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卧薪尝胆-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买见曳庸并不怨他,便摇了头颅道:“不瞒你说,这之前老夫是不敢。这人啊,怎么越活越胆小怕事了呢?倒是大王提醒老夫,让老夫来看看你。”
“你见着……大王了?是大王让你来……看我的?你可别骗我……”曳庸已很激动,连咳嗽竟也消失了。
石买:“都到了这份上,老夫何苦骗你啊。”
曳庸:“这么说,大王还记着我曳庸?”
石买:“不仅是记着,大王还说,你入吴后所办的差,办得很好。”
“谢大王赞赏!”曳庸说着便要下床榻。
石买拦住:“你都病成这样,就别下榻了。”
曳庸便在床榻上朝王宫方向而跪,呼道:“谢大王隆恩!”经这一折腾,曳庸咳嗽连连,气喘不匀,但面色渐红。石买望着曳庸不知说什么好。曳庸已冷静一些,“大王终于信曳庸未曾变节。”
石买斟酌着词句道:“你先安心养病,回去老夫遣数名侍人给你。”
曳庸已觉:“这么说,大王还未全信我曳庸?”
石买:“你先别焦急。大王虽未明说,可老夫以为,大王心里是有数的。”
曳庸:“大人,你还得帮曳庸带话给大王,曳庸虽愚,曾犯了大错,对不起大王,可忠国之心从未有变!”
石买岂敢带这种话,可又不愿伤曳庸的心,只是道:“大王会明察。你尽管放心,终有一日,大王还会再用你。”
曳庸:“曳庸明白了,我可以等,就是不知等到何时?”
石买:“不会太晚!”
曳庸:“那是何时?”
石买:“越国有战之时!照老夫看,越吴很快就会有一战。”
曳庸:“吴人伐我?”
石买:“不,是我伐吴人!”
大校场,日。
灵姑浮道:“我想去吴国境内走一趟。”
诸稽郢大吃一惊:“这如何可行?你若出了事,让我们如何向大王交差。”
灵姑浮:“可你都听到了,昨夜大王两番授命,若我们再不摸清吴军动向,就更难向大王交差!”
诸稽郢:“那就我去。”
灵姑浮:“别争了,还是我去吧!”
国宾驿馆,日。
王孙骆见文种率了一干随行而进,诧异道:“皓进大人呢?”
文种:“皓进大人身有微恙,为不误和议,我王已授命文种与吴使商谈。”
王孙骆:“可昨日他还好好的。”
文种却已端坐道:“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何况生病。吴使,我们开始吧。”
文种府,夜。
范蠡入府,文种迎了道:“我才与吴使刚开始谈,你就迫不及待了。”
。。
第十三章 议和(2)
范蠡:“非我迫不及待,而是大王。”
文种:“大王?”
范蠡:“你没感觉到吗,大王这数日可谓坐卧不安。他在担心着吴人的复仇。”
文种:“大王当然担心吴人复仇,所以他设法干预吴国的嗣位之君。夫差既已嗣位,我们就有与吴国和解的可能。”
范蠡:“你恐怕想得过于简单了,从种种迹象看,吴国一定在做复仇之备。大王其实早已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让灵姑浮全力摸清吴军动向。若一旦发现吴军异常,大王恐会采取先发制人之策。”
文种大吃一惊:“且不说先发制人能不能赢,单论我花大力助夫差嗣位,终于见到议和的可能了,为何要放弃?”
范蠡:“因为大王对吴人的看法和你我不同。”
文种:“大王与你议了什么?”
范蠡:“前数日,大王曾向我问战。”
文种:“你怎说?”
范蠡:“什么也没说,但我会做成一策后奏给大王。”
文种:“那好,你所奏之策,应该劝战!”
范蠡:“劝战?你认为大王会采纳吗?”
文种:“大王让文种任行人,这可以说明,大王内心还是有议和的想法。”
范蠡:“范蠡却看不到。”
文种:“那我问你,若大王真决意再战,你会怎样?”
范蠡:“范蠡还能怎样?”
文种:“你不打算力谏?”
范蠡:“怎样力谏?照范蠡看来,眼下的越国已处于两难之境!再战,没有胜算。不战,若吴人缓过气来,待他来伐我,越国就更危。”
文种:“你太犹豫了。文种认为,我绝不可主动先战,而应抓住点滴良机,化解吴人的仇恨,实现真正的议和。”
范蠡:“你却太乐观。你将可以看到,大臣之中恐很少有人会出面劝战!而你我毕竟是客卿,力谏的后果会怎样,你考虑过吗?”
文种:“这文种倒是没有考虑过,而且,我也不会考虑。”
范蠡脸上已有忧色。
夫差书宫,日。
夫差刚读完一束奏策,呼了一声“好”,喊着:“来人。将公孙雄的奏策送给伍相国。”
侍臣:“大王,此策是伍相国所奏。”
夫差一愣:“这明明是公孙雄直接奏给寡人的。”
侍臣:“伍相国说,为不碍大王专攻治国之道,凡奏给大王的奏策,都须由相国先过目,无关紧要的相国便可处置,好为大王挤出读书的时辰来。”
夫差:“如此看来,相国的确是够操劳的了。”
侍臣:“相国说,此是他为臣者该尽的职责。”
夫差:“那好,你去告诉伍相国,大船的造办处应与水师大营分置两地,伐下的木材也分批而运,若目标太大让越人过早察觉,会被他们偷袭!”
侍臣:“这一切伍相国都预料在先,已经嘱咐过公孙雄将军了。”
夫差:“那你再传一回。”
侍臣:“这……”
“你传是不传?!”夫差厉喝。
城门,日。
灵姑浮身着便袍,率着十多骑人正策马返回。他的衣袍有半片染红,显然受伤。入城后,灵姑浮对随行人道:“你们且先回营。”
“大人的伤……”一名随从担心道。
灵姑浮:“不碍事,你们走吧。”
随从们策马驰走,灵姑浮望了望伤处,先行回府。
灵姑浮府,日。
鸢萝见了灵姑浮大吃一惊道:“你受伤了?”
灵姑浮命侍人:“找件干净的袍服与我。”
鸢萝:“不,先唤医人来。”
灵姑浮止住:“不用了,包扎一下就行,我得赶紧进宫去禀报。”
鸢萝:“可你伤得很重。”
灵姑浮:“你别担心,我能扛得住。”
侍人已将包扎物与袍服取来。鸢萝亲手为灵姑浮小心去掉袍服,见灵姑浮肩膀上有巴掌长的剑伤,鲜红的肉翻卷着,血仍渗流,她不忍卒看。
第十三章 议和(3)
灵姑浮命侍人:“你来!”
侍人正要动手,鸢萝却自侍人手里接过绷带亲手为灵姑浮包扎。当一切都收拾妥当,灵姑浮起身出府厅时,鸢萝强忍的泪水这才涌出眼眶……
勾践书宫,日。
灵姑浮禀奏:“大王,现已查明,吴军已在椒山一带开始打造水师。”
勾践:“规模呢?”
灵姑浮:“眼下还看不出规模究竟如何,但从已建成的船坞看,其所造之船将空前巨大。”
勾践:“已建有多少船坞?”
灵姑浮:“大大小小有十多个,且已聚齐造船工匠、杂役近千人。”
勾践:“查明督造水师之人了吗?”
灵姑浮:“已查明,是公孙雄。”
勾践:“公孙雄是吴廷大将军,水师若由他亲自督造,将来的领水师之帅也会是他。由此可见,此支水师的规模一定庞大。”
灵姑浮:“大王所料极是。”
“好,此差办得好!”勾践道着忽脸色一沉,“将军,可你知罪吗?”
灵姑浮大惊:“大王,臣不知。”
勾践:“你竟还说不知?你是寡人的司马,是大将军,竟自降身份去办一名细人的差使,扔下寡人托付与你的国之重器于不顾,你还敢说你无罪?!”
灵姑浮忙伏地道:“臣已知罪,请大王责罚。”
勾践:“责罚?你这是避重就轻!”
灵姑浮:“请大王降罪!”
勾践:“怎样降罪?革去你的司马之职吗?”
灵姑浮:“大王该革灵姑浮之职,可罪臣仍有一请。”
勾践:“何请?”
灵姑浮:“望大王保留罪臣军职,充任军卒,或马伕也行,只要能留军即可。”
勾践:“按你的所为,你也只配充任一名军卒。”
灵姑浮喜出望外:“谢大王开恩。”
“灵姑浮,寡人再重申一次,司马之职不是去冲锋陷阵的,单凭匹夫之勇,有战必败!要将你的目光抬高到国家的安危上。这一点啊,你该向你的外父好好学。”见灵姑浮伏在地的上动都不敢动,勾践又道,“起来吧,先回府去好好歇着。”
“灵姑浮告退。”灵姑浮胆战心惊地退出。
勾践的目光投于灵姑浮所跪之处,觉有异,起身察看,见是数滴鲜血,喊道:“苦成。”苦成入。勾践道,“司马大人负伤了,着宫医去为司马大人医治。还有,让膳房烹几样大补之食,赐给司马府。”
灵姑浮府,夜。
灵姑浮端立于铜像前凝视着。鸢萝:“你心里别搁着此事,这没什么。”
灵姑浮:“不,我不是因为此铜像,而是此番入吴时我碰到了一个人。”
鸢萝:“是谁?”
灵姑浮:“刺杀公子的刺客!”
鸢萝:“竟会是他?”
灵姑浮:“他叫黑翼,我牢牢记下他了。他不仅当着我的面刺杀了公子,我去拿他,又被他逃走,想不到他竟已投靠了公孙雄,成了吴人的帮凶!我肩膀上的剑伤就是他留下的。终有一日,灵姑浮要活拿他,好为公子报仇!”
鸢萝:“用不着活拿,杀了即可。”
灵姑浮:“为何要杀,活拿了,便可向先王夫人有所交代。”
鸢萝:“姑浮,你仍没明白,若此人一口咬定是大王所主使,不就更乱?”
灵姑浮:“可先王夫人那儿……”
鸢萝:“既然交代不清,你就用不着什么交代,你只要做到无愧于心即可。更何况,你这也是为大王着想。姑浮啊,牢记了父亲的教训,为臣子者,不仅要有忠,还要懂得如何为君养器,维护大王的权威。”
灵姑浮:“夫人,姑浮懂了。”
正此时,苦成已入,身后率着多名侍人。苦成:“大王使宫医为司马大人疗伤,赐大膳给大人补身。”
灵姑浮跪,鸢萝退身行大礼:“谢大王隆恩。”
苦成却一眼看到了铜像,由不得一愣。
第十三章 议和(4)
棠丽寝宫,日。
王后宫的宫娥进了棠丽的寝宫,对棠丽道:“夫人,王后召。”
棠丽一愣:“王后召我?”
宫娥:“请随我来。”
棠丽带上数名宫娥随王后宫宫娥而行。
宫道,日。
棠丽走着走着已觉不对,问:“王后既召我,为何不去王后寝宫?这可是通往冷宫的道。”
王后宫宫娥:“夫人怕了吗?”
棠丽冷冷而笑道:“我怕什么?”
“那夫人快走吧。”宫娥道。棠丽虽犹豫,却仍跟着宫娥而行。没走多久,王后宫宫娥一指冷宫,“夫人,请你自己进宫去吧,王后等着你呢。”
棠丽已有恨,一狠心,步往冷宫。宫娥们要跟时,被王后宫的宫娥拦住。
冷宫,日。
棠丽刚一踏进冷宫时,已觉一股冷风扑面而来,竟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冷宫内不仅凉,且颓败。
雅鱼一个人端立着,听棠丽已进,转回身望了棠丽好一会儿。棠丽眼中闪过一丝不安的神色,却道:“王后,召我来此,是何意?”
雅鱼这才一笑道:“夫人,有件事想告诉你。终于有伤公子刺客的下落了。”
棠丽:“噢?此人叫何名,落脚何处?”
雅鱼:“名黑翼,已投往吴国!”
“黑翼!”棠丽切齿而道。
雅鱼:“大王说,不管此人投往哪国,终有一日会拿住他!”
棠丽:“那好,我可等着报仇雪恨了!”
雅鱼:“会有这么一天的。”
棠丽又扫视了一遍冷宫道:“我该住到这冷宫来了,是吗?”
雅鱼:“不,我想它不该是你住的。”
棠丽:“噢?是王后下不了手,还是大王?”
雅鱼转身步出宫门,忽又扭首道:“还是将公子之灵请回王宫吧,放在宫外不好。”说完雅鱼已走掉了。
棠丽一个人站着,先仍是恨,渐渐地便有痛苦之色!凉风袭来,寒意更重。棠丽忽感到凄凉而孤独……
灵姑浮府,日。
有数名宫娥入府。鸢萝迎着,几名宫娥向前,抬了铜像就走。
雅鱼寝宫,日。
鸢萝向雅鱼行大礼道:“拜见王后。”
“免礼。”雅鱼道着步至鸢萝,亲挽其手,“夫人,让你受委屈了。”
鸢萝:“算不得什么委屈。”
雅鱼:“你不用替她瞒着。若不是此事传入宫内,我还蒙在鼓里。”
鸢萝:“王后,事情都已过去。”
雅鱼:“亏得你大度,再有这样的事发生,你就进宫来告诉我。”
勾践书宫,夜。
勾践望着雅鱼道:“寡人找你来是有一事想与你相商。”
雅鱼:“请大王吩咐。”
勾践:“该将先王夫人迁出宫去了!或者,干脆让她去为先王的陵寝守灵终生!”
雅鱼忙道:“大王,先王夫人虽刁蛮无理,可她毕竟痛失公子。”
勾践:“你竟为她求情?”
雅鱼:“做母亲的,眼睁睁地看着儿子死在面前却救不了他,一般人恐就疯了。先王夫人还算坚强,她之所为虽激烈了些却情有可原。”
勾践:“可她竟敢将矛头指向寡人,刚刚拢正了的人心很容易会被扰乱!”
雅鱼:“也怨臣妾治后宫无方,求大王饶了她这一回。臣妾会好好规劝她。”
勾践:“雅鱼啊,难得你如此仁义。可你须将她看紧了,若再去什么大臣的府上闹,受牵连的就不止她一人。”
雅鱼一惊,忙道:“谢大王宽恩,臣妾会看紧了她。”
苦成入,禀道:“大王,军师求见。”
勾践:“宣他进来。”
雅鱼:“臣妾告退。”
勾践见范蠡进来:“苦成,为军师赐座。”范蠡谢座后入座。勾践道,“军师,吴国虽由夫差当政,可寡人仍松不了一口大气啊。”
第十三章 议和(5)
范蠡:“大王是担心吴国复仇?”
勾践:“照吴国的国策以及伍子胥的为人,他们一定会复仇!只是他们会怎样复仇以及大致在何时呢?”
范蠡:“臣以为,伍子胥一定会吸取檇李之战的教训,恐会做长期而充足的准备!而他们的复仇之期,要看他们与它国的关系,连年的收成以及军旅之备。总之,审战便可知他们的复仇之期。”
勾践:“审战?有意思。”
范蠡:“近日臣偶有所思,正准备修成一策而奏给大王。”
勾践:“好,寡人愿早日看到你的审战之策。此番宣你,是想与你聊些家事。”
范蠡一怔:“是臣之家事?”
勾践:“寡人还未曾听闻过你说家人。”
范蠡:“臣世居楚国上宛,家中只有母亲。”
勾践:“既如此,为何不将令堂请来?”
范蠡:“臣有请家母入越之意,可她留恋故土,依依不舍,所以臣不敢相强。”
勾践:“楚国出人啊,伍子胥、伯嚭,还有你。可惜的是,楚王廷不善用。”
范蠡:“臣不敢忝贤者之列,伍子胥、伯嚭皆因楚王迫害而为吴臣,惟范蠡是遵母命,幸大王不弃,范蠡才得遇明主。”
勾践:“寡人不敢自以为明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