看那上面的观音像,却并没有如上回那样进入画壁之中。
  果然机缘只有一次。而至于原来的那个解签和尚,大体如武侠书中所说的扫地僧的存在。
  一应佛礼敬过后,刘氏同周氏就带着阿黛三人进了灵隐寺梅园。
  这里有各种梅花近三百株。
  “怎么不见周娘子来?”一株老梅树下,李夫人先是陪着永乐公主闲聊了几句,便问起边上的人。
  李夫人是县令李致正的夫人,县今李致正来钱塘任期已近五年,大齐的官员的考评一向是三年一考五年一迁。
  三年的任期考评是看官员合不合格,而五年的大考评则牵涉着官员的升迁,所以,在官员心中,这个五年任期的考评是尤其重要的。
  而这段时间,先有北方的烽火之乱,再加上前几天,下了几场大雪,靠北一点,许多地方的民房都压塌了,因此,这段时间,钱塘县城外也涌来了不少的难民。
  李致正为政还算清明,再加五年考评在即,也想着锦上添花,因此,便安置难民,而李夫人也一向有着贤内助之称,这次便想趁着腊八祈福会的时候,约了各家夫人去城外施粥施药或义诊。
  而本城两大药堂,其一是庆安堂,其二就是百草堂。因此,李夫人正打算找个机会跟周娘子说说这事情。
  听得李夫人问起,一边百草堂宋大夫的娘子罗氏却是别有意味的笑了:“周娘子今天怕是有些不好意思来了……”

  第五十章 刮目相看
  
  整个梅园,几百株梅树互相掩映,石桌,石凳,再加上溪流缠绕,景致十分的清幽。
  不过,再清幽,今天这样的日子也清幽不起来了,整个梅园显得十分热闹的。
  各家的夫人,以及跟随着夫人同来的姑娘,丫头,仆妇等,将整个梅园挤的满满当当,东一团,西一族的,有的在做诗,有的在画画,有的自在那里聊天。
  而这人群自然属公主和李夫人这边的人聚的最多。
  以至于,罗氏在说着周氏笑话的时候,竟没有看到周氏一行人的到来。
  “可不是,她当时那么急,最后竟还拆了王训导家的台……”
  “我看说不得是做贼心虚……”
  “当时走的时候也是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这次,定然是不会来了……”
  如此处种的,罗氏边说还边笑的开怀。
  几人说话间,声量颇为不小。
  “谁说我不会来了,我这不就来了。”这些话自然就进入了周氏耳里,周氏一脸怒容的上前。
  一边的刘氏却拉了拉她,冲她暗使了个眼色。
  周氏这才强压着火气,想着一路上,刘氏仔细跟她说的话,因着有赏雪会的事情,今天来,会遇上什么样的情况,之前刘氏跟周氏已经有过商量了。
  而眼前的情形,自是在预料之中,只是这种情形,却是不能无端发火的,要发火,那就是不顾全大局,落到别人眼,那又落入了下层。
  但世上,没有无解的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两人也商量出了应对方式的。
  红对绿。俗对雅,往往会起到别开生面的效果。
  想到这里,周氏深吸了一口气,冲着刘氏微微的点了点头。
  随后原来板着的脸却放松了。一脸笑骂的冲着罗氏道:“好你个罗娘子,幸好我来了,要不然还不晓得你又在编排我的坏话了啊,赏雪会那天,还不是你们几个给我挖坑,让我上了大当,我不于你分说已经不错了,你如今倒是倒打一耙起来,没的说了,灵隐寺的金丝云糕最是好吃。别忘了买一笼收买我,要不然,今天我可是要在公主和李夫人面前评理了啊。”
  灵隐寺的素点十分好吃,而这金丝云糕正是其中最佳品罗氏这会儿正说的起劲,冷不防的被周氏这一顿的笑骂。
  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才注意到是周氏,她带着她的女儿王欣宁,边上还有一个妇人和三个颇为清秀的姑娘,眼生的很。
  此时周氏正带着刘氏,王欣宁,阿靛,阿黛。聂小倩几个给公主和李夫人等人见礼。
  行动举动,端庄自然,没一丝毫的不自在。
  罗氏这时很是纳闷了,本以为不会来的人,居然来了,这已经出乎她的预料了。再看这作派,跟过去端是不一样啊。
  周氏今天转性了?罗氏想着,她对周氏其实是比较了解了。
  这要从她的夫婿宋大夫说起。
  罗氏夫婿宋大民当年也是师从王老大夫的,跟王和有师兄弟的名分。
  只是当年,宋大民认为王和的爹王老大夫藏私。还刁难他,因此愤而叛师转投到百草堂罗大夫的名下,后来娶了罗大夫的女儿罗氏,继承了百草堂。
  而因着这些之故,罗氏跟周氏也是很不对付的,私下里夹枪带棒的话向来不少。
  而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