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懂西游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理好这三个人的事情,观音还有两件很重要的事去办:招安唐王和寻找唐僧。 。 想看书来

第13节 一个阴谋
泾河龙王是一个牺牲品。

  任何政治阴谋都会有小人物做陪衬。以小人物开始,以大人物达到目的为结束,至于小人物的死活,完全要看大人物如何策划,如果把你安排到一个被扁的位置,你不想被扁也得被扁,如果你是欠扁类型的,那更不用说了。

  泾河龙王就是那种欠扁类型的。

  一切的开始就源于两个人的对话,这两个人一个是樵夫,一个是渔夫。

  要说唐朝政府的教育做的相当好,樵夫不学好好打材,渔夫不好好打渔,倒学人家诗人作诗。

  作就作吧,作来作去,两人掰起来了,原因竟然是争论谁的职业好。其实他两个人谁的职业也不怎么样,最后渔夫占了上风,因为他打渔有高人指点,网网不空,日子很是滋润。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偏偏这件事被泾河里的一个夜叉听到了。

  有些本来就是屁大的事,但是一到邀功心切、拍马屁拍上瘾的小人物嘴里,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极尽夸张之能事,以引起领导的重视,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的见识深刻,忠心耿耿。

  这个夜叉就是这样的鸟人,看他的报告:“祸事了,祸事了!”龙王问:“有甚祸事?”夜叉道:“臣巡水去到河边,只听得两个渔樵攀话。相别时,言语甚是利害。那渔翁说: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个卖卦先生,算得最准。他每日送他鲤鱼一尾,他就袖传一课,教他百下百着。若依此等算准,却不将水族尽情打了?何以壮观水府,何以跃浪翻波辅助大王威力?”

  人家一天就打你一条鱼,而且就一个渔夫打,何来把水族都打尽之说?

  要说这个泾河龙王官小架子不小,脾气更不好,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河里的龙王,也就相当于个县级水利局局长,听到这个报告,想也不想一下,马上就想兴师动众去杀人。

  其实这也怪不得泾河龙王,人家素质低,在泾河又是老大,平常作威作福惯了,你让人家退一步、忍气吞声还不要了人家的命?

  地方小官、土皇帝不都是这么个德性吗?

  在家人的劝阻下,泾河龙王总算没有发飙,而是想了一个办法,办法也算不错,但是用心太可恶:要去砸人家饭碗。

  别人的东西都能动,但是砸饭碗就是要人命,要谁谁也要拼命。

  泾河龙王没想到这些,他就想着怎么砸人家饭碗。最后别人的饭碗没烂,自己的脑袋没了。

  活该!!龙王不好好当,倒跟城管学砸人家摊子,这个早晚还不挨一刀。

  在砸任何人的饭碗之前都得考虑下后果,就算小商小贩也得吃饭的。

  龙王和人家算命的打赌:“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这明显就是找茬的,泾河龙王觉得自己是司雨大龙神,打这种赌自己绝对赢,赢了就砸摊子。

  但是他没想到下雨自己说了也是不算的,自己只是个操作员,上头还有玉帝呢。

  没想到的是算命的算准了,泾河龙王慌了。他慌了,但是手下没慌,出了一个自认为很牛的点子。

  这个点子确实很牛,牛到能要了泾河龙王的命。

  当官的该慌的时候也得慌,如果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慌,那想慌的时候也慌不了了——脑袋都掉了,还慌什么。

  碰到这种原则性很强的问题的时候,泾河龙王的党性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自己面子,连原则都不讲了。

  你不讲原则,碰到讲原则的上级,就难办了。

  也许政府平时对水利这种事情不大过问,不大认真,或许泾河龙王平时也会抱怨政府不认真。

  但是政府一认真,谁也担待不起。泾河龙王这次就遇到政府认真的时候了,就算以前一百次不认真,但是认真一次就要你的老命。

  龙王栽了,没有办法只好去求情,算命的给他指出一条活路:去找唐王李世民。

  这跟李世民有什么关系?本来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是李世民是唐朝皇帝,那就太有关系了。

  阴谋才刚刚开始,小人物就已经要了命了。

第14节  唐王被蒙
唐太宗李世民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无数不多的英明皇帝,但是再英明的皇帝,神仙要想忽悠他,也是小菜一碟。

  李世民不知道,在离长安十万八千里的灵山上,如来早就惦记他这块地盘了,早就处心积虑的想把他的理论输出到唐朝了。

  一个小阴谋就把唐王李世民卷入到取经活动中来,而且李世民还要屁颠屁颠地支持取经活动。

  而达到这个目的的代价,如来和他的盟友玉帝不过是牺牲了一个小小的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在如来和玉帝的阴谋下,犯了死罪,按说主持死刑的应该是天庭公安人员,没想到的是上天安排魏征主持这个死刑。

  神仙犯了罪,让一个凡人主持死刑,就好比一个人犯了罪,让猴子来处罚,说的通吗?

  领导说的通就通,泾河龙王就在这个奇异的安排下送了命。

  当泾河龙王被判死刑后,那个算命的先生,竟然比神仙还神仙,事先就知道了天庭这个奇异的安排,告诉泾河龙王到唐王出求情,因为魏征是唐朝的臣子,魏征这事怎么干,当然会听从唐王的意见。

  这个算命先生不是如来和天庭的奸细,还能是什么?

  泾河龙王无奈,只好去求唐王,唐王也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没想到的是魏征在梦中就将泾河龙王斩掉了。

  于是泾河龙王不干了,非得找唐王算账,被观音菩萨喝退了。

  但是到了阴间,泾河龙王还不罢休,要求阎王把唐王的魂魄整来,来个三部会审。

  当初唐王答应泾河龙王要求的时候,他还对唐王表示要感谢他八辈祖宗,没想到现在做了鬼也不放过人家了。

  说实话泾河龙王的这个要求是相当不合理的,死罪你是犯了,杀掉你那是你应该得到的结果,人家唐王只是答应说情,但是说一定能救你,你怎么能这样呢,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从阎王这里来说没怪你拉关系走后门就可以的了。

  但是奇怪的是。阎王竟然答应了,而且事情办的还很利索,真把唐王的魂魄勾到阴间了。

  既然到了阴间,到了天庭的地盘,就由不得唐王了,人家让你看什么就得看什么,就好像领导下来视察,下面让你看什么就看什么,至于真实的东西,你永远都看不到。

  于是唐王就在地狱转了一圈,他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因他而死的冤魂!!而且搅的唐王很是害怕。

  害怕怎么办?那就得超度一下这些冤魂。

  谁能来超度冤魂?世上只有一家,别无分店,那就是佛教。

  转了一大圈,李世民终于转到佛教这里来了。这也是如来的最终目的。

  不怕你是唐王,就怕你不求我。

  既然有求于佛教,就得为佛教干点事情。

  干什么事情?支持取经运动!!

  唐朝最终被招安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5节 悲剧唐僧
唐僧是个谜语,永远也猜不透。

  唐僧出生就是个谜,他爸爸和他妈在一起认识十几天的时间,他老妈就知道自己怀上唐僧了。

  如果唐僧他妈不是婚前怀的孕,打死我都不相信。

  所以我只能告诉唐僧一个事:他爹不是他亲爹,他奶奶也不是他亲奶奶。

  唐僧他老爸是谁?不大清楚,这只能问他妈。

  唐僧他爸爸和他妈妈相约在贞观十三年,而唐僧取经走的那一年也是贞观十三年。

  难道唐僧是个怪胎,生下来就回念经走路?

  这种事情对我们凡人来说确实无法理解。

  但到了神仙那里,什么样的奇怪事也可以解释。

  所有的谜底只要一个线索都可解开:唐僧是如来第二个徒弟金蝉子转世。

  那么唐僧知道这件事情吗?种种迹象表明,唐僧是不知道的。

  神仙下界投胎的结果好像不一样,有的不但保持了原来的记忆,连本事都没有消失,比如天蓬、卷帘和奎木狼。

  而有的什么都不知道,不但记忆消失,连本事也没有了,比如唐僧、披香殿侍女百花公主。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只能和他们下界的原因有关,领导需要你保留原来本事和记忆的,就让你保留,不让你保留的,屁都没有。

  唐僧就属于屁都没有的那一类,有的只是谜一样的身世。

  有一种说法:杀死陈状元的刘洪是唐僧的亲爹。

  我看也*不离十,为什么这么说?唐僧他娘温娇的种种表现说明她至少和刘洪有说不清楚的关系。

  首先温娇未婚先育,接着合法丈夫惨死,她竟然和凶手生活了十八年,如果原来不是有一腿,十八年和自己的仇人生活在一起,谁能受的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十八年这么长的时间温娇竟然没去告发刘洪?

  而且刘洪死后,温娇家人团聚,应该好好过日子了,她却去死。

  所有这些反常表现,用俗人的话来说,温娇那是忍辱负重,那是羞愤难当,自尊心受到刺激。

  高调有时候可以赞美好的行为,有时候也可以粉饰坏的行动。就看你怎么唱。

  所以温娇死得其所,没有冤枉她。就拿她未婚先怀孕这件事,按照当时的礼法,就足以让她死一回了。

  如果这些都是真的话,唐僧真真正正的是一个悲剧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

  他念念不忘的亲爹竟然不是他亲爹,他报仇的对象刘洪竟然是他真正的爹。

  她母亲竟然是一个不讲妇道,未婚先育的性解放人物,而且还勾结奸夫,杀害亲夫。

  唐僧除了没有娶她母亲为妻子,剩下的完全是俄浦底斯王的翻版。

  这件事情发生在谁的身上,谁也不会好过,都会万念俱灰,出家当和尚去。何况对于本来就是和尚的唐僧呢?

  所有的这些都是如来让唐僧忠心于佛教的安排。要不然以唐僧的家世,他能老老实实地去当和尚吗? 。。

第16节 最后的话
经过上千年的准备,取经的时机在贞观十三年终于成熟了。如来达到了他的目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种种的阴谋和欺骗,浸满了小人物的血和泪,是小人物的白骨铺平了取经的康庄大道。

  悟空被压、天蓬被扁、卷帘受冤、龙王被杀、唐王被蒙、唐僧的悲剧,那一件事不是充满了血与泪。

  蘸着这些小人物的血与泪,如来书写了一篇构思巧妙的篇章,而开头就是他在南赡部洲画的一个圈。圈的是唐朝,东佛西渐的目的地。

  在如来的策划下,取经运动最终取得了天庭和唐朝政府的支持,这是取经胜利的最终保障。

  而在取得天庭支持的过程中,如来也选择好了取经队伍的人员,那就是:唐僧、孙悟空、天蓬元帅、卷帘大将。

  一石双鸟,一箭双雕。

  贞观十三年九月,唐僧出发了,出发在一个收获的季节里,走的时候,满山果实累累,夕阳映照如血。而等待唐僧的是十四年后的金身正果和漫漫的血色征途。

  一切才真正开始。。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节 唐僧取经路程时间表
贞观十三年九月从长安出发

  秋              两界山

  腊月            鹰愁涧

  十四年早春      黑风山

  春              高老庄

  浮屠山

  夏              黄风岭

  秋              流沙河

  深秋到西牛贺洲地界(四圣考试禅心)

  (可以说唐僧西去的路程十之*是在西牛贺洲)

  五庄观

  *岭

  春              平顶山

  十八年          乌鸡国

  冬              号山

  一个月后        黑河

  十九年春        车迟国

  二十一年秋      通天河

  (至此,唐僧走了一半路程,时间也过了一半,书也写了一半)

  冬              金兜山

  二十二年早春    女儿国

  五月            真假悟空

  秋              火焰山

  初冬            祭赛国

  二十三年早春    荆棘岭

  三春            小雷音

  晚春            驼罗庄

  夏              朱紫国

  二十四年春      盘丝洞黄花观

  秋              狮驼国

  冬              比丘国

  二十五年春      陷空山

  夏              灭法国

  隐雾山

  凤仙郡

  秋              玉华州

  金平府

  二十七年        天竺国

  铜台府

  灵山

  长安

第2节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西游记》中经常提到“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说法,甚至我佛如来说:山中方几日,世上几千年。这里的“山”当然就是灵山了。

  怎么理解这种时间观念呢,是不是真的一点依据就没有吗,在我看来,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

  第一个角度:主体不同,对时间的感知也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人类对时间的感知和乌龟对时间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在我们人类看来,一只乌龟活了一百年,已经是很长寿了,但是这只是依据我们人类对时间的感知而下的判断。相反一百年对一只乌龟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何以如此说呢?乌龟是冷血动物,在温度不高的时候,乌龟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也就是说在温度低的时候,乌龟对时间是没有什么感知的,对它来说一年的时间,也许只有两三各月对它来说是存在的,所以一百年的时间,在乌龟的感知里,也不过是二三十年的时间。

  神仙和人不同,而且是大大的不同,所以神仙和人对时间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所以会出现“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时间换算。但是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大呢?这要从第二个角度加以解释。

  第二个角度:速度的不同会造成时间观念的不同。

  按照按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速度、空间是相互关联的,速度如果达到光速的话,那么时间就会出现停滞或者倒转的现象。光速是每秒30万千米,而孙悟空一个觔头就十万八千里,大鹏雕一扇就九万里,也就是说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就可以达到这样快的速度,可想而知,孙悟空他们在疾驰的时候对时间的感知和常人是不一样的,

  从以上两个角度可以得出“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