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初学盗墓-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朽的木制建筑物,在无人的关照下,依旧如新,也只有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在古代应该属于皇家用品,”梦丽似乎也了解一些。见罗圆圆没有说话,眉头有些闪烁道:“出现在这里,的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是这样,”罗圆圆点点头,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往后稍微退却一些道:“只是我对金丝楠木了解的不多。毕竟生活中,金丝楠木不属于我们的日常用品。”
“这个问题我来说两句吧,”见得罗圆圆也说不上了,一旁李洪接过话题道:“因为金丝楠木有别的木材不能比的优点,是制做家具的极好材料。其一耐腐,埋在地里可以几千年不腐烂,所以皇帝的棺木多采用金丝楠木,晚明谢在杭《五杂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罗圆圆被李洪一通序诉,竟然侃迷糊了过去。不过,却听得相当有道理。心下浮上了一抹不由得想笑的感觉。从不多言多语的李洪,恰好能说出自己不懂的金丝楠木,欣赏道:“我只记得金丝楠木有股楠木香气,古书记载其百虫不侵,金丝楠木箱柜存放衣物书籍字画可以避虫,现代试验证明试验证明金丝楠木抗腐木菌、白蚁的侵蚀,抗海生钻木动物蛀蚀性也强,所以皇家书箱书柜定金丝楠木。”
“是这样,”李洪直盯着罗圆圆的眼睛,神色淡然道:“皇宫中常用楠木制作床榻,冬天不凉,夏天不热,不伤身体,而其他硬木则不具备此优良特性;其四不易变型,很少翘裂。由于纹理顺而不易变形,不仅胀缩性小且硬度中握钉力颇佳。其五纹细密瑰丽,精美异常,金丝楠木质地温润柔和,纹理细腻通达,新切木表面黄中带绿,遇到下雨散陈陈幽香。金丝楠木制作的器物,没有硬邦邦的感觉,造型优美,光照之下出丝丝金光,但又清幽无邪,娴静低调。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更为难得,由于其光泽强,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金丝楠木雕刻的木雕非常漂亮,北京雍和宫金丝楠木佛龛是该宫三宝之一,无锡大佛下的宗教博物馆中几十米长金丝楠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堪称一绝。
金丝楠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在明朝末期就已经濒临灭绝,康熙初年,也曾派官员往南方诸省采办过楠木,由于耗资过多,康熙深感此举太奢,劳民伤财,无裨国事,遂改用满州黄松,很多大殿之木柱则以外包楠木拼接而成。本来金丝楠木应该很难寻觅了,但由于现代信息通讯运输达,用心寻找还是能找到少量金丝楠木的,市场上也极少有金丝楠木物件出售,即使偶尔碰到也是价格极高。”
杨大京闻言,脸色又是尴尬的看向李洪,从未听他说起这些,什么时候对金丝楠木有了兴趣。并无反感道:“李哥,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是这么回事,”李洪见杨大京面色微讶后,淡然笑道:“你爸有个南方的朋友叫王德川,这王德川从前是专门做金丝楠木的私下交易。我跟了他有大半年的时间,你爸让我做他的保镖。”
“我爸?”杨大京吃惊地看着李洪。一说起自己那老爸,杨大京只能缓缓摇了摇头,一本正经道:“我怎么不知道我爸有这么一个朋友?”
“你爸的朋友多了,”对于杨大京的这种反应,李洪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轻咳了一声,将眼神注视着他的脸道:“金丝楠木的私下交易,与古董交易不同,在说我认识你爸有个南方的朋友,已是几年前的事了。”
“很少听说这种事,”被李洪一提醒,罗圆圆脸色有些犹豫,想解释又一时解释不起来道:“难怪是私下交易。”
“是这样。市场上根本就没有明码标价的金丝楠木,”然而说到这的李洪,却是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挠着头歉然道:“金丝楠木这个珍贵的树种,由于明清时期皇家的垄断,已经在民间销声匿迹了3oo多年,不过近年来,金丝楠木开始重现江湖,并迅占据了市场的鳌头,在收藏界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花梨辉煌谢幕,金丝楠王者归来。”
“好一个黄花梨辉煌谢幕,金丝楠王者归来,”李洪表情转化虽快,却怎么逃得过罗圆圆的特意留意的眼神。心中暗喜之余,却是不动声色的淡笑了一声。似是什么都没觉的模样。
杨大京虽然很想反驳,但是仔细想过之后。的确承认李洪的话有根有据,也别那么极端。还是硬找出了个理由道:“能说说金丝楠木的交易吗?”
激动过后的李洪,神色中有些复杂却很快恢复了平静回忆道:“那一年你爸让我去四川帮他那位朋友王老扳,王老扳说市场的金丝楠木家具价格,几乎是一天一个价,这种火爆的市场行情也引了金丝楠木囤积热,在四川邛崃、峨眉山、云南与四川接壤的地方,不少寻求金丝楠木的队伍蜂拥进山,挖河道、刨树根,什么事都干。只为寻找一块金丝楠木。由于金丝楠木存在一本万利之事,和私下交易之事,也引来了黑吃黑,杀人越货之事。”
很想了解一下新鲜事务的罗圆圆,似乎是比杨大京还激动。不没等他问个究竟,早已想好道:“究竟是什么使他们这么疯狂?”
“非法交易,”李洪脸色阴晴不定的看向杨大京,讲诉起那次进四川,寻金丝楠木之事。
那一天李洪和王老扳等五人开车来到四川的邛崃,在去往山里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群进山收购金丝楠木的人。路边正准备向人打听平乐镇怎么去时,就有人主动搭讪问王老扳他们是否是去收购金丝楠木:“几位,是不是进山收金丝楠木的?”
王老扳脸色阴晴不定的看向几个当地农民。骤然脸色变得极其古怪道:“你们怎么知道的?难道说来这里的外地人,都是来收金丝楠木的?”
“那当然,”当地人告诉王老扳他们道:“这些日子,有好几批人进山去找木料了,现在木料不好找了,也少了。”
“这可不是好消息,”王老扳一愕,眼神偷偷看向了李洪。
未能李洪做出任何举动,一位三十来岁的当地汉子上前一步,对王老扳几人说道:“我叫许有昌。你们要找桢楠,我可以帮你们找,帮你们介绍几个搞楠木生意。考虑一下,给点介绍费就可以了。”
要钱?过得好一会儿,王老扳才蹙着眉头问道:“要多少?”
“一天三万,先预付十五万元,”许有昌神色不变,回答的相当顺畅,也头头是道,丝毫没有编造的痕迹。并告诉王老扳他们道:“最近到这里来寻找收购金丝楠木的人突然增加了很多,每天都有几百人进山。”
“老弟,这生意做的真好。佩服,佩服……”至内心佩服得五体投地的王老扳微微讶然嘴角抽搐了一下。略微疑惑的盯着面子这位许有昌看。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然而,以他这么多年来的阅历。竟然无法透过他目前的真实想法。若不是注意力集中的观察,只会看到一双平淡如水的眼睛。此时的王老扳在仔细观察过后,却现这明显比自己小的男人竟然有着一汪深邃不见底的眼神。只能隐约见到一丝道不明的忧郁,苍凉。甚至,还有一股难以言语的戾气。若非王老扳阅历极强,根本无从现道:“都说这金丝楠木是无本生意,你比那些淘木者还要一本万利。”
“生意人是这样,”许有昌展颜一笑,即不与王老扳保持距离,也不与王老扳过于接近。告诉他们道:“这一天三万的介绍费不算贵,不是我一个人的,我还有二十几个人帮我采购金丝楠,他们也要吃饭。这么说吧,一个老客,来这里采购了半年多了,现在手里有点老房料,金丝楠本特别不好收。”
………【第138章 野蛮的热带丛林】………
“你是……”老跑江湖的王老扳耸了耸了肩膀,一脸萎靡不振的无聊困样。
许有昌眼睛一眯,抽着烟淡然道:“老扳放心,我许有昌就是邛崃本地人,在深圳打工快十年了,半年前,我偶然得知金丝楠木价格涨得很高,一根楠木能卖到了十多万元,便毅然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乡组织了二十几多人进山收购金丝楠木。这是好生意,只是没那么大的本钱垫底。要不然怎么可能让你们外来人,收第一手。”
“一天三万也可以,但你若拖上个几十天,我可招架不住,”王老扳气得银牙直咬,将墨镜摘了下来往胸前一挂。一脸狐疑的看着许有昌道:“万一这生意做不成,我岂不是……”
“咋可能呢?以十天为限,十天以后,我分文不取,”许有昌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他人这种表情,脸色一青,告诉王老扳他们道:“我从小就知道这儿有金丝楠,我也听老人说过金丝楠木拿到皇宫里面做家具。至于你能不能买到你所能承受的价格,这个于我无关。”
“行,成交,”王老扳铁着脸咬着牙寒声道,真是给他气得要死。想不到这见过世面的山里人,做起事来,比城里人还恶。
上路时,许有昌及他另一个手下带王老扳与李洪他们等人在一户人家,租来了八匹当地马。五人换车骑马,王老扳从农户家很快在调查到了,像许有昌这样组织的专业向导队伍,这里有七八支,近三百人。他们活跃在四川邛崃、峨眉山、云南与四川接壤等过去专为皇宫提供金丝楠木的地方。有些商人收到桢楠后,马上高价卖出去,博取高额差价。也有些商人则囤积在手中,等待卖一个更好的价钱。
出发的时候,全体人员都精神抖擞,兴致勃勃。阳光普照,天气炎热。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然而,空气使人感到有些过于潮湿。
他们是初次上路。山间的土路泥泞不堪,驮马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远,驮鞍常常滑下来,肚带常常散开,人也常常停住脚步,整理靴子。经常出门旅行的人都知道,这是正常现象。后来,这类事就会日益减少,一切逐渐走上正轨,顺利行进,不再耽搁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长途旅行,头几天千万不要急于赶路。相反,应当少走路,多休息。等大家都适应之后,不用催促,人马自然而然就走快了。
也就半天的时,王老扳仰起头,他望到了头顶密不透风的树冠,那些树冠交叠着掩天遮日,像此时王老扳的心情,郁闷得没有一丝缝隙。他无声地叹了口憋闷已久的长气。
不是没有过丛林生存经验的李洪,苍白着脸望着王老扳,喑哑地说:“王老扳,这样走对不对讶,再往前走,弟兄们会不会死在这老林子里。”
“不会的。把那个许有昌看紧点就是了,”走在最后的王老扳,不知从哪拿出一支五四手枪递给李洪,很是认真的盯着他,眼睛中闪过的冷芒,丝毫不让人怀疑如果不按照他说得做,会真的一枪嘣了他。
野蛮得到了充分的保留和发展,弱肉强食,生存竞争在这片热带丛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高大的乔木独占了高空,灌木和草丛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便纵横交错横向发展着,一些寄生植物则把自己的根扎到大树的躯干上,吸吮着别的植物的血脉和养分。动物、植物生生不息,繁衍着这片野莽丛林。
不知过了多久,丛林中一具尸体的出现,令他们停下脚步。接下来,尸体便逐渐多了起来。那些尸体散落在丛林中,有坐着的,有躺着的,有卧着的,横七竖八……显然,他们实在是走不动了,便想停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便再也没能起来。这些死难的弟兄们的尸体暴露在丛林中,已开始腐烂,林中的虫、蚊叮咬在这些尸体上。
李洪听不懂许有昌与王老扳用南方话在说的是什么,但从许有昌的表情上他已看出说的是什么了。
李洪看到眼前这一切,多少还是有些恐惧感。一旁走过来的王老扳,推了他一下,满脸不屑道:“兄弟,这很正常,习惯就好了。”
“李兄弟,是不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听人这么一说,许有昌有些深表同情的叹息道。
李洪没有说话,只是将眼神在周围扫了一圈。丛林似乎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笼罩在他们的头顶,他们看不见一缕阳光,林间阴暗而又潮湿,满眼都是一片绿色,人在丛林里呆久了,衣服、皮肤、指甲盖,甚至胡子、眉毛都似乎长了青苔,大森林把一切都染绿了,如果人不走动,分不清哪是树干,哪是人。
一行七人骑马暂时走出丛林,上了一条小路。路经一个村子时,他们的到来,似乎是全村的大事。小孩子停止玩耍,纷纷跑到大门外面观看;窗口上露出妇女们惊慌的面孔;农民放下活计,久久地注视着从他们旁边走过的队伍。
当时正值假期,所以把他们安排在当地小学校住。小学校园不大,也就七八间房屋。马匹拴在院子里,所有的行李和鞍具全堆在棚子里。
不一会的工夫,来了一些农民,称他们都是当地的老住户。他们介绍自己了解他金丝楠木的生长情况,讲路该怎么走,还出了一些主意。产金丝楠木的地方,一般是在边远的深山老林之中。
当人问道他们家中是否有金丝楠木时,老住户们一口同声说那东西,不属于他们使用。王老扳很是大方,当下每人奖励了一百元钱。一个叫李顺的年轻人,见王老扳很讲义气,当即表态愿做向导。为了防范许有昌途中使坏,王老扳当即以两千五百元的价格,收下了这个叫李顺的年轻人。
入睡后,世界漆黑一片,蚊虫在他们身边嗡鸣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先是有一缕微风,轻缓地在他们身边刮过。
经验说明,只有夜里睡足觉,白天才能很好地工作。白天的蚊子倒还可以防备,夜里的蚋虫确实无法对付。这些讨厌的小虫子咬得人整夜不能合眼。人们心里十分烦躁,眼巴巴地盼着天亮。他们惟一的防护工具是蚊帐,这是用透风的白纱布做的。架蚊帐时,先要穿上横竿,然后再把帐顶角上的环子挂到树上,这样蚊帐就撑开了,像一顶纱罩似的,人在里面能躺、能坐,还能工作。下雨的时候,再在蚊帐上面撑一顶人字形的帆布伞。每人都有几张作褥子用的薄毡,毡褥背面包着.层防水的油布,蚊帐四周的边沿就掖在毡褥下面。这样,蚊帐不仅能给人遮雨、挡冷风,还可以挡那些讨厌的小虫子。
早晨起来的时候,天阴得像要下雨的样子。可是到了十点钟就转晴了。这时,他们看见了所要寻找的地方。它离他们约有五公里远。在那里,所有的岔流全部归入河槽。干燥的鬃岗很多,因此可以走近江边。不过,先要绕过沼泽,往李顺所说的那二妹山附近下到河谷里去。
马已经合群,不再尥蹶子、咬架了。只要牵着头马,其余的马匹就自动地随着它走。李洪他们轮流跟在马匹后面,赶一赶离队或掉队的马。走到二妹山附近,他们向东拐,朝着江对岸石头河河口旁边的后店房子走去。他们沿着一道道鬃岗,绕过沼泽前进,不久就到了江边的树林子里。他们的运气真不错,碰巧这里猎人有条船。它虽然漏得像筛子一样,可是毕竟是条船,用它来渡河就省事多了。修船用去将近一个小时。李洪他们用麻把船上的缝隙草草堵塞了一下,用钉子把船板钉上,没有桨架,他们就钉了两个木桩,拴上绳套来代替。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就开始渡河。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