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来,其实唐宁走得非常地匆忙,他所建立的科技帝国很快就会出大问题,大量的团队的技术和知识无法衔接起来,在唐宁走后,科技的发展不仅会停滞,甚至会大幅度地倒退。

    国与国之间的樊篱也迅速地重建,所有的民族都只想自己掌握唐大帝传下来的技术,用尽各种手段来损人利己,这种情况在林副主席当权的时候就开始强烈地表现出来。

    原本看似强大到无敌的联合国内部有一个致命伤——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者,到唐大帝离开那天为止,仍然认为公有制比私有制优越,没有大资本家的掣肘之后,马克思在苏联,恩格斯在中华联邦,都实行了大量的公有化改革。

    在资本纷纷外逃之际,苏联和中华联邦又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使用强行措施把资本留住的道路,对苏、中两国的经济造了巨大的损失。

    苏中政府又把经济问题归罪于资本家把技术与人才带走,说他们不爱国,要不是有联合国这个老大在,苏中两国的企业家差点就遭到迫害。在马克思主义者的内部,不但没有总结经验,反而寻找自洽的借口,认为现在的经济形式不好正是由于公有制没有彻底地执行。

    苏联人此时选择了更激进的公有化措施,反而恩格斯自己反省了起来,认为似乎公有制是有问题的,不论是企业家还是员人都丧失了进取的动力,**横行,特权横行,不过,恩格斯在惭愧之中选择了离开,回到英国去。

    恢复了中国人治理中国的中华联邦政权回到了一帮清朝遗老的手中,他们大量地回归传统,又在讲什么孝道、以德治国那套,中华联邦又没有民主的传统,其政治自由度竟还不如已经民主化的大清国。

    联合国宪章规定它只负责军事外交,苏联与中华联邦的内政林菲尔法理上不能干涉,也只能尊重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家的选择,一步步把公有制的狰狞面目给显露了出来。

    苏联和中华联邦政府内部一直有声音在说他们之所以不能把社会主义做得更好,是因为被亚洲中央银行把持了金融政策,所以一直希望能够脱离这亚元区。一直不服联合国统治的英、美、法、普、俄、奥等国趁机也纷纷提出脱离欧元区、美元区的方案。

    脱离联合国金融统一的斗争一直在进行,是联合国议会长期辩论的主题,相当于儿子长大之后一直闹着要分家过日子,一直持续到林菲尔卸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一职,终于,联合国议会通过了每个国家拥有自己的中央银行的决议。

    这是联合国大分裂的开端。

    林主席都下野了,这个时候,大家才猛然发现,好像温莎大帝好久没有消息了,他是咋了?可惜,谁也不知道大帝咋了,连他的妻女都不知道,林菲尔只知道可能性,真实发生了什么在唐宁身上,她也一无所知,索性什么也不说。

    这个时候,已经流传了一个说法,南极洲之所有被联合国安理会设置为禁区,就是因为温莎大帝的墓地在那里。林菲尔在临退休之前,给禁令再设了一个时间:50年。

    唐宁说过他的基因算法30到50年会出结果,已经过去了15年,再加上50年,总该够了吧?

    可惜啊可惜,林菲尔一生也等不来王者归来之日,温莎大帝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人类也开始遗忘这个传奇人物,温莎大帝从来不过生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世的,大帝的崇拜者们发现他们竟然无法用某种形式来纪念温莎大帝。

    大帝的老朋友们,一个一个地老去,仙去,尘封为历史人物。

    联合国本来很强势,到了林主席淡出权力之后多年,美利坚合众国异常强势地崛起,悄悄进行了“曼哈顿计划”,制造出了全球第一枚原子弹,正式宣告联合国强势统治地球时代的结束,从此合众国再也不怕联合国的军事威胁,成为了第一个超级大国。

    普鲁士人则成了第二个制造出原子弹的国家,有传说是美国人给了普鲁士人技术支持,美国人对此矢口否认,不管怎么样,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正在迅速消融。普鲁士和合众**事鹊起之后,以前的协约国们迅速地团结起来,再次成立北约军事同盟。

    好在联合国的军事科学家也终于制造出了原子弹,否则很可能会秩序崩溃。大家都拥有原子弹的情况下,联合国由于传统的控制全球公海的优势,仍然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没有被北约打爆,算是小小地捍卫了一下唐大帝和林主席的毕生奋斗成果。

    至此,地球上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组织,一个是联合国安理会,以温莎财团旗下的雇佣兵军队为主,实力最强。另一个就是北约,以美利坚合众国、普鲁士、英国为主力,还有法国、俄国、奥地利、日本、大清国等重要成员。

    实力强大的温莎财团内部却是山头云立,法拉第家族的电力系,摩根家族的金融系,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系,马克思主义团体,中国温莎共济会等多姿多彩的小山头,因为组织太大,内部矛盾也经常激化,战斗力不如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强。

    反而是北约蒸蒸日上,大清国、日本国这样的后起之秀相当给力,为北约的战斗力增添了巨大的贡献。

    受到联合国安理会传统军事优势的威慑,北约本来也不敢主动挑事儿,不料,印度这个在温莎大帝提携下发展起来的暴发户和在西藏接壤的中华联邦起了冲突,二虎相争,温莎财团内部自己先斗个你死我活,为了不让联合国安理会干涉他们之间的较量,印度与中华联邦先后退出联合国,然后彼此宣战。

    安理会也不好过份逼迫印度与中华联邦,因为搞不好他们会向北约找外援,只好任两个原本的友邻自相残杀。

    中印两国势均力敌,一肚子坏水的北约是见到哪方处于下风就派一个国家代表偷偷帮助哪方,使这两个联合国大国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等中印两国的仇恨不可开交的时候,一直对丧权辱国怀恨在心的大清国出手了。

    大清国联合了印度和马来亚,三国同时对中华联邦的广东省发起攻击。而中华联邦也找到了传统友谊之邦苏联来助阵,形成了印、清、马对中、苏的超级亚洲大战。

    后来,俄国加入帮助印度一方,德国与普鲁士对峙,法国与西班牙、意大利对峙,英国喜滋滋地居中到处煽风点火,欧亚大陆全面沦为战争地狱。

    世界大混战让温莎大帝留下的科技、文化、自由全面退行,好似遇到了亿万光年之外的万有排斥力,文明的发展出人意料地被中断。所谓的开万世之太平也成了空中楼阁。
第462章 无远弗届
    唐宁曾经发明了legopress,能够迅速拼装出立体的ppt,不过,现在才是他第一次使用立体的手段来展示东西,而且并非积木。大家定睛一看,居然是一张巨大的布。

    这块巨布足足有5*5米那么大,有六个角,每个角有一个支点,紧紧地把布拉成一张膜。所有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张布膜跟模拟太阳系和星系有什么关系。

    在摄像机的镜头下,唐宁在大布膜上的一举一动都能通过银幕传送到观众的眼前,也能传送到全世界的互联网终端上。全世界都被唐宁吊起了胃口,前提是你理解了他提出的问题,一个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也费解的问题:为什么引力可以无远弗届地扩展到全宇宙?

    当大布膜部署好了,唐宁终于开口了,说:“我在这张布安置了软性磁,所以给上面运行的一个圆盘磁铁一个初速,它就能够做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像牛顿描述的那种。”

    他拿出一个小圆盘磁铁,轻轻一推,果然小圆磁匀速飞到了布膜的另一端。这种东西并不稀奇,在唐宁的主持下,魔鞋什么的都普及了,大家对这种物理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继续说:“刚才模拟的是没有引力的情况下物体会有什么表现,现在,引力来了!”

    这时,他从布膜旁边的桶中拿出一坨大圆盘,有帽子大小,也有帽子高,看上去就很沉,其重量能够在布膜的中间压出一个大坑。可以想象这样的大坑必是中间最深,离大圆盘越远越浅。

    这个时候,他在浅浅的布膜边缘放下一个小圆盘,小圆盘就顺着浅浅的坑之边缘滑向了大圆盘,正像是被引力吸引了过去,大伙儿终于有点明白怎么模拟引力了。

    唐宁:“看到了吗?越接近大圆盘,小圆盘受到的引力就越大,可不是正像是我们地球或者太阳的引力?”

    在布膜的边缘,小圆盘加速度很慢,被引到接近深坑时,加速度明显大多了,很直观地展示了引力的属性,唐宁一次又一次地放小圆磁块,让大家看得清楚。

    原来“坑越大”就是引力越大,这个“隐喻”真巧啊。这个时候,物理学家们都以为这只是一个隐喻而已。

    刚才唐宁仅仅是把小磁块放在布膜的边缘,现在模拟要更进一步了,他给了小磁块一个与“坑引力”方向相切的初速,结果小磁块拥有了一个角动量,不再掉进大坑里,而是绕着大坑在旋转,这正像地球绕太阳公转。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啊,物理学家们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好像这个模拟系统并不像是逗你玩儿的性质啊。

    当然了,现在唐宁再加一把劲儿,释出更小的磁块。刚才的小磁块我们改称中磁块。

    中磁块围绕着大磁块转,中磁块本身也在磁布膜上制造出坑,足以对小磁块形成坑引力,结果就是大家看到了神奇的现象,小磁块围绕着中磁块在转,中磁块围绕着大磁块在转,跟太阳、地球、月球的表现几乎完美地相像。

    唐宁这个实验巧妙就巧妙在用磁力把“天体”悬空,使它们的转动很长时间都不会因为与布膜的摩擦力而损失能量被停止,给观众们强烈的印象,这简直是小太阳系,真实太阳系的迷你版。

    唐宁还嫌这样的模拟不够真,抓了一大把中磁块一洒,迷你太阳系顿时拥有了十几颗迷你行星。这时,他说:“现在向大家展示为什么我们太阳系中的行星的公转方向大部分都是一致的。”

    接着,他又抓了一大把中磁块,这一次给的角动量与刚才相反,代表公转相反的行星们。布膜中立即掀起了大量的天体相撞事件,原来相反的公转极易引起行星相撞,然后失去角动量,掉入深坑。

    经过不长的时间之后,几乎所有的公转方向全部都统一了!这一次演示更深刻,物理学爱好者纷纷赞叹不已。

    下一步,唐宁要演示的就是跟最初的问题有关的系列,他又拿一个小太阳放在在布膜中,结果当然是造就一个大坑,靠近的行星纷纷坠入,这时,他说:“看高速摄影机的回放,大家能通过观看新大坑的形成而想象引力场是如何形成的。”

    在高速摄影机回放的过程中,自然能够看到随着小太阳的出现,布膜上的坑越来越大。坑引力出现的速度非常快,但也是有数的,高速摄影机不就能看出来吗?但是,只要大坑一旦出现,以后对膜上所有的“天体”的引力就是即时的,不论天体在膜上的哪个位置都会立即往坑中掉。

    唐宁:“大家仔细想想,这像不像速度为‘瞬间’的引力?我们可以猜想天体出现在空间中,就像压扁了空间,而这个压扁的速度可以用光速计,可是一旦空间被天体压扁,引力的传播就不再受传播速度的限制,整个宇宙都在受到它的影响,瞬间的。”

    这个时候,物理学家们已经有点领悟的苗头,不过,这个猜想太过荒诞,再机智的科学家一时也无法把握其中的奥妙,只能由唐宁亲口一字一字地说明白:“其实,这不是相似的问题,这是唯一的解。

    是的,我们的空间就是一张膜,可以被有质量的任何东西压扁,质量越大,空间就被压得越扁,然后这个坑空间对宇宙中所有的东西有引力,不论它有多远。不过,这张膜是三维的,我们身在其中,无法直观地看到它。”

    这是石破天惊的物理学新说,涉及到物理中最基本的东西,万有引力,所有的有科学素养的人都应该对此感到震撼不已,事实上也是如此,从会场到全球互联网的各个节点,听懂了这段话的人都震惊不已。

    如果在大家还有余力把注意力放到别人的表情上,会发现连唐师傅的两个高徒:麦克斯韦和法拉第小姐都对这个三维膜空间的新说感到无比地惊讶。唐师傅居然把这个奥秘藏到现在第一次跟人说。

    也是,如果没有射电天文望远镜,把几十亿光年的宏伟宇宙图景展示在世人面前,又怎么能够显得膜学说的伟大光荣正确?没有坑一样的空间,怎么能把引力传到几百万光年之远的看似荒谬的距离?

    一个典型的非本星系团的超星系团,其直径达到了800万光年,达到银河系直径的80倍之遥,这个超星系团之所以能够聚集成团,当然是因为无所不在的万有引力。

    只有可以被质量压扁的膜空间能解释如此广度的天体派对。从表面看起来,超星系团的引力能够瞬间跨越800万光年,无时不刻不对边缘的天体起吸引作用,否则天体的巨大角动量早就让天体逃离了超星系团。

    这张布的威力就是这么大,一下子说服了大量的物理学家去相信不可思议的可伸缩的空间,罗恩公爵夫人那篇解释光速不变推导出来的空间可伸缩的论文却很少有科学家相信。

    唐宁没有止步于此,他说:“相信已经有人买帐,认为万有引力确实是由于空间塌陷引起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世间只有万有的引力,而没有万有的排斥力?

    我们都知道,电磁场中又有吸引又有排斥力,分子间的弱作用力也是如此,为什么万有引力没有相应的排斥力?

    所谓的相对应,我们仍然可以在这张布膜上看出来!看!”

    唐宁把早已经准备好的一根柱子塞到布膜底部,这一次造就了一座小布峰,与布坑刚好对应。在万众瞩目中,唐宁正如所有人预测中的那样,把小磁块放在布峰的山腰上,可想而知,小磁块迅速地滑下去,从布上的两个点来说,这正像是排斥力。

    唐宁:“非常像是万有排斥力吧?不过,万有引力我们抬头看天空,低头瞅大地都能发现,为什么却没有看到万有排斥力?到底有没有?

    我认为:有。刚才我已经向大家展示了宇宙可以有多大,我们把目光再放远点,看看百万光年之上有什么现象。这么远的距离,我们又要引入新的测距方法。一种超越造父变星的方法,因为咱已经看不到具体的恒星了,只能看到星系整体发出来的光芒。

    只看到整体的光也能测距?能的。大家看看这两幅光谱图,仔细研究下它们是不是有点细微的区别。”

    他在大银幕上展示了两幅如彩虹般的遥远星系发出的光谱图,红橙黄绿青蓝紫,普通人99%的人看不出它们有什么区别。等大伙儿攒足了精神努力寻找光谱图的区别了半天之后,唐宁才把关键点出来。

    他把图中颜色相等的关键值标出来,大家一下子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