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子赐读-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普通人了。
对此钱夫子开始的时候表现的十分不适,具体表现就是各种推拒。不过很快他就放弃了,二品官,就算是告老还乡的,那也是有一定的待遇等级在的,确实很多事也不是他说不要就能省略掉。
这么一来,大仇天师也不敢只抱着文瑞的大腿了,对待钱夫子的态度,之前的话还只是表面上的恭敬,现在则明显是由内而外的恭敬了。
这点还算让张静满意,毕竟他之前一直挺担心,就怕回头上路之后文瑞不会跟着,那大仇天师就乱来。现在的话,老师自己就有官职,还有封赏,就算是个返乡的退役官员,但那和皇帝的关系也是摆在那里的,不怕会被人欺负了。
有了这一层,张静先离开的时候多少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不过文瑞就没这么好过了,一想到之前张静在京里时候自己的好日子,再想到之后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再见到人,巨大的落差让他几乎立刻就有了恐慌感。
不过作为一位年轻有为又有担当的王爷,这种心慌自然不能流露出来。所以这几天张静除了经常会感觉到文瑞幽怨的视线,但扭头去看的时候却又什么也没发现之外,其它的倒是并没有什么让他觉得奇怪的。
启程这天前一夜文瑞自然赖在书院里,抱着张静絮絮叨叨的说了一晚的话。第二天一早又是各种嘱咐,又恨不得再塞个一千两的银票给张静,就怕他路上苛刻了自己。
张静被他说的头大,原本回文家庄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文瑞这一通折腾,倒是让他莫名的紧张起来。
想起昨夜文瑞各种唠叨,末了自己干脆堵他:“那莫若我便不回去罢。学府里夫子离开,事情也是多的,我若留下,多少也能相帮些。”
文瑞却又坚持他一定要走,一听他要留下,声音都慌了,听得出是真心的担心:“阿静你此番定要听话,京里虽则看起来无虞,实则暗潮难料,倘吾一个顾及不到……”
这话说的张静都有些好奇起来,不知道文瑞到底打算做什么。
这些天在书院里,文瑞并不会瞒他事情,所以也多少了解到一点老皇帝的打算,自然也很为文瑞担心。但他也听文瑞说了文十四探查的结果,那确实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结果。
之前最麻烦的就是文谙里通外国的事情抓不到把柄,而他其它各方面都还挺优秀。
虽然文瑞跟老皇帝提过文谙有那样的情况,但在没有把柄的前提下,老皇帝自己又萌生了退意,这个太子还真不是一下子就能扳倒的。
可是现在,文十四那里调查的结果却相当的出乎人的意料,没想到那个杨管事竟然就是文谙一直以来和对方联络的线人,所谓峰回路转,也不过就是如此了。
两件事联系到一起,突然之间张静就有了个异想天开的歪念头:“你说那鞑子查塔尔族的皇子竟然就留在都中府,他隐姓埋名混迹与大历,却又暗中与太子联系,倒真如这二人心意相通却苦于无法相守一般。”
听张静这么一说,文瑞“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连连念叨和张静实在心有灵犀:“吾也如此想。他往年对待府中下人,态度十分苛刻,有男子相爱,竟被他杖责致死。如今看来,倒像是恼羞成怒。”
张静心思单纯,立刻就愣了:“此事当真?”
文瑞看着他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就心里痒痒,忍不住在他眼皮上亲了一口,笃悠悠的回答:“真假又如何,此事断乎是真的了。”
张静的眼睛都瞪圆了,“啊?”了半天说不出下一句,文瑞看人都要被他逗傻了,这才笑着开口:“你可知有些儿事情,只要有‘证据’,便无论真假都是真的。此事倘若是真,太子与鞑子皇子相知,罪不至死,却也再难当社稷大任。”
因为文瑞乖乖的什么都会跟张静说,所以文歆比较希望能在不要伤到皇室元气的前提下,让文谙乖乖的主动退位,这点张静也都知道。
现在听文瑞这么说,嘴都不由自主张的更大:感情文瑞他们这是打算栽赃么?!
不过其实文瑞也没有完全跟张静交代。
比如那个皇子已经被他安排在都中府的人抓住了,连同那人手下一票人都在;又比如其实文谙和这个鞑子皇子倒是真的没什么太深的交往,所有往来只是跟人家手里购买一些关外的马匹之类的;再比如那个杨管事才是真的奸细,而他的主子却并不是那位鞑子皇子,而是皇子身边的一等带刀侍卫头子。
因为那位皇子只是他们部落里的小皇子,没什么权力,所以他的手下早就效忠了他们的大皇子,这次就是借着这个贪玩的小皇子出来乱跑的机会,到大历来帮他主子搜集情报的。
这其中还有许多错综复杂的事情,文瑞怕真的吓到张静,也就全部省略了。反正横竖这次不仅能栽赃文谙,还很意外的破获了一个大的窃取国家情报的外国人机构,等事情报给他皇帝大舅,不怕老皇帝不龙心大悦。
不过这会儿,最让文瑞开心的是,他的想法竟然和张静不谋而合了!桃色绯闻什么的,还是和同性,还是和敌国皇子,多么劲爆!反正文谙和那位皇子之间的通信本来就为了掩盖他们的行踪,写的挺暧昧不清的,再经过文歆的加工,绝对让人无法分辨真假,不怕文谙到时候不服贴。
当然文瑞也依然有着担心,文谙这些年培养的势力毕竟不是吃素的,所以也不能排除他狗急跳墙,直接带手下冲进皇宫里,来个鱼死网破。万一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京里肯定得乱上一阵子,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张静必须不能留在这里!





第125章 第 117 章
好在张静只是跟他讨论了一下,对于文瑞坚持他还是应该回文家庄的事情并没有太大的异议。其实在张静看来,文祈还在文家庄呢,他要真的不回去,文瑞肯定也不能够放心。
这种时候,他一个乡野小民,大事上实在帮不上文瑞什么忙,能不给他添乱就不错。所以他也并没有逞英雄的想法,哪里最适合他,最能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到文瑞,他还是清楚的。
所以真到了启程的时候,文瑞一脸的纠结不舍,张静反而显得比较淡然。人前也做不了什么太亲密的动作,最后只是拖着文瑞的手说了句“保重”就上了车。
文瑞目送着张静的套车离开,文十六这会儿是以睿王府家丁的身份直接骑马跟在张静的车后,注意到文瑞一直盯着他们,又在马背上扭头向文瑞一抱拳,意思请他家王爷放心,他一定不会让张静出任何问题。
文瑞其实也知道,这事儿没什么可担心的。毕竟现在各种事情都还没有发动,京里气氛虽然紧张,但还属于大家对峙的阶段,张静他们这一路应该问题不大。等过个十来天,他们都已经远离京都了,到时候再动手,就可以少很多顾虑。
他们的计划,其实也不是那么的极端,但是有些准备却是一定要先做的,而且要做的隐秘。这很不容易,尤其是准备龙袍龙冠这些东西,一个不慎万一暴露了,那有心谋反的就是他们了。
不过好在抓住的那个查塔尔族的小皇子和文谙并不熟,也就是说,他们彼此其实并不清楚对方到底在做什么。那么这中间可以动手脚的部分就会比较多,也比较容易。
那个查塔尔的皇子就不说了,就是文谙自己,估计也没有太多的证据来证明他们之间只是纯粹的买卖交易。
毕竟跟敌对国家买东西这种事儿,在老皇帝面前本来就是走不过的事情。就算文谙不吃他们的安排,最后跑到老皇帝面前一口咬定自己只是在跟人买东西,就冲他这么做,这个太子位也是保不住的了,而且还不好说老皇帝会怎么处置他。
但如果文谙识相,看到他们为他准备的东西之后乖乖的同意他们的条件,自己把帝位让给他弟弟的话,至少他自己能落个全身而退之外,除了皇权,其它的利益是一概不会少了他的。
只是这样的计划,终究是有它的风险性。所以在等待发动的这十多天里,如何安排人手,把应该压制住的地方都压制住,就是文歆必须考虑的事情了。一旦他那里准备妥当,那么和文谙的最后谈判也就到了时间。
而文瑞这段时间要做的,则是要把三皇子文韶从文谙身边弄开。
这也是文歆的意思。
文歆从某些方面来说,其实不太像皇家子弟。
比如说,现在明明是权位之争,他会去跟文谙争的出发点却是很诡异的他觉得文谙一旦上台天下会不太平,他同样身为皇家子弟,既然发现了,就要帮这天下避免这样的灾祸。这点在很多人看来,肯定是很假很装的,但文瑞却知道,那孩子是真的这么想。
可惜这事儿他没有跟张静说过,如果说过,张静就会告诉他,这就是所谓的中二期,他刘大哥教他的。不过好在文歆本身有能力,这个中二也不是中二的完全自我自大。
另外就是他对待自己的同胞手足的方式。
照理说他都已经打算要夺权了,兄弟情义什么的,也就可以丢开一边了。可他不是,他从一开始考虑的就是最好就算三兄弟经过了这一次,也不会有人真正受到伤害。
虽然他从小就对他大哥的母亲是害死自己母亲的凶手这点十分确信,也在很小的时候就亲手报了仇。但对于大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仇视,所有的不满也都只在于不喜欢文谙的脾气,认为他太过激进和暴躁。
而对于那个傻乎乎的三弟,关系看上去是没有文谙那样和文韶亲近,实际上对文韶的关心却是一点不少的。甚至文韶的娘这些年在宫里能过的安逸,除了老皇帝本身的关照之外,来自这位二皇子的维护也是很多的。
这么一来,现在文歆终于决定下最后对文谙动手的日子,他自然是一点也不希望文韶到时候不小心被卷进来。所以文瑞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不露声色的想办法把文韶从文谙身边引走。
这事儿文瑞自己不能出面,否则太明显了。好在文韶在他那个乐天知命从不奢求的娘身上没学到什么乱七八糟的,是真的没什么心思,十分好哄。
文瑞以前就知道这个小孩子嘴比较馋,但小时候还不是特别显,现在大了点,吃货的属性是越来越明显。什么地方有好吃的,或者是新奇的吃食,只要是他没尝过的,一定都会想办法去尝尝。
小的时候没什么主见,还算不怎么折腾,这几年大了,跟着文谙,文瑞知道这小子在宫外还偷偷的买了宅子,自己住不了,专门用来豢养一堆门客。
这些门客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武林人之类的,基本上除了厨子就是说书人。厨子当然是专门给他研究各式新鲜吃食,说书人则有一条要求,必须精通各类美食典故,或者就是游历的地方多,要知道全国各地都有什么好吃的。并且最好是要能把菜式的配方也报的出来,能方便厨子去依样画葫芦的做。
这样的人,要弄开倒也不难。
没多久,文韶就从他的门客嘴里听说了都中府来了位外国厨子,长的红眉绿眼很是吓人,但却做的一手好番邦菜,那些菜色就算是宫里的御厨都没听说过。
文韶跟他们把那些流传开的菜色单子拿来看了,发现真的有很多听都没听说过的,不由兴趣大增。
他是不知道,这些他当然不可能听说过,这是文瑞特意跟张静“请教”来的。至于张静,自然是从他刘大哥那里听来的,这些本身就不在这个时空里的西式菜肴文韶一个小皇子能知道才怪!
不过作为三个皇子里年纪最小的,要想出宫可不容易。平常他跟着文谙,在京都的范围内还算可以来去自如,但要跑的再远,就得另外想办法。所以一开始,他也只是觉得心向往之,却并没有下决心一定要去那边看看。
文瑞自然也清楚这点,所以过了不久,文韶的门客里的那些说书先生们都陆续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了一份据说是出自那位番邦厨子之手的菜谱。
有菜谱,文韶那小宅子里的厨师们自然要拿来研究的。没想到这份菜谱是实打实的一份真真正正的菜谱,一帮厨子捣鼓了几天,竟然就真的做出来了一份香烤羊排。并且这份羊排口味真的和以往的烤羊排十分不同,文韶吃过一次就觉得自己跟这菜一见钟情了,于是终于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跑一次都中府。
都中府离京都并不远,就是京都隔壁的一个州府,如果是寻常人,有钱的话,跑这一趟根本不算什么。但文韶想出宫,就必须想借口。
本来他还想央求文谙带他去,只是眼下时机多么关键,文谙根本不可能离开京里。文韶有些发愁,就他自己的话,还这的找不太出什么有用的借口来。而且最糟糕但是,听说那厨师是个喜欢各个国家游历的家伙,据说不多久就打算离开大历了!
至于为了这种事去央求他皇帝老子给他下旨把人召进宫什么的,文韶在他老娘从小的淳淳教导下是根本不敢想的。他皇帝老子要求严格着呢,为了这些吃喝玩乐的事情滥用国家权力绝对是第一就会被批判的事儿!
正一筹莫展,结果那帮子说书先生又带回来新消息。说都中府今年真的是不知道走了什么运了,那天突然天降流星,降落在府中茂林县里。
原本那么大一块流星落下,多半就是天灾了,结果没想到那流星却不是灾而是福。那家被砸了地的人家,搬家后就在新家地皮下挖出了黄金好几十两;此后陆续有当地的民众去给那石头烧香祈愿,竟然是求什么灵验什么,求生男孩儿就绝对不会生姑娘!
这种坊间流言从来都无法追究根本,但眼下文韶正需要一个去都中府的机会,那茂林县又离番邦大厨所在的殷黎城不远,这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处处都在为他提供往那头跑的条件!
这事儿如果搁在别人身上,说不定就会思考一下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了。但文韶心思单纯,而且因为从小不争不抢的,虽然是小皇子的身份,经历却不算太多,当下就什么也没想,立刻跑去他爹龙案前请命,要为他爹也去求一求老天保佑。
政德帝自然也不可能对这些传的很厉害的流言一无所知,并且他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和文韶是截然不同的。他就怕这是什么妖言惑众的事情,回头再搞的满城风雨。
虽然大历眼下还没这种先例,但以往的朝代里,因为异教突起,最后影响到政局动荡的情况却不是没有。作为皇帝,哪怕是已经在打算要退位的皇帝,他依然还是需要把这事儿整顿整顿的。
老皇帝正考虑应该派什么人过去查这事儿,文韶就跪到了他的龙案前,恭恭敬敬的来主动请命了。





第126章 第 118 章
文谙知道文韶领了皇命成了钦差,打着替父祈福的招牌去彻查隔壁府的天降陨石那事儿的时候,文歆已经笑嘻嘻的带着他的筹码坐在了他的面前。
文谙之所以把文韶留在身边,也并非只是兄友弟恭。文韶的母亲秦贵人娘家虽然势力不大,但她的三个姐姐里头有一个嫁的却是镇远大将军李成。
这位大将军当年是在开国将军李显全家被抄之后才崛起的,年轻有为,而且老实安分,很清楚自己的本分,所以才会不过三十多岁就当了这样的重任,到现在也不过四十有三,正是壮年有为的好时候。
这层关系对于文谙来说,隔手过面的,其实算不上很好用,所以他原本还打算借着他爹给他选太子妃的时候,把人大女儿娶了,以后就不用这么郁闷了。
结果那事儿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之间就无声无息了。他旁敲侧击的问过一次,老皇帝不知道是什么心思,竟然顾左右而言他,于是他也只得耐下心来,再做打算。
事情既然这样,有文韶在,总归聊胜于无,毕竟眼下手里真正握有兵权的也就这位一年只有一个月时间在京的将军了。就算他无法控制住对方手里的权力,但只要文韶还很听自己的话,那么他至少可以确保,这位大将军不会在他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