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宦海风月-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台机器的价值,于着里非常清楚。仿佛像两座金山摆在面前一般,于煮的手都在微微的发抖。
“大人,这两台机器不能白要您的吧?。
孟觉晓不是慈善家,就等着这句话呢。“当然不能白给,你的新作坊,本府要百分之一的干股。”“啊!就这点啊,那怎么能成?少说也要给您一成的干股啊”。于煮心里巴不得孟觉晓入股呢,有孟觉晓这个股东,谁敢跟自己抢这个
?
孟觉晓自然明白这些个奸商的心思。摇摇手道:“不要那么多,就百分之一。再有这个机器,谁想开作坊都能来仿制,但是都要给本府百分之一的干股。这叫技术专利费!”
如今这年月哪来的专利保护啊!提起这个孟觉晓心里就疼,日后还不知道多少人白用这个机器呢。不过有一点孟觉晓心里还是有数的,按照这个百分之一干股的办法,不愁学去开作坊的人不保密。
于煮自然扭不过孟觉晓,乖乖的按照这个意思办就是了。孟觉晓,飞快的拟了一份文书,大意是孟觉晓拿两台样机入股于煮的作坊占百分之一的干股。如不经过孟觉晓的允许就把技术泄露了,罚款多少多少云云。
于煮签字画押,很快叫人来搬了回去。这事情发生没两天,河间府的商人们都知道。不少人听说了孟知府有股份在于煮作坊里的事情后。和不能抽自己的嘴巴子,心道咱怎么就想不到这一招呢。
于是乎不少人商人纷纷来求见孟觉晓,不想下面的人告诉大家,孟知府不在,去了大名府。巡抚大人请大家去议事。
巡抚孟蜀最近挺头疼的,朝廷里推行新政,地方上任冉时候都是有阻力的。何况这以一次的新政是改革税制和重新丈量土地。这两样事情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还是很复杂的。不然内阁也不用迁延了一个月,最后才拿出一个具体方案来。
这年月的百姓头上有两税,一个是田税,一个是人头税,还有一个负担是继役。新税制很简单,不管你人头税也好田税也好,折在一起算。这叫摊丁入亩。另外摇役也可以免除,交钱就伙。
这两个招数,真实历史上都出现过。作为穿越客的孟觉晓抄袭起来自然轻松。可到了真的推行的时候,天佩凶官吏算是人人恨的牙根痒痒,大骂蒙生豪不是个东西辛意的人没事,倒是让老师背了黑锅。
孟觉晓在大名府呆了三日便回来了。回到河间府立刻把大家都召集起来开会,朝廷有新税制,河间府坚决执行。如今的河间府上下,谁会不听孟觉晓的?跟着孟知府干真有好处啊,远的不说,就拿现在每个月的俸禄来说话,以前都是死数字。如今孟知府搞出不少花样,什么年终奖,季度奖,月奖一套奖金制度下来比原来的俸禄就多出三四倍不说。逢年过节的还有过节费,夏季有消暑费,冬季有烤火费,春秋两季也不会拉下的,叫做制服补贴费。类似的还有住房补贴,车马补贴。等等等。总之现在河间府一个普通的小吏,每个月都能进账个五六十贯的。
跟谁过不去大家也不会跟孟知府过不去,跟孟知府过不去就是等于跟钱过不去不是?像刘羽这样的,手里现在有权了,只要不太过分,孟觉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耽误正经事,只要不祸害老百姓。孟知府允许灰色收入的存在。
孟觉晓曾经明白无误的告诉下面的官吏这样一句话,谁要是耽误了正经事,不管他的人品如何,自己自觉滚蛋。
河间府的士伸们,在新政的面前虽然有点抵触情绪,可是在孟知府的面前,这点抵触情绪早没了。平时在一切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这么一句话“就田里那点进项,那也能叫收入?”现如今不在大市场里有股份或者有点买卖,在地方上就算是没面子。更别说最近兴起的作坊热!没见那些商会的人,一窝蜂的往孟知府家后院涌么?孟知府早放了话,只要办作坊的,不管什么作坊免税一年。
商业气息浓厚的河间府,在新的税制面前受到的阻力小的惊人。就是官府开个会,衙门发两个布告,各地的里正拎着锣满大街的转悠吆喝。告诉大家,以后交税不用那么麻烦了,直接交钱交银子,摇役也可以真钱免掉。
说到丈量土地,河间府更轻松了。不少人家主动跑到知府衙门来求见知府,表明自己以前做的不对,还有多少多少土地没上税,现在补交税也行云云。
别以为这些人是良心发现,这些人都是家里开了作坊或者是大市场的股东。在孟觉晓的身上尝到了甜头,生怕不配合之下孟知府嫉恨了。以后有啥赚钱的买卖不带他玩了。跟谁叫板也不能跟财神爷叫板不是?
河间府的新政改制可谓顺利异常。别的地方就完全不一样了。河北境内除了一个河间府,别的府县三天两头的出现士伸鼓动百姓对抗丈量土地的事情。各地官员可谓是焦头烂额,但是又不敢不做,朝廷的诏令相当之严厉,监理司那帮孙子又是无孔不入的,张铁嘴那家伙更是一点人情都不讲的。真被他咬上了,这官就别想做了。
所以河北大地鸡飞狗跳之际,河间府波澜不惊。跟行么事情都没发生似的,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谁家谁家新开了织布的作坊,招了多少姑娘媳妇去织布。孟知府说的办法还真管用,只要把地里的租子一减,原来是六成的租子,现在改五成了,姑娘媳妇的又不白干活,管吃还给工钱,东家仁义着呢。
前后不到两个月,河间府雨后春笋一般的涌出十几家新开的织布作坊,一时间最紧张的就是棉花了。开春以来,不少农户都想不种粮食改种棉花,不想知府大人又出了规定,每家每户棉花不得多种,都的按照比例来,发现一家处理一家。其实孟觉晓压根不想出台这样的规定,可是没办法了。老百姓不种粮食都去种棉花了,朝廷里的书呆子们还不得闹腾?还好河间府靠着辽国,羊毛有的是。棉花不够,孟知府给商人们出主意,织羊毛好了。
孟知府一句轻飘飘的“织羊毛好了”开始了把辽国当做原材料基地的阴谋。英国曾经出现过圈地运动。孟知府整出飞梭和珍妮机,辽境的羊毛开始大量的涌入河间府。羊毛的价格自然要上涨,这年代的辽国人哪里能看的出孟知府的阴险居心?看见原来不值钱的羊毛涨价了,多少人嘴巴笑歪了。麻痹还种什么粮食啊?养羊去吧!结果是辽国境内的粮食产量注定是要减少。(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制度问题
鹏天眼瞅着要讨去了,桃花谢了。枝头也绿河两开。生机勃勃的时节。西北党项人突然越过边境,偷袭延安府周边数百边寨,一时间烽火四起,久疏阵仗的西北边军比河北也好不到那里去,十几万大军一触即溃,党项军兵临延安府城下。
消息传开,朝野震惊。党项人跟契丹人不一样,契丹人就是来占点便宜的,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思。党项人攻城略地的行为彻底的激怒了德裕,同时也为西北边军的糜烂而愤怒。
远在河北的孟觉晓突然接到监理司转来的诏令,押解河间府春季税收回京述职。孟姿晓转抓紧收拾行囊,这人还没上路呢,又一道诏令来到,让孟觉晓快马先行回京。
这会孟觉晓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的吩咐下去,让河间军派人押送税银进京,自己带着卫队快马先走一步。
紧赶慢赶的,孟觉晓来到京城已经是第七天的中午时分。网到城门口呢,早有太监等在那里,看见孟觉晓就高呼:“六首公,陛下让奴才在此等候多时了
孟觉晓定睛一看居然是马三,暗道这下肯定出什么大刺情了,要不然不会让马三在这里等着。连忙上前见礼,客气两句,马三着急上火道:“别客气了,赶紧跟着去见皇上。”
一路往宫里来时,马三才把西北的事情大致的说了一下。孟觉晓,很不理解,连忙问道:“西北有事,把我叫回来做啥?”
马三示意左右的人离开。这才低声道:“兵部林尚书被陛下严斥,差点没给撤职了。朝廷要发兵西北,可是这当口没钱,东挪西凑的户部蒙大人头发都愁白了。监理司吴大人给出的主意,说您在河间府又能挣钱又能练兵。不如把您请回来问一问办法。”
搞了半天,原来是这么一个情况。孟觉晓多少有点哭笑不得道:“这满朝文武都是干什么吃的?出了事情居然一点办法都没有么?。
马三听了连忙摆手道:“这话可不敢说,得罪的人海了去了。您是没看见了,朝会上争吵不休,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陛下在朝会上还得忍着,回去书房里气的摔了不少的玩意。这不兵部要调禁军去西北,开拔的粮饷到现在还没着落,就等着您的北地贸易的春季税银呢?为这个事情,蒙大人差点都把官给辞了。”
“户部没钱,跟蒙先生有什么关系?谁辞职也轮不到他啊孟觉晓愤愤不平的怒道。
“说的是啊,蒙大人才进户部几天啊?又赶上新政改制,部里的官员没协调好呢,地方上的督抚也不配合。也就是您在河间府顺利一点,河北其他府县,闹腾的可厉害了马三说着闭上了嘴巴,前方就是宫门了。
科举制度虽然还是比较公平的,但是天下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写文章拿手,实际操作能力很烂。
基本上都是说别人如何如何。换自己去了照样抓瞎。自己的两位老师周致玄和蒙先豪,人品文章都是上佳之选,但是遇见这种大事还是没有太好的应急手段。
一路进宫时。孟觉晓一再琢磨,待会见了皇帝该怎么说。提起西北,孟觉晓倒是想起了远在西北的范仲淹来,不知道这次战争爆发,是不是改变他仕途生涯的契机呢?历史上范仲淹在西北,那是让党项人吓破胆的主。
赶到御书房外时,里头很快悬见,进来一看里头还不止一个人,皇帝还有内阁一班大臣都在议事,只是看不见茅调元。德裕等孟觉晓拜见之后,露出笑容道:“估摸着这两天也该到了,马三在城门等了一上午呢。”
孟觉晓赶紧再次要跪下谢恩。德裕摆手道:“免了,让你回来不是让你来磕头的,西北党项人都打到延安府了,延安府上上下下官员跑了个精光,只有一个从布政司下去公干的七品都事范仲淹没跑,领着当地军民坚守延安府。陕甘巡抚居然还有脸向京城求救,三万省军居然派不出援兵来。”
德裕说着一脸的烦躁,扫了一眼几个面露不安的内阁大臣们,那意思很明白了。不过这几位也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办法来,都羞愧的低下头。“这当口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兵倒是有,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打德裕又是一通发火,最后才看着孟觉晓道:“你来说说。”
听到范仲淹这个名字,孟觉晓真的有一种是金子肯定会发光的感觉。历史转来转去,还是给了范仲淹一个表现的舞台。想到范仲淹,孟觉晓有点走神了,皇帝问的话一刚过致玄轻轻的咳嗽声。击神的孟觉晓泣友口划计
看看一屋子的内阁大臣,孟觉晓多少有点心理紧张,沉吟了一番道:“陛下,臣想问一句,禁军就算赶赴西北,有把握打的赢么?。
这话问的林志全的脸色有点难看了,禁军的战斗力,他心里多少有点数。
“孟知府什么意思?”林志全冷冷的问了一句,德裕对他的插嘴很不快的扫了一眼,也没有出言斥责,而是朝孟觉晓道:“有话只管明说言下之意,别怕得罪人,我给你撑腰。
说实话孟觉晓真不想趟这个浑水,在河间府知府当的好好的,舒服日子过着被叫回来问这个容易得罪人的话,可是皇帝有话又不能不回答。
孟觉晓拱手道:“谢陛下。”说着也不说话,走到墙边的地图跟前,仔细的端详起来。这是德裕让人挂的,这两天没少看,但也没看出什么办法来。地图上显示保安、定边、环州三地均已陷落,三地驻扎的边军主力被击溃,更别提边境上大大小小的百余边寨。
“西北地势险要之地,先均已落入党项人之手。臣以为此事不可操切,当今要务乃稳定局面,而不是反击。既然是稳定局面,陛下可先下旨将一干弃城而走的主要官员拿下,斩首示众彰显朝廷决心。同时派一能战之将,统帅三五万禁军精兵驰援延安府,同时严令庆州、宁州各地官员,丢成失地者斩。如果只是这样,三日之后河间府的春季税银到了,便足够大军开拔了。”
孟觉晓这番话,德裕听了先是一怒,随即又冷静了下来道:“你接着说,稳定之后如何?”
“党项国小地贫,利在速战速决而不能持久。只要守住延安府,党项人只能罢兵。保安、定边两地粮道容易受到袭击,估计党项人会放弃,但是环州地险城坚驻军于此,可威胁庆州、宁州一线。党项人应该不会放弃环州。我军稳定住战线后,可派一能员节制西北各军,对外修城而守,对内整饬军备就地练兵,同时可屯田自集军粮。以臣看来,只要方法得当,顶多两年就可以相机收复失地
孟觉晓说完,出了德裕之外,其他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也算是一介,全面的办法,而且不用消耗太多。
思索了许久,德裕终于说道:“看来也只能这么办,派兵容易,但是稳定大局之后,谁来节制西北各军?这个人选,诸个爱卿可有合适的?”
所有人的日光一齐朝孟觉晓看了过来。那意思很明显,就是他啊。办法是他出的,他不去谁去?再说这家伙练兵也是有一手的,练出来的兵不是很能打么?
当德裕的目光也投过来时,孟觉晓见状叹息一声道:“臣不是不想去,而是不能去
德裕心道孟觉晓确实不能去,他走了河间府怎么办?辽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派谁去呢?总该有人去吧?
“臣以为,此事非孟觉晓不可!”林志全这时候跳出来拱手道。那意思死活要把孟觉晓弄西北去了。
周致玄这时候站出来道:“孟觉晓不能去,他去了河间府谁来接任?陛下,河间府眼下乃是朝中财源重要来源之地,一旦河间府接任者处置不当,地方上乱了断了财源,遗祸无穷啊
右都御史兼任礼部尚书张威这时候也站出来道:“陛下,臣也以为不可动孟知府,应另派能员前往西北。
其因有二,一是孟知府太过年轻难以服众,二是河间府目前局面初步稳定,不可轻易调换人员
林志全站起身子又要说话,德裕看这意思又要争执起来,趁着脸色道:“好了,都别争了。孟觉晓留下,其他人回去好好想想,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上来。另外禁军有谁统帅大军西去,兵部尽快选定一个人来。”
一干内阁大臣纷纷退下,书房里留下君臣二人对坐。
“好了,现在没别人了,你说说,为什么不能去?”德裕开口居然问的是这咋”孟觉晓心里一阵哀叹,皇帝还是意属自己。
“陛下,臣去了用什么身份去?西北的问题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我朝自圣祖年间起以文臣节制武将,过分重文轻武造成的结果。打个比方,河北中路军指挥使高勋还是三品大员,可是雄州知州耿钊,见了高指挥使都不用见礼,私下里一句武夫粗人都是轻的。”
第二十五章
年释一下,昨日家父讨世满月,按照地方规矩,我舰”请祖宗,没更新,大家理解。
“你这是在批评圣祖么?”德裕脸上没有露出不快,反而出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