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兴点,别郁闷-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进股票市场以前,一定要先了解整个股票市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他找到一位股票预测专家,跟他交上了朋友。王宝刚相信他能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因为这位预测专家多年来一直是个非常成功的人,而他也知道能有这样一番成就的人,不可能全靠机遇和运气。
预测专家先提了几个问题,然后问王宝刚以前是怎么做的。接着他告诉王宝刚一个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原则,他说:“我在市场上所买的每一宗股票,都有一个到此为止、不能再赔的最低标准。比方我买的是每股50元的股票,我马上给自己订了一个不能再赔的最低标准45元钱。”这也就是说,万一股票下跌,跌到比买进价低5元的时候,就立刻卖出去,这样就可以把损失限定在5元之内。
“如果你当初买得很聪明的话,”这位大师继续说道,“你的赚头可能平均在10~25元,甚至于50元。因此,在把你的损失限定在5元以后,即使你半数以上的判断错误,也能让你赚很多的钱。”97
王宝刚马上学会了这个办法,从此便一直使用这个办法替他顾客和他挽回了数万块钱。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王宝刚发现,这个所谓“到此为止”的原则也可以用在股票市场以外的地方,王宝刚开始在财务以外的忧虑问题上订下“到此为止”的限制,结果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他举了个例子给我听,说他常常和一个很不守时的朋友一起吃午餐。朋友以前总是在他的午餐时间过去大半之后才来,最后王宝刚告诉这位朋友他现在碰到问题之后,就用“到此为止”的原则。王宝刚告诉这位朋友说:“以后等你最多就是10分钟,要是你在10分钟以后才到的话,我们的午餐聚会就算告吹了———你来也找不到我。”
看开点,别计较(4)
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逝世前的那20年,崇拜他的人不断到他家里去,希望能见他一面,听到他的声音,甚至于只摸一摸他衣服的一角。他所说的每句话都有人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就像那是一句“圣谕”一样。可是在生活上,当托尔斯泰在70岁的时候,还不及富兰克林在7岁的时候聪明,他简直一点脑筋也没有。我为什么要如此说呢?
托尔斯泰娶了一个他非常爱的女孩子。事实上,他们在一起非常快乐,他们常常跪下来,向上帝祈祷,让他们继续过这种神仙眷属般的生活。可是托尔斯泰所娶的那个女孩子天性非常善妒,她常扮成乡下姑娘,去打探他的行踪,甚至于溜到森林里去看他。他们发生了很多很可怕的争吵,她甚至嫉妒她的亲生儿女,曾经抓起一把枪来,把她女儿的照片打了一个洞。她会在地板上打滚,拿着一瓶鸦片对着嘴,威胁说要自杀,害得她的孩子们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吓得失声大叫。
结果托尔斯泰怎么做呢?如果他跳起来,把家具打得稀烂,倒不怪他———因为他有理由这样生气。可是他做的事比这个要坏多了,他记了一本私人日记!在那里面,他把一切都怪在太太身上。他下定决心要下一代能够原谅他,所以把所有的过错都怪在他太太身上。而他太太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的这种作法呢?这还用问,她当然是把他的日记撕下来烧掉了。她自己也写了一本日记,在日记里把错都推在托尔斯泰身上,她甚至还写了一本小说,题目叫作《谁的错》。在那本小说里,她把她的丈夫描写成一个破坏家庭的人,而她自己则是一个烈士。
所有的事情结果如何呢?为什么这两个人会把他们惟一的家变成托尔斯泰所描述的“一座疯人院”呢?很显然,有几个理由,其中之一就是他们极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不错,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别人的意见。我们会不会在乎应该怪谁呢?不会的,我们只会注意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不会浪费一分钟去想托尔斯泰家里的事。这两个无聊的人花费了50年的光阴住在一个可怕的地狱里,只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足够的价值判断力,能够说:“让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马上告一段落,我们是在浪费生命,让我们现在就说‘够了'吧。”
不错,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是获得心理平静的最大秘诀。而我也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理出一种个人的标准来———就是想清楚和我们的生活比起来,什么样的事情才值得的标准,我们的郁闷就有50%可以立刻消除。99
心灵也要卸卸妆
活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人际关系或工作上的一次失误、旁人顺口说出的一句话,都会给一些人造成心理负担。周围人的吹毛求疵、说三道四,加上身边缺少可以倾诉的对象,更容易使这些人陷入一种无谓的困扰中,难以自拔,十分需要寻求一种解脱之法。
在日本大阪,家庭主妇阳子每周一次到所属小区的救助中心去做志愿者,为生活困难的人提供义务帮助。每逢这一天,邻居见到她时都会说:“你的情操很高啊!”阳子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常常为此而郁闷不快。为了去海外旅游,阳子想请人来替换她休假期间的工作。如果被直言回绝倒也罢了,偏偏被人多说了几句,她听了以后感觉如芒刺背,非常郁闷。如果你是阳子,你会怎么办呢?
从社会环境来讲,长年的经济不景气,上司对部下的工作失误越来越不予宽容,尤其是公司里的人事考核与学校的分数制度格外被看重,这些都给人带来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在这种环境里,人们的情感、行为相互作用,思路往往朝着一个方向,容易造成情绪波动。
东京心理动态研究所所长柳平彬总结出一套自我调试的方法也有人称其为“心理卸妆法”。就像女性每晚睡前卸妆一样,把当天的心绪整理一遍。对于负面的记忆,要在入睡前予以全部清洗掉。具体方法是:在临睡前,可以先想像有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如果想像不出来,也可以面对一张小溪的图片,回忆当天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让它们全部顺流而去。接下来低吟三句话:
①“我愿意……”(比如自己最期望的心境);
②“我会做……”(比如能够胜任的心境);
③“我有志于做……”(比如对待使命的精神准备)。
以前面提到的志愿者阳子为例,她的第一段话可以是“我愿意帮助老人”;第二段话为:“我有照顾老人的能力”;第三段话为:“照顾老人能使我快乐。”如此与自己信心对话,最后再叮嘱自己:“明早一醒来,头脑一定非常清晰并心情畅快。”说完,尽快入睡。
运用心理卸妆法最关键的一条是树立远大的志向。人生如果有了远大目标,即使面对挫折也会很快摆脱低沉情绪,引出正面效果。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不见好转,就该想到是否患了抑郁症,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幽默小贴士偷绳
有一个人因偷了只牛而被罚游街示众。他的一个朋友在大街上看见了,便走向前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那个人说:“唉!真是倒霉!前天我在街上闲逛时看见地上有一根绳子,我想那条绳子日后也许会有用处,就顺手将它捡回家去了。”
朋友说:“怎么为了这点小事就罚你罚得这么重?”
那人回答:“因为我没看见绳子那头还拴着一头牛啊。”
第四章别跟自己过不去
只要你觉得你是一个具有生存价值的人,只要你能够使你自己摆脱那些微不足道的哀怨,你就能享受人生,并活得精彩。这才是积极生活的态度。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坐在车上,你透过车窗数眼前飞逝而过的电线杆数目;上厕所,你会数瓷砖的数目,不数心里就不舒服。把门锁好出门后,总担心没有锁好;总嫌自己的手不够干净,或是老觉得自己的衣服脏,整天洗手洗个不停,每天换几次衣服。明知自己的做法十分过分或愚蠢,自己的想法毫无现实意义,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你有以上行为“习惯”,且常常发生,自己又觉得苦恼,摆脱不了,那么,你就可能患上了“强迫症”,或者“强迫性神经症”。这是使一个人容易产生郁闷情绪的根源所在。
打开心中千千结
“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患强迫症的人,对自己的某些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明知是不合理的,却不能控制,无法摆脱,焦虑和痛苦常驱使他一次又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去重复那些毫无意义的思想与行为。譬如,重复性洗手怕的是自己的手脏了,或者会得传染病;重复性关门、检查窗子关好没有,就是怕小偷或者强盗进屋,发生可怕的后果等等。强迫症的病态不在于那种心不由己的自我强迫本身,而在于患者感到必须对它加以抵制,从而产生的一种痛苦心里。
有位朋友小王最近也出现了这种症状,每天到办公室干不了多少事,就要跑回家看看门是否锁好了,跑下楼看看摩托车是否上锁。开始大家都没有在意他反常的行为,后来见他跑多了,慢慢才知道他为什么经常离开办公室。原来小王前段时间丢了一串钥匙,也不知是何时何地弄丢的。因为担心让坏人捡到了跟踪到家行窃,只好换了门锁,重新配了十几把钥匙,心里很不好受。不久,他一次上班没有把车库门锁好,到下班的时候才发现,虽然没有人偷车,但他还是后悔了好一阵子。刚好那时他又在报上看到惯偷如何开锁盗窃的案件,种种有关的事件让他对门锁、车锁特别关注起来,以至行为反常,无法自制,并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强迫症的起因很多,首先,强迫症患者多数以前有过精神创伤的经历,如近亲的丧亡,本人或亲属突然生病或遭遇危险意外等。因为在突发性不幸事件发生时,人往往有一种恐惧感,总有一种抵制有害行为的内心冲动,总是害怕一些不利于己的事件发生,在这种期待性恐惧情绪的支配下,就容易引发此病。例如,有一个小女孩因发现和她同床而卧的姑姑在夜间突然死亡而起病。还有一位女中学生,在听别人讲笑话时捧腹大笑,前俯后仰,因裤子纽扣脱落、长裤掉下露出内裤,引得同学哄堂大笑。以后,她每天早上起床,穿好裤子后便开始反复检查纽扣的线牢不牢,纽扣有没有扣好。这样反反复复,以至于穿一条裤子总得花上很长时间。她自知这样做没有必要,也想控制,但一控制内心就非常紧张,感到气急、心跳加快。
随着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社会信息量急剧膨胀,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就业与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这种社会性紧张刺激的增多已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为完成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种挑战所带来的压力,人们的心理负担过于沉重。人的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在自我调整,以保持心理的平静,就像人的皮肤时时刻刻都在和外界有害的细菌斗争一样。但这个斗争是有限度的,细菌一旦突破了皮肤这道防线人就患病了。人的心理也是一样,一旦外界因素过于强烈,对我们的心理刺激太大,我们的心理调节功能就会失去平衡,从而患上心理疾病。强迫行为的产生一般多是由于身心疲劳,诱因可能是某些重大的刺激。例如,有的患者惊闻自己的亲友因门没有锁好而遭窃,刚好自己又发生过忘记锁门等事,因而便对锁门异乎寻常地重视起来,致使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检查自己的门锁,害怕重蹈亲友的覆辙。
一脚踢开“强迫症”
上面介绍了那么多强迫症,相信大家对强迫症的危害已经很了解了,那么我们就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将“强迫症”一脚踢开。小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家住农村,兄妹四人,在乡下念完小学、初中。从小就很懂事、守规矩、成绩优良,一直在班上担任学生干部。16岁考入县城高中后,学习勤奋,但因为课业日渐紧张,对兼任学生干部活动多、影响学习有顾虑,但老师提出优秀学生干部考大学时能降低录取分数线。他常为此而苦恼、矛盾,既怕耽误前程,又怕辜负老师终日苦思冥想,难以决断。每每晚上下定决心,但次日起床后又动摇了。为此心情烦躁,全身倦怠,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他感到问题严重,于是就强迫自己学习,规定每日早上4点起床,晚上12点就寝。但他常手捧书本,思想却云游四方,自称“该记的记不了,该忘的忘不掉”。从此做事更加小心缓慢,走路的时候总是左顾右盼,怕撞到别人;每次去上课前总是要反反复复的检查自己的书包,有时候睡着了也会突然醒来看看明天上课用的笔记有没有带、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提水时小心翼翼,偶尔给别人鞋上溅上几滴水,也于心不安,非要替别人擦干净不可。某日去邮局取汇款15元,柜台上放着三张5元,一目了然,他接过手后就放进了衣袋。一出邮局,他就觉得此举过于疏忽,便将钱掏出来再数,可是再一转念,他不确定衣袋里是不是原本就有一张5元的钞票呢?这样翻来覆去地苦思冥想,久久不能忘怀。书桌衣箱整理再三,以防失落物件,自感多余,但非如此心不得安,做事效率渐低,虽想笨鸟先飞,仍成效不大。一次在图书馆借用女同学的笔,用完后客气地说了声:“麻烦你了。”出馆后突然想到应该说“谢谢你”,不应该说“麻烦你”,便回头想去找那位女同学更正。刚走几步,又想到这不过是区区小事,这样大费周章,岂不是很好笑吗,于是又转身返回宿舍,但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近两年来,每天早晨控制不住回想前一夜的梦境,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克制不住地为许多微小的事情困扰不已,并将这些琐事记在纸条上,反复检查,比如记述身边的物品,不断地数地上的小石子等东西。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把房间里的物品点过一遍又一遍。这些症状近半年来明显加剧,严重地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与学习。他也知道这些想法和做法实在没有必要,极力想控制,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痛苦至极。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蔡病情越来越严重,有时明知是坏事,也想去做,常常担心自己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毁了前程。譬如女同学在与自己谈话时,他总有上前去拥抱亲吻的冲动。他一方面必须极力抑制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竟有这样的念头烦恼羞愧不已。
根据小蔡存在的症状,他可能是患上了强迫性神经症,它的特征有:①症状具有属我性,并不是外力所致,而是自己思虑的内容;②症状违反自己的意志而反复出现;③力图摆脱或抗拒强迫内容;④症状的出现和对症状的对抗二者产生的心理冲突导致焦虑和痛苦;⑤对症状的内容具有批判力,即自觉其不合理或毫无意义。
其实,在我们周围,有太多的人都患有类似小蔡的病症,但这只是一种长期压力下的精神反应,只要抒解得宜,自然就能摆脱这样的困扰。换句话说,保持豁达宽容的心,是拥有快乐人生的前提,随时去掉不良情绪,缓解内心痛苦和烦躁,则是永享快乐的秘诀。学着放松自己,不要总是给自己施加一些并不存在的压力,如此,你才能从这些扰人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轻松愉快。
洗不净的手
讲卫生、爱干净是一种应有的良好行为,但过分讲究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医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作“洁癖”。
有一位女性叫文淑,36岁,是一家百货公司的业务部经理。商场的职工几乎都知道她有反复洗手的毛病,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