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色-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你们搞活动必须跟我先打招呼。”黄克说。这时他已经不再笑了,毕竟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笑的事情。

  江小牙的愤怒半途被黄克堵住了,她脸色通红,她简直不敢看黄克的眼睛,这时她听到黄克轻轻地说,“你回教室去吧。”然后她听到黄克离去的脚步声,很轻,很有节奏……

  黄克走后,江小牙独自站在栏杆边上,她感受到黄克离去的空白处有风吹过来。她突然觉得自己很蠢很蠢:一是她做这件事很蠢,她本来以为自己开了次“历史先河”,本来以为该得到老师表扬的,但是却招致班主任受罚;二是她以为她的气愤她的嚷嚷能表达出她的正义她的善良,而这种正义和善良能够给黄克一点安慰的,但是黄克却断然地拒绝了她的同情。仿佛是她江小牙欠着黄克那些钱似的,她告诉自己,一定要设法还黄克的钱。

12、贫穷的羞耻素
一个意念一旦在心里生根,就怎么也拔不出来。几天来,江小牙一直在想赔黄克的钱,而实际上,她并不知道黄克的工资到底有多少,她想至少也有四十元吧,但就是这四十元,对她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目。那时家里每个月寄给江小牙的生活费只有二十元,买了饭票、作业本和日用品后,已经没有什么剩余。当江小牙意识到这一点后,她第一次发觉要还清黄克那一个月的工钱简直难以想象,第一次发现她的贫穷那么深刻地让她感到羞耻。

  凑巧的是,那一年寒假乡里收购板兰根,江小牙像撞到了大运,每天黎明鸡刚叫过头遍,就跟着姐姐进山采集。记得有一天黄昏去山口卖板兰根,收购员称完货后,才发现已经没有了收购款,于是让两姐妹等着自己回镇上去取。但是那两个人一去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回来,两个女孩就坐在村边的一个柴堆上,望着通向村外的那个路口,一直等到第二天黎明。那一晚姐姐到路边一家小店买了最后的一碗米粉,自己吃了几口后,说是不饿,就全让给江小牙了。半夜江小牙冷醒过来,发现姐姐坐在她的身边,姐姐的棉衣一半盖在江小牙的身上。

  就这样,那个假期江小牙与姐姐割了近五百斤的板兰根,总共卖了八十多元钱。这是江小牙此生见到的第一笔“巨款”,姐姐让江小牙留了十八元,姐姐说:“读书费脑,吃好一点才能考大学。”江小牙心怀歉疚地全部收下了,因为她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江小牙返校的那天,姐姐给她买了件白底红花的的确良衬衣,姐姐说:“在学校要穿好一点,免得让同学瞧不起。”江小牙问“多少钱?”姐姐说“不贵。”就把衣服放到江小牙的提包里,然后问,“不去看唐老师了?”唐方良就住在镇上的东头,江小牙想了想说:“来不及了。”于是她们不约而同,抬头看了看远处城墙上的那口大钟。

  姐姐说,“咱们到车站等车吧。”于是提了江小牙的塑料提包,沿着那堵褚红色的城墙往前走。刚进车站候车室,就看到一辆车进站。姐姐说,“就搭这一辆吗?”江小牙点了点头,姐姐就挤到窗口去给她买了票。车门打开时,姐姐抢上去占了座位,把江小牙换上车后,她像完成了什么似的,还没等车开动,就一个人默默地走了。

13、怀春
刚开学的几天,同学们的谈兴是最旺的。这天熄灯过后,一个同学说起甘玉婷的*韵事,她的故事是从一个亲戚那里听来的:话说我们的甘小姐,在大学里即使算不上一朵校花,至少也是系花、班花的。当时追她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她最终却选择了一个米的男同学,两人同进同出同碗同勺,让无数女生大跃眼镜,让无数明恋和暗恋她的男生们,一个个都狂怒不已。不少人都预言甘玉婷最终会另择佳配,那位矮男生将会跌得很惨,没曾想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那男生却甩了我们的甘小姐,与一位丑女共赴前程。甘小姐一气之下,从三层高的宿舍楼跳了下来,人一着地,即时气绝,大家手忙脚乱送医院抢救,原来甘小姐只是脚扭着了——“东窗事发,于是她被分配到我们这里来。”讲故事的女同学说。

  甘玉婷的*事弄得女孩们唏嘘不已,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那位女同学说,“反正我那位亲戚是这么说的。”然而不管女孩们是不是喜欢,甘玉婷都那么特立独行地活着,她的美丽和妖娆,像她的流言一样不断地在春寒中传播。

  在甘玉婷身上过了一把嘴瘾,女孩们又把目标锁定在黄克身上,并为这位英雄的出处而争论不休。有同学说黄克大学读的是专科,也有人对此并不相信。认为黄克是专科毕业的同学,论据是“黄克被分配到永荔中学,就是最好的说明。”不相信的,认为像黄克这样高水平的老师,专科是培养不出的。其实黄克水平有多高,她们是没有能力来估量的,她们唯一判断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是不是讨人喜欢。

  80年代高校的招生率,让无数年少的孩子被关在大学的门外。因此黄克向校方立下50%升学率的“军令状”,无形中给了女孩们美好的希望,好像她们的命运,不是由自己闯出来,而是由黄克说了算似的,而黄克也因自己这一空头支票而倍受学生瞩目。只要听到黄克的名字,江小牙就特别兴奋,她像被一个小锤敲打似的,心里是既舒服又疼痛,尤其是别人把黄克跟自己扯在一起时,她甚至生出一股细细的说不清的甜蜜。为了经常能体会到这种甜蜜,她甚至有意无意扮演主持人,把话题动不动就往黄克的身上引,等到“嘉宾们”在这个话题上充分展开,她才闭上嘴巴,貌似公正,实则在点滴不漏地静静倾听和享受。

  其实黄克和罗向德都让江小牙崇拜。首先他们那标准的国语,在江小牙看来,不仅优美动听,还代表着时代进步。这两个人各自的特点都十分鲜明,罗向德看上去知识更加广博,对学生更有耐心,并且思想激进观点鲜明,尤其是他对江小牙的宠爱,那是人所共知的。在罗向德面前,江小牙觉得十分平等,说话也就总是无所顾忌。

  黄克这个人则有些不同,他外表冷漠,不亢不卑,说话点到为至,时常让人费尽琢磨,但是他只要开口一笑,那带点天真的烂漫,美得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不知道为什么,江小牙一见这个人心里就会发慌,而黄克仿佛故意折磨她,对她总是不咸不淡,即使这样,江小牙对黄克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次仍然会浮想联翩。就是黄克因舞会被罚一事,江小牙也想了很多,最后她一厢情愿地认定,黄克这么做完全为了她江小牙,这,也是江小牙执意要赔黄克的钱的重要原因之一。江小牙想到有一天自己把钱交到黄克的手上,那种感觉,那种幸福,天,她简直无法想象。 。 想看书来

14、永远的花衬衣
对黄克的崇拜和臆想,让江小牙赔偿的愿望变得越来越迫切。但不管她怎么努力积攒,开学已一个多月,那40元巨款仍然是个未知。一个晚上,江小牙的大脑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她想到了压在箱底的姐姐买给她的的确凉花衬衣。

  星期天,江小牙来到了县城唯一的那家照相馆。十五年来,江小牙总共拍过四回照片,一回是初中的毕业照,是跟全班同学一起照的,她站在最后一排,脸上愁苦地笑着。另一次她穿着借来的裙子,站在一个拱桥下,撑着一把黑布伞,很招牌的样子,这是专为送给初中同学留念的。还有一回就是好朋友李秋萍过十五岁生日,她挽着李秋萍的手,她们站在茅江边上,脸上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再一次就是这次——她要与姐姐送给她的这件的确良衬衣,进行一次“与美丽的告别”。

  在照相馆门口,她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走了进去。她几乎是含着眼泪穿上那件白底红花衬衣的,坐在照相馆的那个木凳子上,她感到很不自然,等到照相员一按下快门,她马上站起来把衣服脱了,并小心地包起来。那一天,江小牙把衣服卖给了一个做服装生意的同学母亲,换回来八元五角钱,加上自己先前攒下来的,江小牙总算凑够了40元这个数。

  又一个周末降临,江小牙像着了魔似的,从清早8点钟起,就一直守候在黄克宿舍对面的小花园里,捧着一本书装模作样地小声朗读。在还钱之前,江小牙要弄明白黄克在不在宿舍,是一个人还是有别人陪着——听说黄克与县商业局的一个姑娘在拍拖,江小牙很害怕不小心撞上他们,那样她潜心设计的美好场景就会泡汤。将近11点钟,那扇暗红色的小门终于开了,黄克从门里走出来,拿着一个饭碗往饭堂的方向走去。江小牙断定,黄克房间里确实不会有其他人了。于是她跑回宿舍,把装钱的信封夹进一本英语书里……

  正是杜鹃开放的时节,空气里全是花朵和泥土的芳香,树上的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着,虽然是把自己的钱掏给别人,江小牙的心情还是说不出的畅快。这两个多月里,江小牙无数次想象着怎样走近黄克,怎样把40元钱交到他的手上,怎样看他惊喜地责备她,或者亲切地朝她微笑——今天这一切终于可以成为现实了,从此以后,江小牙将不再欠黄克什么,她将可以平等而轻松地面对这个让她崇拜的人……

  尽管心里设计了千遍万遍,但走近黄克宿舍的时候,江小牙还是有些紧张。无论走得快了还是慢了,她都害怕引走别人怀疑,她努力让自己能够从容一些,那段并不长的路,她仿佛用了一生才走到尽头。站在那扇小门之前,江小牙屏住呼吸,定了定自己的心神,然后举起手来,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后传出黄克“是谁”的声音,接着门就咿呀打开了,黄克探出头来,毫无表情地问了句“什么事?”江小牙有点尴尬,她从黄克的胳肢窝往里看去,隐隐约约看见一张吃饭的桌子上全是书。听说黄克一直在复习考研究生,看来是不便打扰,就说:“我来还点东西。”

  这时黄克已经把门打开,把江小牙让了进来。一个女学生到一位单身男教师的宿舍,是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因此江小牙并不打算多耽搁时间。看着黄克很不自然地给她倒上开水,江小牙有些不好意思,她并没有喝开水的意思,只急切地把那个揣在兜里的信封掏出来,放到靠门边的桌子上,轻轻地说了句,“我还你的钱,上学期你被学校罚款的钱。”说完后,江小牙转身走了,她甚至没有勇气看黄克一眼。在走出黄克宿舍的同时,她仿佛听到黄克在身后叫她,她的眼睛有些模糊,她加快脚步跑回宿舍,一躲进蚊帐,泪水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正在江小牙要哭出声的时候,她听到好像黄克在门外叫她的名字。江小牙赶紧抹一把眼泪,磨磨蹭蹭走到门外,黄克正站在门前的桂花树下,黄克把那个信封递回江小牙,轻轻说了句“你把我当什么人。”然后转身走了。黄克的笑十分亲切,带着一种体贴入微的成份,这给了江小牙一种异样的感觉。

  江小牙拿着那个信封,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回味什么似的,然后她再次冲回宿舍,把蚊帐放了下来,躺在床上着迷似的回放与黄克交谈的每一个细节。她这样一直回味了好久,才突然想起什么,爬起来穿上鞋子就往外跑……但是她的花衬衣再也回不来了,它已经在三天前被老板以十二元的价格卖了出去。

  好长一段时间,江小牙一直对她的那件的确良耿耿于怀,只要上街,她就会盯着行人挨个地看,希望能够发现她那件白底红花的的确良衬衣。那是姐姐特意给她买的,立领,扎袖,时下最流行的款式,穿上去既合身又漂亮,可是江小牙却再也没有了。她无数次躲在茅江边上,把那张照片拿出来细细地看,虽然照片是黑白的,但她却感受到了那衣服上朵朵红花的鲜艳。

15、作文课
江小牙的作文经常被当成范文在课堂上朗读,每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自己的作文,江小牙的虚荣心都得到空前的满足,她简直恨不得天天都上作文课,每天都可以看见李校长捧着作文簿,煞有介事地走进87班的教室。但是马也有失蹄的时候,江小牙偶尔也会不被选中,这时她就像被太阳突然暴晒,一下子耷拉下脑袋;不过好了伤疤忘了疼,一到写下一次作文,她又可以重新振作,投入到新的期待之中。

  那时候的作文簿是十六开横翻页的,与一般三十二开的其它作业本截然不同,因此远远就可以分辨出来。当江小牙站在教学楼上,看见李校长捧着那叠又厚又重的作业簿,出现在由办公楼通向教室的那条冬青小路上时,心里止不住一下子欢呼起来。对李书康老师手上的作文簿,江小牙是满怀信心的,她已经认定,她的这篇作文,没有谁能比它更优美了,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已经完全不容置疑;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还向同学们展示她的另一种才华,一种像她这样年纪的学生,一直梦寐着拥有的才华。

  李书康校长的脸上,总是似笑非笑的,因此有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三个字叫着“笑面虎”;江小牙则更愿意有点诗意,她把李校长叫做“永恒的微笑”,因为他喜欢李校长这种似是而非的笑容。首先是李校长的水平高出其他老师一截,同时他的教学方法,也让同学们大为称道;更重要的是,李校长风度翩翩,他那“永恒的微笑”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深奥而不可捉摸的东西。这种深奥和不可捉摸,就是一种深刻的表现,在江小牙那样的年纪,是很追求“深刻”的,就像她鄙视“幼稚”一样;她一直认为“深刻”的反义词不是“浅薄”,而应该是“幼稚”才对。

  当李校长带着“永恒的微笑”刚走进教室,江小牙就喊了一声清脆的“起立”。江小牙喊“起立”的时间把握和声音的响亮程度,通常是“具体老师具体操作”。比如对那个威严的历史老师,江小牙是从不敢耍花招的,每次都是等他在讲台上站定,才规规矩矩地喊出一声响亮的“起立”。而对喜怒无常的罗向德,江小牙就可以随意发挥了。有一次她远远看见罗向德走向教室,脸上笑嘻嘻地,就让文娱委员起头唱起了《十送红军》:“一送”一段,“十送”就整整十段,要唱完足足得花将近五六分钟。唱完之后,罗向德脸上的笑也没有了,站在讲台上气愤愤地问:“谁带头的?啊,谁带头的?谁?” 

  这次江小牙冲李书康的这声起立,明显地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在同学们“唰唰”的起立声中,李书康淡定自若,直到在讲台上站好,慢慢地放好作业本,才抬起头来扫了全班同学一眼,微笑着轻轻说了声“坐下”。

  李书康这不动声色的“坐下”,对江小牙来说就是“风度”。

  “今天讲作文。”李书康说,“不过在讲之前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接着他在讲台上来回走了两圈。

  “什么是记叙文?”

  有同学站起来回答,“记叙文就是用讲事实的形式,纪录下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的一种文体。它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事实。”

  “好,那么我再问一个问题:什么叫做标新立异?”

  “标,是用文字或其它事物表明;异,是不同的,特别的。原指特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后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有所不同。”李秋萍翻出成语词典大声地念着。

  “嗯,不错,你这是哪一年出的成语词典?”李书康问。

  “1981年的。”李秋萍看了看扉页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