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理财教室-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误区三:只买新发行的基金。
你现在想买支基金,有两只基金供你选择:一支是新发行的基金A,初始价格为1,一支是老基金B,目前净值为,你会选择买哪一只?
这是新基民都在做的选择题。很多基民算了一笔账:如果我投入10000元,购买新基金,我能得到10000个基金单位(认购费用忽略不计);而同样的钱若申购净值的老基金,我只能得到4000个基金单位;相比之下,当然是购买新基金划算。
这是一个数字上的陷阱,真正重要的是增长率,而不是基金单位数。假设基金A和B在未来的增长率均为10%,则基金A的净值将从1变成,而基金B的净值将从变为。
如赎回基金A,则我们可以得到:10000×=11000元;
如赎回基金B,则我们可以得到:4000×=11000元;
可见在增长率一样的前提下,选择基金A和B对我们没有影响。
现在的问题是,新基金和老基金会有同样的增长率吗?
指数型基金与投资基金误区(4)
新基民需要了解:新发基金在募集到规模资金后,都会有一个封闭期。在封闭期内,基金经理要来完成建仓的工作,封闭期通常为3个月,在封闭期内基金经理要完成从现金到股票或债券的转换过程。而在新基金经理在忙着建仓的时候,老基金早已完成建仓过程,基金经理手中已握有筹码。在牛市行情中,筹码多的基金一定能跑赢筹码少的基金,也就是说老基金一定能跑赢新基金。
通过我们小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老基金在很大程度上比新发基金有优势,所以可以选择运作相对稳定的老基金作为投资,而不要让净值的高低来困扰我们。
常用的投资工具之三:信托
按照200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所规定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信托公司及其业务
信托业务范畴含商事信托、民事信托、公益信托等领域。经央行批准的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可以经营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和其他财产信托等四大类信托业务。
资金信托是指信托标的物为货币资金形态。其中,又可以按照资金的具体用途再分为信托贷款融资类信托、证券基金投资类信托以及股权投资类信托等。
动产信托是指信托标的物形态为动产实物,如工业设备、车辆、船只等。
不动产信托是指以土地、房产等地上定着物为标的物而设定的信托。
财产权信托是以财产权为信托标的物的信托。按照财产权的类别不同,又可以划分为股权信托、表决权信托等。
信托公司接受的信托资金,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首先必须是委托人合法所有的资金;其次,单笔信托资金不得低于人民币5万元;另外,信托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从规定中我们可以得知:一般购买一份信托合同起点是5万元,也就是说投资信托最少需要有5万元。
但受一个信托计划只能发行200份信托合同的限制,当融资规模较大时,购买一份信托合同的起点就可能高于5万元。
按单个集合信托计划规模6000万元(一般信托规模为6000万元至1亿元),为在200份合同内完成单个信托计划规模,一般每份信托合同金额要在30万元以上。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每一份信托合同金额不可能恰好是30万元以上的整数,只要你有5万元以上的资金,并和信托客户经理积极沟通,还是有可能买到信托产品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如何选择信托产品(1)
首先,选择信誉好的信托公司至关重要。考虑一个信托产品是否值得投资时,很重要一点是要看推出它的是哪家公司。对投资者来说,要选择资金实力强、诚信度高、资产状况良好、人员素质高和历史业绩好的信托公司。
其次,选适合自己的产品。目前信托公司推出的信托产品大部分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即事先确定信托资金的具体投向。选择信托时就要看投资项目的好坏,项目运作过程中现金流是否稳定可靠,项目投产后是否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销路等。这些因素与您投资的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够到期按时偿还有很大关系。
最后,看产品的担保措施是否完备。很多公司为了以防万一,往往都是采取双重甚至三重担保措施,以提高信托产品的信用等级。具备银行担保、银行承诺回购或银行承诺后续贷款的项目安全系数更高,但收益就相对更低一些。
特别报告
揭开私募基金的神秘面纱
私募基金在国外的标准定义是: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募集的基金,它是相对公募基金而言的。由于它的募集对象很有限,因此在监管机构登记、报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不像公募基金一样严格。
提及“私募”,大多数人的反应是——神秘。他们是地下的、隐匿的、非法融资、地下钱庄,种种莫衷一是的形容词加诸其身,很多人认为私募基金必然是某次股价飙升的幕后庄股,私募基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私募基金行业运作的三种模式分别是:个人模式、公司模式、精英型基金。其中最典型的是券商的委托理财。较之投资基金,这种形式更像银行存单,一般是一年期的存续期。
私募基金并非人人都可以投资,它只对能够承受风险的一小部分人,从这个角度,“私募”不属于寻常百姓家。在中国,私募基金因为没有相关法律正名,并没有规定硬性的投资金额,以致于有些并不适合投资私募基金的人也涉足其中。
“私募基金并非人人都可以投资,它只对能够承受风险的一小部分人”,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在他所管理的数只私募基金中,一只投资于印尼某油气公司的股权基金因为投资标的的如期上市而获得160%的投资收益。对于“私募基金和客户的关系”,他深有感触:“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私募基金的惟一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发行方式。它是由私募基金自己的特点决定的,而非监管层或者别的什么人。你很难去大街上随便找一些客户让他们买私募基金,我们只找合适的人去推荐,当然,这种推荐也是建立在深入的沟通上,成熟市场上的私募基金推广只有一条准则,那就是,别把产品卖给不适当的客户。”
如何选择信托产品(2)
但在中国,私募基金一度被误认为是券商委托理财的又一个名字。的确如此,2005年德隆系的崩塌也让这偏隅一角的存在昭然于世,内部的操作混乱不堪、风险超乎想象,而至此牵连的众多散户更是损失惨重。根据中央财大金融学院的李建军教授估计,截至2004年底,中国私募基金规模可能是7000亿,其中40%到50%是券商的委托理财。曾深入这个群体调查的李教授对此深有感触:里面大部分都是散户的钱,由券商投资部的几个人操作,谁都不知道里面到底怎样。但是,尚未得到“名分”的私募基金却并没有因“正规军”的急速发展而萧条,反而是在公募基金普遍业绩的衬托之下,以其独有的市场竞争力为自己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谁够格买私募基金
在国外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名单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摩根士丹利、高盛这些金融巨头的名字,同时还有数额不菲的养老基金。除机构投资者之外,哪些个人才够格投资私募基金呢?
美国基金业规定,私募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必须拥有500万美元以上的证券资产,而且最近两年的平均收入最少在100万美元以上。只有资产在2500万美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才有资格投资私募基金。因此,投资私募基金实际上是“富人的游戏”,因为只有富人才能承受这种特殊的风险。在设立过程中,不允许私募基金对公众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特定的投资者只有通过送上门的买卖契约文件或投资咨询会、个别面谈等形式,了解和投资于私募基金。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在签署《合伙人协议》时,一般都聘请律师参与全过程。
私募基金在中国
一般来说,中国的私募基金最典型的构成是券商的委托理财。不少券商等有交易席位的机构通过承诺保底或保收益来吸引资金,而这些资金多来自于国企的自由资金和散户。较之投资基金,这种形式更像银行存单,一般是一年期的存续期。
一位私募基金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了目前行业运作的其他模式,私募基金由市场需求自发成长,但实际运作有三种模式:公司模式,这种模式又分两种:一种以“委托代理”的方式接受外来资金;另一种本身就由股东投资,一般不接受外来资金,此类公司相对投资规模比较大,一般都在几千万元以上。个人模式,以较有名气的股评人士或研究人员命名的各类工作室,是目前最公开最常见的私募基金。在深圳,一些著名咨询机构下的工作室,只要有50万就可以达成合作的口头协议。精英型基金,这一类是一些基金公司或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纷纷跳槽出来自己做业务,有的是利用原来的关系从社会募集资金,有的是几个朋友凑钱委托其中一个人来操作。
如何选择信托产品(3)
创投基金
最近,让业界兴奋的一则消息来自于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吴在公开讲话中指出,应该给私募基金以合法地位,建立创投基金的筹集机制。其中的“创投基金”俗称VC(venturecapital风险资本),主要投资于未上市公司,在创业的不同阶段予以资金支持并博取一定的收益。最成功的项目莫过于google,这一单生意让风险投资家赚到了十几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纯粹的创业投资机构,追求资本增值的最大化,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上市、转让或并购的方式在资本市场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由有限合伙人(LP)、一般合伙人(GP)也即我们所谓的投资家组成,这些投资家用别人的钱进行投资,但是只能在将钱归还给LP之前有限的时间段内进行运作,这两个因素使得他们必须很专业,这样他们才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同时获得良好的声誉,可以募集下一轮基金。
在国外,私募基金最多的形式是对冲基金,然后是投资于实业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无论是对冲基金还是风险投资由于其募集方式与公募基金相对,所以统统归在“私人募集”项下。
全球排名前20位的VC内部收益率大约为30%(我们可以把内部收益率简单理解为复合增长率),而每个项目持续的时间大不相同,有的基金投资于企业的成长期,可能1年左右就能撤出投资,而那些在创业阶段介入的风投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悉心浇灌。“因为投资领域大不相同,你很难让我比较VC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区别”,林先生说:“单就流动性一项来说,证券投资的流动性很高,而风险投资要撤资就亏损。”如果熬了三十年,那么你定然是极其富有的人。
具有历史意义的2006年
“嘿,真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2006上半年,沪深股市大涨,让股市投资者扬眉吐气。对于私募基金部落来讲,这轮令人难忘的久旱逢甘霖的行情,其意义不亚于苏联红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005年底,就有私募基金的精英人物认为:当时中国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也是十分难得的机遇就是投资于股市。不过,此时绝大多数熟悉中国股市前几年状况的人们已经无法相信这个判断,因为人们已经被前几年的大熊市跌怕了,甚至连一些券商的高级管理人员都在怀疑中国股市的前途,“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此论调可不是少数人观点。
如何选择信托产品(4)
股市是一个只有少数人才能看见大机会的市场。事实印证了私募精英的敏锐看法。短短的半年时间,沪市指数由1000点涨到1700点,抓住机遇的英杰们赚的盆满钵溢。在这轮行情中,精英私募基金的收益率普遍达到了200%以上,部分精英人物在这半年中的个人收入更是比此前的一辈子还要多上了许多。
2006年的股市给予了耐心的坚韧者以丰厚的回报,也再次证明了华尔街的经典说法:“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应能不断赚到钱;你如果熬二十年,你的经验将极有借鉴的价值;如果熬了三十年,那么你定然是极其富有的人。”
在这次丰厚的回报来临前,中国的私募基金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在2001年时全国有影响有规模的私募基金,也就是规模在五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超过百只,经过此后四年的大浪淘沙,2005年底,全国剩下的能够正常运营的精英级私募基金已经不到那时的十分之一了。但就是这十分之一的精英终于笑到了最后。私募基金的顽强生命史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的一种集合投资。
国内主要私募基金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3~1995年
1993年之前,沪深交易所的投资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该时期政策法规禁止法人机构购买二级市场上的股票。这造成了全国的投资高手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此前这些个人投资高手在原始股的认购上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1993年,政策法规开始允许证券公司与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买卖二级市场股票,为了解决自营技术与自营责任的问题,一些负责自营的证券公司与信托公司与部分职业大户形成了二级市场的联盟,最为典型的是部分民营机构在一些大券商的扶持下高速发展壮大。战场上形成的友谊最珍贵,久而久之大家形成了互惠互利的信任关系,而部分大券商和信托公司的角色亦转换成代理人,把部分大客户的资金中介交与私募基金进行投资。此时,市场上的最活跃股票基本上由私募基金创造,比如说1994年逆势暴涨的牛股苏常柴与界龙实业。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如何选择信托产品(5)
在这个阶段中,海南的信托公司,沪深两地的股评家,辽宁、河南、浙江、广东地区的券商,以及当时异常红火的武汉交易中心对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第二阶段:1996~1998年
此时爆发了中国股市第一次参与群体比较广泛的大牛市,证券公司的职业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新股扩容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阶段,一级市场也非常活跃,新上市公司有大量的闲置募集资金。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许多证券公司开始了资产管理业务,其主要客户群体是其作为主成销商的上市公司。部分有大资金关系的民营机构也开始了以认购新股获利为主的证券业务,这种风险收益也吸引了大量的银行资金。
相对来讲,这个阶段是机构投资者获利最为容易的时间段,但是由于证券公司自营盘的逐渐独立以及大户透资已经成为不可能。缺乏融资渠道的许多私募基金想出了新的办法,高息揽储,也就是用较高的利息吸引民间资金储蓄。由于资金成本较高,因而在这个时间段,二级市场出现了许多长线大黑马,比如说德隆系的合金投资,以及港澳系的深科技。
这个时间段是中国私募基金发展最快的时间段,认购新股与资产重组已经成为了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