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枫林漫步-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所以他在描绘恶魔和地狱时显得自由奔放,那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不知不觉地站在了魔鬼一边”;“没有对立,就没有进步:吸引力与排斥力,理智与活力,爱与恨,对人的存在都是同样必不可少的”;“大地上现在和将来永远都有这两种对立的倾向,它们互相为敌。试图将它们调和,就是企图摧毁人类的存在”;“无节制的道路通向智慧的宫殿”;“只有了解无节制的人,才能得到满足”;“疯子若能坚持疯狂,就能成为智者。”毫无疑问,佐西玛长老是一个聪明绝顶的高僧,但是,他百般教导人们的却是放弃智慧,虔诚地信仰,好像只有俄罗斯人才能够忏悔它们的罪恶,虽然他也教导人们寻找和珍惜世俗的快乐——这是因为老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世主义者:在《群魔》里,斯塔夫罗金问道:“您相信在另一个世界中的永生吗?”基里洛夫答道:“不!但我相信在这一世界中的永生。有些时候,对了,您会遇到某些时候,时间会突然停住,让位给了永恒”;“您看来很幸福嘛,基里洛夫。”“确实,我很幸福,”后者回答道,那语气平常得像是在回答一个极普通的问题。“可是不久之前,您还在生气,您还在跟利普京怄气,不是吗?”“哦,可现在,我不再抱怨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人……人之所以不幸,仅仅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幸福。谁知道自己的幸福,谁就立即变得伟大……一切都很好。我突然发现了这一点。”“假如您饿得要死,假如您强奸了一个小女孩,那同样也很好吗?”“是的,对于知道一切原本就是那样的人来说,一切都很好。”在老陀那里,思想者与行动者是被严格地区分开的,思想者绝不行动,因为思想会妨碍行动,行动者绝不思想,因为行动不需要思想,伊凡是典型的思想者,斯麦尔佳科夫是典型的行动者。

  《刀锋》

  强烈推荐毛姆的小说《刀锋》!普通的认识,在英国,狄更斯是一流作家,毛姆是二流,毛姆自己倒不在乎这一点,反倒还挺自豪:“现实主义是相对的。最现实主义的作家,由于兴趣的引导,常常歪曲自己的人物。他通过自己的眼睛看他们……才气越大,个性越强,他的人生图画越是光怪陆离。有时,我觉得,后代如果要知道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最好别去看那些独树一帜的作家,而去读那些平庸的作家,因为他们由于平庸,反而能把周围环境描写得更忠实。这些人我不想提他们的名,因为尽管后世肯定会欣赏他们,被标志为平庸总是不称心的事情。不过我觉得应当承认,人们在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小说里,比在狄更斯的小说里更能看到真实的人生图画”;“小说之所以不真实正在这里。一般说来,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中的一件事,但是小说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的地位。尽管也有很少数男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对爱情感到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类男子也不太看得起。女人会被这样的男人吸引,会被他们奉承得心花怒放,但是心里却免不了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些人是一种可怜的生物。男人们即使在恋爱的短暂期间,也不停地干一些别的事分散自己的心思:赖以维持生计的事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沉湎于体育活动;他们还可能对艺术感到兴趣。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把自己的不同活动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间隔里,在进行一种活动时,可以暂时把另一种完全排除。他们有本领专心致志进行当时正在从事的活动;如果一种活动受到另一种侵犯,他们会非常恼火。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毛姆就是这样一位“平庸”的作家。然而,在他“平庸”的叙事里,却隐藏着某种惊人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月亮与六便士》实际上是高更的传记,据周煦良说《刀锋》主人公拉里的原型便是维特根斯坦!证据有二,一是拉里出场的时候,经常坐在图书馆里狂啃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而维特根斯坦在剑桥执教的时候,从来不引用其他哲学家的话,只有威廉·詹姆斯是个例外,二是维特根斯坦平日绝少与人交往,还曾将其父的遗产全部拿来分给富有的亲朋,他的怪理由是富人得到才可以免受金钱的腐蚀,这和小说中的拉里也很相像,当然这本书绝对不是维特根斯坦的传记,拉里也不是哲学家,毛姆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只是借用了维特根斯坦的某些特征而已,所以,也有许多地方对不上号,比如维特根斯坦除了侦探小说就从来不看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而小说中的拉里则告诉伊莎贝儿他读希腊原文的《奥德修纪》所感到的兴奋。毛姆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像拉里这种对人生感到迷茫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感到索然无味,不愿意工作,天天晃膀子,思考哲学问题,无法满足女友对于幸福生活的要求,这不正是当代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写照吗?拉里是不是家里蹲的鼻祖呢?其实不然,他有一段时间甚至跑去煤矿挖煤,与波兰矿工讨论神秘主义,之后又跑到了印度,学习《奥义书》和吠陀经哲学,“刀锋”这个书名也典出于《奥义书》里的一句话:“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于是整本小说便带上了强烈的东方色彩。小说的最后,拉里到了美国,成为一名出租汽车司机,因为做司机可以跑遍美国的每一寸土地又不至于挨饿。拉里只是小说众多人物中的一个,像索菲与伊莎贝儿这样的女性人物也塑造得很好,主要是把人物性格由于经历而产生的迥然不同的前后变化写得很到位,很充分。说真的,要练笔,练基本功,一定要学毛姆!

  论石田三成之悲剧

  想了解日本战国前期的历史,就玩《太阁立志传》或者《信长之野望》,想了解日本战国后期的历史,则可以看NHK的大河片《德川三代》,此片考证详实,全面展现了关原决战、春日局事件等重大历史时刻,又配以完备的实景解说,不失生动性,人物塑造得也比较丰满,比如怕老婆的秀忠。可惜“大人物”再度发飙,往后就没有“在线看”这么便宜的事情啦!日本战国大概也就是室町后期,在中国则是明代中后期这么一个时间段吧,不长,百来年,前期的主要人物有织田信长、织田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今川义元、北条氏政,其中,上杉谦信的性别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后期就多啦,关原会战的时候全国的大名大约有240个之多吧。丰臣秀吉在本能寺之变以前只是织田信长的家臣,本能寺之变最可信的说法是“朝廷黑幕说”,说是朝廷要织田信长设幕府,织田信长不干,反倒引起了朝廷的疑心,再加上他放火烧了反对他的净土真宗本山石山本愿寺和窝藏浅井长政朝仓义景的天台真宗本山比睿山,引起众怒,最终被部下明智光秀(原为室町幕府末代将军足利义昭部下,义昭靠信长的帮助打败由松永久秀与三好三人众拥立的足利义荣,松永久秀投靠信长,久秀后又与武田信玄、毛利元就、朝仓义景、浅井长政、本愿寺显如等大名共同组成信长包围圈,失败后将炸药放入名贵茶具古天明平蜘蛛釜中自爆身亡)围攻,以悲剧收场。不过也有种说法是明智光秀作为波多野家人质的母亲因为织田信长将前来投降的波多野兄弟处死而遇害,还有著名的生鱼片腐败事件,故而与信长有不共戴天之仇。本能寺之变以后丰臣秀吉从本州西南角的中国赶回并迅速打败明智光秀,成为织田信长实际上的继承者,不仅织田的儿子们都成了他的家臣,还被朝廷封为“关白”。“关白”语出《汉书  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关”是古代公文的一种,平行机关互相质询时使用,“白”是下级对上级陈述事情,“关白”即天皇成年后辅佐天皇处理日常政务的这么一个职务,相当于明治维新以后的“内阁总理大臣”,与“摄政”相对而言,摄关政治从中世纪大化改新以后的平安朝开始实行,最开始的几任关白都是由皇室成员担任,比如著名的推古女皇之侄圣德太子,以后的关白就全部由藤原氏及其分支一条、二条、九条、近卫、鹰司几家轮流担任,千百年间只有两个例外,就是丰臣秀吉和他的外甥丰臣秀次。关原会战后德川家康怂恿朝廷将秀次自杀后空缺五年的关白之位归还五摄关,丰臣家遂大权旁落。

  说到石田三成,一直以来人们都将他作为一个捣乱分子来看待,这也是成者王、败者寇的历史规律所使然啊。其实我觉得丰臣秀吉像是曹操,曹操也没开府,可是实际权利比皇帝还大,德川家康像是司马懿,开始比谁都装孙子,其实比谁都要贼,至于石田三成,将其比附为刘备或者诸葛亮一点也不为过,一心想恢复汉家天下,怎奈这时运不济,满腔热血一朝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开始都是丰臣秀吉的家臣。石田三成十五岁的时候在某寺院里当侍童,当时还是长滨城主的丰臣秀吉一天打猎路过石田三成所在的寺院,因石田三成精通茶道,受到丰臣秀吉的赏识,从此成为秀吉的侍从。织田信长死后,石田三成奉命###柴田胜家(丰臣秀吉曾有过一个叫做“羽柴”的姓氏,其中的“柴”取的就是柴田胜家的名字,另一“羽”字则取的是丹羽长秀的名字,两人均是丰臣秀吉身边最得力的干将),结果柴田胜家在贱岳之战后被逼自杀,石田三成立下大功,秀吉任关白后,石田三成升任五奉行之一,其他四位奉行分别是浅野长政、前田玄以、增田长盛以及长束正家,几乎同时被立的还有以德川家康(其家族为三河土豪,父亲松平广忠是冈崎城主,为请骏河的今川义元援助与织田信长作战,将六岁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质,但中途被织田氏所夺,滞留热田两年,其间广忠为近臣暗杀,后为担任今川军师的太原雪斋用织田信广(信秀的庶长子,信长的从兄)赎回,作为人质滞留骏河十一年,桶狭间之战织田氏大败今川氏,今川义元阵亡,遂摆脱今川氏独立,关原会战三年后在江户设幕府,其身边有被称为德川四天王之四人,分别为有‘德川天下之###功臣’之称的酒井忠次、有‘战国第一猛将’、‘日本张飞’之称的本多忠胜,还有井伊直政及神原康政)为首的五大老,其他四位分别是前田利家(尾张荒子城主,尾张与三河即今天的爱知县,唯一可以与家康抗衡的力量,可惜早死,遂成就家康一人独霸天下之伟业)、毛利辉元(其家族发迹于九州岛,关原会战时为西军总督,关原会战后遭到减封成为长州藩主)、上杉景胜(小早川隆景死后补上,上杉谦信养子,在御馆之乱中打败另一养子上杉景虎,势力范围在东北部会津地区)和宇喜多秀家(丰臣秀吉最喜爱的养子,西南部冈山城主,大概由于秀吉的关系关原会战后未被处死)。

  罗嗦了这么一大堆,还没有进入到主题,即“论石田三成之悲剧”。首先,石田三成在人际交往上做得很失败,这种社交失败大概源自其为人性格上的孤傲吧,最著名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某天在大胶城中,三成裹着头巾烤火取暖,因家康就要来到,旁边的浅野长政劝三成取下头巾,三成不肯,被长政取下抛入火中,一个是临刑前游街的时候,三成口渴想吃茶,转告警卫兵。偏巧此时没有茶,警卫兵说手边有柿饼,如果口渴可以吃。三成说柿饼生痰,所以不吃。警卫兵听了这话便笑道:“即将杀头的人还怕生痰,真滑稽。”于是三成说:“对于你们那样的人当然是对的,但考虑大义的人,即使在杀头的一瞬间还要保重生命,因为他无论如何要设法实现宿愿。”在担任朝鲜出征军总监期间,石田三成利用职位之便和秀吉的信任,夸大与自己亲近的小西行长(肥后宇土大名,基督徒,精通高丽语,在文禄之役中先克釜山,再取忠州,后于平壤败给明将李如松,弃平壤入汉城死守,碧蹄馆一役大败李如松,在与沈惟敬的和谈中两头互瞒,伪造降表,结果秀吉大怒,和谈失败,沈惟敬也被万历杀头,庆长之役时,李如松已死,李舜臣因党争罢职,新任辽东经略杨镐带头逃跑,蔚山、泗川之役明军大败,伤亡惨重,后因秀吉病死,草草收场)的军功,肆意贬低屡立大功的加藤清正(朝鲜战争总指挥,攻克汉城后焚城屠戮,朝鲜人视作世仇,与石田三成争宠,两人遂有隙,关原会战时留在九州牵制当地的西军势力),诋毁不和己见的黑田如水,歪曲小早川秀秋(先为秀吉养子,秀赖出生后过继给小早川氏,关原会战的决定性倒戈大概在此时已埋下了伏笔吧)所立战功,对天下大名大肆摊派高昂军费,诸多不善的行为得罪了许多人。于是在前田利家去世的第二天,便发生了福岛正则(尾张清州城主,关原会战后让渡给家康四子忠吉,清州即后来的爱知县首府名古屋)、加藤清正等七员武将袭击石田三成官邸的事件。三成仓皇逃到德川家康处避难。在家康的别有用心的调解下,三成以嫡长子为人质交与家康(后又放回,赐名重家,三成失败后出家),自己则退隐近江(即今之滋贺县,因有“近海之淡江”之称的琵琶湖而得名)佐和山。石田三成为许多同僚所憎恶大概还因为他到处搜集谋反证据,逼死丰臣秀次的做法吧,其实他也是受到急于为秀赖扫清道路的秀吉的指使的。其次,石田三成缺勇少谋,关原会战时对东军策反工作估计不足,且缺少丰臣宗室的支持(此时秀赖年仅八岁,由其与甲斐府中城主浅野幸长有一腿的母亲淀殿辅政,三成出兵,丰臣家未出一兵一金)。秀吉打小田原北条氏(请注意:这里的北条氏并不是镰仓幕府实际掌权的执权(总管)北条氏的后裔,而是战国中期下级武士伊势盛时夺取关东,冒充的北条氏的后裔,伊势盛时出家后改名为早云庵宗瑞,北条早云就是后北条氏的始祖。平安末,源赖朝打败贵族阶级的实权派平清盛建立镰仓幕府,可是因为源赖朝死后长子源赖家无能,北条政子立次子源实朝为将军,源赖家与北条时政先后作乱,均被有“尼姑将军”之誉的北条政子平定,源赖家自杀,源实朝被北条时政毒死后,镰仓幕府的将军一职遂由藤原氏和皇族担任。西元1259年,后嵯峨天皇排除长子后深草天皇,而让次子龟山天皇继任皇位,从而使两个天皇产生对立,即“持明院系统”(后深草天皇出家后法号持明院)和“大觉寺系统”(龟山天皇隐退后在大觉寺出家)。幕府则自以为是地在当中进行“调停”。不调还好,越调越乱,大觉寺一方就认为幕府偏袒持明院一方,于是就开始暗中反对幕府。1318年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即位,后醍醐天皇即位之初即摆脱院政,独立处理政务,在两次倒幕失败后,后醍醐天皇让位给了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即光严天皇),然后就被流放到隐歧岛去了。1333年后醍醐天皇被伯耆的土豪名和长年救出,四月末幕府大将足利高氏也就是后来的足利尊氏突然叛变,加入倒幕一方,很快便攻克了镰仓,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胁迫光严天皇退位,改元“建武”。后醍醐派人刺杀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