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羽月莉音的帝国-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俄国历史同时也是一段彷佛怒涛般侵吞他国领土的历史。不厌其烦地扩张领土的野心,逐渐化为帝国主义时代的一颗燎原火星。
十七世纪末,伴随彼得大帝的就位,俄国开始踏上成为强国的道路。为了对抗鄂图曼帝国,他们进军至亚速海一带;又与瑞典开战,拿下波罗的海沿岸。
到了凯萨琳二世统治的期间,更一路进攻黑海沿岸、克里米亚半岛、波兰东部、高加索、千岛群岛,甚至抵达阿拉斯加,攻下了广大无边的辽阔领土。
俄国推行自黑海方面往南扩张的政策,并于一八六一年间与鄂图曼帝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但由于提防俄国扩张领土的英国与法国力挺鄂图曼参战,导致俄国铩羽而归。
往黑海方面的扩张政策受阻的俄国,随即转移目标锁定远东地区,挥军威胁清朝时期的中国,进而并吞沿海各州领土。当其魔掌已延伸至满州及朝鲜半岛一带之际,正好与刚兴起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大日本帝国陷入紧张关系。而这次也同样关注俄国在远东地区动向的英国,则跟日本缔结英日同盟,联手对抗俄国。一九〇四年日俄战争爆发,结果俄国再度落败。
放弃远东地区的俄国,再次将焦点移回西方。锁定巴尔干半岛的俄国,与英法两国签订三国协约,共同对抗德国。此举成了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于一九一四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俄国卷入了战火的漩涡之中。
在帝国主义时代,英国出面箝制俄国领土扩张行动的公式,成了牵动全世界的一大主轴。而这场影响范围遍及全球的英俄霸权之争,则被后世称作『大博弈』。
一九一七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爆发了一场革命。皇帝尼古拉二世遭枪决,罗曼诺夫王朝就此宣告灭亡。
革命军(布尔什维克政府)趁内乱之际,大肆虐杀稳健派人士、表达反对革命的劳工、企业家与地主,以及展开反攻的农民。这是一次更胜君主专制时期的严苛镇压行动。
革命军赢得内战,确立一党独裁的体制。但此举却造成国力凋敝,工业生产量下滑至七分之一,农业生产量则只剩原本的五分之一。
一九二二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高居领导者地位的约瑟夫˙史达林强行推动树立个人崇拜的恐怖政治。为了重建生产力下降的工业及农业,他推行苏联五年计画,使苏联工业产值有著飞跃性的成长。另一方面,他试图推广农业集体化运动,却因把土地及农具全数充公,使得农作物总产量暴跌,进而导致全苏联陷入严重饥荒。后来毛泽东也采用了这种苏联式的农业集体化政策,造成中国爆发了数千万人饿死的惨剧。
史达林的恐怖政治持续了将近三十年之久,直到他离世才划下句点。史达林所策动的虐杀以及饥荒,造成了两千万人平白丧命。
一九四一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举兵侵略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由于日军决定不参战,加上美军宣布参战及提供军事物资,使苏联逐渐扳回劣势,最后反倒攻陷德国首都柏林,一跃成为战胜国。
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获胜,苏联一路将领土扩张至西方,更进一步在东欧各国树立共产党政权,将它们纳为自己的势力。因此导致苏联与率领西方国家阵营的美国之间的对立关系愈演愈烈。
大战后的四、五年间,美国与苏联隔著铁幕相互对峙的情况,成为引导世界潮流的主轴。这场影响范围遍及全球的美俄霸权之争,则被后世称作『冷战』。
一九九一年,米哈伊尔˙戈巴契夫辞职,各个联邦也纷纷以主棹国家名义宣布独立,促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瓦解、消灭。人类持续了将近七十年之久的宏伟实验──社会主义体制,在此彻底崩毁。
苏联瓦解后,俄国引进民主主义及资本主义。国民也很期待呼吸到自由的新鲜空气,并欢迎体制的大幅转变。
然而资本主义带给俄国国民的却是骇人的贫富差距、俄国黑手党的横行霸道,以及政治的腐败。另一方面,被称为寡头的新兴财团则竭尽所能地动用暴力手段及谋略夺取国家利益,到达盛极一时的境界。
一九九八年,俄国爆发财政危机。当时俄国衰落的程度简直悲惨至极,甚至丝毫感受不到它曾是个分别在近现代与英美两国平分天下的超级大国。
二〇〇〇年,前KGB成员──弗拉基米尔˙普奇罗夫赢得总统大选。普奇罗夫以FSB(旧KGB)的强大力量作为后盾,开始推行国内改革政策。
他主张「强悍的俄国」,强化了独裁统治体制。同时靠著FSB的力量镇压了寡头新兴财团,只挑选符合俄国国家利益的企业,将它们纳入国家的控管下。另外又统一管理国内大众媒体,铲除具有反对倾向的政治家及新闻记者。
俄国如今是一个由FSB统治的秘密警察国家,带来的结果是贫困人口骤减,国内生活环境趋近稳定。另外又拜自寡头新兴财团手上夺回的天然资源所赐,经济成长率目前还维持在高点。政府受国民欢迎拥戴的程度与日倶增,普奇罗夫的政棹自此稳若泰山。
二〇〇八年,普奇罗夫虽因总统任期届满而卸任,但他的心腹大将──德米特里˙梅德维杰夫却立刻接下总统职位,依旧保有强大影响力的他也就此接任首相一职。
重拾自信的俄国以「纵使冷战再度爆发,我国也无所畏惧」一言,公开表明了与美国正面对决的强硬姿态,甚至有媒体以『新冷战』一词来形容这种国际局势。总而言之,俄国在普奇罗夫及FSB的统治之下,再次步上建立帝国之路。
以上便是俄国由发源一直持续到现代为止的真实历史。
俄国最令人赞叹的,就是在近代透过『大博弈』与英国争夺霸权,在现代则是藉由『冷战』与美国争夺霸权,始终扮演著近现代世界史中的要角地位。可惜俄国总落得十分凄惨落魄的下场,不过,俄国还能将沉眠于广大领土下那些堪称无穷无尽的天然资源转化为国力,依旧具备能够一再重返世界史核心地位的潜力。
若以主流角度纵观整个俄国历史的话,就会得到「君主专制→共产制→秘密警察国家」这个演变的结论。对俄国国民而言,FSB是出手剿灭在国内兴风作浪的黑手党,击垮极尽奢华的新兴财团的救世主,同时也是有助稳定俄国棹力基础的必要恶势力。
如此听完俄国历史之后,我深深明白了以前基莉亚曾说过的「俄国人始终未曾体验过像样一点的内政治理」。另外,我也首度理解到基莉亚明明毫不隐瞒仇视FSB的心态,另一方面,却又说出类似认同FSB矛盾发言的意义。
俄国果然不是泛泛之辈。他们明明就历经一次又一次的暴政、一次又一次的独裁、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但我为何会对这个国家产生一股奇妙的共鸣呢?是因为我们也是革命家的关系吗?
(大天朝笑而不语)
纵使逃到天涯海角,我们恐怕也会不断遭到FSB追杀吧。FSB理应具备这样的实力与意志才对,只要俄国不举白旗投降,我们就永无安宁之日可言。但……我们真的有办法战胜像俄国这样的大国吗?
总而言之,首先非得设法逃离俄国不可。
之后我们连续赶了五天的路。
跨越河川与山丘,跨越干线道路与田间小径,笔直朝国境走去。入夜便搭建临时帐篷,在帐篷入口前方升起营火,四人挤在一起睡觉,熬过夜晚的刺骨寒意。依照莉音的推算,我们一天至少有走上四十公里左右的路。
因为有习惯这种野外冒险的莉音在,我们才得以保持稳定步调,并在从未陷入混乱的状况下,井然有序地向前行进。由于莉音有办法区分能够当作粮食的杂草及菇类,所以我们从没烦恼过饮食方面的问题。虽说这些餐点一下就消化完毕,导致我们常常处于空腹的状态,但我们这几天之所以能保持身体健康,应该也是因为摄取了营养丰富的饮食的关系吧。据说在热带地区冒险之际,因饮食受到不明细菌感染而罹患疾病的案例似乎十分常见,然而在像俄国这种寒冷地带,就不太需要担心会发生这种问题,或许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饮用水则靠容量两公升的保特瓶进行补充,我们按照莉音的指示,一小口一小口地分著喝。一行经水源区便进行补充,然后塞进背包,由我与莉音轮流背著。
面对偶尔现身袭击的狼群,冲锋枪则发挥出压倒性的威力。虽然我们一行人的探险装备十分不足,武装倒是相当充实。以驱逐野兽的装备来说,火力简直强悍过头了。
头顶则有战斗机开始频繁出没。只见一支由米格…31及苏凯…27组成的战机编队,由俄国方面朝乔治亚共和国方向直飞而去。印象中乔治亚共和国军似乎是打游击战为主,战斗机真的能派上用场吗?
同时也渐渐能够听见自远方传来的轰隆炮声。这代表我们已逐渐走进战斗地区。
收音机播报著俄国对乔治亚共和国游击部队束手无策的新闻。军队大规模的正面交锋也就算了,但在面对游击部队或恐怖份子之类的攻击时,即便拥有再庞大的军队也难以镇压。
此外,新闻报导也指出国际商业银行仍然持续大量抛售卢布。尽管媒体的抨击声浪日趋猛烈,恒太却依旧不改气势汹汹的态度。我们都由衷希望能赶紧回日本,加入这场战役。
如今,我们只能继续往前走。
傍晚时分。
为了确保今晚睡觉的地方,我们趁著天色还没完全变暗之前开始搭建帐篷。所諝熟能生巧,如今即便莉音没有在一旁下达指示,我们也有办法快手快脚地搭建出像样的帐篷。
当已经完成帐篷上半部分的我们,忙著收集用来铺设在帐篷内部地面的枯叶时──
莉音率先察觉到一阵逐渐飞近此地的直升机螺旋桨声。
「快躲起来!」
莉音大喊,我们都听从警告照办。在经历这趟为期将近一周、过程充满苦难的逃亡行程后,我们彷佛变成以莉音为中心的军队。拉尔夫虽然抱怨连连,结果还是乖乖地听从指示。他嘴巴坏归坏,实际上却是个明辨是非的大人。
众人各自散开,躲至树荫底下。
直升机来到我们所在位置的上空,停滞于半空中。看样子似乎是准备降落。
会挑在此地降落,就代表对方已经捕捉到我们的踪影,再也逃不掉了。 难道当真只能一战吗?
我举起冲锋枪。
躲在一旁的拉尔夫连忙跳出来制止我。
「等等!那是NH90!是自家人的直升机!」
拉尔夫对著直升机挥舞双臂。
猛然打转的直升机螺旋桨,差点刮走几乎已经完成的帐篷顶盖。直升机像是要挤进树林缝隙间一般,强行降落至地表。
NH90应该是NATO的通用直升机,并不是属于俄军的直升机。
降落的直升机舱门应声开起,一名身穿军服的人探出身子,对著我们招手。
「拉尔夫!」
「霍华德!」
「上来吧!有话待会再讲!要撤退了!」
我们撇下帐篷不管,急急忙忙跳上直升机。
直升机横越乌克兰领空,一鼓作气火速飞抵设置于波兰国境一带的NATO基地。
基地内朝气蓬勃,车辆沿著国境一字排开。NATO混合编成的军人们站著忙碌地工作,在我看来就如同进入备战状态一样,呈现一副就算接下来直接跟俄国开战也不足为奇的气氛。
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由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各国,共计二十八个国家联合组成,为世界最大的军事联盟。原本是在冷战期间,为了对抗苏联而由西方阵营组成的多国联盟。但直到苏联瓦解的现在,NATO依旧没有解散。因为联盟至今仍然扮演制衡俄国的重要角色。虽说俄国表面上是NATO的准加盟国,但实际上NATO与俄国始终维持著相当紧绷的关系。
在基地等待直升机归来的军人们粗鲁地拉著我们走进一间类似简报室的地方。看样子我们似乎不太受欢迎,有将近二十名军人蜂拥而至。
尽管疲劳与紧张已经搞得我们身心倶疲,但他们好像还不肯让我们休息。我们受到有如重刑犯般的待遇。
先前与我们一起行动的拉尔夫开口说道:
「再见啦。再来我要尽情享受美味的餐点,然后好好睡个大头觉。休想再叫我吃草了。」
「你不陪我们了吗?」
莉音语带责备地询问。
「为什么我得奉陪你们这群小鬼头啊?听清楚了,别耍什么多余的心机,一五一十地将所有事情交待清楚。你们应该也很想赶紧回家吧?」
只留下这句话之后,拉尔夫便匆匆转身离开房间。应该是打算撇下我们不管,自己享受充分的休息吧。留下我、莉音及沙织独自面对跟在拉尔夫身后的军人们。
莉音不满地开口说道:
「我们也想好好休息一番呢。」
「只要你们肯乖乖合作的话,马上就能休息。」
发言的军人甚至没自我介绍。就他衣服上所别的徽章来看,大概是美军人士吧。光是美国人就有十位,其他如英国、德国、法国、义大利、西班牙等NATO主要盟国都各派出一名代表到场,另外还包括一名身穿以色列军服的人士。
「话又说回来,这还真是有够森严的警戒状态呢。彷佛已经跟俄国开战一样。」
「只是预防发生意外事态罢了。」
另一名美军人士也插嘴加入对话。现场主导权似乎很理所当然地落在美国人手上。
「你们应该再清楚不过才对吧?事情很简单。只要把你们在俄罗斯火箭公司研发的产物──所有相关资料技术全数交出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拒绝呢?」
「我们是很希望秉持著绅士般的处理态度啦……」
军人搬出耐人寻味的口气说道。
「只是开玩笑罢了。我们本就没有拒绝的意思。」
「很好。另外我们也已保护了制作认证程式的技术人员。把人带进来。」
一名军人转身离开房间。当我们想起那个人是谁时,那名军人已带著柚学姊回来。柚学姊跟我们一样,受到有点粗鲁的对待。
「莉音社长……!」
「小柚!他们没对你动粗吧!?」
莉音站起身,紧紧握住柚学姊的双手。
「我们没对她动粗,只是寻求她的协助罢了,但她好像也无能为力的样子。」
「有一群人突然闯进社办,起初我非常害怕。可是恒太同学却叫我协助他们,说要我在巳继同学抵达这里之前,先行准备好认证系统……」
如果想透过不当方式利用俄罗斯火箭公司的技术,势必会造成程式瘫痪。即便是将认证程式嵌入亚提斯飞弹系统的柚学姊,也无法在短期间内重获操作权。若是企图利用我的左眼图片或影像取代实物,或是强行改写程式的话,将会引发认证程式以惊人的飞快速度创造出病毒,反过来入侵飞弹系统的结果。下达这个指示的人是莉音,而柚学姊则是依照吩咐写出程式的工程师。
军人语调平淡地说道:
「麻烦请改口说是保护好吗?这总比被俄国逮到要来得好吧?」
「那可不一定吧……?」
莉音略感不满地如此回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