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剩女相亲记-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中国传统的医学中,讲究个‘望闻问切’。所谓‘望闻问切’,就是通过人的身体的外在表现,来判断人的健康与否,以及疾病之所在。例如,肝胆有毛病的人,必定脸色发黄;腹痛之人,必定哈腰捧腹。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在日常生活中,这人体的健康状况如何,有个外在的、浅显的生理指标,这就是‘放屁、流汗、打喷嚏’。你能正常‘放屁’,说明你的肠胃功能是好的;你能正常流汗,说明你的热平衡系统是好的;你能正常打喷嚏,说明你的呼吸系统是好的。所以,在西医中,如果有人动了胸腹部的手术,那医生来查房时,首先问病人的,就会问他‘有没有放屁?’如果病人说‘放了’。医生就会告诉你‘好了好了’。所以,这‘放屁’作为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和指标,同学们不要大惊小怪的。
但是,‘放屁’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确实是要讲究场合的。如果一个人单独在一个地方,你怎么去放,也没有问题。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在一些喜庆的场合,那就要注意注意了。
却说这个张先生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再加上张先生摇头摆尾、抑扬顿挫,把个同学们都笑弯了腰。唯有李福兆听懂了张先生的深刻的含义。原来,这张先生见李福兆天资聪慧,早已私下里教李福兆怎样去做‘策论’。这张先生说,这‘策论’的要义,根据为师的多年的潜心总结,实际上就是八个字。至于是哪‘八个字’,据说,这是张先生私下里教给李福兆的,不便透露。张先生说道,你学懂了做‘策论’的要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管你出什么古怪的题目,都能好文章的。这李福兆细听张先生的讲话,虽然是张先生随口而说,前前后后只有千个字,但是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岂不是一篇完整的‘策论’,或曰‘屁论’也!
话说这张先生正在诱导同学们如何作‘策论’,同学们见张先生竟然就‘放屁’之事说了一大套的话,个个哈哈大笑,而李福兆同学则深感张先生的水平高超,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且不说这课堂上的种种笑话,忽然间,那李家庄上锣鼓喧天,吹吹打打,人声嘈杂,好不热闹。忽有几个人气喘吁吁地直奔学校而来,边跑边喊:“不得了不得了,天大的喜事!”那张先生和同学们受到惊动,一涌而出,问是怎么回事?那些来人说道:“县里的衙役送喜报来了,说是李福兆等一帮同学中秀才了!”
那张先生和同学们一听,个个欣喜若狂。特别是这李福兆,这一年刚刚虚岁十岁,也中了秀才,人人惊奇不已。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1。26发】
古代剩女相亲记------外一篇
第五十七回
上回说到,【先生即兴作‘屁论’,福兆十岁中秀才】。这回说的是,【公平公正科举试,一鸣惊人李福兆】。
各位看官,如果你能基本了解中国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再了解一些西方的历史,两者之间一比较,你就会发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这话怎么讲呢?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从愚昧到文明,这其间最为黑暗的历史时期,莫过于奴隶制社会了。在奴隶制社会中,大多数的人沦为奴隶;而所谓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任何财产,等同于畜生。西方把这样的时期,叫做‘中世纪的黑暗时期’。根据这一标准,所以梁漱溟先生说,中国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奴隶制社会,就是说,中国没有经过奴隶制社会。
而在中国的史学界,以及理论界,通常把夏启到西周期间,定为奴隶制社会。但是,中国的所谓奴隶制社会确实不像个奴隶制社会。首先在经济上,虽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人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然而,人民却有土地的自由耕种权。一块‘井田’把土地分成九块,中间是‘公田’,周围八块是‘私田’;‘公田’的收获归诸侯或天子,‘私田’的收获归耕种者,即所谓的奴隶。实际上等于九分之一的税收。后来,可能因为各家去种‘公田’相互扯皮,或者出工不出力;可想而知,所谓‘公田’的产量,肯定没有‘私田’高,于是就把‘公田’都分了,直接交百分之十的税收。在当时,奴隶还可以自由迁徙,例如,许行就从楚国跑到滕国去种田了。这在‘孟子’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在政治上,虽说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奴隶低人一等,不能像统治者那样可以世袭爵禄;但是,所谓的奴隶,可以因为他们的杰出才能,而被诸侯或天子看中,建功立业,成为政府大员,跻身上层社会。例如,姜子牙从一个东夷的老头变成周朝的开国功臣;百里奚被秦国用五张羊皮买了,竟然成为秦国的丞相。在思想、教育、言论上,各地都设立‘乡校’。所谓‘乡校’,就是让民众议论朝政的地方。‘郑子产不毁乡校’,就是最好的证明。所谓的奴隶,竟然可以议论朝政,这哪像个奴隶啊!
到了隋文帝的时候,创立了科举制度,不管你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不管你住甲地,还是住在乙地;任何人都可以凭自己的才学,进身上层社会,为国为民,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这实际上把中国传统的‘唯贤是举、唯才是举’的文明传统制度化了。当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时,西方人大吃一惊,觉得这个制度太伟大、太了不起了!当然,在中国某个特定的时期,由于坏人当道,黑白混淆,是非颠倒,从而使这个制度中断过。例如在元朝。
却说这个世界之上,所谓的‘人’,实际上分三种,即动物、人和魔鬼。细看这人类历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部人和魔鬼斗争的历史。但是,由于人一生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动物,正如孟子所是‘人之于禽兽,几希’。所以,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人民群众的愚昧无知,由于魔鬼的嚣张,往往坏人得势。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他的深刻的思想就在于这一点-----仁义的刘备斗不过奸诈的曹操,奸诈的曹操斗不过更奸诈的司马氏,最后,三国尽归司马氏。中国赵宋王朝时期,文化发达,经济世界第一,但是却被落后的蒙古统治者所灭亡。而蒙古统治者是靠打打杀杀、抢劫掳掠为生的,视中原文化为粪土。这蒙古统治者占领中原以后,把人分成四个大的等级,十个具体的明细等级。就大的方面来说,一、蒙古人,二、色目人,三、北汉人,四、南汉人。就明细的具体的等级来说,一、官员(行政长官),二、官吏(政府一般工作人员),三、僧侣,四、道士,五、医生,六、高级工匠,七、普通工匠,八、妓女,九、知识分子,十、乞丐。
元朝的统治者,把个知识分子看得比妓女都不如,哪有知识分子的地位?!所以,很自然地就废弃了科举考试。在这中间,为了装点门面,为了掩盖野蛮的本质,元朝统治者偶尔也间间断断地举行了一些科举考试,但即使考上的人,都没有得到重用。
蒙古统治者以野蛮征服中原,又以野蛮统治中原。为了防止中原人造反,切菜的刀都不允许各家持有,而是用个铁链子锁在码头上,让各家共用。虽然蒙古统治者费尽心机,残暴统治,一心维持当时的社会稳定,最后还是悲惨的灭亡,在当时的安徽地带,整个统治集团被杀得一个不留。
明朝以后,恢复了科举考试,中华文化才得以复兴。
却说这一年,又到了‘童试’的时候,这李家庄上的学子们个个摩拳擦掌,人人跃跃欲试。
原来,我伟大的中华民族,自有史以来,就十分地注重教育,鼓励学习,并且从中择优录取为栋梁之才。在最基层的一级的选拔考试,由学政部门牵头,以县一级组织实施,每年考一次;考上了,就叫‘生员’,即通常所说的‘秀才’。如果你考上秀才了,就集中到‘县学’里去学习。不仅如此,考得好的学生,到‘县学’里去学习,还是免费的,一切由国家负担。更有出人意料的:如果你考上了秀才,你的父母不管是做什么的,就一律免了税收!可见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何等的重视教育,何等的重视人才!各位看官,不要听一些反动分子的胡说八道,把个黑暗说成光明,把个反动说成进步,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污蔑我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
再说这个张先生领了李家庄上的一帮学生,意气风发来到无锡城里参加‘童试’。
却说我中华民族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十分的公平公正的:每人单独的一个阁子,笔墨纸砚摆放整齐,然后衙役一一发放试卷。这样一来,各个考生之间既不能交头接耳,相互抄袭提示,而且,每个考生又不受干扰,能够专心致志地考试。
如果哪个考生敢作弊,轻则取消考试资格,重则坐牢杀头。至于监考的官员,如果有敢作弊的,轻则罢官,重则发配流放、坐牢杀头,甚至满门抄斩的。众所周知的是,有一个被反动分子一再吹嘘的所谓的‘文化旗手’,其祖上有一年做监考官,收礼还没有收得到手呢,只是有这个意向;哪知事情败露,结果就搞得家破人亡。不像现在,萝卜招聘的,请人替考的,比比皆是。如果是在中国古代,仅凭这一条,不知要杀掉多少混蛋呢!
再说在无锡城里的童试,考生们聚精会神,认真答题。先考一般的基础知识,重点在于‘策论’。这一年‘策论’的题目是‘宪问耻’。
原来,中国古代以‘忠孝节义、仁义道德’立国,平时国文学习的是儒家经典;而考试中的‘策论’,常常以儒家经典中的某句话,或者某个思想为题,等于是一篇学习心得差不多。
却说这个李福兆接到试卷之后,看了题目,遵照张先生的‘八字’策论秘诀,写到:
-------------------------------------------------------------------
宪问耻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曰:“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孔夫子的学生原宪问道:什么叫‘耻辱’?孔夫子答道:“国家政治清明之时,为政者清廉贤明,是个为国为民的朝廷,这时候你在朝廷做官,就是为国为民服务,因而得到官禄,这是正常的、应该的;国家政治黑暗之时,坏人当道,这时候你在统治集团里做官,与罪恶的统治者一起欺压人民,就是助纣为虐,如果再得到高官厚禄,这就是耻辱!”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就某类动物而言,为了生存和发展,常常都是以社会组织的形态而存在的,这是自然法则所决定的。例如,蚂蚁、蜜蜂,豺狼、狮子,都是以社会化组织存在的,更不要说灵长类动物了。而作为这个世界上的顶级的动物----人类,更是必须有社会组织了。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女娲造人,人类社会得以诞生。在上古时代,人民愚昧无知,茹毛饮血,劳动能力很差;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通力协作,是为共同劳动的社会。后来,由于人们认知的进步,劳动经验的积累,劳动技能增强了,人们的劳动所得除了能养活自己而外,尚有结余。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随着人类物质产品的丰富,人类的文化也在前进。于是乎,人们懂得了,这人不仅仅是个动物,作为人类,它要有人类的文明,否则,则与禽兽无异焉!而我中华大国的先贤们,为了创造我伟大的中华文明,为我们制定了若干法律制定,人伦纲常,使人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总之,要使人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一个文明的人。
在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的先贤们,例如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他们作为智慧的化身、仁义道德的化身,勤恳为百姓服务,处处为民众作想。例如,《尚书》说:“帝尧办事认真,明察四方。他为人温和宽容,讲求诚信,恪尽职守,而又谦让。他的光辉照耀四海,充满天地之间。”大禹为了驱除水害,三过其门而不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圣人所领导的社会,是人民拥护的社会,是政治清明的社会。
但是,这个世界之上,总有一部分人好吃懒做,不想劳动,而是靠歪门邪道,靠侵害别人的利益而生存,或偷吃扒拿,或杀人越货;更有甚者,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或由于人民群众的无知,或由于外国势力的干涉,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一些邪恶之人,窃取了国家政权。这些邪恶之徒,利用国家机器,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欺压,致使百姓民不聊生,道路以目,国家暗无天日。是为政治昏暗的社会。
由此可见,就人类历史而言,有政治清明的时期,有政治昏暗的时期。孔夫子说:“政者,正也。”孔夫子又说:‘食、战、信是为政的三大要点。如果非要去掉什么,宁可去掉食、战,但是,信,是不能去的,民无信不立。’孔夫子说的意思是,所谓执政,就是掌握公平公正,使人民心悦诚服。人人心悦诚服,国家就太平安康,这就是政治清明。在这样的朝廷办事,是一种服务,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光荣。而所谓政治昏暗的时期,就是没有什么公平公正,统治者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人民苦不堪言,甚至都不敢说话。如果你在这样的朝廷做官,就是一种耻辱,甚至不仅仅是耻辱,而是一种犯罪!
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正人君子,在政治清明之时,应该用自己的才学去为国为民服务;在政治昏暗之时,应该像周武王那样,领导人民去推翻罪恶的统治者。是为真君子也!
-------------------------------------------------------------------
却说无锡县的童试结束,那些监考官们收了试卷。那时候,对于各种考试来说,真是公平公正。这考生的姓名不仅要用纸封好,而且考生的试卷必须由专门的人再重抄一遍,以防止从笔迹中猜出某某考生,而从中作弊。
再说那些监考官读了李福兆的文章以后,大为赞叹。等开了封,方知是李福兆所写;再一看,更不得了,这个考生才十岁!个个震惊不已。人人惊呼:神童神童!这一年,李福兆被评为‘案首’。所谓‘案首’,就是童试第一名。
却说这无锡县里出了神童,县官高兴,乡长高兴,李家庄上更是欣喜若狂,那张先生的功劳更是不可磨灭,众乡亲们都把张先生捧上天了。那李家庄上如节日一般,大宴宾客,搭台子唱戏,不在话下。而在李福兆真是一鸣惊人,名扬天下。不知这李福兆日后还有什么出色的表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2。4发】
(致歉:由于本人疏忽,前一回,将利玛窦的名字打错了,自己看了也觉得发笑,特此致歉。以往也有弄错的,但在下一回,我往往悄悄地纠正了。但是,这一回,因为情节上不需要,没法悄悄地纠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