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戒-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清摆摆手。见李凤娴乐孜孜的想告辞,似是眼角含春,另有一番风韵,心中一动,便说:“我和签证科方科长很熟的,要不要我和他说一下?”
李凤娴喜出望外:“好啊,方科长是你亲戚?”
方清含蓄地一笑,说:“你先回去。待过了年,争取有好消息告诉你。”
李凤娴千恩万谢,说了很多感激的话,方告辞离开。方清却为自己的急智感到满意,他和市公安局签证科的方科长才見过一面,因为都姓方,双方都很客气,互相留了名片。打个电话又不用花什么钱,再说像李凤娴这类符合条件的,大约也不会拖太久的,不管实际有没有帮上忙,李凤娴一样会心存感激,这样的空头人情不怕做,别人还会说你有人情味。
五
眨眼间就到了春节。年初一,方清起得比母亲还早,天未亮就赶回金龙。做炊食这一行都知道,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几天假期,真真正正是黄金旺季,方清承包了金龙,更着紧抓好经营管理,连春节也赚不到钱,这个酒家就不用开了。
方清精神抖擞,在酒家和每一个熟客热情寒喧,一个早上也不知说了多少句“恭喜发财。”他给每个职工都发了封利是,虽然只是10元,员工都开心极了。这封利是在商家叫开门利是,取开门顺利发财之吉兆。以前是国营企业,领导不搞这些名堂,方清最明白职工心态,果然让职工们眉开眼笑。职工们不光看到、收到大红利是,也看到了新领导者的新思维、新行动,对他们来说,这新鲜事预兆着有新的前景。
方清口袋还有上百封1元的利是,他给每个跟着家人来金龙饮早茶的小孩都笑容可掬地送上一封利是,小孩子们自然兴高采烈。虽然只是1元利是,客人还是很高兴也很体谅的,起码感觉是有面子。方清知道,小孩的家长们对金龙的感情更亲近了一些。
方清后来又在金龙巡走,看见了阮桂洪兄妹、欧灿辉三兄弟,在上海读书的陈月媚、还有久未在欧巷露脸的陈昊天来金龙饮茶,待看见满脸春风的何丽就坐在陈昊天身旁,俩人神态亲密,便明白他早年追求不到的何丽,看上的人竟是收买佬陈满的儿子。这时他对何丽已是波澜不兴,心里就有点刻薄地想,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收买佬对蛇妹,实在是门当户对。
那天方清没有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原本在酒楼做经理,见了有一面之缘的人必热情上前打招呼的,这是做酒楼的不二法门,不管熟悉不熟悉,酒楼的人热情好客,笑脸迎人,就给客人留下好印象,对酒楼的生意会有帮助。看电影电视剧就知道,点头哈腰卑躬屈节这一门功夫,除了皇宫里的太监,就数酒楼的伙计学得最好、做得最足。
但方清现在对欧巷的人最抗拒,在酒楼见着了也下意识躲避开去。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仔细想起来,除了住欧巷最内头的麦老师夫妇仿佛与世无争,方清对两个欧家和阮家,竟似有芥蒂心病般不愿接近,现在多了何丽这个因素,他竟对陈家也有了说不清的不自在。
方清正想走去点心部看看,一个叫练翠英的服务员走过来报告说,龙宫雅房的刘副局长请他过去,他笑着向翠英点点头,便转身走去雅房。
刘副局长昨晚打电话要他留一个雅房,说全家来金龙饮早茶。刘副局长是市局的第二把手,方清自是不敢怠慢,最好的包厢雅房原已留给了彭其康一家的,说不得,只好委屈彭其康换了一个小房。又交带点心部做好准备,特别是要莫慕贞做兔子虾饺──那是莫慕贞的看家本事,据说是广州荔湾酒家最有名的特级点心师罗坤所创,把虾饺做成小白免形状,做得维肖维妙,点上两个红眼睛特别传神,因为费工,平时很少做的,只是逢年节或接待最重要的贵宾才特意制作。
方清进了龙腾雅房,发现房里只有彭其康和欧海明在饮茶,彭其康的家人却没有来。欧海明是欧德庭的大公子,自小见惯了的,他自然认识,只是不知道彭其康已经和欧海明混得这么熟。
欧海明大自己十来岁,大概四十刚出头吧,已经当上市乡镇企业局的一把手,看来前途未可限量。因为彭其康有次说起朋友有些生意要找乡镇企业局,知道方清认识欧海明,让方清找个机会带彭其康到欧海明的办公室见了一面,两人就相识了,今日看上去他两人倒像是认识多年的朋友一样。
方清和欧海明热情握手问好,又对彭其康说,彭叔,难得今日海明哥得闲,饮两杯吧?见彭其康笑着点头,便叫服务员拿五粮液来。自小对欧海明叫惯了海明哥的,也知道欧海明善饮,而且不爱喝洋酒,偶尔和客人来金龙吃饭,都是点茅台、五粮液,便不等欧海明表态,先叫了酒,又吩咐服务员送几碟下酒的早点来。
欧海明读完高中考上中山大学,雄心勃勃,读书尤为刻苦用功,不料过两年来了一場文化大革命,他知道自己家庭老底不好,给造反派揪着深挖下去不会有好果子吃,父亲又谆谆告诫他不要踩进这潭浑水,跟着同学大串联跑遍了全中国后,借口患上肺病跑回家中,不掺入派斗武斗中去。当了几年逍遥派,果然平平安安,玩盆景便是那几年跟着老父迷上的。后来分配回家乡,进了乡镇企业局当一个小职员。到八十年代推行年轻化、知识化,响当当的中大文凭,加上他办事干练,很快就当了科长。
这时的欧海明时来运转;一帆风顺;先是提拔当上副局长,几个月前老局长患有糖尿病离岗静养,他就代行正局长职权;虽然还带个代字;但在局里终究是坐上头把交椅;很有一种功成名就的自豪感。
欧海明知道除了自己的努力加运气,也得二妹欧海盈助了一臂之力。二妹当导游时结识的人多,达官显贵也认识不少,这个二妹和自己说得来,有一次特意介绍了市委组织部的于副部长和他认识,于副部长是常务副部长,是个极有权势的人,他心有灵犀,自是常和于副部长走动,慢慢就成了志趣相投、无话不谈的老友兼死党。于副部长喜爱玩保龄球,欧海明陪他玩得多了──当然每次都是欧海明埋单,欧海明自然也不用自己掏腰包的,拿回去大笔一挥公家报销──便也成了玩保龄球的高手,有次一局竟打出了283的高分,连市里的各路玩家都知道欧海明是个中高手,功力不亚于专业选手。
欧海明今天屈尊应彭其康的早请,是因为彭其康介绍了一个马来西亚外商给他认识。这个外商彭宪祥祖籍虽是潮汕人,但看中本地瓷土资源丰富,欲前来投资兴办陶瓷厂。彭宪祥两次前来实地考察,已拿出可行性研究,规模较大,首期投资25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就是2000万了,产品全部出口。外商要借助当地政府、企业之力,提出的方案是与乡镇企业局合资合作,欧海明正欲展示政绩,双方一拍即合。彭其康是引进的有功之臣,他约欧海明饮早茶聚一聚,欧海明自然不敢拂他的面子,欣然赴约。彭宪祥迟迟未能签约,欧海明也想通过这个姓彭的摸摸情况。
果然不负此行,从彭其康嘴里得知,过了年,彭宪祥便将莅临清源进行实质性谈判,欧海明心中暗喜。见方清叫喝酒,正中下怀。曾听老父抱怨,说文化大革命中,当年街道造反派揪斗老父,第一个冲进欧宅,第一个高呼“打倒牛鬼蛇神欧德庭”的,正是方清的阿嫲、那个苦大仇深的街道积极分子。
那次抄家砸碎了两个明朝正德年间的彩釉大花瓶──其他的早收藏好了,只是这两个将及人高的花瓶没办法转移搬运──拔了他家的盆栽,打烂了几十个花盆,其中有几个还是明、清时期的古盆,直至现在欧德庭提起这些古盆还心疼不已。欧德庭还清楚记得,是方清阿嫲第一个把花瓶板倒在地,那清脆的爆裂破碎声,每一下响起都似鞭打在心里,心血在流淌,还要哑口无言,俯首低头不敢有半点异动。
这些事欧海明却没放在心上。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的千古一劫奇耻大辱,国家元首、开国元勋、连同数不清的文物古迹都毁于一旦,欧宅这点小小插曲实在算不了什么。党中央早就提出了向前看,现在脚下鋪开鹏程路,自然是奋勇向前,不用太多感怀过去,悲古怜今。说起引进外资这件事,方清也是有功劳的,方清和姓彭的后面还有个当市政府经协办主任的林可奕,关系盘根错节,今后很多事还要方清外父帮忙疏理,方清也是不可冷落得罪的,文革那些陈年旧事就更不值一提了。
方清提出喝酒,是看出彭其康对欧海明有所求,但欧海明城府颇深,言语中总不能开怀暢谈,这些场合有酒就有气氛,最怕连酒也没兴趣喝,有兴趣喝下去自然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也会更增进一些,交谈也就更融洽一些。
这一轮三人都喝得很高兴,待欧海明回到欧巷,已是临近中午吃饭的时间。他的妻子林幼连正在客厅摆碗筷,见欧海明满嘴酒气,便埋怨说,怎么早上也喝酒?和什么人喝?
欧海明嘿嘿一笑,也没答理妻子的诘难,倒了一大杯茶,拿着便踱回院子看父亲的盆景。年卅晚上全家回欧巷吃团年饭;没留心往院子里看,现在他的兴趣转移到了玩赏奇石,家里便收藏了一些,不过对盆景还是情有所爱,于是院子中那一盆悬崖式九里香便吸引了他的视线,似曾相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见父亲和四弟欧海贤也走到院子,便问父亲,这盆九里香不错呀,哪里弄来的?
欧德庭得意地一笑,说,就是你叫人送回来的那盆水影式,我把它改成悬崖式了,你看如何?
欧海明暗暗纳闷,我什么时候买过这盆九里香叫人送来?正茫然间,欧海贤已经嘿地笑了起来,说,大佬,不用说啦,肯定是哪个要擦你局长的鞋,走后门走到阿爸这里来了。海贤今年三十四岁,是个口直心快的人,虽然在口岸办当了科长,在欧海明眼中,仍是青头仔(毛头小伙子)般不够稳重成熟。须知官場不乏尔虞我诈,虽无害人之意,也要有提防之心啊。真担心他迟早要吃亏的。
欧德庭脸色凝重起来,问欧海明,不是你买了叫人送来的?
欧海明倒也坦然,说,不是──哦,我想起来了,上次去某县,临走的时候,某县局的韦局长陪我参观了一个花场,我说怪不得这盆九里香这么眼熟,那个花场最好的就是这一盆。想是我当时赞了几句,那个韦局长便给我买来了。阿爸你放心,我知道了这事,自然要给回钱他。退回去也不好的,对不对?不过今后若有人打我的旗号送东西过來,阿爸你先打电话给我问清楚,好不好?
欧德庭见欧海明如此说,脸色才缓和下来。儿子当共产党的官,而且官职不小,首要清廉,二要小心,这个官才能当得长久。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心无大错。看来儿子还是有见识,今后自己也要慎重一点,别八十老娘倒蹦了孩儿,让人在老父这里钻了空子,反过来便害了儿子。
欧海明这时想到了韦局长的那个县,那里盛产黄蜡石,是广东这个石种的主要产地之一,民间必有收藏,河里溪中山上,也必有很多有品相的未被发现、未被捡走的,倒是要和韦局长打打招呼,让他留意。看来这个韦局长是有心靠拢过来,过了年安排个时间下去一趟,笼络好这个韦局长。
于副部长受到欧海明的啓发,也转而对石头感兴趣了。上次欧海明送了一块黄蜡石给于副部长,又送了几本精美的奇石书刊,于副部长便兴趣盎然。打保龄和出席宴请,都是呈一时之快,待从这个有权的位子退下来,还能像现在这般给人踏平了门槛,宾客盈门,出去时有所求必有所应吗?!欧海明送的那件黄蜡石,虽然不大,也比一个蓝球大些,那石呈深黄色,行话便称熟石,这石上园下窄,更难得的是整块石石纹凹凸交叉,深浅各异,细细观赏,正面便似有数只猴子在攀爬、在歇息、在观望,皆因上部凸纹所处,极像一只猴子,通体便容易引申想像为猴山。
于副部长属猴,对这奇石果然爱不释手。其实这石也是下属送给欧海明的,欧海明略知市价,起码值二、三千元,他忍痛割爱,这一下果然大得于副部长欢心。于副部长是极精细的人,沉迷进去,也必能体会欧海明对他的善意提点。今后投桃报李,投分披襟,皆大欢喜就是了。
这时听得趟栊门响,回头看时,见是欧海盈一家三口、后面跟着二弟欧海平一家四口都到家了,就剩下三弟欧海富一家还没到。欧宅有一个传统,从年初一到年初五,儿孙们都要回欧宅老家聚集吃饭,过了年初五另挑日子“开年”。“开年”这习俗在南粤不知存在多少年了,“开年”那一天又是全家聚集,连出嫁女及女婿外孙儿女也要回来参加的,用三牲拜祭过祖宗和神佛,吃过这一餐意即开了年,各人便可干各人的了。
在农村,开了年即是要下田干农活了。城里人一般不会太早开年,但欧宅人多,儿女们都像很忙,欧德庭倒是开明,事先都征求儿子们的意见,今年见说欧海盈初八要去香港旅游,欧海富初九晚上要赴酒厂厂长外母的寿诞,干脆就定了初六开年。所以这一年的年初一到年初六,欧宅又会像年卅晚那天一样,热闹得翻了天一般。
六
一九九三年匆匆过去,方清自我感觉是四个字:扬眉吐气。
在公司办公室上班时,方清知道公司领导把工作精力放得最多的部门是金龙,在市局开会,提起老大难单位又是金龙。而现在,公司内外都称赞,方清承包后金龙服务水准大幅提升,各项工作整整有条,自然,经济效益也显突出来了。
职工们的年终奖金比去年多了一倍,不用说,都知道承包比不承包好,经济效益带来的另一个效益,是让方清真正在金龙有了威信。
方清和幕后老板彭其康商量好年终送礼的事,也让方清狠捞了一把。
国营企业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春节前要提一笔业务经费出来送礼,有些做法严谨的公司,还会开支委会讨论记录在案,免得日后有麻烦。方清在公司当政工员时,两年都参与了节前送礼,因为方案定下来以后,做具体工作自然不用领导亲自出马的,当然到局长家送礼送红包是例外。那时候方清做得很认真,更不用说敢中饱私囊。
承包了金龙,想到年关将至,有些领导和部门是要打好关系的,彭其康也是深谙其中之道,有一晚特意把方清约去茶庄,拟定了名单和金额,方清回去便把这五千多块钱提了出来。不过除了几个不可不送的外,商业局的副局长、派出所长、税务局长所长、卫防站等等等等方清一个都不送,倒是有一个没在名单上的,他特意挑了一瓶洋酒、一条中华香烟送去,这个人便是市商业局人事科张科长。
年前已经专程到市局一把手家送了重礼,公司那头送了三个:徐经理、邹副经理、公司计财股长。一条香烟一瓶洋酒,另加一个信封装500块钱,已经让邹副经理乐得见牙不见眼,如果他知道方清送给徐经理的要比他多几倍,邹副经理恐怕就笑不出来了,不过计财股长那份礼又比邹副经理少,只有一条香烟几斤水果,另加200块钱。方清明白公司的生杀大权操在一把手手里,自是多费心机擦徐经理的鞋。当过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有一句名言,叫吃小亏占大便宜,那是至理名言,千古不错的。
方清自参加工作以后,第一次过了一个肥年。
方清还暗自得意的,是金龙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了,一些过去存在的恶习表现也减少了。过去很多职工说话不分场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