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回溯之旅-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雨露均沾的道理。
前一件事可以说是示好、安慰,后一件事则引得宫妃们会心一笑,虽说她们也学不来大度贤良的姿态,但有人因此吃憋,她们倒是很乐意看到。
白琳看着手中的宫规,恨得几乎咬碎银牙,她与她们可不一样,她们是主动倒贴扑向皇上的,她却是皇上千哄万劝地带进宫的,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两者在男人的心中,地位可是不一样的,男人只会珍惜他努力得来的东西,等到皇上想起她,她东山再起时,看她们还有何胆量在她面前耀武扬威。
白琳的想法没错,她在楚云海的心中地位的确与众不同,只要给她机会,楚云海一定会回心转意的,可惜,江心钰没打算让她得到这个机会。
楚云海虽是个风流多情种,但他也是个有野心的皇帝,他辛辛苦苦争夺皇位,就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皇权除了能让他享受臣子万民们的敬拜,还能实现他心中的理想,所以他紧紧地攥着皇权,日理万机,十分勤政,这对江心钰来说是个很好的下手点。
要转移楚云海的注意力,就得制造新的关注点给楚云海,这次江心钰想到了曲家。
楚国提拔官员实行举荐制和科举制,举荐制因为名额很少,所以含金量比科举制高得多,被举荐的人才不只要才富五车,还要有贤良之名,为了保证公信力,每个被举荐人都要有三个以上的推荐人作保,这三个推荐人也要有贤名才可。
虽然举荐制要求严格,但获得朝廷认可后,被举荐者的前途比科举制的学子广大的多,名声也更为响亮,为着好前途和好名声,许许多多的学子都渴望能得到举荐,就算举荐不成,有个被举荐的历史,身价也能高许多。
因着举荐制的特殊,夫子先生的地位也随之抬得非常高,因为夫子先生往往是第一个推荐人,学子们为了贤名根本不敢不敬夫子先生,说是天地君亲师,实际上,师往往还要排在亲之前。
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出了数位清流名士的曲家在楚国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桃李遍天下的云川先生更是被人称道赞颂的名士尊师,只是,传承到了曲德平这一代,曲德平才学较之先父实在是逊色太多,智慧又不足,品德也不足以让人敬佩,曲家这一系就像奔腾向海的江河突然被冻住一样,面上是一片平静明朗,底下却暗潮汹涌,一个不慎便是冰破倒流之势。
曲家因着百年清名,在天下人眼中,都是极为清贵无争的世家,这样的曲家,若是在德行上出了污点,那便是最致命的伤害。
江心钰不打算拿曲溪的事情来作伐子,虽然这能伤害到曲家,但是伤害力度太小,要对付曲家就得拿曲家最得意的“桃李遍天下”来下手,这样才能一击即中。
江心钰召来了梨园中的说书娘子,让她说一说这几年被举荐者的精彩事迹。
说书娘子说得很投入很精彩,哪一年出了多少位才子,这些才子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师从何人,学业如何,为人如何,贤名从何而来,都仔仔细细地说了个清楚,中间还穿插着各人的各个小故事。
江心钰在心中细细的记下哪些才子是由曲德平举荐的,发现曲德平和他的门生们举荐的才子还不少,看来她的可选项增加了许多啊。
文楠搓了搓冻红的双手,在嘴边呵了呵气,待手指稍稍温暖了一些,重新提笔写起文章来。文楠的文采不错,写的文章一份能卖一两银,这是他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他很珍惜这份收入,只是,贩卖自己的文章实在是令读书人很不耻的行为,文楠因这份“工作”在学院中根本抬不起头来。
写文章是件很耗费脑子的事,更何况是替他人写文章,文楠的文章之所以能卖到一份一两银的高价,原因就在于他能根据买主的性格和家世写出符合买主要求的文章,而且他还能提供三四份备选文章任由买主挑选,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所以他的文章能卖得高价,买他的文章还要预约,因为他一个月只能接三单。
文楠一个月能嫌三两银,这个收入是很高的,可是文楠的家中有一个久病的母亲,下面还有年幼的一弟一妹,文楠赚的钱也只是刚够花销而已。
“大哥,先停停笔吧,喝碗热汤暖暖身。”大妹端来了还冒着腾腾热气的汤,轻轻地放在了桌边。
“小心烫,不是说了要拿布垫着嘛,万一汤溅出来烫伤了手怎么办,你可是女孩子,要仔细护好手。”文楠赶紧放下笔,拉过大妹的手仔细查看。
“没事,不就端个碗嘛,哪能被烫到。”大妹不在意地笑道。
见大妹的手确实没事,文楠才放开了大妹:“小弟呢?”
“小弟在劈柴。”
“你去看着点,要是柴太大了就留着给大哥劈,小弟只要劈些细的小的就成,他还小,力气不足,太过逞强反而容易伤了自己。”文楠交代道。
“嗯,我这就去看,大哥,你快喝汤吧,天冷,过一会儿汤就凉了。”大妹说完就出去了。
文楠看着眼前的汤,伸手轻轻覆上汤碗的碗壁,用汤的热度来温暖自己冻僵的手指,心中盘算着过年要采买哪些东西,祭灶祭天祭祖宗的供品是必备的,买了供品,今年攒下的钱还有些剩余,买几斤棉花,给旧棉衣换换棉吧,可是,里面换新棉花了,外头还是旧布,这也不好看啊,嗯,他还是再多接一单吧,这样就有钱买棉布了。
文楠在学院放假前又接了一单,这单的买主也是老主顾了,这一年他买了十一份文章,实在是大主顾啊。
这单很赶,老主顾要求三天内就得出文章,文楠省下了睡觉的时间终于赶了出来,当接到一两的稿酬和一两的谢银时,文楠觉得这三天的劳心劳力总算值得了,今年能安心过个好年了。
谢宝昌捧着新鲜出炉的文章进了曲府鹤祥院,脸上洋溢着兴奋。鹤祥院是曲夫人的院所,谢宝昌是曲夫人的亲侄儿,一路上自然畅通无阻。
“姑母,这是我新得的文章,您帮我转交给姑夫,顺便向姑夫说说好话,让姑夫帮我一把。”谢宝昌讨好地摇了摇曲夫人的手臂。
曲夫人笑嗔着拍开他:“知道啦知道啦,不就是找个人当你的荐师嘛,姑母会帮你说项的。”
“多谢姑母。”谢宝昌笑着落了座。
“你这次找的人倒是不错,你姑夫挺满意你今年的文章,还夸你长进了懂得挑人了,不像以前混混噩噩,就算是臭笔篓子你也敢拿来用。昌儿,为了稳妥,为了你的将来,此人最好能签下卖身契收入府中。”曲夫人说道。
谢宝昌微微皱眉:“他是个读书人,怎么可能签卖身契。”
曲夫人瞥了他一眼:“傻子,你不是说他家境贫寒生计窘迫吗?只要他有所求就好办。他不是缺钱吗?那就让他继续缺下去,等他负担不起时,自然会签下卖身契了。”
“可是。。。。。。”谢宝昌觉得此事很不好办啊。
“傻子,附耳过来。”曲夫人用手掩着嘴,低声地交代起来。
谢宝昌眼珠转了转,把话记在了心中。
作者有话要说:争取加快进度,这文是快穿文,不会拖太久的
65第二世
文楠愣愣地坐在病床前;看着布裹着层层绷带的弟弟,心中一片冰冷。
弟弟只是出去买一瓶香油而已;怎么会惹出这样的祸事?
香油铺的掌柜说弟弟买了一瓶香油,但又偷偷地藏了一瓶,被伙计发现后竟然慌不择路地跑出铺子;撞到了门前正在卸货的马车,马车上已经解了绳子的箱子全砸了下来,把弟弟压在了下面。
现在弟弟被压断了好几处骨头;还晕迷不醒地躺在医馆的病床上,外头香油坊的掌柜还等着要赔偿;说是要赔两百两,这让他如何是好?
一天又一天,文楠一家都在煎熬中度日;弟弟始终不醒,香油坊又日日催债,文楠觉得自己要撑不下去了,这时他的老主顾谢宝昌来了,说愿意替他还债,同时负责弟弟的医药费,只是要他卖身于谢府,从此为谢宝昌效劳一生。
文楠不愿卖身,他父亲生前辛苦供养他读书,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的,不是让他当奴才的,他殚精竭虑写文章,也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而不是卖身为奴。
文楠强撑了几日,最终撑不过香油坊的日日逼债,决定放弃读书人的身份,卖身谢府。
就在文楠几乎绝望之时,他家突然来了一个人。
顾俊飞接到皇后的飞鹰传书时虽然惊讶,但也很快地接受了下来,皇后对他有恩,现在皇后要他去帮一个人,他自然该去帮。只是,顾俊飞再一次地惊讶皇后掌控万事的能力,他出宫后便另寻了地方安家,没想到皇后竟然还能找得到他。
顾俊飞先是按着皇后给的指示调查了香油坊的幕后东家,然后夜里潜入掌柜家,把掌柜痛殴了一顿,让掌柜说清了文楠弟弟偷香油一事的来龙去脉,收集了一些证据,最后才来到文家。
文楠听完了顾俊飞的叙述,又看了他带来的证据,气得目眦欲裂,几欲立马前去与谢宝昌拼命,他没想到谢宝昌竟然如此狠毒,为了算计他,不惜污蔑小弟,还把小弟砸成重伤,如今小弟躺在床上人事不知,这让他如何不恨。
顾俊飞阻止了文楠,文楠只是一介文弱书生,如何与谢家相争,只怕还没闯到谢宝昌跟前,文楠就先被谢家的护卫家丁给打死了。
文楠冷静下来后才想起还没问清顾俊飞的身份,他与顾俊飞素昧平生,顾俊飞为何要帮他?
顾俊飞没有直接的回答他,只说他是受人之托,那人与谢家有怨而已。
文楠见顾俊飞不愿细谈,便存了心思,先问他接下来该如何。
顾俊飞自然不知接下来该如何,但他手上有刚到的飞鹰传书,顾俊飞马上拿出来细看,果然,皇后料事如神,信上早有安排。
信上说腊月二十此地将会举办一场文会,让文楠主动向谢宝昌提及为他代笔一事,并预支一部份稿酬用以还债。
文楠想不通为什么还要给谢宝昌代笔,特别是在明知道谢宝昌就是暗害弟弟的凶手的情况下。
文楠不想去,可是顾俊飞一直在边上劝说,顾俊飞说那人计谋深远,此举必定有后招,让文楠一定要主动请缨,拿下代笔之职。
文楠挨不过顾俊飞的劝说,几乎是被迫地接受了这个安排,忍着怒气去了谢府。
谢宝昌还没听说要举办文会的消息,但他知道文楠为许多人代笔,文人之间很多消息都是私底下互相传递的,文楠也许就是从其个主顾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谢宝昌相信了文楠,并且同意让他代笔,因此事关系他的前程,谢宝昌还干脆地预付了十两银,让他好好写一篇锦绣华章。
文楠拿着十两银回到家中时,顾俊飞正拿着新到的书信等着他呢,信上要求文楠写一篇弘扬道德的文章,特别点出要提及当下红火的《折枝记》。
文楠细细地读了几遍折枝记的戏文,在腹中酝酿了两天,终于提笔写下了文章。
在文楠酝酿文章的时候,举办文会的消息正式传开,谢宝昌不禁自得自己的先见之明,早做安排。当拿到文楠的文章后,谢宝昌只通读了一遍便迫不及待地去了曲府,他要找姑夫好好研评一番,此次他必得在文会上拔得头筹,以便让他的才子名声广为宣扬。
曲德平拿着文楠的文章目露欣赏,此子才学甚好,短短五百字文章,引经据典、词华典瞻,而且此子机智通变,处在困境时懂得放□份,主动向谢宝昌提及代笔赚取银两,而不是端着身份死守困局。
曲德平很满意这份文章,让谢宝昌将之背下,争取在文会上大放光彩。
腊月二十,文会如期举办,谢宝昌与文楠都参加了。
谢宝昌凭着这份文章赢得众人的称赞,摘得此次文会的桂冠。另外,此次文会乃是由太学领头举办的,有官方背景,文章排名前五名的学子可获得朝廷的奖赏,得了第一名的谢宝昌也因此得到了一个正式的官方认可,他心心念念的才名终于被传开。
文会之后,排名前五名的文章被传抄流转四处,不只学子们品评议论,连朝中官员也评读一二,谢宝昌的文章越传越广,好评度越来越高,最后传进了楚云海的耳朵。
五篇文章各有所长,但谢宝昌的文章尤让太学的官员们津津乐道,底下臣子们说得热闹,楚云海的脸面却越来越难看。
此次太学的官员们是例行公事地前来禀报文会的后续事宜,其中就包括前五名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还有朝廷作出的奖赏内容。楚云海本来只是随便听听应付了事,没想到他竟然又听到《折枝记》的名字,还听到了大肆抨击世子丑恶的言论,这让他心头火起,偏偏他又不能无故发作,忍得十分辛苦。
楚云海翻开呈上的文章,草草通读了一遍第一名的文章,饶是心有准备,仍是看得他咬牙切齿,把作者谢宝昌的名字恨恨地记在了心中,想着日后必定给予此人一个大大的教训,以报今日之辱。
之后的几日楚云海的心情非常不好,心里仍然记挂着此事,正想着该如何教训谢宝昌,底下就呈上了一份举报信,还是具名举报,举报谢宝昌冒用他人文章,欺世盗名,有辱斯文。
真是天降良机,楚云海此刻不管这信是真是假,只想着终于找到机会整治谢宝昌了。
楚云海即刻下令让人彻查,因为这举报信是具名举报,暗使很快就找上了文楠。
文楠先是交代了他因家贫为人代笔,结果惹来谢宝昌算计,反害得小弟重伤的前因,又讲明了文会上是他写出了这篇文章,最后署名却莫名变成谢宝昌,他一怒之下便写了具名举报信的过程。
文楠的叙述很完整,暗使很快就查实了谢宝昌算计文楠一事,谢宝昌有了前科,暗使自然着重调查谢宝昌,暗使又查遍了谢宝昌的亲族关系,发现谢宝昌与曲德平竟然是亲戚,曲德平乃是谢宝昌的姑夫,这个发现让暗使多了几分小心,不仅加派了人手调查曲德平是否参与此事,还把谢宝昌暗中逮捕,诱出了他的口供,事实令人心惊,曲德平竟然真的参与其中,还是他示意谢宝昌将此份文章冒下的。
楚云海收到暗使的密信后眸色深沉,曲德平,你竟然敢做下如此欺诈之事!
楚云海下令细查曲德平,结果越查越心惊,曲德平的手底下竟然如此不干净。
翻看往年的举报信,有多名被举荐人被人告发有幕后代笔,举报人告这些被举荐人才学不足、品德败坏,竟敢欺世盗名、蔑视朝廷。这些案件查到最后,几乎都有曲德平门生的身影,这实在让人不得不怀疑曲德平是否也有参与其中。
若是曲德平真的参与其中了,那他往年推荐的才子,以及他门生推荐的才子,到底有几个是真才实学?若是都没有真才实学,那推荐制岂不成了朝廷的笑话,朝廷的求才之路反倒成了曲德平翻云覆雨的名利场?
此案一开,只怕就是一场惊滔骇浪了。
66第二世
曲德平被请去“喝茶”了,因曲府在楚国的地位非常之高;此案处理地非常低调;曲府只知道有冒名案需要曲德平前去协助调查,其它的一概不知。本来曲府的人并不太在意,以为曲德平当天就能回来,若是案情复杂;最迟第二天也能回来;可是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不只曲德平没回府;连曲德平的一些门生也被传去协助调查时,曲府开始不安了;开始四处奔走了,可是往常与曲德平熟识且交好的官员们都支吾起来;不敢深谈,曲府终于知道此次真的是大事不好了。
半个月后,案情基本审清,曲德平及其门生皆被押入大狱。
当消息传回曲府时,整个曲府都乱了。
曲老夫人大惊之下当场就出现了中风之兆,好在府里有家医,金针扎穴、汤药灌喂,一通忙乱后,曲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