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蛮荒生存手册-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麦冬越想越觉得这就是真相,躺在石床上,眼里忍不住泛出酸意。
等她反应过来自己眼泪又快要落下来时,狠狠地揉了揉眼,小声地骂了自己一句,“矫情!”。
她从不是多愁善感的性子,初中高中的毕业聚会上,许多女同学抱着哭成一团,她却愣是没啥感觉,心想各种交通工具那么发达,就算一时分开,想见也总能见着,有什么好哭的。
可是,这里不是交通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这次离别也不是“想见总能见着”的后会有期。
这一别,就是永别了。
这个世界的一切一切,都再也见不到了。
所以才会比以往多愁善感,心情起伏不定,为了一点小事就想落泪。其实,恐鸟怎样看待她又有什么所谓?喜欢她也好,将她当成寻常飞禽走兽也好,那段一起相处过的日子真实存在着,她曾从中得到过快乐,那么只要记住当时的快乐就好,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都源于想太多。
#
第八天一大早醒来,麦冬盯着因失眠造成的黑眼圈爬起床,愣愣地坐了一会儿,直到听到雪人们在洞外搭的临时帐篷里发出起床洗漱的声音,才长舒一口气,走出山洞,加入雪人的队伍,一起在小湖边洗漱。
春水青碧,还泛着凉意,水中能看到各色鱼儿游动。麦冬定定地看了会儿水里的游鱼,最熟悉的银鱼、黑白鱼和胖头鱼都在湖水中自在地游动。
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初正是小溪里的鱼缓解了她的食物危机。她还记得黑白鱼鱼腥味很重,胖头鱼刺少肉嫩但同样味腥,银鱼个头小但无比美味,当然,这是生吃的味道。后来终于有了火,于是除了银鱼,她再也没有生吃过其他种类的鱼,黑白鱼和胖头鱼也能用调料和烹煮方式变得很美味。
不只是鱼,所有她接触过的这个世界的事物也都是如此,从陌生到熟悉,从试探到征服,从手足无措到驾轻就熟,就像婴儿,从初生时的只会啼哭,到会爬会走,最终能够无畏地行走于前方路途中。
虽然前方的路途似乎更加平坦,但还是会不时回望曾经走过的崎岖坎坷小路。
而现在,这条更加平坦的路出现折点,一条依旧平坦,一条充满未知。
她选择了后者,因为,后一条路的尽头可能就是家。
将凉丝丝的湖水撩到脸上、手臂上,沁凉的水似乎涤净了心底的一切杂念,麦冬只觉得脑袋从未如此清醒过。
她望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景色,看着雪人们忙忙碌碌又要开始一天的工作,看着仍旧没有恐鸟踪迹的深山密林,最后,将目光投向被群山遮挡住的大海的方向。
既然已经选择了,那就坚定地走下去吧。
洗漱过后,麦冬就和咕噜踏上返回的路程。
部分雪人继续留在这里采石烧石灰,还有一部分,则与麦冬一起将这七天的工作成果运回北岸。这批石头和石灰运过去,就可以正式开始建造房屋了。
临走前,麦冬叫来负责采石工作的雪人,让它留心附近,如果有恐鸟的踪迹,就让运输的雪人通知她。虽然这样吩咐,但她已不像来时那样抱着强烈的希望了。
能再见到恐鸟一家自然更好,见不到……也就罢了。
世事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
运输石灰的木筏从海边经水路运到对岸,有咕噜保驾护航,一路顺风顺水,偶有不长眼的海兽,很快便被咕噜收拾掉。经过一个冬天的海上猎杀,咕噜对付寻常海兽的效率非常之高,早已不是过去的水平。
但这不说明就可以高枕无忧,海路运输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便只是在非常靠近沙滩的浅海,即便风平浪静没有海兽攻击,小小的木筏也不足以载动千万斤的重物。不过幸好,这个问题在出发前就已经被解决了。
在早前的魔晶研究中,咕噜虽然没研究出取暖的法子,却误打误撞研究出增加浮力的法子。将魔晶处理后按一定规则嵌在木筏上后,木筏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水体浮力大大上升,这就相当于减轻了物体的重量,因此即便木筏上装满沉重的石块石灰,吃水深度仍然不会超过木筏本身。
这样一来,即便没有性能良好的航船,也可以很好地利用水利来运输。
也正是这个成果的出现,才让麦冬一直坚信,用魔晶制作魔法工具是一条可行之路,只是现在一切都还处于开启阶段而已。
到了距树洞口最近的海域,木筏停靠上岸,岸上有事先得到消息的雪人来迎接,它们丝毫不嫌累,抢着上前抬那些盛放石头和石灰的沉重藤筐,手心被勒红了脸上还带着笑。它们知道,这些东西将被建造成坚固的房屋,而坚固的房屋则可以让它们摆脱地底的生活。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抬着藤筐,经过整齐的农田,来到规划好的居住区。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精心侍弄,农田已经初具规模,豆腐块一样的农田里,条条田垄笔直整齐,因为雪人的辛勤劳作,地里几乎看不到杂草。又因为雨水和光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有些已经开始了第一轮产出,野外搜寻的物种不说,茄子正在开花,青椒已经有果挂枝,去年刚播种的花椒小苗也已经开花,虽然花朵稀稀落落的,但能在第二年就结果,已经很出乎麦冬的预料了。而且,被麦冬格外看中的那种谷物也开始抽穗了。
只要没有什么天灾,今年的收成虽然不会太好,但也绝对比雪人以往单纯靠采集好上许多。而且这才只是第一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技术的改良,终有一天,雪人能够彻底摆脱原始的采集时代而步入农耕时代。
路过一片正在开着紫色小花的茄子,再往前就是居住区,望已经等候在那里。
麦冬没有休息,放下藤筐,就与望一起指挥着雪人们开始建造工作。
所有房屋规划都已经在冬天的时候就想好,连街道和地基都已经用石灰做白线画好,现在直接开始破土动工就行。
房屋是最简单的平房,为了保暖,建成了四合院的形式,四面围着中央,中央处引地火,每间房屋下都挖有甬道,以使地火的热量穿过整个四合院。
虽然房屋样式简单,但相比地球上的用料,麦冬规划的墙壁厚度几乎是地球上的一倍,不仅地基用了大块的岩石,连大半墙壁也是用的石砖,砖头只占了三分之一的量,而且这砖还是特别烧制的加宽加厚型,每块砖都有地球上的普通方砖两块厚。
墙壁越厚越保暖,也越能抵抗外敌入侵,所以麦冬自然是想将墙壁建的越厚越好。但越厚的墙壁用料越多,砖块还好,原料多人手足,总能烧出足够的砖,但石砖却完全是依靠咕噜。咕噜的爪子用来削石头特别方便,这几天都在充当削石工,一爪子下去,坚硬无比的石头便被削成整齐的方块,效率比数百个雪人烧砖的效率高,连形状都比雪人制出的砖更标准。就是这样的高效率,才满足了雪人房屋对大量石砖的需求。
房顶的材料也不再是盖畜棚时的枯草树枝,而是刚刚烧出的瓦片。瓦片是最简单的半圆筒形,再复杂的麦冬也不会弄,反正只要实用,能挡雨就好。
材料俱备,只等破土动工。
已经建造过一次畜棚,房屋的建造过程便非常顺利,挖甬道,引地火,打地基,砌墙体,上大梁,铺顶瓦……从一无所有的荒芜之地,到整齐矗立的联排小屋,这片土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看着逐渐有了雏形的村落,麦冬计算着时间,终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期限。
入冬前建造好房屋,安排好其他杂事,然后,就是她回家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要准备回家啦~(≧▽≦)/~
PS明天有更新~

☆、第一百零五章 啦

房屋的建造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建筑场地上每天人来人往。如果是在以往,这么大量的雪人在野外聚集;必定会引来许多大型猛兽来猎食,像去年秋天盖畜棚时,就有许多野兽袭击;当然;最终都被咕噜轻松打发了。现在咕噜有了威压;野兽更加不敢招惹;雪人们没有了后顾之忧,都热闹地如同集市。
 
☆、第一零六章 啦

教育计划初步完成;麦冬又将心思转向最后一件大事。
此时时序正是初秋,恰是动物开始贴秋膘的时候,无论是河里的鱼虾,还是陆上的禽兽;都一日胜一日地肥美起来。
麦冬对雪人的武力训练一直没有停止;只是因为还要忙着盖房、种植和学习,训练量相比冬天时下降许多,但尽管如此,经过了三个季节,整整十五个月的锻炼后,雪人的武力与以前已经大不相同。
现在;就是检验锻炼成果的时候。
所有的雪人都手执一把半米长的短弓;弓上搭箭,箭上涂抹了一种具有麻醉效果的植物的汁液。
雪人力弱,弓箭也是小号,那种植物汁液虽然麻醉效果很好,但一个箭头上的量也不足以放倒一头猎物,尤其当猎物时镰刀牛等身形比较大的动物时。但雪人的优势就在于数量和配合,五十个雪人为一组,组成整齐的箭阵,每次放箭都至少有十支,十支箭一起射出去,哪怕是镰刀牛也抵挡不了。
为了不吓跑猎物,咕噜自然不能跟去,麦冬就将闲着的雪人分了组,穿了盔甲,挎了短弓,浩浩荡荡地开始秋猎。
初秋的天气温度微凉,天空高远而明净,正是最适宜打猎的季节。
草丛中兔子野禽之类动物的身影时隐时现,大型动物也并不鲜见,尤其是在水边、茂盛的草地和树林里,食草动物在为了冬季储存脂肪而进食植物,食肉动物同样为了储存脂肪而在一侧伺机而动。
五十个雪人为一组的狩猎小队分散开来,在茫茫的大地上很快便如一滴滴雪花般消失不见。
为了不引起猎物的注意,雪人穿着的衣服已经被麦冬用草汁染成了难看的草绿色。这种染色的草汁只是最简单的捣碎野草后制成的,染色效果不太好,不仅多洗几次就掉色,染成的布料颜色也深浅不均,东一块西一块地简直像狗皮膏药,实在十分不符合雪人的审美。奈何为了狩猎方便,雪人们只得听麦冬的话,乖乖穿上这丑的要死的衣服。
丑归丑,效果还是很好的,这无名草汁染成的布料跟跟迷彩服有异曲同工之妙,难看的草绿色完美地掩饰了雪人的行踪,使得猎物不会远远地就发现它们。
说起来,雪人以前那么容易被其他猛兽猎食的原因,未必没有这个缘故:它们不仅肤色雪白、发色雪白,连唯一制成的布料都是闪闪发光的银白色,走在丛林草地上简直就是个移动诱饵,猛兽不猎杀它们才奇怪。
有了遮盖行踪的“迷彩服”,再加上小心翼翼的接近,捕猎就成功了一半。
一群足有十几头的镰刀牛正在一片肥美开阔的草地上吃草。
这片草地是它们平日活动的地盘,没有其他动物会不长眼地来打扰。庞大的体积让它们少有对手,野狼之类的肉食者往往见了它们也要绕道,更大的猎食者也只敢挑落单的,一整群镰刀牛不是什么猛兽都敢挑战的。
所以,它们甩着尾巴,很悠闲地吃着草,完全不担心会有猛兽来袭。
但是,就在它们如此悠闲的时候,漫天的箭矢突然射了过来,铁制的箭头扎入皮肉,不深,但足以让箭头上的药物渗入血液,更何况,这样的箭头足有十几个。
“轰!”
第一头镰刀牛轰然倒地,激起草叶四溅。
余下的镰刀牛慌忙拔蹄狂奔,但是,已经晚了。
不断有箭矢落下,顺序错落有序,力度整齐划一,角度刁钻难避,几乎每一根射出的箭都落在了镰刀牛身上,每头镰刀牛都被二十枝箭对准,哪怕有几根没有射中,剩下的也足以将其放倒。
几声哀鸣后,草地上不见了悠闲吃草的镰刀牛,只有十几具备扎成刺猬的镰刀牛尸体。
不远处的石头后、草丛中忽然冒出一群小绿人。
它们欢呼着奔向镰刀牛的尸体,像抚摸珍珠宝石一样抚摸着,眼中的喜悦不言而喻。
这些小绿人自然就是雪人,从选定目标到潜行靠近,到选择掩体,到开始进攻……这一系列步骤,全是雪人独立完成,麦冬丝毫没有插手,换而言之,这十几头镰刀牛完全是雪人独立猎得的猎物。
对雪人来说,在以前,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
镰刀牛的体型比它们大了好几倍,虽然性格温和,但也不代表好欺负,若是雪人动了猎杀它们的念头,它们有力的蹄子和弯弯的长角而不是吃素的,所以,雪人以前从未猎杀过镰刀牛,它们的猎物只限于长毛兔巨鼠之类体型小又没有攻击力的动物。
现在,没有麦冬和咕噜的帮助,它们居然也可以猎杀镰刀牛这样的大家伙了,这怎能不让它们欣喜?
但是,麦冬却没有像雪人一样满足于此。
镰刀牛体型再大也是温和的食草动物,即便雪人不敌它们,也不会有性命之虞,顶多不能捉来杀来奴役和吃肉,农耕发展起来后,雪人不用愁食物来源,自然也不用贪图这一点猎食所得的肉。
麦冬的真正目的,还是锻炼雪人的武力。
发展农耕只是解决了它们的食物问题,安全问题仍是没有解决,尤其现在大部分雪人都已经搬到了地面,相比以前,直面陆上猛兽的几率大大提高,如果不提高雪人抵抗猛兽的能力,她怎么能安心地离开?
所以,猎杀镰刀牛不过是个开始而已。
随后的一整个秋天,雪人们轮流跟麦冬出去,在附近的树林和山野间扫荡,温和无害的动物不是它们的目标,只有以往将雪人当做猎物的猛兽才会被列入考虑。
雪人的箭阵一日日地成熟起来,配合更加娴熟,猎杀更加有效,几乎已经没有猛兽能逃过它们精心策划好的猎杀,以往的仇人各个都被它们虐了个遍。
捕猎娴熟后,麦冬又不满足于主动出击了。
她抓来许多猛兽,让雪人与它们直面战斗——当然,会给它们留下射箭的距离。
但是,这项训练的效果并不怎么好。雪人的身体素质实在太差,哪怕麦冬已经给它们留足了距离,直面猛兽时,它们还是慌了神,如果不是麦冬在一边看着,伤亡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发现效果不好,麦冬便不再强求,立刻转而让雪人开始另一项训练:防守。
打不过就逃,保存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防守包括两部分,一是个体游动防守,适用于野外遇到野兽的情况,而是群体固定防守,适用于猛兽来袭时的守城。
个人防守其实也是群体防守,因为麦冬规定,雪人外出时必须结伴,最少也要五个以上才能出去。这样一来,防守之间就需要雪人之间的相互配合,除了技巧上的配合,更需要心意上的配合。
技巧上麦冬其实教不了太多,除了尽量从装备和武器上增强它们的防御能力,就是一些常见的防御技巧。但当遇到强敌时,这些装备武器和技巧很可能根本无法奏效,这时候就需要抉择了。
雪人是会飞的,只要飞起来,陆上的大多数猛兽都无法奈何它们。麦冬针对它们这个特点,也制定出几套空中作战的技巧。尤其是遇到袭击时,如果雪人能够全部起飞,再加上弓箭,哪怕是凶猛的海兽,雪人也不必太过惧怕,更不用说陆地上的野兽了。
但是,从伸出羽翼到起飞,这需要时间,而且,还是一段不短的时间。
如何拖延时间,让雪人飞起来,就是最关键的地方。
分散注意、声东击西,这些都可以争取时间,但有些时候,战况激烈到根本无法拖延时,牺牲也在所难免。五人一组,如果一人的死可以换得另外四人的生,那么这个牺牲就是值得的。
固然,每一个生命都珍贵无比,不能做这样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但是,从整个族群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最好的。就像之前雪人隔数年便会举行一次的海祭一样,同样是用一部分的死换一部分的生,不过当时死的是大部分,生的反而是小部分。
现在,雪人仍然要做着这样无奈的抉择。
五个一组的小组,哪怕最后只活下一个,也比全军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