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曹操-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嘉虽然早早提醒过孟小满,曹操的家人——父母兄弟、妻妾子女,都是她将来要过的一道关,需要早做打算。可是和这世上大多数人一样,对于畏惧的事情,孟小满心里恨不得能拖得一天是一天,加上后来她也确实忙得不可开交,就更把这事丢在脑后了。

    孟小满能丢开这事,可曹操的家人却时时盯着“曹操”的消息。听说曹操当上东郡太守,有了自己的根基,曹家妻小就开始盼着能早日一家团圆。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东郡刚刚安稳下来,曹操就又成了兖州刺史。虽说从一郡太守升为一州刺史是件喜事,但听说了青州黄巾的事情,曹家妻小再不能安心,终于忍不住写了一封家书,请张邈带至昌邑,交到了孟小满的手里。

    要是单只有这封信,那孟小满就算再内疚,再不安,也还有自信能保持冷静,好好想个办法。偏偏除了这封家书,被张邈带到昌邑的,还有曹操的次子:曹丕。

    说完了正事,送完了家书,张邈这才吞吞吐吐的把曹丕跟着他来到了昌邑的事情说了出来。

    自张邈口中听说这事,孟小满的脑子里像是突然凭空炸雷一般,又惊又慌,半晌说不出话来。在完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她实不知自己该怎么去面对曹操的儿子,又怎么以女儿身去伪装一个父亲?

    张邈观孟小满神色有异,却误会了她的想法。

    要知道,昌邑情势危急,虽然因为刘岱带兵抵抗战败,叫黄巾有些得意忘形的放松了攻势,课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会再次卷土重来。如此危险地方,战场上首当其冲之城,把个还未成人的小孩子带到此地来无论如何也有些说不过去。

    张邈自然不想叫孟小满为此事埋怨自己,连忙解释道:“唉,孟德,这事说来确是吾疏忽,治军不严……吾也不知这丕儿竟然偷偷藏在了吾军运粮的车里!这孩子一路跟到昌邑城外,才被兵士发现。吾欲派兵送他回去,却又不放心,只好就将他带来昌邑。放在你我身边照顾,总好过叫他一个人回去陈留,路上让人放心不下。”

    “藏在运粮车里?”张邈的解释总算唤回了孟小满一丝理智,她心里仍然慌乱不堪,但却忍不住好奇起来。

    “可不是,”张邈苦笑,“孟德啊,也不知你这宝贝儿子那小脑袋是怎生长的,又是哪里来的这般大的胆量。五岁大的孩子,竟然敢做这样大事,还不曾被军士察觉。说来也真是叫吾惭愧不已,可恨那个管理军粮的裨将,连小孩子溜进去也不知道,竟是个木头不成!吾已重罚之。”

    孟小满在心里转了无数念头,也不知道曹操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如何应对。她心慌意乱,不知自己现在表现得是否会引起张邈怀疑,问题亦不自觉的脱口而出:“那丕儿现在何在?”

    “吾已经令人带他过来了,一会儿就到。”曹丕藏在粮车里几日,搞得自己狼狈不堪,张邈自然要令人带他去好好打理一番,才好把人带到孟小满面前。

    正说着,就听有人来报,曹丕到了。

    孟小满伪装成孟夏的时候,曾经见过曹操的长子曹昂,但是曹丕她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小家伙今年才刚五岁,生得容长脸儿,脸颊却又带着小孩子特有的肉嘟嘟的圆润样子,一双乌溜溜点漆似眼睛,小嘴紧紧抿着,看着就是个机灵的孩子。

    一进门,曹丕的眼神就落在了孟小满身上,仿佛被她黏住似的,眼睛几乎眨也不眨的盯着她。

    孟小满也同样打量着眼前生得玉雪可爱的小男孩儿,脸上的震惊之色渐渐变成了一个柔和的微笑,“丕儿,过来……到爹爹这儿来!”

    这话她说的别扭之极,可偏又不得不说。幸好曹丕年纪还小,张邈只盼着自己脱了干系,谁都没注意她语气中的不自然。实际上孟小满心里慌张的要死,见了曹丕还能笑得出来,怕是已经多亏她喜欢孩子的天性了。

    曹丕歪着小脑袋看了孟小满半天,似乎在拼命回忆确认她说的是真是假。曹操离开时他才三岁,小孩子隔了这么久没见过父亲,记忆早有些模糊。他有些紧张的仔细看了孟小满半天,这才扑进她怀里,脆生生的叫了一句:“爹爹!”

    这一声爹爹叫得孟小满心中蓦地柔软起来,之前的那些慌张被突然蹿升出来的酸涩挤得几乎不见踪影。她忍不住张开手臂,一把将曹丕小小的身子紧紧搂在怀里:这孩子是再也没有爹爹了。

    于是,当郭嘉从典韦口中听说曹丕来了昌邑,因不放心孟小满而赶到刺史府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父子情深”的画面。

 ;。。。 ; ;
第廿一章 初尝败绩
    眼前一幕看得郭嘉目瞪口呆,他只想着孟小满骤见了曹丕心情难免慌乱,更唯恐她待曹丕生疏以至露出马脚,却忘了孟小满毕竟也是女人天性,一见了可爱的小孩子便心生怜惜。

    “丕儿胡闹,这里怎么是你能来的地方?”察觉到郭嘉惊诧的视线,孟小满才回过神来。她轻咳一声,松开手臂,虎着脸训道:“何况你这样跑来,岂不是也叫你娘为你担心?”

    “丕儿只是太过想念爹爹。”看孟小满板起脸的样子,曹丕起初还有些气怯,但转了转眼睛,随即又挺起了小胸脯,“娘亲常对丕儿说爹爹是这世上了不起的大丈夫,做的是重要的大事,是丕儿的榜样。丕儿担心爹爹,娘亲就是知道,也不会怪罪丕儿一片孝心的。况且,娘亲现在忙着照顾弟弟们呢……”

    说着,曹丕还有些失落的撅起了嘴,但一双眼睛却不住的去偷偷观察孟小满的神色。

    看曹丕这个样子,本来就不是“严父”的孟小满就更加生不起气来了。张邈也朝着孟小满露出一个苦笑:他早发现这小家伙虽然年纪小,但心眼可真是不少。

    “罢了,罢了,你先暂且在昌邑住下,过几日,叫子廉带人护送你回陈留去。”既然曹丕安然无恙,孟小满也不想再教训这么小的孩子,考虑了片刻,方道。曹洪能保护自己从乱军中安然脱险,把曹丕托付给他带回陈留,应该也不会有问题。

    “……是。”曹丕察言观色,知道自己不能再任性坚持留下,只好不甘心的乖乖答应下来。

    直待从人带着曹丕自去歇息,张邈也告辞离去之后,郭嘉方无奈道:“看来嘉是白担心了。”

    “丕儿可怜。”孟小满自然知道郭嘉的意思,她之前又何尝不为曹丕突然到来感到慌了手脚?只是想到小曹丕那孺慕的眼神,她便情不自禁的叹了口气,低声道。

    “虽如此说,但以嘉观之,二公子聪颖非凡,主公也不可大意了。”郭嘉却忍不住提醒。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就能想到藏在粮车里偷偷跟到昌邑这样的主意,而且在数日间竟未被人发现。若不小心提防,难免被这机灵的孩子察觉孟小满的秘密。

    孟小满心中一凛,点头称是。她又拉上郭嘉好好帮她参详了一番该如何回复曹家寄来的家书,写好回信,打算一同叫曹洪送回去,这才算稍稍把心放下。

    那封家书和曹丕的突然到来虽然令孟小满着实心惊肉跳了一番,不过眼下头等大事,当然还是迫在眉睫的黄巾军。

    除张邈外,其他太守并未亲自前来,皆称要留在自己治所负责守城,但也都修书表示愿意出兵协助孟小满与黄巾作战,“但有调遣,无不遵从”。

    “黄巾猖獗,决不能再容他们放肆!”鲍信攥紧了拳头,咬着牙竟头一个开口道。“孟德,你打算何时出兵?吾定要与你同去!”

    孟小满等人看了一眼鲍信,均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深知鲍信为何急着请战出兵。

    原来青州黄巾自从进了兖州,一路上长驱直入,连取数城。鲍信驻守昌邑,留下其弟鲍滔守济北。昌邑有鲍信带兵驻守,加上孟小满和张邈领兵前来,又有左近巨野、乘氏李家的兵力,总算勉强构成一条防线,才算堪堪把黄巾军的攻势暂且在山阳郡缓了一缓。

    谁知孟小满抵达昌邑之后不久,鲍信的司马于禁就保着鲍信妻小率余部到了昌邑。原来济北失守,鲍滔也已战死沙场。

    鲍信与鲍滔兄弟情深,一听说弟弟死在黄巾之手,便一直想要亲自为弟报仇。如今孟小满和张邈接连率兵赶来,昌邑军民士气渐涨,鲍信自觉正是出兵的好时机。

    “如今兖州军守城,军无战心,公新得兖州,又须立威,出兵之事,当不可久耽。”陈宫自从帮孟小满得了兖州,说话的底气足了许多,加上他年纪又最大,俨然倒有压了郭嘉、荀彧一头的气势。反正郭嘉懒散惯了,荀彧性情谦和,倒也没人与他相争。

    孟小满欣然点了点头,陈宫所说的话里,就属这次最对她的心思。孟小满虽然不像鲍信急着为弟报仇,可有前日许汜的先例在,她深知此时立威的重要和迫切。眼下一旦表现软弱犹豫,便不能真正震慑兖州刘岱旧部及其他各地太守,无法在兖州站稳脚跟。虽说孟小满并无什么称霸天下的宏图大志,但既然兖州如今已经落在了她的手里,也断没有再被别人从她手里抢过去的道理。

    她下了决心,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威风的大胜一场,把这股从青州窜过来的黄巾彻底平定下来,才不堕了曹孟德知兵的名头。

    “公台所言有理,”荀彧听了陈宫的话,当即赞同道,但他又额外补充了几句:“不过若要出兵,还需慎重行事。黄巾锐气正盛,且人数数倍于我军,不宜与其正面交锋。”

    郭嘉也点了点头。“这些青州黄巾虽然人数众多,但主将俱属庸碌短视之辈,还比不上于毒、白绕、眭固等人尚有几分头脑。吾军当以奇袭之兵轮番扰之,令其兵不得休息,其将心浮气躁,则大事可成。”

    前来一同议事的张邈在一旁听了,心中暗暗羡慕:这不过一年多光景,曹孟德从当初的无一城一池,到一郡太守,再为一州刺史,以一个外人身份如此迅速在兖州扎下根来,原来因为身边是有了这样多的才智之士相助。再想想自己如今依旧固守陈留毫无寸进,弟弟张超的广陵太守之位也丢了,手下最得用的臧洪也被袁绍挖走,心里难免有点不是滋味。

    “吾观黄巾军中多为步卒,十分缺少马匹,行动迟缓。若依奉孝计策,不妨以骑兵破之。”孟小满转向赵云,问道。“子龙,黄巾方面的情况如何?”

    “据各斥候来报,黄巾目前分别在东缗(音民)、任城、樊县、金乡、亢父几县驻扎,并以任城为大营所在。只是黄巾守备甚严,更有小股兵卒在附近巡查,斥候无法靠近,更难以详查各城兵力分布。”赵云俊朗的脸上难得显出一丝遗憾来。“可惜军情紧急,云亦无暇一一查探。”

    “无妨,”孟小满看看刚刚赶回来的李典,脸上多了几分笑意:“曼成已经说服李家乡勇宗族,与我等一起出兵。黄巾不知此节,必不提防巨野、乘氏方向,吾欲亲自领兵,迂回至寿张出兵,双方一齐出兵,袭取黄巾。”

    见事情顺利,孟小满心中格外安心,说话间自然也更有底气。“届时以骑兵为主,步卒在后,奇袭在任城、樊县一代的黄巾,给他们一个教训,也叫他们知道这兖州,不是能随便叫他们猖獗的!”

    “吾愿亲领麾下兵马,突袭黄巾。”鲍信闻言,立刻急不可待的起身请命,俨然将自己当做孟小满的下属一般。

    鲍信、张邈都是曹操昔日好友,孟小满一向并不与他们分个高低贵贱,亦不摆刺史的官威,但有立威机会她亦不愿错过机会。于是对鲍信这般放下/身段请战,孟小满迟疑也只片刻,便即点头应允。“既如此,就请公台、子孝协助孟卓留在此处把守昌邑城,文若前去请东平太守毛晖出兵支援,曼成先回乘氏。允诚、奉孝、子龙、文谦随我前往寿张!”

    寿张是张邈的家乡,他本想与曹操一同前往,但见鲍信报仇心切,自己在这情形下又不好拿大拒绝,也只好答应下来。

    昌邑军务之事托付给张邈、陈宫和曹仁,兖州的内政孟小满就交给了曾经迎接过自己的毕谌和万潜。

    孟小满调兵遣将,却把原本在兖州带兵的许汜、王楷丢到了脑后。其实她倒不是忘了这二人,只是许汜带头诬陷李典伯父,王楷自从曹军来了昌邑暗中寻衅找茬,孟小满既不放心、也不情愿用这么两个家伙,还是宁可与鲍信一起带着典韦、赵云、乐进这些可信之人一起上战场。

    毕谌有心再提醒一句如此闲置兖州旧部恐怕不妥,但他见同为兖州僚属的万潜一言不发,许汜、王楷的品行又一直令他暗中腹诽。转念想了想,毕谌还是选择闭上了嘴巴。

    孟小满志得意满,厉兵秣马,出发前往寿张,同时还令人去东郡传令夏侯渊也率领一万兵马来寿张与自己会合,势要将黄巾军彻底击溃。

    孟小满亲帅大军在寿张附近安下营寨不久,便有斥候来报,说附近发现小股黄巾踪影,恐怕是因任城、樊县粮草不足,出城劫掠。

    这却是多数黄巾常用的勾当。黄巾军中,如当年的张角三兄弟一般头脑清楚的人为数极少,大多是没念过书又没什么见识的农民出身,故此一向军纪混乱。这些家伙们一旦抢得城池,只知劫掠百姓,不知如何治理。时间久了,许多百姓怕了他们,就稀里糊涂的跟着成了黄巾军的成员,也随着他们一起干起了强盗勾当。青州黄巾就是因此才壮大到如今百万之众。

    “如不制止这些贼寇,只怕今后这青州黄巾还要更加壮大。”鲍信阴沉着脸听完斥候来报,急道:“孟德,不如我们率领兵马,先杀了这一小股黄巾恶贼,然后再做计较。”

    “如此虽好,”孟小满听了有些犹豫:“只是,此时出兵,若被黄巾察觉大军在此,如何奇袭?”

    “不妨事,”鲍信胸有成竹道:“我们少带兵马,不树军旗,只做东平当地巡防官军,黄巾贼党定然不会怀疑。”

    孟小满闻言,顿时有些意动。

    “不妥,”但一旁的郭嘉听了,少见的皱了皱眉,不见平日懒散之色,主动开口阻拦道:“主公乃是一军主帅,此时敌情不明,如何能亲身涉险?”

    “斥候已经探来消息,怎说敌情不明?何况吾与孟德皆是弓马娴熟之人,此番更可挑选精兵亲随一同前去杀敌。寻常黄巾,如何能奈何得你我?”鲍信对曹操的性格是了解的,如此有些冒险的行动,曹操恐怕比自己更感兴趣。“况且,初战告捷便出自主帅之手,对士气也大有好处,也好显显曹刺史的威风么!”

    “吾知允诚报仇心切,”孟小满虽然觉得鲍信提议可行,但想想此事确实有些冒险,下意识道:“只是性命攸关之事,也不可大意。不妨叫斥候再探看一番再做定夺?”

    “孟德何故出此犹豫无志之语?”鲍信神色古怪的看了一眼孟小满,脸现不快之色。“想当初你杀权贵、讨黄巾、谏何进、刺董卓、追逆贼,是何等的英雄大胆,如何得了这一州之地,反倒变得缩手缩脚起来?!”

    “这……”孟小满心中一慌。她平时最怕的,就是被人怀疑与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