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盗墓高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这地方基本上已经属于无人区了,几百公里都不见得有个人影出来,我们自然就不用担心山地车会被人偷了。
我们带着行李爬上半山腰,那一大片笼罩在黑暗中的东西才显露出来,我用电筒一照,这古城的规模是在不算小了。
我们穿过破碎的城墙,往古城里面走了过去,这是一座典型的藏地城墙,最高层是巨大的宫殿跟寺庙,中间是那些达官贵人住的房屋,而最底层就是那些普通人或者当时的奴隶居住的地方。
因为除了古城最高点的那些宫殿跟寺庙还完好无损外,其他的那些普通民居不是坍塌就是被黄土掩盖了。
我对安叔说∶“这地方可能供奉着那种密宗的佛像,你要不要去看看。”
安叔吸了一口气道∶“你不说我倒忘记了,看来这里的气候条件的确会影响人的思维能力,我都感觉自己有些迟钝了。”
我对他说,这里面的海拔高度的确会造成缺氧的情况,思维迟钝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是觉得不舒服就吸点氧气就好了。
安叔挥手道∶“不用,不用这点苦咱们还是能够承受得了的。”
“那咱们就去上面看看,有没有你老喜欢的佛像,”我招呼了一声,让他们先在原地等会,我跟安叔还有杨子上去看看情况。
这古城的废墟中,那些寺庙是建在最高层的,比起那些宫殿更加富丽堂皇,看来这个地方古代宗教信仰是超过君主权利的。
而且那些寺庙的样子也好像是对立的,有些寺庙是全白色的,而有些是红色的,安叔说,小侄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密宗教是分红白喇叭的,这也是他们一直争斗的原因。
我本来是要带武器的,杨子说,这地方每过半个月那些哨所的官兵就会过来查看一次,他们一般都露宿在这里。
杨子都这样说了,咱们就不带武器了,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人手一把长刀还是要准备的,不然要是上面长满了那些枝蔓,也能有个用处。
我在前面张灯,后面跟着安叔还有杨子,三个人穿过层层的土砖路还有围墙,终于爬上了半山腰。
我问杨子知不知道这古城的大概来历,杨子说,他不知道,不过好像这古城是唐朝以后才出现的,可能跟那个古格王朝有什么联系吧!
我们爬上了半山腰的神庙,安叔已经累得喘不过起来,她坐在地上直喊道∶“人老了,不如你们这些后生仔,我先休息一下。”
我跟杨子也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倒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这里海拔太高了,空气十分稀薄,基本上氧气很少。
不然像这样的古城遗迹早就被氧气给侵袭,不知道破坏成什么样子了,咱们还能看到这么多完好的建筑已经可以说是个奇迹了。
我跟杨子休息了一会两个人合力把安叔从地上拉了起来,因为他一坐下来浑身就感觉没劲,双手发麻,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了。
第216章 密宗
我跟杨子把安叔从地上扶了起来,安叔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说道∶“爬山真是一件耗费体力的事情,不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辛苦一下也是值得的。”
我们三个人站在一边,大口呼吸了一番稀薄的氧气,然后继续往上面攀爬,有些地方的墙壁只要一碰估计就会坍塌。
为了安全,我们只能避免接触那些墙壁,选择从旁边穿插过去,而不是直接沿着上面的石阶往上面爬。
我跟杨子扶着安叔终于爬上了神庙,三个人靠在神庙的墙壁上休息,这座红色的寺庙保存的十分完整,除了外墙有些颜色被侵袭外,其他的一切都算不错,至少不会让我们一靠就坍塌了。
随后我们起身往寺庙里面钻了进去,大门已经没有了,可能被后来的人当做柴火烧掉了,大殿里面只是供奉着一尊巨大的佛像。
墙壁上面描绘了许多的壁画,不过那些壁画的内容简直是不堪入目,全部都是那种春宫图,我们看的是面红耳赤,心跳加速。
杨子用电筒照了照,笑着说∶“以前的这些喇嘛看到上面的壁画,还能安心念经诵佛,只怕是一看到自己就变成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了。”
安叔说∶“小侄不懂不要瞎说,这是藏地密宗的欢喜禅,密宗喇嘛信奉双修之道,而这些壁画就是学习的模板。”
“那这尊佛像又是干嘛用的,密宗供奉的佛像真是奇怪,”杨子用电筒照了照那尊摆放在上面的佛像,回过头对我们说道。
我拿着电筒照去看了一眼,这佛像的确让人好生奇怪,竟然是一男女面对面****的佛像,按理来说,佛堂是神圣之地,怎么会摆放如此污秽不堪的佛像。
安叔看了一眼对我们介绍说,这是藏传密教的欢喜佛,是藏传佛教密宗的一种佛像,即佛教中的“欲天”和“爱神”。
又被称双身佛、本尊双运、父母相、父母佛、欢喜天、大圣欢喜天,或音译为“难提计湿婆罗”,是男女面对面****的佛像。
欢喜佛唯有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中才有供奉,一尊双佛,面对面抱着在一起合二为一,即明王和明妃。
欢喜佛中的明王站立或结跏趺坐,明妃经常手持法器或环抱男颈,单腿或双腿环绕到明王腰后,呈面对面****姿态。
藏传佛教格鲁派崇奉的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和大威德金刚时常以“双身佛”的形态出现。是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信仰结合的藏传密宗的本尊神。
而且“欢喜佛”的“欢喜”二字并非男女淫乐而言,而是指佛法用大无畏大愤怒的气概,雄猛的力量和摧毁的手段战胜“魔障”,而从内心发出的喜悦的意思。
象征着男女双修。这种说法来源于古印度原始宗教中的性力崇拜,认为“男是智慧,女是方便”,男女双修,可以快速得道。
据说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说欢喜佛是为了鼓励生育。这是佛书以外的说法。本来产生的是有着哲学、宗教、历史、民俗和讽刺世意的。
但是在中国古代封建思想传统的这块神秘的土地上,他原本的这些意义被淡化了,只剩下一层神秘的意义。只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出现,在汉化的佛教寺庙里不会见到。
“那这佛像是从那里传过来的,怎么从来没听说过,”我忍不住好奇,仔细观察起这尊佛像来。
安叔解释说,佛典《四部毗那夜迦法》中有一个故事,大自在天之长子象头神,象头人身,性情不和顺。
观音菩萨为了降伏其心,化身为一个女子去找他,他一见此女,欲心炽盛,欲拥抱其身,该女拒绝说:“汝若实欲触我身者,可随我教,即如我至尽未来世,能为护法不?”
他回答说:“我依缘今值汝等,从今以后,随汝等语,守护法。”于是毗那夜达女含笑接受他的拥抱****,得其欢心,从而把他调教到佛法中来,因此“皆大欢喜”。
而在《毗那夜迦舍光轨》曰:‘今说毗那夜迦有多种,或似人天,或似婆罗门,或现男女端正之貌。即分四部,摄众多类。如是种种,作诸障碍。
唯大圣天欢喜王,是权现之身,如上所说,为欲诱进诸作障者令入正见故,所以不似余毗那夜迦,而现象头。此是示喻故,谓如像王虽有嗔恚强力,能随养育者及调御师也。
誐那钵底,亦复如是,虽现障身,能随归依人乃至归佛者,是故此天现象头也。毗那夜迦,亦名毗那怛迦,此云象鼻也。
其形如人,其鼻极长,即爱香尘故也。唯今大圣天,其头眼耳鼻舌诸相,皆似象,能随行者也。此天者,即誐那钵底,此云欢喜。’
安叔说,可能这就是关于欢喜佛的由来吧!佛教认为双身佛是同一佛身两个方面的体现:男身代表阳性、金刚界、慈悲等方便法,女身代表阴性、胎藏界、智慧等法。
智慧与方便为成就佛法身和色身不共的因,分别以****的变形莲花和男根的变形金刚杵为象征。
在显教中以修持慈悲、菩提心、布施度等五度方便法门去成办佛色身之因,以观修四圣谛、诸法无我等智慧法门去圆满佛法身之因。
而且由于佛教僧侣是禁止性行为的,故欢喜佛(欢喜法)的教义,被认为是一种对****的鼓励,亦是混合婆罗门教飒刻昙系瑜伽术与西藏苯教的巫术。
违犯如来清规的不良教义,11世纪,阿底峡尊者到达西藏之后,便开始反对僧侣与信女**,认为“出家众应严守梵行,若修欢喜法,将使佛法断绝,一般行者不应修行欢喜法”。到了****祖师宗喀巴开宗立派时,直接严禁僧侣修行欢喜法,“欢喜佛”仅成为一种供奉的佛像。
于是有人认为双身佛仅仅是一种象征,认为双身佛男女相抱是代表人心灵中两种性质的统一。
通过想像的阴阳****和真实的********的瑜珈方式,亲证“般若”与“方便”融为一体的极乐涅盘境界。这就是“欢喜佛”的宗教寓意。
第217章 洞窟
安叔觉得寺庙正中央摆放的这尊欢喜佛,有很大的价值,他已经动了心思,不过这尊佛像体型太过巨大,连我们的山地车也承受不了。
安叔只好伸出手不停的抚摸佛像的表面,就像爱抚自己的孩子一般,我跟杨子看的是面面相觑,摸了一阵安叔感觉有点累了,便靠在旁边的柱子上休息。
、杨子倒是挺好奇这些佛像的,他觉得这些佛像中可能掩藏着某些东西,我跟安叔坐在一旁聊天,安叔说,看到这种精美的佛像,他就认定那个香格里拉是绝对存在这个世界上的。
藏族人是不可能凭空就想象出这么一个地方来,虽然古人喜欢夸大其词,但是没有一点真实性的东西,是不会流传如此之久的。
而且这个神话早在藏族人出现之前,就已经流传千古了。只是因为藏传佛教的出现,把那个神秘的香格里拉比喻成了佛陀修炼的圣地。
安叔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去鄱阳湖前,小舅用电子邮件寄给我的那张照片,那是一个如同被白雪覆盖的地方,形状就像开合的八瓣莲花,供奉着巨大的佛像。
而且那些巨大的佛像根本就不像是雕塑,而是一个个真身佛陀,也就是那些古代活佛圆寂后,留下来的肉身菩萨。
安叔急切的问道∶“那个地方在那里。”
我摇摇头道∶“我并不知道那地方在那里,当初收到那封邮件的时候,我根本就不在意那些东西。”
“小侄,你这可算是错过了一个千古难寻的奇迹,”安叔认为那个地方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我倒是觉得不太现实,那个神秘的香格里拉就这么容易被小舅找到了,那他不早就让我去了。
我跟安叔聊了一会,准备下去了,就看到杨子围在那尊佛像的后面,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我走过去喊了杨子一声,他转过头来笑着对我们说∶“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这座古城像是渐在一个庞大的地下洞窟入口之上。”
“什么!”
我跟安叔有点不敢想象,连忙走了过去,杨子指着佛像后面的壁画说∶“你们看这里,这壁画上描绘的就是那个巨大的洞窟。”
我拿出一把小刷子,轻轻拂去壁画上面的灰尘,看到佛像后面的那层壁画上绘画者一个圆形的黑洞,十分巨大,旁边还有不少的喇叭在念经诵佛。
根据这壁画上描绘的事物来开,这座古城的确是建立在一个巨大的洞窟之上,这是让人逐摸不透的问题。
杨子说∶“咱们把这尊佛像移开,应该会有所发现。”
我跟安叔看了一眼这尊巨大的佛像,凭我们三个人的力量怕是搬不动吧!这种佛像一般都是实心的,重达数顿。
杨子让我们走到一旁,然后他伸出手在佛像的背部摸了一阵突然喊道∶“摸到了,”我跟安叔只是听到一声转动,然后那尊佛像就自动移开了。
从地面上冒出一大堆灰尘来,佛像被移开后,那堵墙壁也坍塌了,露出里面一个黑幽幽的洞口来。
“这里不会就是那个巨大洞窟的入口吧!”我看到里面逐渐冒出白色的雾气来,那是水蒸气升华后形成的雾气,看来里面的温度不算低。
“你们说这里会藏着什么东西呢!”杨子拿出电筒往里面照了照,我们看到里面像是一条用石板铸就的通道。
旁边还有两个手握铁棒的金刚,像这种金刚都是用来镇压妖物才会按照这个样子摆放的,难道说这里面镇压着什么东西?
杨子率先钻了进去,我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也跟着钻了进去,里面的温度很高,就像是地下有温泉一般。
两旁的石壁上面全是那些诡异的密宗佛像,而在更里面的地方有一块巨大的佛像雕刻,那里雕刻着八种不同的佛像。
安叔看了一眼连忙惊呼道∶“这是天龙八部众,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地方,什么时候藏传密宗也有了。”
杨子味我们,这天龙八部众是什么东西,不就是一些佛像雕塑吗?我对她解释道,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天龙八部都是“非人”生物,包括八种神道怪物。
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
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
排名第一的“天众”,在佛教的宇宙观中有三界之分(欲界、****、无色界)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之说。
欲界又分为六重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有十八天:梵辅天,大梵天,梵众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光天,徧净天,无量净天,无想天,少净天,广果天,福生天,无云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
无色界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天众”就是生活在各层天的众生,他们的生活比人间优胜得多,寿命也长得多。
天众当然也包括四大天王,如帝释天主、大梵天王等,民间常称天王为神。所以“天”字至少包括四义:一、苍穹;二、天界;三、天人;四、天王。天众指的就是天人和天王。
在佛教的传说中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六道众生处于轮回之中,所以尽管天人的福报大,但他们的寿命终了之后,还是要死的。
天人临终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第五个征状或说是“玉子离散”),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人最大的悲哀。帝释天是众天人的领袖。
你看这个“龙众”中的“龙”,跟我国传说中的“龙王”或“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