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技艺天王-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此来看。
物我两忘的境界确实可以一手缔造一座艺术高峰,但却也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世界上唯一一位正常的‘物我两忘’,恐怕就啊白石老人了。
白石老人在九十岁之后摸到了物我两忘的门槛。
九十岁前,白石老人的艺术理念是‘妙在似与不似间。’
而在九十岁之后,白石老人正式步入物我两忘。
他画的葫芦藤与葫芦叶总是错位,乍一看会觉得布局一塌糊涂。
可实际上,白石老人已经完全摆脱了‘妙在似与不似间’,走向了一笔一划尽显神韵的艺术高峰。
白石老人此时的画作,多有传世神品!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远在西方的毕加索会敬佩齐白石了。
毕加索敬佩的其实是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啊。
见秦淮先是面露望而却步,紧接着斗志昂扬,眼眸明亮。
商雅心脏抽搐,猛得慌了,忍不住提心吊胆:
“你是不是想要钻研一下这种状态?”
秦淮也意识到了商雅脸色的变化,连忙摆手安慰:
“小姐姐放一万个心安,我不会强求。”
摆在秦淮面前的路有两条。
其一,精神病态如梵高,拔苗助长进入物我两忘。
其二,慢慢尝试,经年累月,最终量变引起质变。
四十天前,秦淮可能选择第一条路。
但现在是心态平和的秦淮,所以他选择第二条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而且,心态平和,不急不缓更有利于创作,不是吗?
比如这件阴阳鱼太极图,不就是在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的心态下顿悟的吗?
“既然你没有鬼迷心窍的迹象,姐姐就放心了。”
商雅注视着秦淮的目光,良久方才拍了拍胸口,放松了下来。
虽然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但商雅也不想秦淮变成一个病态的艺术家。
“放心,我的想法会越来越成熟了。”
秦淮目光柔和,摸了摸商雅的秀发。
随即取来清水,将玉雕洗涤一遍。
尔后戴上手套,用吸油纸将其擦得干干净净,放置于早已经铺垫好了丝绸布帛的木盒中。
组装,拼合。
四部分玉料严丝无缝,黑白阴阳鱼的接口处只有三分之一的头发丝细。
细得令人发指。
由此可见,这件作品细节精益求精到了何种地步!
“我真是一个天才。”
秦淮自恋的夸赞道。
商雅眼睛弯弯的看着秦淮,嘴角扬起粲然的笑意。
以前秦淮完成作品时都会说‘有点意思哈’。
而今天却是‘我真是个天才’!
由此可见,秦淮自己的态度。
“姐姐也觉得这件作品比之前的玉雕都多了一种动态美,好像黑与白,交融在一起,生生不息。”
闻言,秦淮微微一笑:“专业一点来说是阴阳转化,黑白相生。”
“对。”
商雅羞涩的呶了呶嘴。
她其实有很多感触,但都因为词穷而说不出来。
既然说不出来,商雅也不挣扎了,她闪着明眸,来回欣赏品鉴。
越看,便越是觉得它简洁中包罗万象,越看,便越觉得它是那么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商雅几次想要夸两句,但搜肠刮肚找不出形容词,只能恹恹的叹息: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它本来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叮,检测到宿主雕刻出了一件宗师级作品,宗师点已经入账,请自行查看。'
系统的提示消息姗姗来迟。
秦淮露出果然不出所料的表情,然后选择不搭理系统。
系统:“……”
“打电话叫老先生们过来欣赏!”
秦淮突然笑出了声,抄起手机挨个打电话。
把认识的圈内人士全部通知一遍。
“还要叫老先生们过来?”
“当然要叫,而且是立刻叫,俗话说得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我要看老先生们震惊的表情,然后听他们对我赞不绝口,如果每个人都夸我一句,我就浑身舒服了。”
秦淮一脸的理直气壮。
第二百一十三节 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 上()
秦淮说罢,开始一个一个通知到位。
看到秦淮不要碧脸,商雅噗嗤一声笑出来。
“行行行,你最厉害了。瞧把你给牛气的。”
“正常操作,正常操作。”
秦淮板起严肃脸。
……
……
一个小时后,也即下午四点。
老先生们的老款奥迪车有序的停在院前。
他们们手上并无要事,秦淮的号召力也蛮立竿见影,一个电话便全部过来了。
“秦淮啊,你在电话里亢奋得要跳起来,是要拿出什么顶尖作品?”
阎老先生问出了所有老先生们的疑惑。
秦淮整了整衣襟,五官板成不苟言笑的架势:“耳闻不如一见,老先生们请跟我来书房。”
“倒要看看你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杜老先生开口了。
“算起来,秦淮已经憋了足足四个月……”
一群老先生缓步跟着秦淮来到棋桌旁,一路上有说有笑,气氛随和。
阴阳太极图玉雕就放在棋桌的正中间!
当老先生们的目光第一次接触到玉雕时,谈笑风生的随和态度猛得收敛。
刹那间,书房内鸦雀无声,只有节奏一致的呼吸声。
见状,秦淮唇角微微勾起。
就如商雅第一次欣赏一样,老先生们也被玉雕影响到了呼吸韵律。
这是该玉雕先声夺人的妙处。
也是最浅显的妙处。
老先生们沉寂了片刻,方才反应过来。
“不对!是错觉,这件玉雕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呼吸,我们都被秦淮摆了一道。”。。
闻言,秦淮爽朗笑了几声。
“看来秦淮又领悟了一项新绝技。这份绝技如果拿来雕佛像,秦淮的家会被高官富翁踏破门槛。”
林迢大师面带几分敬佩的望着秦淮。
秦淮是真的有天赋,风雪夜归人的俏色巧雕,青玉夔龙纹茶具的意境营造,再到这一项神乎其神的绝技。
一个灵气满满的玉雕奆佬,跃然纸上。
“不不,林迢你看走眼了。这套玉雕的奇妙处不在影响呼吸,而是在线条。”
陆老先生面庞严峻,显然正在严肃的思考。
“不会啊,线条不就是那几根嘛,这有什么好奇妙的……”
林迢大师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但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脸上布满了惊疑。
这……
这……
林迢大师咽了咽口水。
“我也知道了。秦淮的这套玉雕作品,只有四根线条。”
李白尺面色严峻,雕刻圈有一条定律,那就是线条越少,创作难度越高。
四根线条……
嗯。
大概难如上青天。
“更可怕的是,这四根线条都不能用刻刀,而必须严格按照几何圆形用机器切割。
所以秦淮等于一根线条也没雕刻。”
李百尺继续补充道。
这也是太极图玉雕很少被拿来作雨吊带原因。
因为线条都不能雕,全靠机器切割,造出来的作品能有个人风格?
不存在的。
哪怕你玉雕技艺再登峰造极,艺术理念再浑厚,有什么用呢?
没有线条给你雕!
抛光,抛光能抛出个人风格来?
不能。
但秦淮这套太极图玉雕,竟然充斥着浓浓的个人风格!
“怎么回事?你们能看懂原理?”
“不能。”
“我也不能。”
老先生们面面相觑,这件事超出我的他们的理解范围。
“山人自有妙招。”
秦淮在老先生们灼灼目光的注视下,逼格满满的高深了一波。
这些都是圈内奆佬啊。
在他们面前装逼,真刺激!
老先生们笑着摇头,秦淮不愿意透露,他们并不强求。
毕竟这是隐私,他们转身继续品鉴玉雕。
“老先生们喝茶咯,请慢慢看,不着急。”
秦淮浑身舒坦,悠然自得的拎来一壶茶,给老先生们泡茶喝。
“瞧把你给嘚瑟的。”
商雅剜了秦淮一眼,悄声骂道。
秦淮这一次雕刻成功后心态特别膨胀。
都膨胀到老先生们面前了。
不过呢,秦淮貌似有这个资本……
老先生们接过茶,继续欣赏品鉴。
看到欣喜处,便开始情不自禁的夸赞:
“生命的感觉非常难以营造,所以就用涟漪荡漾的动态,来表现生命萌发的过程,从而造出想象空间。让观赏者误以为是生命萌发。
真有你的啊,秦淮,这一招很巧妙。”
须老先生拍案叫绝。
秦淮的处理思路和‘踏花归去马蹄香’名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马蹄香无法直接描绘,便添加几只蝴蝶绕着马蹄飞舞。
玉雕造不出生命,便将生命萌发的过程演化出来。
让观赏者情不自禁脑补。
非常高明的做法!
须老先生作为国画界奆佬,第一时间联想到了画中典故。
几位老先生颔首,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核舟还是秦核舟,名不虚传。
“你们都说得对。不过,我的观点又有不同。
秦核舟技艺高超是事实,但技艺是用来承载道的。
你们看,这件玉雕的动态演化,并未局限在涟漪荡漾、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而是在这基础上,升华了一个层次。
若你们以阴鱼衔阳尾,阳鱼衔阴尾;天与地,阴与阳循环往复;黑白互相渗透包容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
这件玉雕它是有最中华底蕴的哲学思辨在里面的。”
铜雕奆佬朱老先生温文儒雅的分析着。
这位奆佬一致很低调,今天对于秦淮的这件作品,终于忍不住冒头了。
秦淮开心的听着,神情舒坦。
对对对,各位奆佬继续夸不要停。
“对,朱老弟说得对,而且,它里面蕴含的哲学辩证理念都不是秦淮强行加的。
而是自然演化,由衷的感触。这种感触能通过玉雕传达给观赏者。
这比高超的技艺更考验玉雕师的胸襟、气魄与掌控力。
因为格局一上升,就容易无病呻吟,讲些假大空的哲学。
秦淮的玉雕则不然。阴阳生克,对立统一的哲学思辨理念都很自然。”
老先生们一步步推进讨论的深度。
从最开始的第一感官。
到分析技艺。
再到分析其深度,哲学理念,艺术规律。
秦淮全场享受脸。
这些都是最权威,最专业的吹捧。
秦淮听得心态飘飘然若羽化登仙。
有什么事情能比被一群业内奆佬夸上天还享受吗?
没有!
这就好比普通学渣和学霸一起吹,谁更爽?
显然是后者嘛。
普通学渣是高中生小妹,姿势有限,而专业学霸是成熟少妇……
不过品鉴到最后,随着一层层的深意挖掘,老先生们也不知道如何定位它了。
兹事体大。
不做评论!
老先生们如是说道。
意思就是他们也不够资格再评说。
秦淮:“……”
别啊,还没听够!
但老先生们果然就不再评论了,并且神态也严肃了几分,每个人都是昂首挺胸,对这件作品抱有基本的尊敬。
额……
秦淮无语凝噎。
老先生们画风突变,他有些措手不及……
“对了,阎老先生还没评价呢?”
秦淮发现阎老先生从始至终都未说话,忍不住期盼的看着阎老先生。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二百一十四节 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 下()
“你还需要夸奖吗?”
阎老先生笑着摇头,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不过呢,阎老先生刚才不说话,是因为他也被秦淮这件作品给惊到了。
整件作品,透露着一股奇伟瑰丽。
它不同于秦淮以往的任何作品,也不不同于其它任何玉雕师的作品。
它是独一无二的一件孤品。
首先。
从美学来看,这件作品以几何美学为基础,在追求大道至简的同时,亦在黑与白、阴与阳的对立中寻到了一种平衡与和谐。
多种美学理念揉在一起,却全然不冲突。
一件作品能展示一种美学理念,都算精品了,而秦淮兼而有之。
其次。
毫不夸张的说,这件作品把中华传统的哲学思辨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阴鱼衔阳尾,阳鱼衔阴尾。
对立统一。
两性环抱相吸。
阴阳相生。
天人合一。
这些规律,是中华家笔墨文化的核心。
若翻开中华两千年的笔墨艺术史便会发现,无论是笔墨艺术的工具,还是笔墨艺术的形式,都在遵循着如上所说的辩证规律。
譬如毛笔。
本是由柔软毫毛组成,却并不软绵无力,反倒是处处见骨,软中有硬。
虽以柔软的姿态示人,却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作为笔墨艺术的核心工具,它涉及了阴与阳,柔与刚,遵循的是中华哲学的思辨理念。
而古人书法创作时,也会秉承‘计黑即计白,计白即计黑’的辩证统一思想。
宣纸素白,墨汁纯黑,黑白渗透,对立中天人合一。
所以秦淮这件作品,实际上是非常了得的。
把中华美学与华夏哲学有机的糅合在一起,以千年的厚重底蕴为风骨,即将而来的盛世繁华为血肉,这就是秦核舟的模样。
如果说后世会景仰这个时代,那么秦核舟会是绕不开的人物。
阎老先生将手放在秦淮背上,欣慰的笑了,脸上皱纹舒展开来:
“我觉得它堪称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
阎老先生语气温和,言简意赅。
说完还看了一下四周,好像在说,我这样夸秦淮,你们没意见吧?
闻言,在场所有老先生哑然无声。
‘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
“不偏不倚,中肯方正。”
过了几十秒,须老先生敲定了阎老先生的评语。
秦淮的这件玉雕,配得上‘集中华美学之粹,显华夏哲学之华’的评语。
“嗯,确实很贴切了。”
一群老先生颔首赞同。
“哈哈哈,几位老先生谬赞了。”
秦淮爽朗的笑出声,谦虚着。
商雅抿了抿红唇,不忍直视秦淮那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情。。。
嗯,秦淮是真的开心。
开心到得意忘形了。
庄子有一句话: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意思便是,捕鱼者的目的在鱼,得到鱼了,忘掉捕鱼工具多好呀。
说话是为了表意,那我知道义理了,不妨忘掉语言本身。
庄子的话本身并非贬义,而是褒扬。
作协主席铁凝也有篇散文,叫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说的便是秦淮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