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福-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思敏含笑道:“峻哥儿知道父亲甚爱松柏,临来时特地从黄山脚下弄了几盆盆栽的黄山松献给外公。谁知道昨日半路下雨,有一盆跌下了车来,盆子给摔了个豁口。这孩子心实,硬是不肯将就,便在沧州停了下来,要把这松树另找个好的盆子养好了才肯来。
“我思念父亲,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让人陪着他,等他捣饬好了才来。”
沈观裕闻言大笑:“这个峻哥儿!儿时那般顽劣,没少让我教训,难得竟有这番孝心!”说完他又捋须看着沈思敏:“他不过是个孩子,你竟让他独自在那里,留下的人手可够?”
“父亲不必担心,”沈思敏笑道:“峻哥儿可不如莘哥儿茗哥儿他们娇贵,他打小好动,在徽州也是时常在外闯荡的,一般的人别说欺负他,别被他反过来欺负倒好了!再者我也留了十多个人,沧州离京师也不远,估摸着明后日怎么也到了。”
沈观裕听她这么说,方才放下心来。
旁的人听在耳里,却不由好奇这杜峻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来,这其中又以沈璎为最,听沈思敏的意思这倒是个极强势的人,于是她心里那点恐惧又一点点升上来了,看着沈思敏在坐,却不敢去套近乎。
七巧看着着急,正好季氏提议让沈思敏母女先回房稍事歇息出来用饭,于是便戳着沈璎道:“姑娘可不能前怕狼后怕虎的,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好机会。您不是给姑奶奶准备了香吗?不趁这个时候送过去,您还等何时?”
先前大家都已经见过礼,但那种时候是不方便插话。听着七巧的怂恿,沈璎蓦地想起前几日才挨的罚,不由咬了咬牙,捏紧着手上的香盒,随在沈思敏后头走了过去。
这里华氏礼数上也要陪着去菱洲苑,等季氏她们出了门,她便稍稍落后半步,在廊下扯住了沈雁,把刚才在门口沈思敏的冷傲态度说给她,然后拢手叹道:“你这姑母似不大好亲近,你给我仔细些,能避则避,好生打发她走是要紧。”
沈雁早也嗅到了点这样的气息,但想着她身为沈夫人的女儿,沈思敏对她们有点不高兴也是人之常情,沈夫人都已经掀不出什么风浪来,只要她不挑事便算皆大欢喜,些许冷脸子又去计较她做什么?遂道:“这个我知道,我断不会去惹她。不过母亲也要防防沈璎才是。”(未完待续)
ps:求票票~~什么票都好啦~~~pk票就算了,作者又分不到,纯属浪费银子啊么么哒 姑奶奶要回娘家的消息传遍四处,沈璎自然也早就收到了风。
这些日子看着下人们里外忙碌,偌大个菱洲苑收拾得富丽堂皇,比个正经爷们儿奶奶的正房都不差什么了,当着大人们面没什么表示,回到房里却是揪着手绢子半日还坐不下来。
杜峻推她落水的时候她才两岁,其实已经完全记不得了。所知的这些都是身边人以及伍姨娘曾经跟她提过几句,但即使如此,想起自己险些丧命在他手里,她还是没来由地会感到一阵后怕。若是当年就那么死了,她岂不是白来了这世上一趟吗?
如今听说他又要来,她就没法儿淡定。
听说他比自己大了四岁,也就是说该有十二岁了。十二岁的男孩子比起六年前肯定更加高大,伤起人来肯定也更加严重,她是不是应该想个法子离开府里一段时间,等他走了再回来?
但这样又是不行的。她眼下正急于在府里树起三小姐的威风,开拓她的人脉圈,好不容易跟鲁思岚有往来了,她这么一走,岂不是白白耽误一段时间?更何况他们正是年底那会儿来,她避又能避得几时?若是这个时候出府避着,沈宣那里也无法交代。
而且,明知道姑奶奶带着表少爷表姑娘回娘家来,沈宣也不会同意她在这个时候出府的。
沈璎咬着手绢儿,纠结极了。
“姑娘也不必担心得太早。那会儿表少爷还小,不懂事,如今都十二岁了。自然不会那么莽撞了。”七巧见她愁眉不展,便就这么劝道。见她看过来,遂又笑道:“再说了,那会儿姑娘不能说不能告状,如今却是个小大人了,上头还有个四爷在,哪里还能随便让他欺负了去?”
这倒也是。
沈璎点点头。他若再欺负她。她难道不会告状给沈宣吗?难不成还能让他给得了逞去不成?
她终于坐下来,接了柳莺递来的茶喝了口。
七巧默了默。走上来又道:“依我说,姑奶奶到来,对姑娘倒是个好机会。姑奶奶是外客,却也是太太和老爷的掌上明珠。她的话老爷必是听的。姑娘若是顺着她的心意讨得了她的欢心,再借她在老爷面前递几句话儿,来日她便是走了,想必老爷心里也还是会惦记姑娘您的。
“再者太太生这场病乃是因为二房,如今长房又夺走了中馈,姑奶奶跟太太母女连心,必然对大姑娘二姑娘亲近不起来。若是姑娘能把这根线抓紧些,等她回杜家后,也时不时地给她寄去个只字片语儿给她暖暖心。老爷知道姑娘与姑奶奶关系融洽,难道还会少了姑娘的好处么?”
在伍姨娘身边随久的人都有副好算计,七巧跟了她五六年。谋划上着实不弱。
“我去跟她套近乎,她会理我么?”沈璎放了茶杯,说道。
“怎么不会?”七巧道,“姑娘虽是庶出,但对姑奶有来说只是个晚辈,加上又曾在太太跟前尽过孝。是嫡还是庶于她又没有什么冲突,说不定因为长房二房的关系。对姑娘还要不同些。她久不归府,娘家侄女能够与她亲近,她没有理由会推辞。”
一席话说得沈璎心动了。
沈思敏是沈观裕的独女,又是徽州杜家嫡支的二奶奶,如今杜姑父又有官职在身,如果傍上她,的确比傍上府里别的人来都更有效。说到底她图的不就是将来能嫁个好人家么?这些都是当初伍姨娘打小就跟她提点过的,她虽然年纪小,但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早对这话深以为然。
将来有沈思敏这姑奶奶作主,总比让陈氏替她作主好些。何况她若跟沈思敏拉近了关系,陈氏对她也会存着几分忌惮吧?对她来说竟是半点坏处也没有。
想到这里她未免振奋起来,“那你们快去打听,姑奶奶都喜欢些什么?”
七巧吩咐了下去,院里丫鬟们便就各自行动起来。
沈弋从沈雁屋里串门回来,接连遇见好几个枕香院的人,遂好奇地道:“她们在做什么?”
丫鬟打听回来,说道:“好像在打听姑奶奶的事儿。不知道做什么。”
沈弋蹙着眉头,默了默便也就回了房。
季氏正好发完对牌下去,见她若有所思走进来,不免出声相询。
沈弋把方才的事说了,然后道:“是璎丫头派人在打听,我看多半是想拍姑母的马屁,自打太太不能理事之后,她便上跳下蹿的,那日还把主意打到鲁家去了,难不成她还想讨得鲁夫人的欢心么?真真是也不嫌丢人。”
季氏闻言也有不悦之色,但是她说道:“左右她也没胆子插手到咱们头上,便由她去吧。”
沈弋虽是不再言语了,但面色却依然阴沉。
季氏看她这模样很是奇怪,她平日哪会计较这些小事?遂道:“你怎么了?”
沈弋望着母亲,缓了缓神色,撇脸道:“没什么。”
季氏因要忙着发钱,也没有心思理会她,便就撂过去了。
翌日早饭后,天色便转晴了,阳光从乌云后射出道道金光,湿漉漉的地面开始有了些亮敞的感觉。
到了午前,乌云便散去了大半,太阳懒洋洋挂在头顶,一下子人的精神气便被勾出来了。
丫鬟们都从屋里出到了室外,扫的扫院子,洗的洗庑廊,糊的糊窗纱,四处莺声燕语,却又不显杂乱。离腊八还有两日,但年关的气氛已经随着院角的红梅开放而提前来到了,沈弋带着雨馥往各处巡视了一圈,便就拐到了碧水院。
碧水院里也在热火朝天的忙碌,虽说平日府里都有人日日打扫,但这样的好天气,大家都乐意活动活动。
唯独沈雁像个刻薄的监工一样搬了大躺椅在院子里眯眼晒太阳。
上辈子她过得太辛苦了,这辈子一定要逮着机会就享受。
沈弋走过去,拿绢子扫了她的脸:“成日里既不看看书也不做女红,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仔细回头胖成水桶!你要是没事做,不如随我四处瞧瞧,看看还有哪里需要拾掇着不曾?”
“那是你的事,为什么要我去。”沈雁半眯着眼,顺势将绢子覆在眼上。这些家务什么的,前世在秦家她都管厌了好么?华夫人那会儿又传给她一手管帐的好本事,她手里但凡有丝钱影儿,就能想办法让它钱生钱。
再说这中馈什么的,她真心不稀罕,也用不着逞强。就是华氏也用不着去跟季氏争这个,等到沈观裕百年过后,分了家出去还是季氏管这家,到头来这些年还白替人家操了心,又有什么好逞强。
沈弋气得捏住她鼻子:“大家都是府里的姑娘,维护府里面貌大家都有份儿,合着我就该像只老牛似的跑个不停不成?”
“那当然!谁让你将来是宗妇?”沈雁嘿嘿扯了绢子,说完又觉自己说漏了嘴,照她们如今这情形,沈弋会不会还嫁给前世房阁老的儿子还未定呢。便就又再嘿嘿了两声,掩饰了过去。
沈弋听到这宗妇二字,面色红了红,斥她道:“越来越没个正形儿了!——雨馥,你去看看璎丫头在做什么,咱们找她去!”
雨馥道:“三姑娘方才去百香坊买香去了。”
“买香?”听到这话,沈雁再次把脸上绢子扯下来,望着她道:“她有咳症,素不点香的,无端端去买香做什么?”说起她这咳症,似乎也还是杜峻推她落水那次落下的,就是要买香,她也没道理亲自去。
雨馥道:“回姑娘的话,姑奶奶不是快回来了么,三姑娘知道姑奶奶好点香,这香料又以百香坊为最,所以三姑娘亲自去挑选了。”
为沈思敏?
沈雁眉头倏地动了动。
沈璎跟沈思敏极少接触,唯一那次也许还是在六年前,她这么有孝心,可真是稀奇。
她不觉坐了起来,扭头看向沈弋,正碰上沈弋也在望着她,沈弋笑道:“看来我今日出门不利,一个两个都请不动。得了,我也回去晒我的太阳去。”
说着起身出了门。
沈雁盘腿在躺椅上,看着手上那绢子,哼一声丢下来。
沈璎买香巴结沈思敏,不管她图的是寻靠山的主意还是什么,终归对二房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沈思敏若是真被沈璎拢络过去了,沈夫人重病之事再经沈璎添油加醋一说,难免会掀起些风浪来。不过这事儿有沈观裕压着用不着怕她。
但沈弋特特地过来这么一说,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首先雨馥既把事情打听得这么明白,沈弋肯定是已经知道了的,故意在她面前来这么一出算怎么回事?沈思敏要针对二房,接替沈夫人主持着中馈的长房也肯定落不着什么好话。沈弋自己不去敲打沈璎,反过来却把话撂在她这里让她做这个恶人,这算盘打的可真响。
她压根就不怵沈思敏,自然用不着去阻止沈璎什么。但沈弋这回可轻浮了,她从前是绝不屑于为这些事而挑拨离间的,难道沈璎近来这般频繁的蹦哒,无意中也刺到了沈弋的神经?(未完待续)
ps:求粉红票~~~~~最近没推荐,订阅涨好慢,我休息两天~~~~~乃们慢慢看~~~~~~~ 沈璎老实了几日,接下来沈雁去鲁思岚家也不见她露面,鲁思岚还问起她。
沈雁就喜欢她这股憨实劲儿,对谁都没恶意,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人,只怕没伤害到她,她都是无所谓的。不过想到沈璎日后有可能成为她的嫂子,她又还是起了点担忧。
她跟她窝在炕上啃白玉凤爪的时候,便就举着鸡爪子问她道:“假如将来你得跟沈璎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你愿不愿意?”
鲁思岚很显然没想到这个,她扬起那双远山眉:“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我说假如嘛。”沈雁摊手道。
鲁思岚想了半日,老实地说:“那我还是想跟你在一起些。”说完她红着脸,又憨憨地笑起来,弯着那双肉乎乎的大卧蚕眼,捉着她的手说道:“要是你能做我嫂子就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天天在一处玩儿了。”
“我就算了!”沈雁立时打了个寒噤站起来,手里没啃完的凤爪也不要了,想起鲁振谦跟沈弋沈璎那段不清不楚的公案,身上还是直起鸡皮疙瘩,遂下地趿了鞋道:“我还有点事,先回去了哈!”
说完一溜烟出了府。
正进了碧水院,却见扶桑在银杏树下跟胭脂说着什么,见着她来,两人立刻笑着迎上:“姑娘回来得巧,徽州那边来了信,奶奶那边正好派了奴婢来请呢。”
徽州那边指的便是府里的姑奶奶、沈雁的姑妈、沈宓的姐姐沈思敏的夫家。
徽州杜家乃是与京师沈家、信阳丘家,还有姑苏谢家齐名的四大世家之一,四家历代互有姻亲往来,沈思敏是沈家的嫡长女,自幼与杜家嫡支二少爷杜如琛相识。年长后便结为了秦晋之好。
杜丘谢三家经历过十余年乱世颠沛之后,早已元气大伤,在周室为官的人已经廖廖无几了,但他们仍是士族之间的清流,他们仍然世代耕读,家风清正,甚至傲骨铮铮。在沈家变节成为周室臣子的情况下。他们却还保留着士子最宝贵的气节。
但是沈家的变节也并没有引得他们轻视,因为气节固然重要,但新的朝代却也不能让叛乱起家这众人一手遮天。总还需要人在御前替这些前朝遗臣和士子们说话,于是沈家的变节,其实是得到了三家默许的,也正因为如此。士子们才会在沈家变节之后还依然拥附在他们周围。
沈思敏嫁去杜家的时候是开国之前,彼时天下大乱。四家都值动荡不安之时,也就无所谓争什么宗妇不宗妇了,何况当时杜家的宗子纳的是姑苏谢家的大小姐,这是订的娃娃亲。也不可能作什么更改。关键是沈思敏本身与杜如琛有情分在,这便成了皆大欢喜的一桩亲事。
杜家这些年因没有什么人入仕,除了潜心学问之余。也致力农桑,虽权势不如从前。但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倒是也富足安逸。
而杜如琛在几年前曾经得到沈观裕的点拨,上届春闱时下场应了应试,没想到倒是中了个一甲进士,然后这么好的名次也未曾考入庶吉士,三年前放外任去了徽州祖宅百余里的一个小县任知县,一则路途遥远,二则要随赴任上,沈思敏因此算起来也有好些年没回娘家。
腊月底正是各地官员进京述职之时,沈思敏进京是为陪同杜如琛还是为了探望沈夫人?
沈雁回忆起这些的功夫,不觉已经到了正房。
季氏也在,手里拿着封信,面上微笑着,正与华氏陈氏说着什么。
旁边坐着的沈弋见着她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