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锦-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妃教过你做事情要有决断,要有置之死地后生的勇气,但是母妃却不是要让你去给别人做嫁衣的,为别人铺路垫脚这种事情,只有蠢人才会做。



  母妃的儿子是最聪明优秀的人,怎么可以做这种傻事呢”。



  贤妃缓缓的修剪着一品红,说着这修剪的学问,似乎又意有所指,最后看着沉吟不语的齐王,轻轻的笑道。



  “母妃是说七弟虽然去了相国寺,可是还有五弟或者八弟?”



  齐王压根就没有担心过他的那个二弟太子。



  贤妃微微一笑,美丽的脸上一闪而过的阴狠。



  “七皇子看着聪明,这些年又得到了什么?可见那些都是假聪明”。



  贤妃不屑的说道,语气里却夹杂了一**除而后快的焦躁。



  “你父皇这一年多来对汪瑾越来越信任了,不然我也不会这么快就能知道朝里的事情。请仙楼已建好,你父皇日夜沉淀于修仙炼丹之道。



  这样就很好,你在朝中广交大臣,你父皇也没有心思管你犯不犯忌讳,你只要这样一步步走下去,还会得不到想要的吗?”



  贤妃脸上带着胸有成竹的自信。



  “可是清流那帮老顽固全都被孟公茂那个老不死的给笼络住了,儿臣的手一直插不进去。”



  齐王气愤的说道。



  “以名声闻名于世的人最怕的是什么?”



  “名声受损?”



  “不错,清流虽然顽固,却有一点好处,就是容易分裂,只要他们领头的那个人的名声受到一点污点,就会被他们弃之如敝履。”



  “可是孟公茂治家和朝务都一丝不苟,没有可以挑错的地方啊”。



  “儿臣有一帮御史每天都盯着孟公茂,可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可以攻击的地方,除了上一次他本家的那件事情。



  据说是老宅里的一个后辈子女犯了的错,儿臣让下面的人死盯着,谁知道最后还让孟文冒倒打一耙,让他倒捞了便宜。”



  齐王想起上次的事情就生气,眼见着可以大做文章,对孟阁老捶上几拳,杀杀他的威风,却不料下面的人一个个都是饭桶,被孟文冒给脱了身,最后还损失了苏州的那边的私盐走私。



  “过去的就算了,一切向前看。眼下不是正有一件让那老狐狸犯下把柄的事情吗?”



  “母妃是说这江南赈灾还有这米价的事情?”



  “正是,孟阁老作为太子的第一臂膀,这京城民乱和米价不稳的事情,都是江南的水灾给引起来的,这骂名总不会让太子背的,孟阁老骨头够不够硬,还要看你手下的御史了”。



  “母妃说的。是了,儿臣这就安排去,保证明天在朝上把孟公茂骂个狗血淋头,看他那帮子文臣还跟不跟他”。



  “我儿聪慧,这就去办吧”。



  贤妃笑呵呵的道,看着齐王兴冲冲的往宫外走,也忘记刚才要忙的“公务”是不是这些



  了。



  齐王走后,贤妃美丽的脸蛋上收起了和煦的笑容,阴云密布。



  唤过身边的心腹宫人:“你出宫去见护国公,让他查一下,这一两天有谁在齐王面前谏了言的”。



  “是,娘娘”。内侍取过腰牌和宫牌就急匆匆的出宫去了。



  她自己生的儿子她了解,辉儿虽说做事情略微冒进些,但不是有勇无谋的人,这一次才外城有些乱象,这宫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儿子就有这样危险的想法,可见是有人在他面前说了什么。



  使得儿子的心乱了,在面对一直想要的道的东西近在眼前时,贤妃知道自己的儿子就没有平时那么理智了。



  儿子的身边也被人安插了钉子,这件事情不容小视。



  贤妃在心里一遍遍过着可疑的人选。



  指甲掐碎了手下的花瓣,鲜红的汁液流了出来,带着异香。



  身边的大宫女心腹秀珠慌忙用帕子把贤妃的手指包了起来,从贴身荷包里取出一枚药丸,语气带着一丝焦急:



  “娘娘赶紧服下”。



  贤妃接过来吃下,看着秀珠正在细细的用药粉涂在她沾染上花瓣汁液的手指上。



  笑道:“你也太小心了,那贱人这服用了多少年了,到现在还活的好好的,本宫沾染上这么一点点,不碍事的”。



  “那是娘娘心慈,用的剂量微不足道,不然早就事成了”。作为贤妃的心扉大宫女,秀珠自然有非同常人的本事。



  “本宫怎么会让那贱人就这么轻易的死了呢,本宫要让她这些年作践本宫的所有事情,都要一件件还回来,我要让她亲眼看着我的儿子最后是怎么把她的两个儿子给活活折磨死”。



  贤妃越说越恨,那个女人不知道当初她那个流掉的,是自己下手的。



  就下毒把自己变成再也不能生育的女人,她得宠多年,只有辉儿一个儿子,正是这个原因,她这才怀疑到给自己诊脉的太医身上。



  还是哥哥请了宫外的大夫,这才知道自己居然被人下了绝育药。



  这个恨她永远忘不了,她没有出世的孩子,她要她的儿子们陪葬。
第99章:丰收
  第二日就有一批御史弹劾内阁大臣孟公茂急功冒进,误导太子,致使市井百姓恐慌,米价飞涨。



  太子为了安抚百姓,给群臣一个交代,孟公茂停俸半年,已示警戒。



  东宫太子书房。



  “太傅让你受委屈了,孤的这心里也很愧疚”。



  太子歉意的看着孟公茂,太傅是为自己受过。



  “太子切莫这么说,为君分忧,是我等臣子的本分。何况这次是老臣的疏漏,也不怪御史们揪着老臣不放”。



  “不管怎么说,还是让太傅受委屈了,孤在这以茶代酒,向太傅赔罪”。太子亲自端起茶壶要往茶盏里斟茶,被孟公茂慌忙夺过去了。



  “太子这是要老臣折寿啊”。孟公茂颤巍巍红着眼睛,倒了两盏茶。



  端给太子手里,孟公茂低头弓腰一饮而尽,太子笑笑道:



  “太傅就是太在意这些虚礼”。



  太子微微喝了一口。



  “君臣之礼如天义人伦,不可废,不敢不慎”。孟公茂拘着腰说道。



  “以太傅之见,这接下来该怎么办?”



  太子皱着眉说道,燕京看着人心惶惶,却不是很大的事情,那些灾民冲进了外城,却不敢闹事,每天排着队领官府发放的粥。



  等江南的水灾消除,他们自然就会返乡。



  现在就是用一口稀粥吊着他们的命罢了,想闹事都没有力气。



  “为今之计还是要把粮市给稳定下来”。



  “太傅所言极是”。



  “只是俗话说法不责众,也不能把那些商贾们逼得太紧,否则真的要引起民变了”。



  太子沉吟着说道。



  “现在若是有一家实力力压京城的这些大粮行的人出现,眼前的困局自然而然就解了。商贾重利,现在他们仗着太子重用,和江南的水灾刻不容缓,耍起了商贾的那些龌龊心思,把国家百姓都抛在后面,实在是可恨之极”。



  孟公茂历来对这些商贾们都很看不上,在他看来这些不事农耕,不读圣贤书,一门心思钻营英盈利的人,就是国本的蛀虫。



  “整个大明最繁华的州府就是燕京,最大的商铺都集中在这里,粮市自然也不例外。如今京里超过五十家大粮行抱在了一起,拧成了一股绳,母的无非是想孤示弱罢了。



  只是为了江南的百姓,孤就是让利于他们一些,也无忧不可,只是若是让一些人尝到了甜头,孤担心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事情”。



  “太子所虑极是”。



  两人对视一眼,仍然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父皇把七弟拘在了相国寺,没有禁止我们兄弟的相聚,孤可以去见他。”



  孟公茂知道太子这是想去找睿亲王问策,孟公茂并不支持这样,他不想太子依赖他这个同母弟弟,在至高的权位面前,骨肉亲情,有的时候就是那阎王的催命符。



  孟公茂早经决定这是谁的催命符了。



  “圣上让睿亲王殿下到相国寺静思悔过,想必也是不希望太子去的,太子不能因为这种小事,失了圣心”。



  “太傅说的也有道理”。



  “老臣在让人在全国搜罗一下,看有没有实力超群的大粮商。或者也许以薄利,寻到一些能为我们所用的商贾,来对抗这京里的一股绳”。



  “太傅这个法子可以一试”。



  “太子不日就要南下,还有许多事宜要准备,这件事情就交给老臣吧”。



  “辛苦太傅了”。



  “不敢道苦,臣之愿而”。



  *



  六月的西北半天河,骄阳如流火,阳光晒在人身上,火辣辣的,要把人点着了一样。



  可是大半个半天河的百姓却像是最舒服的春日一样,都待在了野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孩儿他娘,你再掐我一下,这不是做梦吧,我们种的麦子真的都接穗了,而且还是稍有的大丰收?”



  一个皮肤黝黑皲裂的佃农,扬起裂到后耳根的笑容,露出黄黄不齐的一嘴牙口,平凡带着泥土脏污的面容,却挡不住眼睛里真挚的感恩之心。



  “当家的是真的,从开了春你就让俺掐你,你看你那胳膊上还有好的地方不?你现在不觉得胳膊兹疼兹疼的?”



  这佃农的婆娘实在是受不了自个当家的这般傻笑了,被一个人连续几个月问同样一个问题,做着同样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谁都会失去耐性的。



  那佃农看到自己胳膊上,大半个地方都没有不紫青的了,果然“丝丝”,抽着冷气。



  真的很疼,自己真的不是在做梦。



  那看着又黑又烂的麦种居然长了出来,自己一家这一年都起码可以吃个半饱了,佃农忽然弯下腰,呜呜的哭了起来。



  他的婆娘同样蹲下,不解的问道;



  “当家的,我们有救了,这一年都饿不死了,你咋还哭了呢,去年六娃子吃那白土,噎的几乎要断了气的时候,你都没有哭,当时俺还在心里怪你不疼娃呢。



  现在日子眼看着有奔头了,你咋就哭了?”



  六娃子是这夫妻的第六个孩子,去年差点被观音土噎死,正好是东家刚到半天河,被东家给救活了。



  “当家的,你说我们东家是不是看我们半天河的百姓太苦了,是观音菩萨派下来解救俺们的呢”。



  “嘘,妇人不要乱说话,我听说那些当官的,很忌讳这种说法的,我们只要在心里记着东家的恩情就好了,以后在外面不要乱说”。



  “是,是,俺也就跟你说说,回家俺们就在地窖里给东家立个长生牌,保证谁也发现不了”。



  “这办法好,走,咱们这就回家,攒着力气,到时候多给东家割几捆麦子,把地里掉的麦子一粒不剩的都捡起来”。



  “当家的放心,俺的眼神可好着呢,就是前年,咱村的刘大嫂子因为俺多比她捡了五粒麦子还跟俺翻脸呢。今年可有的麦子够她捡的了”。



  妇人高高兴兴的说着,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即使这美好的生活,是让他们吃个半饱,也已经是他们做梦不敢想的事情了。
第100章:粮食运送
  七月仲夏正是收获的季节,在西北边关的半天河县城方圆百里,随着战事不断,每年到这个时候,烈日骄阳晒得干涸的土地,瘦的皮包骨头的百姓,仰着头,眯起毫无光彩的眼珠,脸上总是带着灰色的绝望,看不到日子的尽头。



  就是西北军的将士们也会有些忐忑的看着运粮辎重部队,看着这个月的口粮有没有按期到来。



  今年的半天河百姓个个都在田地边扎起了窝棚,日夜守着这些能让他们活命的粮食,他们到现在都不敢相信,那些发烂的种子真的结出了麦穗,金晃晃的,映照在他们的眼珠里,让他们的生活都充满了色彩。



  这些被引泉雇佣的佃农们,都是积年的农户,当初拿到麦种时,一个个都是此起彼伏的叹气:东家那么好的人,怎么能不会农事呢。



  最后改变不过东家的决定,这些淳朴的农人,怀着一颗感激的心,东家让他们有一口饭吃,他们就要好好的为东家种地。



  就是这样的简单的想法,驱使着他们,播种,施肥,拔草,一丝不苟,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金黄,是他们辛苦的证明。



  他们饱含着热泪,望向苍天,天无绝人之路,天佑大明的百姓。



  西北军中,作战闲暇时,军士们也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空气中漂浮着麦穗的清香。



  位于这百里的武骑尉将军高群拿人钱财,**,半天河在他们军的正后方,他布防时,稍微改动一下兵力配置,就能把半天河县那金灿灿的麦田给牢牢的包围起来,阻断了鞑子兵的觊觎。



  “将军,想不到那帮子穷户真的种出了麦子,末将就想不明白了,这半天河的田地贫瘠的连野草都不好好长,这麦子是怎么接穗的?”



  一名对半天河的粮食很感兴趣的军官在报完军务后,和自家将军闲聊。



  “你要是懂种田,不懂打仗,老子早就把你踹走了,还让你在闲的鸟疼,问这么啰嗦拉吉的问题。老子管他们怎么长出来的,在老子的地盘上,这贡得早上,不然老子那些替他们看田的兵,还能白看的。”



  高群在堪舆地图上,一边算算画画的,一边冷哼道。



  “这一点将军不用担心,这西北就是我们西北军的天下,还有那个姓尹的,也是个知好歹的,当初初来乍到,都献上了孝敬,何况现在大丰收呢”。



  “嗯,这话不错。如今南边又闹灾了,东南的战事说是结束了,可是齐王和护国公把战线拉那么长,还不是打算着吃空饷的主意。



  我收到京里的消息,睿亲王殿下被圣上圈禁在相国寺了,你说这叫什么事,该圈的不圈,倒把咱们西北军的祖宗给圈了,真是要了亲命了”。



  高群把手中的炭笔一扔,也没有心思研究战阵了。



  “将军慎言,这在军中,也要防止隔墙有耳。殿下在的时候,虽然清过一次奸细,可不能不防啊”。



  这人也是高群的心腹爱将,因此两人说话也没有什么忌讳。



  “真他奶奶的憋屈”。高群嘟哝一声,也不知道是说自己,还是别的人或事情。



  “老子看上半天河的粮食,也不是不仗义,实在是要为底下的崽子们打算,如今殿下被困,还不知道朝里的那帮子文臣怎么克扣咱们西北军呢。”



  高群沉默了一会,似是发牢骚的,又跟心腹说道。



  “将军一片公心,我们自然都是明白的。只是怕那姓尹的,不好说话啊。这个人也算是通透之人,但是无利不为商,咱们这一支军中恐怕暂时拿不出买粮的银子啊”。



  “老子又不是白要他的,给他打个欠条,我们西北军这么大的一尊神在这镇着,还怕我们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