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枫林漫步-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论,也正好体现出他的伟大来!”

  ……

  “今天的课你听懂了吗?”大虫问我道。

  “确实很难理解。”我回答道。

  “不理解就别理解了。看看这是什么。”

  “啊!你把兔子带到教室里来干嘛?”

  “玩呀。我还买了只乌龟。等一下回寝室去看看,到底是兔子跑得快,还是乌龟跑得快。”

  “……”

  “哈利,看看这段时间以来我的读书心得。有什么错误,提提意见。”小勉跑过来,递给我一个小本。

  我翻开来,扫了一眼:“原来你看了这么多书啊。”

  “看书一定要快。”

  “好的,一定仔细拜读。”。 最好的txt下载网

小勉的读书笔记(上)
我所喜欢的杜甫

  我所喜欢的杜甫,是那个年轻时代意气风发的,遍游齐赵吴越的杜甫,是那个“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的杜甫,是那个“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的杜甫。

  杜甫有三首《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那首咏的是泰山。第二首《望岳》咏的是西岳华山:“西岳峻峥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东岳、西岳我都去过,这两座山有明显的不同,泰山就那么一个玉皇顶高高耸立在上,华山则有东西南北中五个高低不同的山峰,更加陡峭险峻,正如杜诗所准确传达的,一个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个是“诸峰罗立似儿孙”。还有一首《望岳》咏的是南岳衡山,中有一句“渴日绝壁出”尤为绝妙(日影倒映水中,如饮水然,故曰渴)。黄白山云:“衡华岱皆有望岳诗:岱以小天下立意,华以问真源立意,衡以修祀典立意,指趣各别。”

  我们再来看杜甫的早期诗歌《登兖州城楼》,兖州属河南道:“东郡趋庭口,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现在大家大概能看出杜诗写景的一般规律了吧?诗人总是在最后才出现,要么做一番感慨,要么提出诗的主旨。让我们再来看两首诗:“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一向被人视作沉郁的杜甫原来也可以写出这么惊心动魄的诗句来!“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说剑引杯长,诗能闻吴咏,扁舟意不忘。”黄白山云:“夜景有月易佳,无月难佳。三四就无月时写景,语更精切。上句妙在一暗字,觉水声之入耳;下句妙在一带字,见星光之遥映。”

  这个时候的杜甫因为他的父亲还在做官,家境比较宽裕,也不用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所以颇有苏轼那种旷达乐观之情。有一次,他弟弟给他寄来了一封信,说黄河泛滥决堤了,于是杜甫给他弟弟回信时附了一首诗:“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难假鼋罨力,空瞻鸟雀毛。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阜。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赖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朱鹤龄曰:“末句犹思垂钓东海以施掣鳌之力,水患岂足忧耶。盏戏为大言以慰之。”想不到别人遭了灾,他还能够以戏言安慰之,不像他归京后过着那样一种寄人篱下,“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自己都没法安慰自己的生活。

  有人间王安石:“老杜诗何故妙绝古今?”公曰:“老杜固尝言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王安石只概括了一半,我认为杜甫之所以能够即凡而圣,还在于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杜甫那些与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无关的诗句,它们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三吏三别等一道构成了我心目中诗圣的形象。(称他为诗圣,他自己是不会同意的)

  古来文人皆寂寞

  杜甫于大历四年二月到潭,故有诗云:“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他急着返回朝廷,无奈时局###,滞留于洞庭湖舟中,此诗下有句云:“庭蔬犹在眼,浦浪已吹衣。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塞雁与时集,樯鸟终岁飞。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可见其与亲朋也音信疏绝。在这样一个孤独凄凉的晚年,杜甫还不忘在诗中提醒君王“但促铜壶箭,休添玉帐旗……俭约前王体,风流后代希”,劝戒皇上勤勉于朝,再也不要打仗了!“动询黄阁老,肯虑白登围”,责问大臣不以主辱为忧。“万姓创痍合,群凶嗜欲肥”,体察百姓小民的疾苦。“往年朝谒断,他日扫除非……对扬期特达,衰朽再芳菲”,这是自勉之句。杜甫在这里有幸碰到了几位“小朋友”——苏涣,杜甫称他“静者也,旅于江侧,不交州府之客,人事都绝久已。肩舆江浦,忽访老夫舟楫,而已茶酒内,余请诵近诗,肯吟数首,才力素壮,词句动人。”称涣诗“突过黄初诗”,闻苏诵诗,“余发喜却变,白间生黑丝”。其实此人少时“喜剽盗,善用白弩……后折节读书,进士及第,湖南崔瓘辟从事。瓘遇害,涣走交广,与哥叔晃反,伏诛。”不论此人品性如何,晚景凄凉中有一仰慕者专程前来拜访总是好的,杜甫也真的是把平生未竞之志全部交托给了后生晚辈:“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这就好比是杜甫的政治遗嘱,对后生晚辈的殷切嘱咐,至今读来无不为这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而动容。少侠张建封及其父张玠都是兖州人,杜甫的父亲任兖州司马之时,杜甫常赴兖州趋庭省亲,那时张建封只有六七岁,后来安史之乱张玠表现了忠义之节,现如今建封已长成一介八尺男儿,杜甫却已衰朽,杜甫送建封去职有句云:“挥手洒衰泪,仰看八尺躯。”读来颇为感慨。在《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中,杜甫也殷殷嘱托道:“……出入朱门家,华屋刻蛟螭。玉食亚王者,乐张游子悲。侍婢艳倾城,俏绮轻雾菲。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两情顾盼合,珠碧赠于斯……始兼意迁兴,终慎宾主仪……”千万不可迷而丧志啊!“洞庭秋欲雪”,杜甫悲秋感叹道:“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这年的冬天来得太快:“朔风吹桂水,大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北雪犯长沙,胡云冷万家。随风且间叶,带雨不成花……”偶然翻到昔日高适赠诗,物是人非,感慨万千:“自枉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佚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廖阔。叹我戚戚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锦里春光空烂漫,瑶池侍臣已冥寞……白首扁舟病独存……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转眼又到落花时节,“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浅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吹花闲懒傍舟楫,水光风力俱相祛……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蜒避伯劳。”《小寒食舟中作》有句云:“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不知唐温如之诗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是否得此启发?历史从来不让伟大的人物有片刻安宁。这年四月,臧蚧造反,杀了漳州刺史崔瓘,杜甫不得已入衡州避兵,虽然“舟中苦热”,战乱频仍,只要听到有读书的声音,这杀气也就没有了。一日,末阳县令捧了牛肉白酒给杜甫吃,杜甫作诗相赠,有人说杜甫吃完酒肉便饫死在舟中,只因二史皆云杜甫卒于耒阳,若果以如此,岂能为此长篇?何况诗未有句云:“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以诗证之,其诬明矣。

  文章千古唯庄周

  《左传  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对于“聚”字的解释,向来各家争论不一,杜注:“完城郭,聚人民。”服虔以聚为聚禾黍也。清人洪亮吉、今人杨伯峻皆宗服说(《春秋左传诂》:“完聚以服说为长。”《春秋左传注》:“聚,为聚粮食,襄公三十年传‘聚禾黍’可证。”),清人刘文淇则宗杜说:“……段欲轻行袭郑,不作固守之资,固知聚为聚人,非聚粮也。”刘氏将“聚”与“完”联系起来理解:“完城者,谓聚人而完之,非欲守城也。”我考虑了一下,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准备粮草也不见得就一定是为了守城。究竟孰是孰非,恐怕只有左丘明自己知道了。

  《庄子  齐物论》:“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耶?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尔果非也耶?其或是也,其或非也耶?其俱是也,其俱非也耶?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黯,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者,恶能证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者,恶能正之”;“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穷究索隐之术实非我辈性情之所钟也。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时常去解放公园散散步,听听燕语呢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挺好的。记得这块人造湿地原来是个名为“恐怖城堡”的游艺项目,里面有好多可怕的东西,我小时侯去玩过一次,结果还没坐到车里就被吓得不敢抬头,手上的冰淇淋也滴了妈妈一裙子。沿着这条路往前走,就是苏联烈士墓了,小学曾多次组织我们来献过花,这里还是老样子没变。继续往前走,来到中心广场,便可以看到摩天轮了,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破的一个摩天轮了。后面还有好大一个湖,湖边亲水平台上,两位长腿美少女微倚栏杆,配合着一个扎马尾辫手拿相机的男青年摆出各种姿势,她们正朝我微笑呢。一对新人在草坪上拍婚纱照。我拣了一个阴凉处,在长椅上坐下来,摊开一本《左传》。一部《左传》概括起来无非三个词:贪婪(也包括嫉妒)、暴戾、仇恨。其实上古时候做圣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好比一只猫与一个饭团共处可以相安无事,如果猫、老鼠和兔子同时看上了这一个饭团,那就天下大乱,王道不兴了。其实早在共和新政之前,宋国就发生了一起弑君事件(历公鲋弑炀公),《春秋》不载(《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史记  卫康叔世家》:“十六年(鲁惠公三十七年),州吁收聚卫亡人以袭杀恒公,州吁自立为卫君。为郑伯弟段欲伐郑,请宋、陈、蔡与俱,三国皆许州吁……至郑郊,石蜡与陈候共谋,使右宰丑进食,因杀州吁于濮……”,《春秋》亦不载。真正《春秋》所记载的弑君事件那就更加骇人听闻了。“宋华父督见孔父(孔子的先祖)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恒公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华父是囚贪恋人家妻子而弑君,虽然宋殇公在位十年打了十一次仗,“民不堪命”,华父之罪终不可赦。“初,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不听。昭公立,惧其杀己也,(恒公十七年)辛卯,弑昭公,而立公子檀……(十八年)七月戊戌,齐人杀子檀,而(车裂)高渠弥。”(《史记》所载史实稍有不同)恒公十八年,齐襄公使公子彭生乘鲁恒公酒醉弑其于车中。后来彭生也被灭了口。原来鲁恒公的妻子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齐襄公素与文姜通奸。一国国君为了一个女人杀了另一国的国君,这是旷古未闻的事情。“庄公八年冬十二月,齐候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履。反,诛履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九年春,雍廪杀无知……夏,公伐齐,纳子纠……鲍叔率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齐襄公的下场我们已经看到了。庄公十二年,南宫万弑宋缗公于蒙泽,冬,宋人弑新君游而立缗公弟御说,南宫万奔陈,宋人赂陈,“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宋人醢之。“初,公傅夺卜琦田,(鲁缗公)不禁。(缗公二年)秋八月辛丑,共仲(庆父)使卜琦贼公于武闱……使公子鱼请(请求赦罪)。不许,哭而往。共仲曰:‘奚斯(公子鱼宇)之声也。’乃缢。缗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齐人立之。共仲通于哀姜,哀姜欲立之……齐人取而杀之于夷。”僖公九年,“九月,晋献公卒。里克、丕正欲纳文公……初,献公使荀息传奚齐……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申生、夷吾、重耳之党羽)将作,子将何如?’苟息曰:‘将死之。’里克曰:‘无益也。’荀叔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避之?……’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苟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十年春,晋候杀里克以说。将杀里克,公使谓之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杀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苟息、里克各有各的道理,这事也不好指责谁。《史记  宋世家》:“(十七年,鲁文公七年)成公卒,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是为昭公。”此事不见于《左传》,想是司马迁所采之异闻。“宋公子鲍礼于国人……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而不可,乃助之施……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夫人将使公田孟诸而杀之。公知之,尽以宝行。荡意诸曰:‘何适诸侯?’公曰:‘不能其大夫至于君祖母以及国人,诸侯谁纳我?且既为人君,又为人臣,不如死。’尽以其宝赐左右而使行……(文公十六年)冬十一月甲寅,宋昭公将田孟诸,未至,夫人王姬使帅甸攻而杀之。”这个宋昭公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令人同情。至于宣公元年,赵盾(实际上是赵穿)弑晋灵公于桃园,我们只怕要拍手叫好了。晋灵公不君的事,我们都知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你说一国之君还有什么可以贪的,没有什么可以贪的,便只有暴戾了。至于史官将弑君之罪加于赵盾,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