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七岁-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对付的孩子。然后就常被人当成“个性化”的孩子了。可是,这里的“个性化”三个字,对我来说可没有任何褒奖的意义在里面。
  “个性化的孩子”就等于“棘手的孩子”,老师们需要的是大家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情的孩子,普通的,容易管教的孩子,才不会喜欢什么有个性的孩子。
  老师们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是不一样的,这就让孩子们感到混乱。“尊重个性”什么的,压根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挂在嘴边了!干脆老老实实地说“我们期待一个模子出来的孩子”不就得了。
  眼下的事实是,如果你要有个性,你就难以生存,这真的非常遗憾。
成年人的自我实现 
  最近这些年,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流行起来了,我在小学的时候,也跟人一起参加了儿童会的躲避球队。我挺擅长运动,参加的人也少,六年级时,我被选为队长。
  说什么“尊重孩子们的意见”,其实,还是不得不听成年人的意见。为了成为一个强队,成年人才不管你死活呢。
  尽管我所在的球队的教练是个很好的人,在比赛场上一跟别的队遭遇上,成年人就比我们更来劲了。我感到很不对劲,但这种情况进入初中以后就表现得更加厉害了。
  我不禁要问,初中的课外活动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老师显示自己的工具。
  我哥哥不管是对待学习成绩还是其他事情都非常认真。我感到,与其说受母亲的影响,哥哥对我的影响可能更多一些。哥哥因为身体的不便,在课外活动中一直被人当作包袱。
  因为竞争激烈,哥哥是个包袱,所以老师可能是想让他自己提出退队,于是就给他出各种他根本就做不来的难题。即使这样,哥哥还是什么也不说,拼命努力去做。如果说他打不好,倒也是事实,但哥哥真的是非常想打好篮球的。
  老师有时甚至直接对哥哥说“你不要来训练了”,比赛之前队里开会,根本就不叫哥哥,好像他根本就不是队员似的。
  最后甚至说“数学拿不到3分的人,不要参加篮球队”。
  在小学里连续两年时间被人欺负得不能上学,哪里还谈得上读书学习呢?
  这个老师到底在做什么,因为哥哥有身体上的障碍所以就可以歧视他吗?
  我看到这些感到非常气愤。
  一直观察了三年,我突然明白了,这个老师根本不是为了孩子们才来指导球队的。我感到他是为了表现自己,为了自己的某一目标的实现才来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是的,一定是为了能够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指导能力有多么棒。
  练球时打骂学生是常有的事情。这难道也是“指导”,也是“为学生好”?成年人可真会为自己找理由,有的时候,还为了博取别人的注意而故意谩骂学生。
  这实在让人难以容忍。
  我们可是初中生,是义务教育的对象。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要接受的教育还很多。老师这样乱嚷乱叫的,难道可以让学生一下子就把技术学到手吗?接受这样的指导,处处为眼前的利害得失而惊慌失措,孩子们的身心给弄得支离破碎。
  自己的理想要用自己的才能去实现,不要利用孩子们。
有水平的成年人 
  我光说了这么多令人不高兴的事情,不过,也不是说,我的周围全是一些奇怪的成年人。如果是那样,我不知道该会变成什么样子。
  四岁的时候我父母离异,后来我母亲住过院,哥哥又遇到了非人的欺负,我也两次被人欺负。听到这些,也许你一定会觉得,我根本没有受到像样的教育。
  其实,在我身边,也有过非常好的成年人。幼儿园时候的好朋友茜的爸爸,就把我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地对待,常常陪我玩,让我一点也不感到孤独。
  还有,学校老师也不是全部都不好。
  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就很不错,但六年级的班主任最好。
  花白的头发染得乌黑,虽说有点装嫩,其实,不用装也蛮年轻的。完全没有那副让人讨厌的成年人样,不管是谁都平等对待,总之让人觉得他有一颗年轻的心。
  还有,他从不说多余的话,你能感到他在默默地守护着孩子们。当然啦,他生气起来也是很厉害的。但是,即使生气他也能很敏感地察觉到孩子们的变化,让你感到他非常了解孩子们的心。
  我因为遇上了这位老师,内心得到了巨大的支持。哥哥的事情他全知道,我被五年级的老师定为坏孩子的事情他也知道,但他没说任何多余的话,让我的心得到自由和解放,所以我才有勇气向许多事情挑战。我一直认为,六年级那一年,应该是自己人生最辉煌的一年。
  每当我这么说的时候,母亲就非常惊讶地看着我说:
  “怎么像个老人似的,你的人生这才刚刚开始呀?选”
  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似乎很冷漠,我想反正去学校见到的都是那些成年人,我可能再也不会遇到那么好的老师了。
  说起来,他是我单纯的孩提时代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所以毕业典礼时,比起与朋友们分别,更为难过的是与这位有着斑白头发的老师分别。
  斑白头发老师从来不强迫孩子们做什么,做什么事情总让孩子们自己想,自己决定。六年级本来是最能恶作剧的年龄,因为感受到老师的信任,紧要关头大家都能做得很好。毕业典礼上自创的剧作,不但我们演得有劲,看戏的家长们也为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所感动。
  老师从来不“读书、读书”地催促个不停,也不向家长们告状,这样的老师,从那些教育妈妈嘴里是得不到好评的,成年人好像不太喜欢他。但是,对孩子们来说他可是受欢迎的好成年人。
  所以,孩子们得到茁壮成长。
  对于经历过许多事情,感觉敏感的我来说,身边还是遇到了许多有水平的成年人。我母亲就不用说了,还有茜的爸爸、心理指导医生、斑白头发老师、初中二年级老师等,他们都是很好的成年人,所以,我才不至于步入“自我封闭”、“拒绝成长”、“反社会”等问题的深渊。
  我的经历就像走钢丝一样,非常危险,但孩子们其实就是在这种起伏动荡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孩子们周围,有水平的成年人多一点,孩子们可能健康成长的成分就大一点。
  成年人啊,都变成有水平的成年人吧。
中考 
  要了结这种令人窒息的初中生活,只有等到三年以后或升高中或者参加工作。
  不过参加工作好像不太现实,应该说是完全不现实,因为我心中所暗暗希望的工作,必须具备高等教育的学历,所以我是比较偏向上高中的。
  上高中就必须通过中考。
  不习惯读书的我,不论是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集中精力突击应付一下的能力很差,又不属于平时老老实实一点点积累的好学生,所以像我这样的人要是能考得好就怪了。
  尽管这样,考试的时间还是一步一步向你逼近。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升学去向指导就开始了。我那个时候才明白原来高中还分等级,还要根据偏差值什么的来决定你是去A级的高中还是去B级的高中。我心里也想,这下真是糟糕透了!但实际上我并不明白到底糟到什么程度,所以,还是没有将学习真正重视起来。
  不过,即使不能将心思放在学习上,我却一心一意只想上一所高中。
  那是我们学区以外的Z高中,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为了参加比赛我们到那里练过球。那所学校离家不远,校舍虽然又旧又脏,但是篮球队的氛围非常好。另外,篮球队的顾问是个老头,蛮个性的,常常戴一顶毛线织的帽子,让人感到一种温暖。总之,球队的氛围与自己的感觉好像很协调,好像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在吸引我,而且还是一个很强的球队。
  我很想将自己的篮球练得好一点。正是因为这样想,所以一直积极参加球队的训练。可能有些臭美吧,我想与其在一个弱队很快成为主力队员,倒不如能够在一个强队苦苦练习,提高自己的球艺,然后成为那个球队的主力队员。
  可以不在自己所属的学区读书也是我所希望的。在小学、初中都被人欺负过的我,很希望能够在一所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学校里好好度过自己的高中生活。
  所以,我也不考虑自己的学习成绩,就一心一意想上那所高中,好像那所高中就是为自己开的一样。我根本就没有考虑去其他学校,也不管自己的内申(学生升学参考资料,以学习成绩为主,由学校掌握)入学分数是不是够去那所学校。
  现实是残酷的,只凭我的一厢情愿是不可能让我如愿以偿的。
  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面谈的时候,开始时班主任老师也说:“努力吧,啊?”
  “Z高中所要求的偏差值应该达到……而路望同学的是……”
  言外之意,还是暗示我差距太大:
  “如果不再加一把劲儿……”
  班主任老师虽然是在鼓励我,但最后到底还是这样切入正题:
  “如果考砸了怎么办呢?”
  “我很想说只能考取,不能砸”,但是展开在眼前的成绩单,好像也在告诉自己如果就这样下去“上这所学校还真的没希望”。
  不过即使这样,我还是不甘心放弃这所学校。好像班主任也拿我的固执没办法,算是一种妥协吧,老师建议我同时再报一所私立学校。
  可是我却不肯依从。
  “即使考上了也不想去的学校报了又有什么意义,我不想去私立高中,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参加私立高中的考试。”
  据说升学指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高中,其宗旨是不要留下没有地方去的学生。但是,高中完全是按成绩来挑选人的。
  你不觉得这里有点儿不对劲吗?
  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学校,跟自己的感觉相投的学校,自己希望去的学校,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挑选高中呢?虽这么想,但平时不肯学习的我可不敢说这样的话。
  看我非要去Z高中不可,母亲就果断地对班主任说:
  “如果考不上,就让她当一年浪人好了。这个孩子即使让她去了她不想去的高中,肯定过不了几天就不去上学了。人生八十,当一年浪人该不会坏到哪里去。”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看来确实是那么一回事。听了母亲的话,老师非常惊讶,那副吃惊的面孔至今仍在我眼前。
  母亲的一番话好像将我从僵局中摆脱了出来,实际上却是我给自己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如果你想考取,你就必须学习。
  就这样,我报考了质检分数根本就达不到要求的Z高中。
  最讨厌的是我去补课的私塾,一直到最后,还是不断地要求我改变报考的高中。因为如果上了私塾还当浪人,他们的面子可就丢大了。
  另外班上的同学也不断地对我冷嘲热讽:
  “路望,真的就那么有把握吗?”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我还是坚持到最后,除了Z高中,哪儿也不想报考,而且决心一定要考取,真的是只能考取,不能失败。
  我想考试不是为家长为学校,是为了自己。我从这时候起,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人生。
  终于芝麻开门,我的努力有了结果。
总算成了高中生 
  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我突然想到,老天爷大概还是有的吧。
  “如果考砸了,做一年浪人没关系。”
  虽说妈妈突然改变态度,顺着我的意愿,但看看家里的储蓄卡,她好像还是蛮担心的。
  因为妈妈曾经蛮不当一回事地对我说过如果考不取,就去美国学习英语和篮球也行。这当然是为了减轻我的精神压力,我自己也真的想考不取就去美国,真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家伙。
  但我毕竟是个孝顺的孩子,没有给母亲增加经济负担,就顺利地考入了自己希望去的高中。
  开学典礼那天,天下着雨。我想这雨不光是为我一个人下的,它也是为参加开学典礼的全体新生下的。开学典礼的时候应该是樱花开放的季节,但樱花却看不成了。
  古人们顺应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往好处解释的功夫好像不错,甚至有“不打不成交”的说法。所以,我不顾周围的反对坚持报考Z高中竟然如愿以偿,就将这场雨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祝福吧。
  开学典礼因为真的一个人也不认识,有些紧张。周围的人好像大家都互相认识,显得非常高兴。这时我越发感觉到没有朋友到底是一件非常严峻的事。
  可叹的是尽管自己已经做了高中生还打算独立,但是在谁也不认识的开学典礼上我还是东张西望,在人群中寻找着,想看一看母亲是不是来了。
  开学典礼的会场设在旧的体育馆中,一进入会场就能看到许多“如今的高中生”,一群又一群地聚在一起,大家都穿着超短裙,像我这样按原来尺寸的长短,原封不动就穿来了的人很少,反而变得很显眼。弄得我母亲当天晚上就架起老花镜,慌慌忙忙把我裙子的下摆缝了上去。
  从这时候起我的校服的穿法也被母亲认可了,超短裙加上白色的套袜。耶!
  不过紧张也就是那么一会儿。在开学典礼上,马上就有人跟我打招呼,是一群蛮时髦出众的女孩,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她们将我当成同类,愿意跟我交朋友,但看看她们的装束打扮,内心有点复杂。我虽然不属于非常认真严肃的一类,但她们那身装束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误解,所以我迟疑了那么一会儿,马上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飘来了这样的声音:“拽什么拽?”
  我在心里叫苦,糟了,自己选择了这所谁也不认识的学校,现在谁也帮不了你了,真够呛。
  以前如果遇到什么事,我总是依靠母亲。但是从上高中的那天起,我就从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那就是,从现在开始我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再不要依赖母亲,所以这件事一定不告诉母亲,要自己来解决。说是这样说,但还是没守住。
  因为被欺负的体验还活生生地留在脑海里。
  我什么也没做,甚至什么也没说过,就被人给盯上了,难道我这个人真的就那么拽吗?我甚至受到其他学校十几个女生的围攻。这事虽然最终是自己解决了,但还是不免恨起父母来了。为什么不把我生成另一个样子呢?
  从小我就被周围的成年们说,长得跟别人不一样,可是,难道这也是我的错吗?再说了,我到底什么地方跟别人不一样呢?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退出篮球队
  一开始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好到哪里去,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篮球队对我来说,不是为了课外活动而存在的,我一直觉得篮球应该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是那么喜欢,打算一辈子都不放弃打篮球。
  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到篮球的发源地去学习体验,跟母亲死缠烂磨后,终于让我在高一的暑假,去美国的洛杉矶,参加了由Magic Johnson主办的篮球夏令营。怎么说呢?我真的是太喜欢篮球了,我去洛杉矶参加篮球夏令营的唯一目的是想提高自己的球技,仅此而已。
  一共有四十多个非常喜欢篮球的高、初中学生也从日本来,一起参加了这个夏令营。
  大家根本不在乎语言的障碍,马上都成了好朋友。只要有篮球,不管在哪儿就能打起球来。大家争分夺秒,从早到晚,球不离身地练个不停,可以说到了专心致志的境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