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卧薪尝胆-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伍子胥:“老夫没想到的是,大王竟如此之倔,水师之事不顺从他他竟不让组建陆师。不可再拖延,此事只好顺他之意。”
第十二章 杀一儆百(6)
夫差书宫,日。
伍子胥与王孙骆一同晋见夫差:“参见大王。”
夫差:“行人大人,你来得正好,寡人刚想着要宣你。”
王孙骆一怔时,伍子胥道:“大王,老臣与行人是为商议打造水师而来。”
夫差竟道:“打造水师之事,相国去与公孙雄商议即可,寡人已命公孙雄为大将,立即开始编练水师!”
伍子胥惊呆了,十分不快地:“即使编练水师也得待大朝时与众臣议定!”
夫差:“寡人没有听错吧,此种要事,为何还须众臣议定?”
伍子胥:“正因为是要事,所以必须众臣议定!”
夫差:“若议而不决呢?”
伍子胥:“那就再议!”
夫差:“既如此,要寡人何用?!”
伍子胥终于忍不住了,厉言道:“那是因为国不可无主!可一国之主,却绝非一家之主,一家之主爱怎样都行,国却不可!遇有要事,大王必须与众臣商定!”
夫差几乎已坐不住了,但他不得不克制道:“可以让众臣来议定!可寡人还是想告诉你,打造水师,为的就是出其不意!若众臣皆知,万一泄露了此密,那打造水师就没有什么意思。”
伍子胥:“既如此,可以缩小大臣的范围。”
夫差:“那好,相国尽快商议去。”
王孙骆:“大王对臣有何吩咐?”
夫差:“寡人欲让你出使越国。”
“出使越国?”王孙骆更惊,“为何此时使越?”
夫差:“与越国议和!”
伍子胥的脸已黑。王孙骆:“与越国议和?大王,臣未听错吧?”
夫差:“你的耳力很好,没有听错。”
伍子胥愤声道:“大王,老臣告退!”
王孙骆也道:“大王,臣也告退!”
夫差:“那你打算何日出使?”
伍子胥与王孙骆皆不回话,已出。
伍子胥府,日。
有近十名大臣在座。伍子胥昂立着自语般道:“老夫的老眼昏花了吗?”
一名大臣道:“相国,大王是年轻,还不知利害得失!”
“看来,大王还须磨砺。”另一名大臣道。
伍子胥:“如此,必须约法,请大王守之!”
王孙骆:“适当地加以约束,这是爱护大王。”
夫差书宫,日。
伍子胥:“大王,若欲先王大仇得报,大业有成,臣等谏议,国之大事,须与众臣议定;自古圣君皆先苦后甜,先忧后乐,大王须五更即起,天黑方歇,专攻国政;为先王之仇每日不忘,须在大王的出入之处,立人痛呼!大王能纳此谏吗?”
夫差:“这有何难,寡人皆纳!还可再加上,先王之仇未报,寡人不近嫔妃,不衣重彩,不住行宫,不闻大乐,每食四膳!”
伍子胥:“大王果能如此,是国之大福。”
众臣皆呼:“大王圣明!”
夫差却道:“慢着!卿等的谏议寡人答应了,且说到做到。可寡人却要你们答应两件事。”
伍子胥:“是哪两件?”
夫差:“第一件,以公孙雄为将,开始打造水师。第二件,行人王孙骆立即出使越国,与他们议和。为表示诚意,将曳庸遣还给越国!”
伍子胥面色严峻:“可!”
伍子胥府,日。
王孙骆:“大人,真与越国议和吗?”
伍子胥:“不!你可去,也可谈,甚至可口头答应一些条件,就是不能答应签约!若他们逼着签约,你以面奏大王之名立即返国。”
王孙骆:“在下明白了。”
夫差书宫,日。
夫差步入书宫时,已有十八名持戟武士敲戟而呼:“夫差,尔忘记其祖之仇了吗?”
夫差直立而答:“不敢忘!”
姑苏道上,数百名军卒以及随从簇拥着两辆车。当先的一辆是王孙骆,随后的一辆是曳庸。队伍在吴廷敲戟武士的疾呼声中,正浩荡而向越国进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二章 杀一儆百(7)
勾践书宫,日。
皓进应召而来。勾践招手道:“太史大人,自这会儿起,寡人命你改任行人之职,你手中所有的事都先放一放,只一心一意地与吴使王孙骆议和。”
皓进:“大王,我与吴国真能议和吗?”
勾践:“以爱卿之见呢?”
皓进:“臣以为不能。”
勾践:“寡人也以为不能,之所以让你去,就是奔着这个不能。”
皓进:“若吴使再提出一些羞辱我国的要求呢?”
勾践:“此番议和与之前不同,我有檇李之胜铺垫着,敢保吴使不会再居高临下!爱卿只要抓住你所讲究的那个礼字,与吴使以礼而待,以礼而谈,甚至以礼而与之周旋即可。”
“臣这就去准备着,告退。”皓进刚走,文种又入。
勾践:“文种,曳庸被吴人给放回来了。”
文种:“臣已闻。”
勾践:“以你之见,该如何对待曳庸?”
文种:“曳庸入吴后,他的使命是完成了。可被伍子胥拿获后,他的表现究竟怎样,却不得而知。”
勾践:“找你来,也正因为此。我未对曳庸予以营救,便被吴人主动送了回来,他是否有变节之为,吴人对他有图谋否,这些,你考虑过吗?”
文种:“臣未考虑。”
勾践:“那你该好好地考虑。曳庸是先王的老臣,废立时他有罪,可寡人却不予追究,宽恕了他。如今牵涉到吴国,寡人只能慎之又慎。”
文种:“大王是让臣去考查曳庸?”
勾践:“正是此意。你也要慎之又慎,既对曳庸负责,更要对朝廷负责!”
文种:“臣明白。”
郊道,日。
会稽城外的郊道上铺着精美的苇席。乐人大奏迎宾之曲。皓进与王孙骆互施国礼……
曳庸被冷落在一角,他身体虚弱,衣履单薄,身子躬着,双眼无神,仿佛能被风吹倒。皓进已将王孙骆迎往国宾驿馆,只余下曳庸。御车的马慢悠悠地走着。到了大街后,曳庸似鼓足了勇气,对车御道:“去王宫。”
宣室,日。
曳庸跪着。许久后,苦成自书宫内出,对曳庸道:“大人,先回府去吧。”
曳庸却呼:“大王,臣曳庸被拿,虽羞愧难当,可臣未曾变节啊……”
苦成摇颅,压低声道:“大人,这没有用。惹恼了大王,对大人没好处。”
曳庸不得不颤身而起,缓慢地步出宣室。
曳庸府,日。
曳庸的府第已尽失昔日的尊荣,门庭冷落。他的府人仍流放未归,当曳庸踏入府内时,凄凉地呆立着。
有一个人却步出府厅而迎他。此人正是文种。曳庸:“你为何而来?”
文种:“先歇口气吧,你是累坏了。”
“不,是被吴人给拷问坏了。”曳庸说着,竟脱下袍服裸露出浑身的疤痕……
上林苑内,日。
与夷正在练射,有一名武士于一旁教他。禁卫森严,勾践与雅鱼也在。
勾践歇下读着的简策,打眼望着与夷所射之靶,与夷所射出的箭皆未中靶心。勾践忽道:“太安静了。”
雅鱼:“大王难得清闲,安静些好。”
苦成至,禀奏道:“大王,吴使欲问大王安!”
勾践:“吴使?”
苦成解释道:“行人大人与吴使也在林苑。”
勾践:“噢?议和也议到林苑来了。”
苦成:“吴使闻大王在,所以想问安。”
勾践:“既如此,请吴使来。”
苦成便喊:“大王有旨,吴使晋见!”
不一会儿,皓进陪王孙骆自林苑的另一方向而至。王孙骆行大礼道:“吴使王孙骆晋见,祝越王陛下圣躬大安。”
“吴使免礼。”见王孙骆起身,勾践又道,“吴王可好?他都在忙些什么?”
王孙骆:“我王也圣躬康健,在忙着读书。我王道,登基之后才知以前读书太少。在下出使前,我王召见在下,他让在下捎口信给越王陛下,以往的恩恩怨怨搁置一旁,吴越两国的关系可以从头开始。”
第十二章 杀一儆百(8)
勾践:“吴王不计前嫌,着眼未来,是个圣明的君主啊。所谓近邻友善,是邦之宝。越吴能重新开辟关系,立平等、祥和、相互给予、各取所需的邦交,也正是寡人的愿望。所以寡人让颇懂礼仪的太史皓进改任行人,与吴使一道,着手构造越吴的美好前景。”
王孙骆:“谢越王陛下吉言,本使也会好好地努力。”
勾践:“好,好。”
王孙骆:“在下告退。”
皓进:“臣也告退。”
待王孙骆与皓进等去远后,勾践的脸色一变,沉声道:“起驾回宫!”
与夷:“父王,让孩儿再射几箭。”
勾践:“宫内也有箭靶。”
勾践书宫,夜。
文种、范蠡、皓进、灵姑浮、石买、诸稽郢皆应召而来。勾践:“这数日,寡人总觉着有哪儿不对!尤其是自吴使来了之后,寡人的心里便积了一些东西,很沉哪,不知众卿怎样?”
灵姑浮:“大王,据细人所报,吴军几乎没什么动静,就连操练也是平常,看不出任何备战的迹象。”
勾践忽问:“众卿对吴王夫差怎么看?”
石买:“他登基之前……”
勾践:“不问他登基之前。”
石买:“吴王能过了伍子胥这道难关,可见他很不简单!而伍子胥灭我之心早已有之,再加灭他先王之恨,可见吴王对我也绝不会存仁善之心!”
勾践:“不错!吴王遣使而来,无非是想麻痹我们。我们绝不可被眼下的安静平和给遮了眼,不仅要做好战之备,更要迅速摸准吴人的真正企图。灵姑浮!”
灵姑浮:“臣在!”
勾践:“你所遣的细人可谓不细,吴军一定有战略上的大谋,你们要从速查清!”
“遵旨!”灵姑浮道。
文种:“大王,据臣所查,曳庸没有变节行为,是否……”
勾践打断文种道:“你断定得太早了。”
文种:“臣敢担保。”
“你用什么来担保?”见文种一怔,勾践断然道,“这事先搁着!”
范蠡:“大王,臣有一事不知可不可问?”
勾践:“军师为何客气,请随便问。”
范蠡:“不知行人大人与吴使谈得怎样?”
勾践:“皓进,由你告诉军师吧。”
皓进:“王孙骆可谓礼仪有加,可他所议之事,大多皆不着边际,几乎不涉及越吴关系的实质。”
范蠡:“大王,范蠡以为吴使此来,对我是个良机。”
勾践:“噢,怎样的良机?”
范蠡:“议和。”
勾践:“军师,寡人知道夫差的这点儿招数,他命王孙骆前来,无非为迷惑我们,好以此掩盖他真实的企图。”
范蠡:“大王既已看清是假,我们却与他真议和,若能谈成,就逼他们签订条约。”
勾践:“可就算他们签了约,也可随时撕毁。”
范蠡:“如若他们单方面毁约,那他们就失礼了,会遭到列国的取笑。”
勾践:“凭吴国所为,他们还怕什么取笑。”
文种忽道:“依臣看来,伍子胥不怕,可夫差却难说。”
范蠡:“而且我与王孙骆一旦谈成,他们若不肯签,那更能判断吴国的真实企图。”
“军师的话也有道理。寡人已让皓进与王孙骆先谈着。”文种与范蠡显然还想再说什么,勾践又道,“灵姑浮,摸清吴军动向之事务必抓紧。”
灵姑浮:“臣领命。”
“都退了吧。”勾践道。文种、范蠡以及两名将军先退出宫。石买犹豫一下,见皓进竟不动,也退出。勾践见只剩了皓进一人,问,“皓进,你为何不退?”
“大王,臣有请求。”见勾践深皱其眉,皓进又道,“臣不适合议和之任。”
勾践:“不适合?皓进啊,刚刚还在说,此番议和只是应付他吴人的,何况一开始寡人便明白地告知于你,你只要以礼而应酬这个什么王孙骆即可。”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二章 杀一儆百(9)
皓进:“可臣仍不能胜任。”
勾践:“这么说,你是很不愿谈?”
皓进:“臣请大王宽恕。”
勾践:“好吧,你先退下,让寡人考虑了再说。”
皓进拜而告退后,苦成入:“大王,石买大夫求见。”
勾践:“石买没有走?”
苦成:“他在宣室候着。”
“让他来。”石买进来跪拜后,勾践道,“石买,你还有何事?”
石买:“大王,臣是为范蠡与文种之议。”
勾践:“范蠡请求寡人将计就计,你有何看法?”
石买:“范蠡所谓的将计就计是假,而想真正议和才是真。”
勾践:“噢,这么说文种也是?”
石买:“他二人的意图已很明显。”
勾践微微一笑道:“如果是真议和,你怎样想?”
石买:“臣的想法与大王一样,不要说眼下看不到,就是再等个三五年,也看不到议和的局面出现。越吴再战,势在必然。”
“好。”勾践微点其颅,又道,“寡人还想问你,你对曳庸怎样看?”
石买忙道:“曳庸回国后臣未敢见他,可听人说他受了严刑。严刑拷打之下会不会变节,臣不敢断定。”
勾践:“你们曾同朝为臣,该去看看他。此番入吴,曳庸毕竟有功在先啊。”
石买恭敬而道:“臣遵大王吩咐。”
待石买退后,勾践沉思良久,忽对肃立于身旁的苦成道:“苦成,传旨,皓进仍任太史之职,改任文种为行人,让他去与吴使议和。”
文种府,夜。
苦成入,宣道:“大王有旨。”文种跪下。苦成,“文种大夫改任行人,接替皓进,与吴使议和。”
文种一怔:“大人,大王为何这么快就……”
苦成:“行人大人,你多问了。”
文种忙道:“文种遵旨,谢大王隆恩。”
苦成转身即走。文种于府厅愣了片刻,渐有悦色溢脸。
第十三章 议和(1)
曳庸府,夜。
曳庸府已冷落得似一幢鬼宅。府内不点一盏灯,也几乎没有一丝人的气息。有咳嗽声断断续续地响起时,才大致能看清曳庸躺于床榻,身子蜷缩着没有什么动静,惟有咳嗽时,他的身子才动。
府门被人推开,曳庸已闻其声,但他却无动于衷。他一定是在想,那也许是一个宵小之辈,他没有任何兴趣去搭理一个小偷的光顾。
“如何无人?”进了府厅的人不止一个,声音却很熟。
曳庸终于辨清,此人是石买。府厅里一阵打石之声,灯火渐明。亮光朝卧房而来,侧着身的曳庸看清,一名石买的侍人掌着灯,正引着石买而进。
石买看清了躺在床榻上的曳庸由不得一惊,只见他一脸病容,已瘦得不成人形……曳庸挣扎着,要坐起身。“你竟一病至此?”石买按住了曳庸,想好好说一句安慰的话,想不到竟有哽咽之声。
“不须……如此。”曳庸说着,仍坚持起身。石买只好让他倚靠于墙。曳庸一笑,却笑得极其苦涩,他道,“想不到大人会……会来探望我……”
石买:“老夫不该啊,早就应来探望。”
曳庸:“你此时来,也不迟啊。”
石买见曳庸并不怨他,便摇了头颅道:“不瞒你说,这之前老夫是不敢。这人啊,怎么越活越胆小怕事了呢?倒是大王提醒老夫,让老夫来看看你。”
“你见着……大王了?是大王让你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