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古代有个夫-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我在这,我会一直都在这儿。”陈秋菊看着宋青山坚定地说道。
“你会一直都在?让我守着你?你陪着我。”宋青山定定地看着陈秋菊,似乎急于得到她的一句承诺。这是第一次他在陈秋菊面前表现出急切与不安,不似惯常对什么都淡然的宋青山。
天下之大,她又有何处可容身?繁华如梦,又有什么可值得留恋?过了爱做梦的年纪,轰轰烈烈不如平静,罢了,就以心之安处以为家吧。
“是。我会,我会一直都在你身边,让你守着我,我陪着你。直到你不再需要的那一天。”
“不,我不能没有你。”宋青山牵起陈秋菊的手和她十指相扣,又一字一句地说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的眼神不似以往的清冷,有着说不出的柔情。
这是陈秋菊写在梳骨上的诗句,那天宋青山摩挲着梳脊看了好半天。
、第二十九章
好半天后,宋青山才柔声道:“四婶、四叔和丫丫、小牛来了,我们回吧。”
“好。”陈秋菊点头。这样的宋青山让她很是无措。
“三哥、三嫂。”
“三哥、三嫂。”
陈秋菊和宋青山一走上土丘,丫丫和小牛就边喊边跑了过来。
不妄陈秋菊和宋青山心疼他们一场。陈秋菊心里也是暖暖地。
“秋菊呀,你这是回来了。”还未走近王芳便道,应该也是和宋青山一样怕陈秋菊不见了吧。只是,为什么他们都会这样的猜测?难道是她上吊的后遗症还未散去?
陈秋菊刚走到跟前,王芳就拉着陈秋菊的手道:“这是洗衣服去了吧?青山一回来看不见你,到是吓了一跳。”
“三嫂,我娘说你和三哥搬家了。搬家的意思就是你们以后都要住在这个地方吗?”丫丫歪着头问道。
“是。”陈秋菊慈爱地摸摸丫丫和小牛的头。
“那以后我就不能常常见到三哥三嫂了。”丫丫有些不高兴地低下了头。小牛虽什么都没问,但听到陈秋菊这样说,也低下了头。
“你们从小路来的吗?”陈秋菊摸着丫丫的头问。
“嗯。我们和三哥还有我爹,我娘一起从小路来的。”丫丫有些无精打采地说道。
“小路好走吗?”陈秋菊又问道。
“不好走,一点都不好走。到处都是草和刺,我都被扎了好几下呢。”丫丫虽不高兴,但她很是喜欢这个三嫂,所以还是认认真真地回答道。
“那,从小路来三嫂这里远不远?”
“不远,一会儿就到了。”丫丫和小牛同时回答道。
“既然不远,改天我们把路修一修,你们来找三哥三嫂还是很方便呐。”陈秋菊又道。
丫丫想了想,点头道:“好。”
“可是三哥、三嫂还是不和我们住在一起了。为什么要分家呢?”小牛接着道。
小牛的话把陈秋菊一行问得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跟一个□岁的孩子解释为什么分家。
陈秋菊想了想才道:“每个人都有她的喜好和脾气,因为喜好不同,脾气不好,都可能相处不来,发生矛盾。当他们离得远一些呢,这些喜好与矛盾就会少很多,大家相处就会友好很多。这就是所谓的远香近臭。”
丫丫和小牛有些懵懂地看着陈秋菊。
陈秋菊摸了摸他们的头笑道:“等你们再长大些自然会懂。”
王芳有些羡慕又有些欣慰地看着陈秋菊。有时丫丫和小牛再三问些她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时,她就有些爱发脾气。但秋菊却是不一样地,她总是温和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
“四叔。”
“四叔。”
宋家来站在屋前等着陈秋菊一行,陈秋菊和宋青山点头叫道。
“回来了。我就说侄媳妇可能是去附近做什么了吧。”宋家来对着宋青山说道。
“青山,我们先去破破路。”宋家来对宋青山说道。
宋青山点点头,将装着衣服的木盆放在屋檐下。
“四婶,进屋坐吧。”陈秋菊将王芳和孩子领进屋。
“她可真够贪心地,怎地就做了这么多呢?”王芳摸着催宝珠送过来的梳子模型道。
陈秋菊笑笑。
“来,丫丫和小牛吃点心。”陈秋菊用小箩筐装了些点心对丫丫和三牛招呼道。
“三婶也来坐着吃点。”陈秋菊又回头对王芳招呼道。
“你可真大方。”王芳看陈秋菊把小箩筐装得满满地,便笑哂道。
陈秋菊也笑着玩笑道:“贪心地来了连个椅子都没得坐,我拿点心招待四婶,四婶却嫌弃,你说我冤枉不冤枉。”
“嗬嗬嗬。看你一本正经的样,可谁知道心里却是个最不正经地。”王芳被逗了,笑着道。
两个孩子虽不懂他娘和她三嫂的话,可看他娘和她三嫂一来一往甚是有趣,便也在一旁笑了起来。
陈秋菊又用竹筒做成的杯子到了些水给大家喝下。
“好了,在家不是嚷嚷着要让你三嫂检查你们的字吗?怎么这会儿尽知道吃了。”王芳睡意拍打了一回两个一同伸进小箩筐拿点心的手。
“嘿嘿嘿。”下牛笑道。
“这点心好吃呀。”丫丫认真地道。
“要玩就玩得痛快,要学就学得踏实。丫丫和小牛做得很好。”陈秋菊笑着对王芳说道。
“你就是会夸他们,他们哪有你说的那么有用。”四婶王芳虽谦虚地说道,但听陈秋菊夸自己的孩子,心里还是像喝了蜜糖一样甜滋滋地。
“四婶,哪天不忙了我们去采些洗手草冬天用吧。”
“那顶好。我正想和你说这事情呢。我那里的洗手液也快用完了。”陈秋菊的话也是王芳想说的话。
王芳抚了抚衣角感叹道:“你说,以前吧,洗头洗澡都是用清水随便冲冲就罢了。可现在呢,没有洗手液我还真是不习惯。”
在宋青山和宋家来回来之前,陈秋菊又教两个孩子认了好几个字。陈秋菊又抽空把催宝珠背过来的梳子上写了字。
“她那样的人,你急着给她写做什么呢?就应该让她等,等到让她来求你才好呢。”王芳看陈秋菊抽空为催宝珠写梳子,有些不乐意道。
陈秋菊一边弯着腰写梳子一边笑道:“既然答应了,早晚都是要写的。她那样的人,如果我拖着不写,她一着急还不得天天来和我闹。我可不想她有空没空地来我这串门。”
“就你们两口子想得开。”
“想得开,想不开,我们都要过活。那还不如想开些。”
时间就在陈秋菊和王芳家长里短中过去了。
“四婶,我这里没有菜,我们去摘些野菜做中午饭。”陈秋菊邀请道。
“不了,我们什么家伙都买了。再说,来来去去也便宜,我们一会儿就回去自己做。”
“四婶和我客气什么。中午就在这吃饭吧。”
“我们人这么多,哪能都在你这里搅合。”
“四婶是高兴才会愿意和我搅合呢。”
“我们人多,你家就那么点粮食。我们几顿把你家粮食吃完了,你和青山怎么办呢?”
“四婶说得太严重了。”陈秋菊摇头笑道。
“粮食是最珍贵地,很多人家都是家里人口多,被吃穷的。”
陈秋菊笑道:“真有穷得揭不开锅的那天,我就去四婶家坐着等饭吃。”提起箩筐拉着王芳往田野走去。
王芳也高兴地留了下来。
陈秋菊和王芳挖了些野菜,又玩笑着把木屋上的木耳摘了下来。中午就做了一个凉拌野菜和一个凉拌木耳,又用小火慢慢地熬着白米粥。
中午时没等陈秋菊和王芳去找,宋青山和宋家来修好了路就回来了。
“三嫂做的饭真好吃,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丫丫发狠吃着凉拌菜还不忘感叹道。
“嗯嗯嗯。”一直低头猛吃的小牛也忍不住符合道。
“那娘做得饭就不好吃吗?”王芳详怒道。
丫丫一听,她娘生气了,那要是他娘以后都不给她们做好吃的了,那该怎么办呐?
她和小牛面面相觑。看看她爹,他爹表示无能为力地摇摇头。看看宋青山,宋青山却是他们的盟友,也觉得陈秋菊做饭最好吃。两个孩子不得不把求助地目光看向做饭的主人陈秋菊。
陈秋菊笑道:“小孩子贪新鲜,总是别人家的饭菜好吃。”
“噗嗤。就你有理。我吓吓他们呢,你就赶紧来解围。不过这话说得还真是那么回事。”王芳笑道。
宋家来撇了撇嘴,在心里悄悄补了一句:青山媳妇做饭就是好吃。
吃完了饭,丫丫和小牛继续蹲在墙角练习新认识的字。
宋青山和宋家来雕刻梳子,王芳和陈秋菊用灯芯草打磨梳子。
晚上,陈秋菊和宋青山躺在床上,宋青山突然说道:“忙完这批梳子,我陪你回娘家看看吧?”
“不用。”陈秋菊拒绝道。
“你怨他们吗?”
“没什么好怨的。活着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想要做的事,他们只是为自己目标亦或是想要的生活而努力。我又有什么好怨的呢?”陈秋菊淡淡地道。
但宋青山还是从中听出了心酸。他搂着陈秋菊,轻轻地拍打着她的背道:“如果没有他们,我就不能遇上你。所以,即使你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我还是责怪不起来他们。我有的只是感激,感激他们,感激上苍,将你送到了我的身边。”
陈秋菊也在宋青山的拍哄下进入了梦想。
第二天一早,宋青山和陈秋菊吃过饭后,宋青山便道:“我带你去建房子的地方看看。”
“好。”陈秋菊点点头。
宋青山带着陈秋菊从小湖边路过时,陈秋菊说道:“盖了新房子,我要养鸭子。”
“好。”宋青山宠溺地点头。
“还养兔子。”
“好。”宋青山任宠溺地道。
“还要养鸡。”
“好。”宋青山的眼神一如既往地温柔。
“噗嗤。”陈秋菊好笑了起来。她觉得自己突然就像个讨要糖果的孩子一样。
宋青山看着陈秋菊也满目温柔地笑了。
、第三十章
宋青山带着陈秋菊走过小湖,饶过一座丘陵,在一片河对面停了下来。
他指着河对面对陈秋菊说道:“小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么个地方,有山、有水、有人家。我们在那里盖一座房子,河里可以养鱼,养鸭。那么大的院子里可以养鸡,养任何你喜欢的东西。”
宋青山眼里充满了憧憬,这应该是他从小的梦想。
陈秋菊仿佛也看见了鸡鸭成群,野兔满园,稚子攀爬的画面。
“好。我们就在这里建一座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陈秋菊也轻柔地说道,对以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憧憬。
“屋后有座山,山前有座屋,屋前有条河,河对面住满了人家……。”陈秋菊轻咛道。
“我看那条河似乎是山泉水和地下水?”在回去的路上陈秋菊问道。
“是,它是由小股山泉水和地下水汇集而成。所以即使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也不会发大水。那条河流又和背后的山形成天然的屏障,使那块地方和对面的村庄隔离开来。”提起那地方宋青山很是有研究,看来他关注那块地方已久。
“即使不会发大水,地基还是要打高些才好防潮。”陈秋菊又道。
宋青山点头道:“是,我也是这般打算。”
陈秋菊看看天色道:“快些回去吧,四叔、四婶该来了。”
宋青山和陈秋菊到家的时候王芳一家四口已经在门外候着了。
“四叔、四婶。”陈秋菊和宋青山礼貌地打招呼道。
陈秋菊又上前拉着王芳的手道:“青山领我去看屋场,倒是让四叔、四婶久等了。”
“看屋场?这么快?”王芳才听说陈秋菊他们要自己建房子,她和宋家来还没有考虑好建是不建,青山和秋菊就心动了。
“青山就是先领我看看,看我喜不喜欢。”陈秋菊笑着道。
“那你喜欢吗?”王芳着急地攒着陈秋菊的手急迫地问道。
“很喜欢。”陈秋菊柔声道,她就快有个符合自己心意的容身场所了呢。
王芳看陈秋菊温柔地表情就知道那地方肯定很好。于是,求救似地看向宋家来。
宋家来也颇有些心动:“青山,你决定什么时候动工。”
“这批梳子做完就动工。”宋青山道。
“那快了。我再考虑考虑。”宋家来没有宋青山白手起家的勇气,有些嫣嫣地低着头道。
突然他又抬起头问道:“地方大吗?够盖两家房吗?”
“够,盖两个院子绰绰有余。”宋青山肯定地道。
宋家来点点。
丫丫和小牛看大人再谈正事,一直乖乖地站在边上看着。
陈秋菊打开门道:“来,丫丫和小牛进来吧。”
王芳走进来,将手里的篮子递给陈秋菊道:“秋菊,我们中午就在这吃饭了。我带了些米面过来。”
“四婶怎地这样客气,在这吃顿饭还带什么米面?”陈秋菊笑着道。
“吃个一顿、两顿就不说了,可我们一大家子人天天都在这吃,你们怎能招架得住?我这脸上也不好意思。”王芳说着把篮子往陈秋菊手里塞。
陈秋菊也笑眯眯地接下了。这个四婶是个拎得清楚的利落人,做邻居就要这样才能和和气气。
中午的时候三叔宋家银来拿梳子模型,陈秋菊刚刚抽空写罢那三百多把模型。
“三叔。”宋青山招呼道。
“三哥来了。”宋家来和王芳打招呼道。
“嗯,来了。我来背模型回去。”宋家银呐呐地说道。
“已经写完了。三叔进来坐吧。”陈秋菊看宋家银只站在门口不进来,便招呼道。
“不了,我拿了就走。” 宋家银和宋青山他们显得很生疏。
“午饭快熟了,三叔吃过饭再走吧。”宋青山道。
“不了。模型在哪儿?” 宋家银任呐呐地拒绝道。
陈秋菊无奈,只得把角落里的背篓指给他看。
宋家银默默地走过去,背起地上的背篓。也没有和众人打招呼,就径直走了。
“哎……。”宋家来看着他三哥的背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宋青山脸色也并不好。
陈秋菊和宋青山四人又连续做了好几天,五百一十九把梳子才将将做完。
逢集的时候,宋青山和宋家来陪着王芳和陈秋菊来到小集镇。她们依然用雪兔皮铺在梳子地下。
像上次一样,这次的梳子依然卖得很好。下午收摊的时候,陈秋菊数了数整整卖了四百多把梳子呢。
王芳一整天都咧着嘴笑。
陈秋菊也很开心。
“秋菊,我们明天还来。”收摊的时候王芳兴高采烈地说道,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些数字全部变成铜板。
“明天不赶集,街上的人会很少,买的人会更少。”陈秋菊看着王芳道。
“啊,我倒是忘了这茬。那我们不是得三天后才能再来?”王芳有些失望地道。
“这三天里我们能再做一批梳子呢。”陈秋菊安慰道。
“那好,那好。”王芳又高兴起来。
走在路上也不好分钱。
宋家来将装铜板的箩筐塞给宋青山道:“老房子人多嘴杂。青山,这些铜板你先拿着。”
宋青山点点头收下了。
“那明天一早,我们去茅屋找你们。”王芳道。
“好。”陈秋菊笑着道。
“我们快回吧。不知道丫丫和小牛怎么样了。”宋家来有些不放心地道。
一提起两个孩子,王芳也有些担心。也就不再磨叽,匆匆地和宋家来走了。
晚上的时候,陈秋菊仔细地数了一遍还剩八十七把梳子,也就是今天一天卖了四百三十二把梳子。
也就是应该卖了六千四百八十个铜板。陈秋菊一一数过,铜板一个也不差。
“今天卖了四百三十二把梳子,得了六千四百八十个铜板呢。”陈秋菊笑着对宋青山道。
宋青山也很高兴地点点头。
“就分四叔、四婶五成吧?”陈秋菊征询宋青山的意见道。
“好。”宋青山温柔地看着陈秋菊轻声道。
这段时间以来,宋青山习惯搂着陈秋菊入眠,陈秋菊也习惯了宋青山的怀抱。
晚上,宋青山搂着陈秋菊。他嗅着她身上淡淡的青草香,呼吸渐渐粗重起来。
第一次过后,陈秋菊怕怀上孩子,是以一直躲着他。直到他又能抱着她入眠时,她却来了月信。
宋青山抱着陈秋菊的双手有些不确定地往下滑,他一直fu摸到tun部时,她都静静地窝在他的怀里,并没有拒绝他的fu摸。宋青山知道她这是默许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充满了甜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