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清(清穿)-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与太子同车,往好了说,是一个不小的荣耀;往坏了说,就是同车之人不知礼知礼,对上不敬了。
赵凤诏既然不愿意放弃这个好不容易与太子相处的机会,便也只得担着这样的风险,上了太子的马车。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太子如今是在微服之中,除了他身边的那些个侍卫,再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
太子的马车与其他的马车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不同,也就是坐垫更柔软一些,空间更大一些,然后车厢之中多了一张方几,上面摆了两摞文书,赵凤诏斜眼瞄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规规矩矩的垂目坐好。
说起来,今日劳动太子亲自出城送行的那个书生是谁?远远看着长得还不错,白白净净的,一身温雅的气质中又不失天真,却不像是在官场里打滚过的人。
“太子殿下?”赵凤诏到底没能忍下心头的好奇。
“喔?”
“今日殿下百忙之中至此,可是要什么要事?如果有用得着凤诏的地方,还请吩咐。”赵凤诏垂眼试探。
“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了一件事。”
“殿下请吩咐。”赵凤诏心头郁闷,这太子还真是说什么来什么。不过,抬眼对上太子含笑的眼神,这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八股文的考试与其他作文却是不同的,最是需要师傅提点。文华殿徐善长(徐元梦的字)师傅的八股文写得极好,我看你也是一个人在家自学,令尊又远在湖南,三二年之内怕是回不来的,所以不若由我作保,让徐师傅指点指点,如何?”
太子的建议却是有些出乎赵凤诏的意料,竟然是想给他介绍师傅,而且还是曾为皇子师傅的满儒徐元梦。
略一思忖,赵凤诏倒也明白了太子的意思。自从复立以来,太子所提拔倚重的多是汉人,满臣们怕是已经有些不满了。
这么一想,赵凤诏倒有些明白了太子的意思,只是他也知道这么这件事只怕是太子说了还不准,估计还得通过皇帝的准许才算。
“果真如此,臣先在此谢过太子殿下。”
“先不忙谢,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等我问过了徐师傅再谢不迟。”
“不管结果如何,总是殿下深恩,臣在此谢过。”
赵凤诏知道,太子想要的不过是一个暂时调和满汉臣子之间矛盾的人而已,他能在这个时候想到自己,不管是凑巧还是怎么的,总是对自己的一种照顾。
看来这大半年的坚持不懈还是有用的。
赵凤诏垂下眼帘,从眼角打量着座位上如今气度越显高华的皇太子,暗暗地在心底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期限,三年。三年之内,如果他能在眼前高不可攀的太子心中谋得一席之地,那他就坚持下去;如果不能,那他就回家娶妻从此安安生生的当一个太平小官。
三年,听起来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已经经历过一段长达十余年的自我放逐的赵凤诏知道,三年其实不算什么。他在山西耗费的,又何止二三个三年?。
不是不能限定一个更长的时间,只是当真正面对面的对上太子的时候,赵凤诏才发现坚持有多难。
太子是国之储君,他心中所考虑的,无一不是他的天下。每一个看似平常得举动后面,每一句听似普通的话语后边,无一不是为了他的天下在铺垫。
不是不疑惑这样的太子怎么会被几个阿哥逼得几乎彻底被废,甚至有时候他会忍不住怀疑是否太子喜好男色的传闻也只是其他阿哥为了污蔑太子而泼下的脏水,只是他实在不愿意什么都没试过就放弃。
无论如何,总要试一试之后才甘心,哪怕是碰壁,到底努力过了,无愧于心。
********************
接下来的时间里,也不知道太子到底做了什么,在皇帝回宫之后,太子居然真的给他求到了拜徐元梦为师的恩宠。
于是,在过年之前,赵凤诏在和舒穆禄氏(徐元梦是正白旗人,姓为舒穆禄氏,名徐元梦,字善长)商量过后,选了一个黄道吉日,由其兄赵熊诏带着,到徐元梦家完成了拜师礼。
徐元梦人品高洁接近迂腐,却也不是完完全全的不通世事。再加上赵熊诏为前科状元,胸中自有丘壑,与徐元梦极是谈得来,于是徐元梦对赵凤诏这个几乎是硬塞过来的弟子也认真起来。
老师认真,学生就苦了。从这一年的年尾开始,赵凤诏于是便陷入了少年时候被父亲以及叔父压在书房里看书练字作文的旧日噩梦之中。每日都是作不完的文章练不完的字,徐元梦间或还要抽查背诵,而凡是抽查时背不出来的一律抄写一百二十遍。
据徐元梦偶尔的谈话中透露,他对赵凤诏的要求,相对于上书房里的那些皇子们,已经松懈太多了。
赵凤诏于是终于明白了太子的优秀从何而来!
古语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且不说太子那继承自当今皇帝的天纵之姿,纵然是蠢钝村夫,经由这般锤炼,说不得也能成为一代才子。
回想起少年时候自己面对惊才绝艳的太子自惭而遁的行为,赵凤诏深深的觉得,少年时候的自己果然还是见的世面太小了!
经此一段后,赵凤诏倒是终于收敛起了在太子面前的时常有的自卑自惭,终于能够以面对正常人的心态面对那近乎完美的太子了。
虽然徐元梦的课业依旧让人有些消受不住,但是终于找回了自己那颗平常心的赵凤诏却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且再一次通过书信对太子骚扰起来。





78、郁闷得想吐血的太子

虽然出于维护太子威望的目的,皇帝准许了太子让徐元梦收汉臣为徒为请求,但是对太子这种给满汉臣子之间拉线的行为,康熙其实是很不满的。
作为一生都致力于“满汉一体”并且在实践中也努力往“满汉一视”方向发展的皇帝,康熙对太子这种拔高汉官的行为很是不喜。
在他心中,满汉一视不过是一种维持满族统治的手段。无论如何,保证他爱新觉罗氏的统治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这个目的,他不介意给那些汉官一些甜头,但是真的让他将汉官完全的与满臣平等以待甚至拔高汉官,康熙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康熙知道太子的想法,也正是那句“使天下不知有汉人满人,但知有清人”让他对本来已经失望了的太子重新生出信心,只是在他心中,所谓“清人”也必须是建立在满人为主体的基础上。
只是看如今太子所为,却似乎与他的设想有些出入。
不是没有试过用言语敲打,但是太子如今手段越发的圆融自如,时常说着说着的,康熙自己都要被绕进去。再加上如今太子哄人手段越发高明,又时不时的在皇帝面前作彩衣娱亲状,便是康熙自己也撂不下脸子发作胤礽。而且平心而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能完全怪罪太子,是那些宗室贵族们一个个先选择了老八不给太子好看的,难道还能让他一个习惯了高高在上的皇太子去哄那些人不成?
康熙没办法,自己狠不下心,但是太子不敲打不成,于是他只有祭出了他的绝招:放八阿哥!
***********
康熙五十年一开始,以代替皇帝接待朝鲜国王李焞陪臣郑载仑为开头,沉寂了两年有余的八贝勒胤禩就在八爷党众的翘首企盼下回到了朝堂。
而胤禩也是个有能耐的,在郑载仑之后,皇帝又连着交给了他几件差事,都完成得极好。康熙心头一面欣慰,一面更多的却是放虎归山的忧虑。
转眼过了上元节,又是出京巡幸畿甸的时候了。康熙自己在心头估摸着太子那里刺激得也应该差不多了,于是将太子宣过来商量他出巡后留京理事的人选。
“儿臣以为,八弟就很好。”
“老八?”
康熙吃了一大惊,他可是听说前不久太子还在老八那里吃了一个小小的暗亏来着,现在居然还在这么重要的当口举荐老八?
该不会太子又被那谁谁给镇魇了吧?
“太子以为老八可行?”康熙几乎是胆战心惊的看着太子。
“正是?”太子不解老父心中担忧,还以为自己言语中或者身上衣着出了问题,于是越发的做出一副雅正自信的态度来。
“为何?”康熙是真的不解。
“八弟这两个月来所有经手的差事都做得很好,皇阿玛此次出巡也就是在京畿地区,真有什么事,快马当日便可来回。”胤礽觑了一下康熙的面色,又加了一句,“不过八弟年纪毕竟少了些,有时做事难免带上些少年人急于求成的心性,若是再加上四弟主持大局,便再好不过了。”
康熙精神大振,终于捉到太子话中的漏洞了,于是目光灼灼道:“为何又想起老四了?”
太子一向不待见老四,在太子代理朝政期间,老四可是从来没领到一件差事,而康熙这边派发下去的差事,太子宁可给老八老九他们,也不愿意老四碰到一点儿。
可是现在,太子居然主动举荐老四代理朝中事务?
这可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么?
胤礽心头莫名,“皇阿玛何出此言?儿臣与四弟虽然素来不怎么亲热,但毕竟是骨血兄弟,想着他不对么?”顿了一下,胤礽看着康熙脸色,约莫猜出了康熙的心思,便出言细细解释道,“四弟向来心细,只是之前未免性子急躁些,是以儿臣并不怎么敢将差事托付与他。如今眼看着好些了,儿臣便想着也让他出来练练手。”
康熙想了一下,老四那急躁易怒的性子也确实需要人磨磨,太子这样做是对的,于是点头,“那便依太子所言吧。”
话虽如此说,真正起驾出巡那天,康熙又到底将老三留了下来,以备牵制老八之用。
*************
这一次皇帝出巡,随扈的有太子、老五胤祺、老七胤祐、十三胤祥、十四胤祯、十五胤禑以及十六胤禄七人。
弘晳本来也打算随扈的,只是临行前他福晋诊出了身孕,因为是皇家的第一个曾孙,于是特别重视,弘晳便也留下来陪他媳妇。
除了弘晳媳妇这里的喜事外,出行之前宫里头还发生了一件喜事,那就是皇二十一子胤禧出生了,此事大大的证明了康熙老爷子某方面的老当益壮,胤礽自然免不了率领着众位弟弟给已经五十八岁了的康熙祝贺了一回。
此番胤礽随扈,因为地位稳固,却是与之前那种被随身拴着防止去做坏事的感觉大大不同。胤礽每日上午随着康熙处理政事,下去则自带着侍卫到处游玩,与当初那种走一步都要报备的日子大大不同。
当然胤礽并没有因此就恃宠而骄,他依旧每日跟康熙报告自己行止,而下了御舟出了行宫也没有乱跑,而是将各地的与百姓生计相关的物价一一统计下来,而后将之造册,在皇帝回銮的前夜呈给了皇帝。
结果,皇帝翻看了之后,非常高兴的宣布,如今果然是盛世,普通人家都可以吃得起肉穿得起丝绸了,然后一高兴之下,便颁下了“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诏令,传令天下人得知,一时之间,颂圣声四起,胤礽肉麻之余,深深的体会到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滋味。
胤礽气得几乎吐血。
实在不想面对那些肉麻的请安颂圣折子,胤礽索性跟康熙说了声,然后放了自己一个大假专心致志于给自家的那些个儿子女儿们淘礼物。
当然,当了太子这两年,他的眼界也养高了许多,难免对一些过于粗糙的东西瞧不上眼,到底找了几个匠人按照自己的要求临时做了一些自己满意的“土仪”才罢休。
只是回京的时候,刚好撞上从广州回来的老九,然后被他见着了自己特意要求那些匠人制作的可自行拆卸组装的微型房子马车蒙古包风车等等,于是硬被蹭去了几个。
这还罢了,真正让胤礽郁闷的是,不到半个月之后,整个京城就流行起了这种可以自行拆卸组装的玩具,而且材质从木头到金银玉器应有尽有,价钱也按照材质不同分等,硬是让京城里有孩子的人家从贫到富的钱包都翻了一遍。
胤礽深恨这个时空没有专利法。





79;兄长难当

却说这次胤禟自广州回来,以内务府的命令在广州甄别筛选了十三家合格的商行授权对外贸易,这期间搜刮了好处无数,统统按入了他自己的腰包。与此同时,他又帮着老八在四海关中要害位子安插了不少人,将四海关里的权力揽走大半。
接到广州海关总管的告状信,胤礽掐死老九的心都有了。
偏生胤禟还不自知,他此次从广东带来了不少新鲜洋货,除了极少部分被他献给了康熙外,剩下的他统统铺陈于自己府上,然后他还得意洋洋的下帖子邀请众位兄弟前往他九贝子府聚会观赏把玩。
而在赏玩之后,老九更是大方的给了众位兄弟一人一件这些西洋物品。胤礽作为太子,有幸得到了这其中比较珍贵的一件:一面半身高的西洋穿衣镜。
胤礽忍住将镜子摔烂的冲动将镜子好生生带回了宫里,然后着人送到了后殿石氏手中。
“爷,这如何使得?这穿衣镜还是留在前殿您用吧。”石氏诚惶诚恐。镜子这东西在宫里头不算稀罕,稀罕的是这镜子竟然有半人身大小,那可就了不得了。
“我又不是女人,要这镜子做什么。”胤礽嗤笑。
“这镜子太大了,臣妾,臣妾怕用不起。”石氏是真的惶恐,“要不,臣妾送给太后用吧?”
胤礽看着石氏一脸惶惶的表情,最近被石氏种种贤淑行为磨得硬了不少的心肠又难得的软了下来,柔声安慰道:“不就是一面镜子么,有什么用不起的?而且这镜子这么小,也送不出手不是。你要真想孝敬太后,改明儿我让庄子上的人弄几面出来就是了。”
“咱们庄子上的人能做得出镜子?”石氏惊疑不定。
“现在还不能,不过很快就会做了。”胤礽面不改色的答道。
石氏怀疑的看着他。
胤礽看一向端庄的太子妃居然露出这么生动的表情,禁欲了一段时间的心顿时蠢蠢欲动起来,于是干脆伸出手将石氏一把抱起来,俯首在她耳边道,“不相信你的丈夫,嗯?”
石氏迟疑了片刻,终于将手环上胤礽的脖子,红着脸低声提醒道:“爷,现在是白天呢。”
“那有什么关系,关上门不就得了!”
*****************
石氏对一面镜子又惊又喜还惶恐的表情深深的刺激了胤礽,他发誓一年之内必定要在自己手中弄出镜子来。
当然,作为一个文科生,胤礽自己是不知道怎么制造镜子的。他只隐约记得镜子是玻璃加上一个镜面还是葡萄糖什么的化学反应制成的。
至于玻璃,好吧,这个胤礽是不知道了。不过,不是还有一个词叫做拿来主义么?
胤礽去了自己庄子上传了总管安阳,问了一下那三个已经在庄子上呆了快半年的传教士的情况,结果发现那三人居然已经在自己庄子转职上当起了先生,干起了教育事业来了。
“他们平素都教些什么?”胤礽倒也有些好奇。
“主要是算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庄子上的人算术和几何,还有少部分的格物。”安阳也去听过那三个洋人的课,是以对那三人教的什么也多少知道一些,“开始时候他们还教那什么法兰西的洋文,不过大伙儿都不愿意学,现在也不大教了。”
“他们三人可会说咱们的话了?”
问到这个问题,安阳有些不满的摇头,“汉话他们倒是很快就学会了,还认了几个字,但是咱们国语(清朝的国语是满语)就是怎么也学不会,到现在都还说不出一句整话儿!”
“也罢了,你们日常里说话办事都是用的汉语,人家哪里就有说国语的机会呢?”胤礽好脾气的笑笑,“就是现在的八旗子弟中,也有多少是能认真流利读写国语的呢。”
后面这句感叹却是涉及到现在的朝廷局势,安阳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包衣奴才,不敢接太子的话,便低着头不做声。
“罢了,你看这三人如何?”胤礽自己感叹了一回,到底他不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皇太子本尊,很快便放下了这些心思。
“那三人,叫做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