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枫叶红了-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年年是五好社员,第一好就是政治思想好。送我去参军不正是把好了政治关吗?”刘晓楠不服气。
“晓楠呀,你就不要倔了,你知道我说的把政治关是指什么。有什么办法呢?你就认了吧。啊?”功保哥知道晓楠是个好青年,但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上面的规定,全中国都是这样。
一条无形的精神枷锁,硬是捆住了一个热血青年,捆住当年千千万热血青年。刘晓楠能奈几何?
现在,时代变了,精神枷锁被打碎了。刘晓楠要以一个堂堂正正的共和国公民的身份,理直气壮地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去为自己的国家流血牺牲。
原第十九章 首长,您让我去吧(3)
对西洲非常熟悉的刘晓楠,一踏上西洲的土地,就能感觉到战争的气氛。往日马路两边热热闹闹的部队军营,如今竟然冷冷清清。除了军营入口处的哨兵,看不到一个军人,更没有了往日大操场上呼喊着整齐口号的操练队伍。只有军人服务社的前坪上,一堆堆的军人家属凑在一起,或相互低声说着什么,或一言不发地坐在一起。显然,她们的男人,军人们已经开往前线了。
见到这座军营,刘晓楠又回想到当年下放时与它的情感纠葛。这座军营有着刘晓楠四年知青生活中,除了看书以外的又一重要文化生活内容。那就是每周一次的露天电影。在那个文化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每个礼拜能看一场电影,而且是免费的,那可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部队里每个礼拜六放一场电影,就在大操场上,挂一大块白幕布,露天放映。解放军战士们按连队一个一个方阵的坐在地上,整整齐齐的。老百姓们就可以围在部队的周围,或是站到银幕的背面去,借光看不花钱的电影。
只要部队有电影,上林湾的年青人和孩子们是必定要看了,刘晓楠也几乎是一场不落地全去看了。他还记得,那个年代出来的革命样板戏电影,他都是那样站在部队战士们身后看的。还有那时难得看到的外国电影,如阿尔巴尼亚的游击队战斗故事片,朝鲜的极富感*彩的政治教育片。记得最清楚的是朝鲜的影片《卖花姑娘》。那首充满哀伤的主题歌,刘晓楠现在还记得:
“卖花姑娘
手提花篮
一步一步
叫卖花……”。
奇怪的是,有一些在那时社会上禁演的影片,竟然在部队的大操场上可以看到。给刘晓楠印象最深的,是一部反映江南水乡农村生活的影片《蚕花姑娘》。电影里那如诗如画的美丽场景,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给人一种在那个年代难得一见的美好艺术享受。这部电影里那首歌,刘晓楠还记得唱:
“水乡三月风光好
风车吱吱把臂摇
把臂摇
挑肥的担子连成串啊
罱泥的船儿水上漂
罱泥的船儿水上漂”。
到部队营区看电影,给了刘晓楠莫大的精神享受,但也曾让他受到过难言的屈辱。
有一次,在等待电影开映的时候,部队营房那明亮的灯光吸引了刘晓楠。他循着灯光走到一座营房边,透过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房间里整齐划一的战士内务状况:折叠得方方正正如豆腐块的草绿色军用被,墙上一溜挂着的军用小挎包,一根绷得笔直的铅丝上晾着清一色的白色毛巾,下面的小条桌上那一排口杯,把手都朝着一个方向,连杯里牙刷都是一样的方向,一样的斜度,沿墙根则是一排摆放整齐的洗脸盆。
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啊。这里的人,那些当兵的人,精神上该有多么爽快啊。刘晓楠想,自己什么时候能过上这样精神舒畅的日子呢?哪怕是扛抢上战场,去流血牺牲,只要是做一个得到国家和社会尊重的人,自己都愿意。
一边想着,刘晓楠竟不知不觉地走到了那座营房的大门前。大门旁的外墙上有个墙报栏,上面贴满了各种写有文字的格子纸。刘晓楠好奇地往前凑了凑,想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
“哎,你,干什么啊,想偷看啊?”房间里正好走出一个泼洗脸水的军人,严厉地指着刘晓楠喝问着。
“什么偷看啊,说得这么难听。你那东西不是在大门外面吗?”刘晓楠是容不得别人说自己坏话的。
“外面?连你站着的地方都是军营的,怎么成外面了?这里的东西都是部队的,都有军事秘密,给坏人看去了行吗?”那个当兵的也不含糊。
“谁是坏人了?”刘晓楠听人这样说,急了。
一直跟着他的仁华也赶快帮他说话,“他是我们队里的知青,不是坏人。”
“知青?”当兵的疑惑地盯了刘晓楠一会儿,以一种不屑的口气说:“知青里面可教育好的子女多着了,保准你不是?”
“可教育好的子女”,这是那个年代里,对于其父母被划入敌对阶级阵营的青少年的特别称谓。俗称就是“狗崽子”。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开恩,给这些青少年留条活路,赐了这么个雅称。
刘晓楠听当兵的这一说,一股气直冲脑门,“你,你,”叫着就要向那当兵的冲过去。
正在这时,刘功田不知突然从哪里冲过来,一把拉住晓楠,“电影开映了,看电影去,看电影去。”一边死劲地拖着晓楠离开了那座营房,回到大操场上。
第二天,功保哥严厉批评了晓楠:“晓楠啊,我怎么说你啊?你在军营里吵什么啊?要不是功田拖住你,你要是被那里抓去关几天,是你自检的。搞不好,还要调查到你父母那里去,不就麻烦大了吗?”
天呐!自己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从小受党的教育,一心想做共产主义接班人,怎么就成了敌人那边的孩子了?难道中国的革命人民太多了,硬要把自己这样的人往敌对阵营推?世界怎么会是这样呢?当时的刘晓楠,这个政治上尚还幼稚的小青年,心里充满了迷茫、屈辱和忿懑。
刘晓楠一边回忆着一边往上林湾走。
到了坦克团驻地的那个山坳了。从坦克团出来的那条简易路,还有着不久前被重量级战车高密度辗压的痕迹。路面的铺路石多被辗成了碎屑,路边的树杆上还有被挤压的石头弹射而打出的破口。可见,战车出征时,走得多么急促,多么壮观。
本来已经心情激动的刘晓楠,看到这一切,情绪愈发高涨了。子弟兵已经出发了,自己一定得抓紧,追上去,和他们一起为国而战。刘晓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朝上林湾走去。。 最好的txt下载网
原第十九章 首长,您让我去吧(4)
在上林湾,刘晓楠见到了功英哥和功保哥。这两位现在是西洲的当家人了,一个村长,一个书记。文英姐放假回来后,正带着孩子住在哥嫂家。寒喧过后,刘晓楠说明了来意。
功保哥笑了笑,说道:“晓楠啊,这么多年了,还舍不下参军的愿望啊?好吧,这回我和功英哥就尽力帮你,成全你。”
他又回头对功英说:“怎么样,村长,你就辛苦陪晓楠跑一趟?”
功英哥笑着在晓楠肩上拍了一掌,“你这家伙,还是个倔脾气。那就走吧,赶早不赶迟。”
哥俩立马就走。文英姐从后面赶上来,递给晓楠一个手电筒,“回来的时候可能天黑了,带着照照路。我和大嫂等你们回来吃晚饭。”
一路上,功英哥告诉晓楠,“你可能来迟了,师长、政委都带着部队上去了,军营里现在只有一个留守处,那个负责的留守主任可能作不了这个主。”
“他要作不了主,只要告诉我怎么找到部队,我就带着你写的介绍信,去前线找师长、政委呗。”刘晓楠自有想法。
“只怕没这么简单。”功英哥是深知部队的规矩的。
部队的留守处在师部大楼的一楼。晓楠和功英哥找到那里时,正有许多军属围着留守主任在打听前方的消息。
“嫂子们啊,这仗还没有正式打起来,前方的事是绝对的军事秘密,我怎么会知道呢?我真的不知道,而且,那种秘密也该不到我知道。我要知道了,能不给大家说?嫂子们回吧,请回吧。”
被军嫂们缠得焦头烂额的留守主任,好不容易把她们打发走了,西洲村的村长带着个年轻人已经站在他面前了。
“啊呀,刘村长来了,请坐,请坐。”主任赶快招呼。部队营房走空了,与驻地乡村领导搞好关系,才能做好营房安全保卫工作。他一点也不敢怠慢了这位大村长。
“主任,我先介绍一下,这是我弟弟刘晓楠,省城的大学生。”功英哥指着晓楠说。他又回过头向晓楠介绍部队留守主任,“这位是留守处的一号首长。”
“首长,您好。”刘晓楠恭敬地向着首长微微躬了一下腰。
坐定后,刘晓楠说明了来意,又恳切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首长,参军当兵,为国而战,是我从小的理想。如今国家有战事,我们青年一代理应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出征,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保卫祖国。”
“小刘同学,好啊,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代年轻人,就能战胜任何敌人。我们高兴啊。”但是,首长也不含糊地把话说明白了:“小刘同学啊,你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别说是你们热血青年,就我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还想上前线嘞。为这事我还跟我们师长急过,可部队还是把我留下来看家了。我呢,也只有一条,服从命令。”
“首长,您知道留在后方多难受,那您就帮我上前线吧?”刘晓楠乘机央求他。
“小刘同学,你别急,听我把话说完。”主任想按着自己的思路劝导这个青年。
“哎呀,我说主任,我这个弟弟就想知道,你怎么送他上去,他就马上起程。”刘村长可不怕对部队的主任把话说直了。
“那,那,”主任那了几下,还是直说了:“直说了吧,这事只怕还不行,不能办,也办不成。”
“年轻人愿意上前线打仗,是好事啊,为什么不行呢?”刘村长追问着,还介绍了这个弟弟一通强项:“主任啊,我这个弟弟有思想有文化,能吃大苦耐大劳,肯定是个好兵,将来还不定是个出色的将军。你为部队招揽人才,也是好事啊。”
刘晓楠也顺势介绍自己的专长:“首长,您让我去吧。我在大学是学地理的,越南的热带丛林地理状况复杂,我能发挥专业特长,为战友们提供地理地形技术保障。这肯定对增强部队战斗力,赢得战斗是十分有利的。”
“这个我不怀疑,像你这样有知识有能力的同志充实到部队,肯定对部队是好事。但是,但是,”主任斟酌了半天,说道:“你这个具体的事办不成,主要是上面已经有规定,在进入战备状态后,部队不能随意招收兵员。况且,现在部队补员都严格由每年的国家征兵计划来,部队一般不能直接招兵。再说,我这个级别的干部是不能作这种主的。”
“首长,我知道这事可能您也不能下决定。我从省军区来时,听说过部队直招,至少要军师级单位才有可能。”刘晓楠想只有自己上前方找师长了,“要不,请您告诉我部队现在在哪,我自己带上地方上乡村两级的介绍信,直接去找师长、政委。”
“前方部队的驻地是军事秘密,向外泄露是犯纪律的。再说,前方军情对后方留守人员也是保密的,我自己都不知道部队的驻地在哪。”主任赶快解释。
“不会吧,主任。你们之间应该还是要联系的嘛。”刘村长不信。
“是真不知道。我们与师部联系只讲具体事情,具体请示汇报,不允许涉及前方军情的。谁敢违反,军纪处理。”主任已经把话说得很死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原第十九章 首长,您让我去吧(5)
从部队留守处出来,刘功英碰到了熟人,是位军人,他喊了一声:“胡班长。”
“哦,刘村长来了。”胡班长也看到刘村长了。
功英哥告诉晓楠,去年村里“双抢”时,部队去支援,胡班长他们就住在上林湾。
“胡班长,你不是上前线了吗,怎么回来了?”刘村长问道。
“我,”胡班长正要说,看到刘村长身旁的人,就停了。
“哦,这是我弟弟刘晓楠,在省城读大学,回来过寒假了。”刘村长解除了胡班长的疑惑。
“哦。上级给我们紧急调配了一批新装备,我奉命回来带走。”胡班长这才把话说了。
“哎呀,胡班长从前线来啊,给我们讲讲前线的故事吗?”刘晓楠一听说胡班长还要回前线,以为又有办法了,就和胡班长扯起谈来。
“唉,也没什么好说的。现在还没开打,部队整天地抓紧备战,很紧张的。”胡班长确实只知道这些。还没打仗,有什么故事好讲。
“胡班长,你们是驻扎在什么地方啊?”刘晓楠想套出部队的驻地来。
“哎呀,这个还真不知道。”胡班长摸了摸头上的帽子,“你不问,我一直还没想过这事。一天到晚地训练,没心思再想别的了。”
“训练再紧,也不会不知道自己住在什么地方吧?”刘晓楠继续追。
“还真不知道。我们在那里不能随便和当地老乡接触,不知道那块叫什么地名。部队之间联系都是用代号,什么几营几连驻地啊,几号高地,几号洼地啊。嘿嘿。”胡班长这是实话。
“胡班长,你哪天回前线啊?”刘晓楠问到关键问题了。
“你问这个干吗?”胡班长还是很有警惕性的。
“我想跟你去前线看看。好吗?”刘晓楠开始求人了。
“是的,我弟弟想去看看,你们都是年轻人嘛,你应该能够理解。”刘村长在一旁帮腔。
“那不行,我回来是执行战斗命令的,怎么能让个老百姓跟着部队装备上前线?”胡班长使劲地摇着头,“那可是违反纪律,要上军事法庭的。不行,不行。再说,你去那地方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多看看省城大城市。”
“胡班长,我就跟你说实话吧。我是想到部队去找师长政委,要求参军上前线。”刘晓楠想,只有说出实话,才有可能争取到胡班长的支持和帮助。
“搞不成的。”胡班长把在前方见到过情况告诉刘晓楠,要他打消这个念头。
正如省军区那个军官说的,确实有人跟着部队往前方去。胡班长他们那个驻地旁边就有一群这样的年轻人,天天磨着部队领导要参军。部队的营长团长们都劝过好多次了,他们就是不走,还在部队的操场边唱歌,给战士们喊加油。有几个学生的歌还唱得真好听,听说是在大学读音乐系的。
“哈哈,他们那些人不知道,营团一级是不能直接收兵的,至少要师长才有这个可能。所以,我这次就是去找师长。他一批准,我就是解放军战士了。”刘晓楠对胡班长说。
“那更不行。师长要知道是我把你带去,非得毙了我去。”胡班长更不敢了。
“不会的。我跟你去前方,也是执行任务的。”刘晓楠想使个巧。
“你?执行什么任务?”胡班长奇怪了。
“我按西洲村委会的安排,给师长政委送一封重要的信件去。村长哥,你说是吗?”刘晓楠要功英哥配合。
“是的,是的。是关于我们军民共建事情的。县里、乡里都催得紧,必须尽快请师长政委签批。”刘村长说。
“那可以让把信我带去就行了。”胡班长还是不松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