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枫叶红了-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还有,那个张大可,和谭达立齐名的一个作家,听说也在这里中文系嘞。”

  “是啊,人家是已经有事业了,我们就开创个地理事业吧。”刘晓楠有些无奈地说道:“看报纸上讲,我们国家这些年来和国际上隔得太开了,欧美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大发展了,就连小日本都一下子跑过好远了,我们又被甩下好多年了啦。哎!”

  “那地理学不晓得发展成么子样了。”成仲开问了一句。

  “谁知道呀,讲不定地球说不时兴了,早已经是地板说了。哈哈。”刘晓楠好玩地说道。

  “地板说?不是地球了,是一块大平板?哈哈,有意思。”成仲开乐了,“哪一天我们走到地板的尽头,栽下去,落到太空去了。”

  “重要的新观点,地磁学要改写了。”黄粤豫也来了兴趣。

  “你们啊,乱扯。”邵成福笑着打了岔,“不过,刚才汤先林讲得对,像我们这些年纪大的来上大学,就是想转换个身份,以后有机会为国为民做点事。”

  “邵班长胸怀大志啊。”汤先林奉承了一句。

  “过奖了。不过,男子汉大丈夫,一生一世总得干点事,不是讲不为良相就要为良医吗?就是这个意思。”邵成福深情地说道。

  “是啊,历史总是由那此大人物来写的。大丈夫一生不能象汉高祖、唐太宗,那也得要成就一番张良、房玄龄的功绩。”周名鹏来了劲。

  “我倒没想要当大人物,只想做个扁鹊那样的人。”邵成福说。

  “扁鹊?扁鹊是哪一朝的宰相?”汤先林问道。

  “扁鹊不是宰相,是医圣,是中医的祖师爷。”刘晓楠答了一句。

  “医圣?我还不知道嘞。”

  “干吗非得你知道?再说你好像只关心大官。”黄粤豫可不给年纪大的大哥同学面子。

  “你家老子当了大官了,就无所谓了,我们平头百姓就是想着哪天也能过过官瘾。”周名鹏帮了汤先林一句。

  “扁鹊是中医的第一个大师。要论起辈份来,华佗只能算是他的徒孙的徒孙的徒孙。他的医术,”邵成福正要讲下去,又担心汤先林不知道华佗,于是问一句:“老汤,你知道华佗吧?三国里要为曹操开颅的华佗。”

  “知道,知道,你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他不是还为关羽刮骨疗伤吗。这还不知道,我怎么上大学呀?”

  “哈哈,大学生,有水平。”黄粤豫抓住机会报复一回。

第四章  大学第一夜(4)
“小孩子!不要以为你是应届生,就会比我们这些耽误多年的老工大哥、农大哥水平高。”汤先林被点到痛处了,不由得有点生气了,“我给你们出个高水平的题目。”

  “好,听听老汤的高水平。”刘晓楠讲道,又赶紧补了一句:“你比我大几岁,我就叫你老汤了,还有老周、老邵我就都按这个规矩称呼了,可以吗?”

  “他又不老,叫么子老汤,叫名字不行啊?”黄粤豫还在斗气。

  “讲你小孩子,这又不是老的少的的意思,是一声尊称,礼貌,懂不懂?”汤先林马上还击。

  “对,对,是礼貌性的,就像我们可能叫你们小黄、小诸、小成,也不是大与小的意思,是一种表达可爱的语气,小青年可爱。”刘晓楠顺着作了解释,“还是听老汤的高水平吧。”

  “你们读过恩格斯吗?”汤先林语气有点得意,“这是高水平吧?”

  “高水平,讲到马列的祖师爷了。”黄粤豫没忘了及时顶一句。汤先林没理他,继续说自己的:“恩格斯对家庭有个定义,家庭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

  “是这么个意思。”邵成福附和了一句。汤先林继续说他的:“那么,大家说说,家庭以后会怎么变化发展?”

  “怎么发展?怪问题。”黄粤豫没好气地又顶上了,“男的女的,结婚,生孩子,孩子再结婚,再生孩子。你总读过老三篇《愚公移山》吧?愚公讲,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你就知道结婚生孩子。”汤先林回过去。

  “人家黄粤豫也到了结婚生孩子的年纪了。”周名鹏没忘了及时帮着汤先林。黄粤豫也不示弱,“是啊。你们是饱汉子不知饿汉饥啊。”

  “哎,哎,这是大学生宿舍啊。”邵班长及时制止了。

  “是的,邵班长,批判他。哈哈。”汤先林幸灾乐祸,但没忘了继续他的高水平,“黄粤豫,我是说家庭这种现象最终会怎么样。”

  “哎,汤先林,这我也没听得懂。”周名鹏倒是对汤先林的高水平有兴趣。

  “那我就起个头吧。”汤先林真的充起高水平来了,“家庭是随着私有制而产生的吧?”

  “是的。”周名鹏应和着。

  “那么,按*恩格斯的说法,到了共产主义,私有制没有了,消亡了,是不是?”

  “是的。”

  “私有制都没有了,那么,随私有制而产生的家庭是不是也会没有了呢?”

  “你是说,到共产主义家庭就消亡了,没有了?”黄粤豫不由得反问了一句。

  “不是我说的,应该是恩格斯说的。”汤先林结束了他的论证。

  “荒唐。”邵成福不喜欢这种不着边际的瞎扯,“没了家庭,如何生孩子传宗接代,人类如何延续?”

  “这倒有办法解决。”黄粤豫倒来劲了,“听说西方现在都能够搞人工授精了。”

  “哈哈,这小子就知道人工授精了,小痞子。”汤先林趁机报复。

  “你才痞嘞。没有家庭了,你可以乱来了。”黄粤豫毫不示弱。

  “好了,好了,不要拿经典理论开玩笑。就可是政治问题,*的教训还不够,还乱说。”邵班长确实要履行责任把把关了。

  “邵班长,不要这样胆小了,现在什么问题都可以讨论吗。”黄粤豫到底出身硬气,“听说现在还在讨论刘少奇的事嘞。”

  “刘少奇还可以翻过来呀?”成仲开小声地问,“那可是最大的走资派,大叛徒。”

  “什么叛徒啦。”黄粤豫不屑地讲,“政治上的事,谁讲得清?那时候江青、张春桥讲刘少奇是叛徒,结果他们一个是特务,一个是叛徒。”

  “好了。好了。”邵班长还是尽自己的责任,“我们到这里来是读书学习的,不是来搞政治研究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章  大学第一夜(5)
“对,对。”刘晓楠支持邵班长,“我们还是来讲一个实际的学习上的水平问题,英语水平问题。你们三个应届的同学英语都不错吧?”

  “我不是应届的,我在家里玩了一年。”黄粤豫说起闲玩来,一点也不难为情。

  “诸洪强的英语最好”邵成福介绍道,“他的英语参考成绩有八十多分。”

  “那不错。我连英语考都没考,幸亏只是参考成绩,不计入总分。”刘晓楠老老实实地讲了。

  “你不是也读过一年初中吗?再怎么也应该能考个几分成绩呀。”邵成福问道。

  “我那个中学不学英语,学俄语。俄语倒还记得几句。”刘晓楠回忆着,“吃吧洗吧。”

  “你讲什么?”诸洪强问道。

  “俄语,‘吃吧洗吧’,就是谢谢的意思。”刘晓楠说,“还有,‘也是多一点’,就是不用谢的意思。”

  “吃吧洗吧,也是多一点。”诸洪强重复着,“谢谢,不用谢。哈哈,有意思。”

  “这是什么俄语啊。”周名鹏不冷不热地讲一句。

  “其实,标准读不是这样的。”刘晓楠解释道,“是班上有个同学老读不好,就用汉字标在旁边。老师还把他作典型在班上讲嘞。”

  “好典型,坏典型啊?”诸洪强追问道。

  “老师是要大家别这样做。不过,事后好多同学还学着这样标注。莫说,还有点学习效果。哈哈。”刘晓楠讲道。

  “刘晓楠,你说你不会英语,那你考理科,化学还考了100分,怎么考?”周名鹏不相信。

  这可难不倒刘晓楠,他告诉大家:“这还不容易。我把那些化学元素符号、分子式啊都用汉语拼音来读。”

  “怎么读?”诸洪强问。

  “比如水分子,就读作‘呵二喔’。行不行啊?”

  “行,蛮好,新发明。哈哈。”诸洪强笑起来了。

  “莫笑了。以后的英语课,你就当我的小老师吧,好不好?”

  “那不敢。有什么事,你问我就是了。”诸洪强答应了。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殊途同归(1)
下午没事,同学们都出去活动了,尽情享受省城的繁华闹市和大学校园的运动器材。刘晓楠正好一个人安静地休息。十多年了,天天干着高强度的体力活,不干活就是休息。现在居然能够大白天不干活,任由自己看书或者睡觉,真是天大的休息了,是对身体最好的调养了。

  刘晓楠坐在窗口,打开大学英语课本第一册,打算好好复习一下这几天的英语课。虽然大学英语也是众ABC讲起,但刘晓楠知道自己比不得别人,别人对前面的课程只是象征性地复习复习,而自己则完全是从零开始,非得额外加把劲才行。记得那天上英语第一堂课,应老师打开课本第一页,点名叫人念字母表,第一个名就点了“rade 刘晓楠”。刘晓楠楞楞地站起来,开不得口。应老师来了几个“Please”;刘晓楠估摸着是催自己快点读,就硬着头皮读了第一个字母“啊”——汉语拼音里“A”就是读“啊”音。整个教室哄堂大笑,但很快又静下来了。邵成福同学站起来向应老师说明,刘晓楠没学过英语,中学是学俄语的。

  最近一段时间,刘晓楠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英语上。除了跟着课本预习、复习,还用哥哥送给自己上大学的收音机跟了广播里的一个初级班。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混在外语系同学里溜进语音室听音。因为学院打算今年将地理专业从生地系分出来单独建系,所以地理专业的新生就安排在外语系没占满的那栋楼里上课。现在那栋教学楼就叫外地楼。生地系,外地楼,听起来不伦不类,但是,百废待兴的年代,就是这样。

  好在刘晓楠的原则是,不计较这些外在的东西,只是一门心思地集中精力,抓紧时间,多学知识。

  “黎民余,往这里打!”突然,楼下篮球场上的吆喝声中,有一声打断了刘晓楠的学习。黎民余?黎民余在这里?刘晓楠想着赶快站起身来向篮球场上搜寻。看不清,到底与黎民余分开十年了,一下子只怕难得从球场上那些奔跑的人中认出他来。

  刘晓楠赶紧冲下楼,冲到篮球场边,果然是自己的初中同学黎民余,和自己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了。刘晓楠一把抓过黎民余,在他那汗涔涔的光膀子上拍了一掌,“哈哈,我们殊途同归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殊途同归(2)
黎民余是77届考到这里历史系的,早在今年三月份就入校了,已经当了半年大学生了。黎民余那年与刘晓楠分开后,把户口落到了他老家叔叔家。但他叔叔并没让他真正下乡当农民,而是当即在年后春季招兵时将他以农村青年的名义送去了部队。

  按政策,下乡知青至少要两年以后才能参加招工招兵么子的。黎民余那身为大队支书的叔叔为他造了份农村青年的档案,悄悄地把他送出了农村。当黎民余换了军装要开拔时,也不敢去家里见见父母兄弟们,怕被人发现坏了事。但是,黎民余的小弟弟不懂事,见自己二哥参了军,多光荣啊,就向小朋友们炫耀。幸亏被大哥发现了,想法骗过了一帮小孩子,没让这消息在大人们中间传开。

  当了三年兵,黎民余转业到岭西铜矿工作,在机修厂当上了钳工。虽然有了那年头吃香的军龄,但心性高傲的他不屑于钻营,凭着手艺好、肯干,当了个钳工班长,上班领着大伙做工,下班独自一人看书,最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世无争地过着。

  三年前,一个在厂里广受尊重的工人张师傅因安全事故殉职,黎民余与工友们都想去参加追悼会,送张师傅一程。黎民余把工友们的要求向厂长提出来:“厂长,我们都想去送送张师傅。”

  “不行。矿领导要求大家一定要坚持抓革命促生产,追悼会的事领导上自有安排,你们就不要管了。”厂长一开口就拿上级领导压人。

  “我们不会耽误生产的。开追悼会最多两个小时,我们一散会就回厂做事,将下班时间顺延两个小时。不耽误么子事”

  “不行,上级领导说了车间的工人不参加追悼会,你们都去了,领导一看,问起来,我怎么交代?”厂长一讲起来就过头了,“再讲了,张师傅是死于安全事故,有么子好搞大场面的”

  “你讲么子?安全事故能怪张师傅吗?厂子里就这样的条件,张师傅一直是按规矩操作的,出问题是因为设备不行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当过兵的人,有一股子血气,黎民余不由得动了激情,“你就知道上级领导,怎么不想想我们工人群众?你知道我们工人群众与张师傅的感情吗?你知道为什么厂里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吗?那都是张师傅带着大家干出来的。”

  “不管你怎么讲,我要落实矿领导的要求,要对上级负责。不能把事情搞大了。”厂长只听上级的。

  “你这是么子厂长,当心工人师傅们不认你这个厂长。”黎民余想用民心民意来吓吓厂长。

  “认不认由不得你们,我是矿党委任命的。”厂长一脸的不在乎。

  是啊,虽说工人阶级是工厂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但厂长不是由工人选举的,厂长不对工人群众负责,只对上级领导负责。因为厂长是上级任命的。

  黎民余想不清其中的道道,只是觉得厂长不该如此不顾民意。但他认为正确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放弃的。于是,黎民余也毫不让步地讲道:

  “我把大家的意思都跟你讲了,听不听由你,但大家做不做就由不得你了。”

  黎民余讲完,忿忿地回到车间,也不再给大家细讲了,就吩咐开来:“大家中午别回去了,在一起准备花圈、挽联,下午把工作服穿整齐了,戴上白花,跟我去参加张师傅的追悼会。”

  “厂领导怎么讲的?”“同意了吗?”“不会不同意吧?”工人师傅们七嘴八舌地问道。

  “不管他怎么讲,我们一定要去送张师傅。”黎民余坚定地讲道:“但是有一条,开完会大家一定要回车间来加班,一定要完成今天的生产任务。还有,我们今天要做一个最大的花圈,让我们工人群众送的花圈比厂里的、矿里的都大。”

  “好,好。我们一定做得最大最好。”工友们应和着。

  下午,黎民余领着大伙,抬着个八抬大花圈,整整齐齐地步入追悼会会场。厂长看到了,想拦又不敢拦,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一下子傻了,站在一边动不得了。正赶来主持追悼会的矿部的人,瞪着这么个巨型花圈和后面长长的静静的队伍,诧异了。但当他看到挽联上的“机修厂全体工友敬挽”时,似乎读懂了什么,老老实实地站在一边给这支队伍让路。

  后来,听说机修厂总支开会研究怎么处理这事,会上有人讲了,黎民余这小子有反骨,不忠诚,要撤了他的钳工班长。但工友们说,黎民余最靠得住,他若不当班长,大家干活没劲。最后,不了了之。

第五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