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子赐读-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他无法控制住对方手里的权力,但只要文韶还很听自己的话,那么他至少可以确保,这位大将军不会在他这里有所动作的时候突然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
结果现在文歆终于有所行动,他想透过文韶去确认一下这位将军那里的情况的时候才发现,文韶这次竟然什么都没跟他说,就自己领了皇命跑了!
这在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自然给文谙的感觉也不会好。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糟了,秦贵人这里原来隐藏很深,其实和自己并不是一个阵营的?!
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以文韶那个白痴的性子,做不来这种事。秦贵人的话,不说她本来就是软软糯糯的性子,就她一个普通的贵人,这么多年都没能再往上升一升,也应该不是懂得权术之道的。
那么,显而易见的就是,有人在这里头动了手脚。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以往在宫里下的功夫真是还不太到家,本来遇到这种事,如果以前一直借着文韶的缘故和秦贵人走的近一些的话,完全可以直接进宫去问。就算别人能猜到他是去干嘛的,只要他没把柄留给别人,别人也就拿他无可奈何。
可他之前一来是觉得这个秦贵人实在太两耳不闻窗外事了,根本谈不上话。二来他皇帝老爹虽然表现的不明显,但他还是能感觉得到,老头对这个贵人与众不同,他多少还是有些顾虑的。
秦贵人本身进宫的时候年纪也还小,就算现在文韶都十几岁了,她也不过才三十刚出头。
民间的女人,常年操劳,或许三十来岁就真的是人老珠黄不好看了。但宫里的女人,本身又没什么心机,保养的好,心又宽,就算三十多了,看上去也还是白白净净的,跟人家二十来岁的小媳妇似的。
文谙就觉得自己好歹也是个男人了,整天泡在这么一位年轻貌美的贵妃宫里也不像话。所以去的很少,只是偶尔去找文韶的时候,遇到的话,就请个安而已。
现在看来,曾经的小心和规避到真的是天大的笑话了!
可这会儿懊恼已经来不及,只能铁青着脸让人把文歆迎进来,看他到底要说什么。
后来的事情,等文瑞完全了解到具体的内容,都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这三天里,文谙把自己关在太子宫里,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不过文瑞大概能猜得到,他应该是在做最后的挣扎。毕竟文歆手里的“筹码”有很多都是他们自己添加进去的,文谙再不聪明,也不可能完全接受。这段时间他虽然没出宫,但肯定是在四处搜集消息,看文歆的话里有多少是真的。
文谙的反应基本上也在文歆和文瑞的预料之中,而京里会不会面临腥风血雨的境况,也就看文谙会不会在这段时间里做出孤注一掷的决定了。
这几天,所有人都过的很紧张,所有人都准备着,说不定半夜梦中,宫里就翻天了。
但文谙最终的决定却有点出乎文瑞他们的意料,当第四天一早文瑞在自家王府大厅里看到一脸疲惫却还强撑着精神的文谙的时候,就算是他也吃了一惊。
原本他以为经过这几天的信息情报搜集,就算抓不到把柄,文谙也应该明白,他文瑞现在其实是跟文歆一条船了。可如果文谙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么以他的性格,根本不可能再来睿王府。
所以,文谙今天突然出现在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文谙其实是满肚子的苦逼说不出,眼下跑来文瑞府上,给自己的理由是过来探探风声,但实际上自己也知道,他是有点病急乱投医了,而且还存着最后一点侥幸,觉得说不定文瑞还能在最后关头拉自己一把。
这也是文瑞平时功夫做的深,很多事情,就连老皇帝的手下都查不到,别说文谙的手下,他是真的什么也没有查到。所以就算事情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他还给文谙留着一个印象,那就是就算他没怎么帮文谙,也应该不至于会去帮文歆。
这次文歆直接找上门,话语里就直指他和查塔尔族那个小皇子克勒塞有联系的问题。而且听上去,文歆似乎已经找到了对方有意要在大历窃取国家机密的证据,甚至还了解到对方已经有了另外一些很不得了的打算。
这对于文谙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之所以会冒着风险和对方做一些私下的交易,也就是看准了这个小皇子没什么野心,纯粹就是闲得慌跑敌对国家来找刺激而已。
再加上查塔尔部族盛产名驹,正好他自己弄了个小军队养在离京都不远的山坳里,马匹总是有需要的。一来二去,供需关系正好成立,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买卖来往。
所以一开始,文谙对于文歆所说的事情完全没放在心上。
只是文歆是有备而来的,自然不可能那么随便扯两句就走人。他是一门心思要来震慑文谙,手里的证据一套出完还有一套,各式各样的信函来往之类的,塞了一衣襟。跟文谙说两句,就拿出一封书信来,不由得文谙不上当。
到最后,文歆虽然没有多说什么,还是打着“因为是亲兄弟所以先来大哥这里稍微问一下”这种幌子,但文谙却已经在这初春依然很冷的天气里,汗湿重衫。
他不可能不清楚,如果那个克勒塞真的有问题,那么就算他本身并没有和对方有过多的交涉,但单凭自己和对方有过交易这点,自己的立场就已经完蛋了。
何况他跟对方买的那些马匹的去向也不能说,如果说破了,一国的皇太子,却偷偷屯兵,这怎么都是于理不合的。这可不是他培养几个自己的亲信影卫,之多不过百来人的事儿,他屯在那头山坳里的部队,人数可是逼近了两万!
而且他皇帝老爹的脾气他不是不知道,平生最恨的就是和鞑子有来往。为此,朝堂上颁令不算,甚至还不惜动用国库给民间的商人大补贴,让他们不要和那边的国家做生意。如果被他爹知道了这事儿,那他就真的不用混了。
所以有一瞬间,他甚至起了杀心,觉得干脆把文歆弄死算了。
不过好歹他的理智还没完全被吓跑,这种念头也只是一晃而过,立刻他也就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了。
如果在文歆找他之前,他能先了解到对方手里有这样的证据,然后痛下杀手,那么局势对他无异还是有利的。但现在文歆已经动手,如果他再马后炮的想要灭口,那只能是加速整个事件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恶化。
可惜的是他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也没办法让时光倒流,就算很想立刻惩罚下手下办事不利都已经于事无补。所以如今,他只能想办法尽量扳回局面。
文瑞听文谙说了几句就大概猜到了对方的想法,心里不由都开始觉得有点同情文谙,能蠢到这个程度,确实不容易!又有些感慨,就这脑筋,竟然也给他在太子位上坐了这些年,这绝对是福泽深厚了啊!
他和文歆的计划眼下只是第一步,也就是先给文谙稍微透露一点,让他感觉到压力,然后根据文谙的反应来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最差的情况就是文谙听了跟没听到一样,按兵不动。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指望文谙自乱阵脚,要想把他弄下来,就只能想办法跟老皇帝那儿想办法了。而文歆手里的“证据”,真的要摊到老皇帝面前,还是有点风险的,万一被认出来是假造的,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的就是文歆了。
所以如果文谙不给他们任何回应,那么他们就必须以最坏的打算来考虑,而且这样的前提下,他们自己反而很有可能打草惊蛇,提醒文谙提前行动。万一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文瑞也只能走到明面上来,在老皇帝发现证据里头有假货之前,先背水一战了。
而如果文谙没那么沉得住气,那么在文歆造访之后,他必然就会有所行动。或者对他自己的那支队伍做出什么部署,或者调动京里他能调动的力量,甚至也有可能会想办法透过秦贵人找找李成之类的。
一旦他能有所行动,文歆安排在文谙身边的人就能抓到最新鲜热辣的真实证据,这么一来,文瑞他们的目的也就基本上达到了。有那种东西在手里,不怕文谙不低头。除非这家伙跟亡命徒一样,打算来个鱼死网破。
可如今,文谙简直是在替他们省事儿!他竟然自己找到了睿王府,自己把自己的把柄送到了文瑞的手里!
第127章 第 119 章
文瑞这头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张静这里却遇到了小小的问题。
本来张静到京里都已经是二月初,中间又因为钱夫子的事情等了一段时间,再离开已经是二月底。这次路上又不赶,虽然走的也不慢,比起大车队算是快了很多,但也花了二十多天。等张静回到文家庄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下旬,春耕早就开始了。
这时间其实是掐准的,因为钱师母下葬的时间,根据两位仇天师的推算,还是在正清明里比较好。
张静到了之后也没什么时间休息,他们是先头部队,回到文家庄把庄里的事务大概看了一看,歇了一晚上就直接再次上路,去拜访小仇天师。
平心而论,这个时候出门造访别人是挺惬意的事情。天气已经不是冬天的那种寒冷,阳光懒洋洋的照下来,鸟鸣阵阵,春暖花开。
小仇天师住的地方离文家庄大概坐马车的话是有一天多两天不到的路程,张静他们现在就是过去把人请回庄子里。
钱夫子的故居早就在战火里被毁了个干净,本来的文家村村民们在政德帝登基后有不少都迁往了京都,老文家村就渐渐的消失了。所以钱夫子这次回来,并没有直接回原来的文家村,而是在距离文家庄不远的地方重新置办的房产。
好在老文家村和文家庄的距离算不上太远,两处的坟地都是在同一座山上,之前小仇天师也是在这座山上给点的穴。坟地的事情有文十一看顾着,不会有什么问题,张静他们回来之后就直接以主人的身份先去邀请小仇天师过来,好让他们兄弟汇合,一起给钱师母安排下葬。
反正钱夫子现在本身也是个朝廷告老的大员,钱师母都是有诰命的,他们返回的时候,隔壁清河镇上的知县都得亲自出来迎接,所以一点也不担心小仇天师那头会出问题,张静跟文十六出发的时候心情十分轻松。
只是这种轻松张静在走了小半天之后就感受不到了,因为半路上他突然听到了他刘大哥跟他打招呼:“哟,弟嘿,哥哥我又来了。”
他们之间的这个脑内电话张静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反正他只知道不需要开口说,用想的对方也能听到,所以听到他刘大哥打招呼的时候,除了被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一跳之外,更多的还是惊喜:“刘大哥!”
大刘从年边开始就没怎么和他联系过,本来也是有点牵挂了,这会儿对方突然出现,兄弟俩很是好好的聊了一下彼此的近况。末了大刘才开口问他:“你现在是住在农庄里吧?那你能弄到块田帮哥种点东西试试不?”
大刘的想法简单,张静住在文家庄里,文家庄是个农庄,农庄农庄,那自然是要有农业的。虽然他还是觉得看不惯文瑞那小子吧,但他也相信,文瑞既然能让张静住过来,肯定就是把文家庄的管理权限也给了张静的,那么让张静帮他安排一下,弄个一小块试验田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说来这个试验田也是因为在他的时代里,农业已经完全科技化和集约化。曾经嚷嚷应该要搞的返耕还林早就已经成了现实,全球除了必要的居住区域,基本上都完成了大面积绿化。
这种前提下,种地根本不是种在泥土里的,而是大型的厂房里集中分层种植,统一数控管理。那种大厂房,一个种植车间一个月的产量就抵得上以前相同面积的土地一年的出产。
但这种流水线式的种植也有不好的一面,人工干涉过多的粮食产物,虽然颗粒饱满产量惊人,味道却始终和泥土地里经过天然的日晒雨淋得来的产物有着差别。并且这种差别,经过近百年无数农业学家和植物学家的联合努力,依然没办法做出根本性的改良。
只不过一直以来,人类都充分认识到了自然环境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忍心再过多的破坏,于是这种味道不怎么样但也还算可以接受的种植方式就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两个月前。
大刘以前看科幻小说和电影,一直会接触到一个词汇“第三类接触”,并且很多小说里都把这类接触定义在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发生。
后来等他进了郝教授的实验室才知道,其实在第三类接触之前,人类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第五类接触尝试。
从最初漫无目的的录制关于地球的影像文字资料并发送到太空里,到推断太空中那些区域有比较高的概率存在智慧生物并定向进行接触尝试,直到两个月前,突然的,从临近的并列银河系亘古里传回了反馈。
这个反馈信息几乎震撼了整个世界。因为这个信息不像以前搜集到的那些信息那样,只是“疑似”来自地外文明,而是明确的表达了发送信息者本身的存在。
在这条信息里,他们声称自己处于新宇宙文明第三级,目前已经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时空旅行。同时询问地球的具体位置,文明程度,以及是否乐意接受来自地外文明的拜访。
这种事情当然不会一帆风顺,完全不了解的、科技水平远高于自身的地外文明来访,首先带来的绝对不是惊喜而是惊吓。当时整个国际上的反应普遍是紧张的不得了,一副全民迎战的架势。
不过这些事儿跟大刘的关系不大,作为最高国立研究室里的成员之一,虽然他不在地外文明探索组里,但消息总还是有一些的。特别是其中一条,为了表达沟通的诚意,对方愿意和地球交换技术,比如提供给地球进行时间旅行的方法。
大刘找张静要试验田,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持。
一直以来,大刘那个时代的农业学家们都在幻想如果有一天能回到过去那种直接在地球的土壤里大范围种植庄稼的时代。
在他们的设想里,只要农作物的种子培育的好,那么一旦播种,除了浇水之外,应该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了,只要让作物自己成长就可以。
但这种假设是必须要有前提的,那就是天然土壤和天然环境。
姑且不论他们的这种设想是否有根据,是不是因为眼下过多的人工环境而对“天然”这个概念产生了某种执着的情结,这个以前只是幻想的事情本身现在却不是完全无法尝试的了。
有了外来技术力量的支援,再加上光能技术的充分普及运用,郝教授的实验室自然搭上了这班车,迅速展开了时空旅行的实验,而实验项目则是配合隔壁物种改良科室的种植申请。
大刘最后总结: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一小块试验田,把我们那儿的种子在你们这个时空里种一次看看。你们这儿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可以让我们看看到底是因为种子本身的原因,还是外界环境的原因,才导致这些粮食一年比一年难吃。”
张静虽然和大刘朝夕相处了好几年,但毕竟不是大刘同时代的人。对于大刘今天所说的这些事儿,他其实听的有些糊涂。但有一件事儿他能听明白,他刘大哥需要一块田,然后用来种东西。至于种子,听起来似乎是他刘大哥那头负责弄过来。
张静这会儿还考虑不到在不同的时空之间传输物品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成功率有多高之类的问题,他现在先想到的是,这会儿都已经开始春耕一阵子了,只怕抽不出空地来。
文家庄的地每一亩都有人租,每一亩每年也必须要交一定量的税,这是每年都有定量要求的,也会落实到户。如果大刘的需求早一点提出,那么说不定还能临时想办法挪一下。现在的话,要调整就比较要命了。
张静把这事儿大概的跟他刘大哥解释了一下,大刘目瞪口呆。
在他的概念里,当年生活在那个时代,就感觉比起现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