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多少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因为其力量尚存,胡若愚不敢立即将龙云处死。都知龙云武功高强,为防其逃走,根据王洁修提议,胡若愚命人制作大铁笼一个,将龙云像牲口般囚于其中达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中,龙云受尽虐待:他被玻璃片扎伤的眼睛不得医治,造成了终身失明;而且浑身长满虱子,连眉毛里都是!
当上“云南王”之后,龙云对这番遭遇刻骨难忘,常对家人说:“你们以为我这个省主席是容易得来的?关在铁笼里一个多月的日子好过?”
就在胡若愚自认已扳倒龙云、四处演讲宣称“政治障碍被扫除”的时候,龙云的部下反攻了。
失去最高长官的龙云部队互不隶屈,一时无法统一行动,于是卢汉派人潜进昆明,请出滇军元老胡瑛。在胡瑛的统一指挥、卢汉的直接带领下,龙军在祥云县和禄丰县大败胡若愚部,迅速回逼昆明。
屁股还没坐稳的胡若愚这才知道龙云的厉害。眼看形势危急,自认不是龙军的对手;得为自己留条后路,他立即把龙云放出,对龙云换了奴颜婢膝的态度,说云南大政还是非龙军长掌管不可;并于7月31日发布通电,说不忍昆明父老遭遇战祸,“决计解甲归农,不问世事,将滇政交由龙军长主持”。
龙云瞬间由生死悬于一线的阶下囚又变成胡若愚等的拼命巴结对象,十分惊疑。获释以后他心有余悸,不敢轻举妄动,连换两次住所。在胡瑛、卢汉、朱旭等几番去信、通电后,方返回昆明。
胡瑛将省府印信和三十八军关防一并交给龙云,龙云便于8月13日宣布就职省务委员会主席,任命在解救他的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胡瑛为省务委员,优礼有加。
1927年8月13日,就是龙云统治云南十八年之久的起点。8月16日,龙云忽然要辞去主席职务,他说:“适应国民革命之需要,力图民主精神之实现,委员合议制取公开,所骥端其始基,民莩进而民亨。”这个罕见的民主声音,是他刚刚上台,在收拢人心。8月22日,省议会正式取消主席称谓,而采用省务委员轮流当家体制,“以免流于独裁专制,致失合议制”。然而事实上,云南已成龙云的天下。
龙云掌权后,着力开始做的就是削平各路武装力量。他首先派兵包围王洁修部,几小时的激战后,王洁修惨败投降。不几天,这个先率军捉拿龙云、后献计将龙云以铁笼关押的王洁修被龙云毫不犹豫地下令乱刀砍死。
到1929年,张汝骐也被龙云俘虏,押至大理处决;胡若愚倒是在四面楚歌中,孤身一人从悬崖的铁索桥上逃出重围,亡命上海。三年的战争和剿匪后,云南被龙云平定。
1929年底,他派人赴南京晋见蒋介石,向蒋介石报告云南局势已定。在云南各路军阀混战时,管不到西南边境来的蒋介石任由他们厮杀,谁胜利他就认可谁。现在龙云胜出,蒋介石即发表云南省政府组织令,委任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同时组建了省府委员会,由八名军人和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四厅厅长外加省政府秘书长等五位文官共十三人组成。
尽管这一任命只是个形式,但给龙云统治云南的权力来源以合法依据。龙云完全掌握广云南,他宣布,要建设“新云南”。云南地方史上可圈可点的“龙云时代”开始了。
三
以枪杆子得天下者,当权之后第一个防范的必是枪杆子。龙云汲取当年自己参与的四镇守使赶下唐继尧的教训,废师为旅,剥夺了手下师长的军权。他尤其警惕高级军官们会势力坐大,现在滇军中的中下级军官,团长和营氏,均由他直接选定任命。
为了有一支拥有强悍战斗力的武装,龙云十分敢视军人的教育训练。1928年成立军官团,两年后又成立教导团,以训练军官。他还经常抽调各级军官到中央军事专科学校和陆军大学深造,这些人学成回滇后,都被委以重任。
到1936年,云南军队有六个步兵旅、两个直属大队、六个直属团、四个独立营和一个航空处,总共三万六千人。值得一提的是,龙云手下有飞机十多架,且多次参加军事行动,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十分引人注目。
整顿了军务,巩固了统治后,龙云下力气最大的就是云南的财税经济。云南是一个贫困省份,在清末,全省财政年收入仅三百万两白银,入不敷出,就由其他省份补助,例如四川每年补助三十万两,湖南每年补助五十万两。民国建立后由于首任都督蔡锷的励精图治和早期唐继尧的治理,情况有所好转。但护国战争一发动,基础薄弱的云南立即困窘;唐继尧后来拼命扩张,频繁用兵,让云南雪上加霜;唐继尧倒台后又是三年的混战。云南连续十多年工商萧条,经济衰退,财政混乱,土匪蜂起,民不聊生。到龙云掌管云南的1927年,财政年收人滇币五百七十九万元,年支出却达到一千八百九十八万元,支出是收入的三倍多!
在此情况下,龙云当政后向蒋介石上书,表示财政上“力图自给,减轻中央补助,为国分忧”。这就是要求财政独立的意思。云南本就偏安一隅、并不反蒋,
如今又说可不求中央补助,蒋介石正好顺水推舟,允许云南自行开辟财源,对其财税经济,不加干预。
龙云首先整顿税收。云南税收一贯把持在军人手中,弊端重重。1929年底,他下令由卢汉兼任财政厅长,大刀阔斧朝军人既得利益开刀。卢汉一上任,立即大量更换干部,将烟酒、厘金等税一律改为招商投标,报价最高者中标,由中标人包办,有违者军法从事。吃惯了税务肥肉的军人慑于卢汉威严,无奈交出税权。卢汉执行新税政十分严厉,有次其妻弟中标却未按时缴纳保证金,卢汉亲笔批条,取消了妻弟的中标权。
仅仅数月,税收大增。面对日益丰盈的金库,卢汉建议为公务人员加薪一倍半,获得通过,于是皆大欢喜,云南统治集团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
1930年,卢汉率军开入广西,龙云任命陆崇仁为财政厅长。陆崇仁自此掌管云南财政十四年之久,被称为“理财高手”。他取消了名目繁多的税种;仅明令废除的就有六十四种,只保留了盐税、烟酒税、特种消费税、田赋、屠宰税、印花税、契税、特种营业税八种,税务秩序更加稳定。
金融状况也在好转。1932年,改组后的新富滇银行成立,收回销毁旧滇币五千二百七十万元,“同一货币制度,建立稳固的银储备,以使纸币获得民众的最大信任”,“云南的金融基础得以稳定。”
云南虽贫,却有一项独特“优势”:出产上等烟土。龙云尽管有禁毒想法,也不愿一上台正需要钱的时候,就来个禁烟禁毒自绝财源,于是他沿用“寓禁于征”的一贯政策,其实就是鼓励种鸦片,交钱给政府就可合法种鸦片。到1935年,云南鸦片种植面积统计为九十万亩,实则达到二百万亩,大量良田都开着鲜艳的罂粟花。仅这一年,云南输出鸦片总值二千万元国币。
龙云统治期间,对云南开展了大规模的田亩清帐,以开辟田赋。清帐前,云南田亩计算为九百万亩;清帐后,一跃达到二千八百多万亩。耕地税收入大量增加。
这一时期,云南的工矿实业也取得进步。个旧的锡矿资源十分有名,但过去炼锡技术水平低下,云锡运往香港卖给广商后再回炉提炼,故云南的锡矿生意吃亏很大。1929年开始,云锡开始精炼;1931年,开始直接销往伦敦市场;到1935年,云锡出口货值一千八百六十三万元。
龙云这样一番改革、整顿、治理,云南财政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1933年对外贸易开始出超,1935年,云南进口货值国币九百万元,出口货值二千零二十万元,这已是一个富裕地区的水平了;1936年,云南财政年收入总额二千八百万元,年支出二千三百万元,节余新滇币五百万元,财政相当宽裕。今天受到国家重点扶持的西部省份云南,也曾有过这样一个辉煌的时期。当然,云南经济发展的成果首先是由统治阶层和宫商享用的。在财税一路增长的同时,文武官员待遇大涨,但官吏营私舞弊、中饱私囊之事层出不穷。省会城市也掀起奢靡之风:1935年,人口仅十七万的昆明有绸缎业四十七家,中西百货业五十九家,糕饼业四十五家,酒席业二十九家,火腿白油业五十九家,肉案业一百家,钟表业十九家,西药化妆品业十八家,古董业四十四家,屏联业十七家。
相比之下,底层民众依然生活闲苦。农村因大量种植鸦片,使粮食缺乏,从越南进口的稻米农民往往无力购买,时常挣扎在饥饿线上;农民最主要的衣料来源棉纱、布匹等,因过境税和特种消费税的征收,价格昂贵,许多地区的农民鸠衣百结,世代相传。
工人的生活同样苦难深宽。在个旧的锡矿,最盛时有工人十四五万,“彼辈之生活及待遇,视牛马为弗如”。这些工人在黑暗的矿道中,负重五六十斤爬行,每日工作十小时以上,“满身黄泥,气喘疲困无人色”。他们的工资是每月五六元,“数十人住一房,异常狭隘污秽,工作之余,即被关闭于房内,恐其逃走。”这样的条件下,矿工的年死亡率达百分之五!
底层的辛劳造就了云南史上这一相对富裕发展的时期。龙云时代,云南的进步让全国刮目相看,甚至让民国最高领导人大感意外。
1935年5月10日,蒋介石夫妇来云南考察。宋美龄在考察后写道:“昆明的街道十分干净整洁,建筑物都是同一色彩,和我们在其他地方见到的那些杂乱的建筑物比,使人更舒服。”她还赞叹:“昆明街头的行人已分左右两边行走,并以最有秩序的方法往返。”
蒋介石也对龙云治滇成绩大加赞赏。他还说,云南“矿产丰富”,“气候条件良好”,“如果我们建设工业,应从云南入手。”
蒋介石还敏锐地注意到:“云南政府全体成员的闭结一致,是四川无法比的。”这让他称赞,又让他不安。
在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云南,龙云精心经哲着他的小朝廷。这个边疆省份在他的治理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和自大。在他昆明五华山省政府的会客厅内,四面墙壁和椅披、椅靠,以及圈椅上的台帕都是用红缎子和黄缎子绣龙,象征他是龙王。省政府的出入证,按级别高低分为红、黄、蓝三色。戴红证的来府,哨兵大叫:“报告卫队长,将官入府!”这呼喊由大门到主席室,一路喊过去,大门口的卫兵司令,立即带兵出来整队敬礼;号兵吹响敬礼号。出来也如此。这些都表明,龙云把自己真正当成了“云南王”。
因为军力强大,兼治哲有绩;加上地处天高皇帝远的边疆,蒋介石忙于剿共;龙云的小朝廷一贯十分稳固。他名义上是民国的一个省主席;悬挂民国旗帜,奉蒋介石为元首,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王国的国王。
云南这个独立王国也有受到威胁的时候。1934年10月,红军向西长征,12月,蒋介石命龙云兼任“讨逆军”第十路总指挥,希望他出力卖命。
龙云十分清楚,这是个紧要时刻:一则与红军作战会削弱实力,二则借追剿红军之机,中央军人滇,蒋介石很可能趁此吃掉非嫡系的云南。于是他连连召开会议,最后制定了堵红军于省外的对策,让蒋介石没有派兵进云南的机会。然而1935年元月底和1936年2月,长征红军两过云南。龙云严令边境县县长御红军于省外,并处决数名做战不力的县长,这正好也可做忠于蒋介石的一个表态。对红军过境,龙云不愿与之战斗消耗,明令“追击”,实则“送行”,红军一出省界,他就长吁一口气。对中央军嫡系入滇,他不好硬拒,但坚决不允中央军进驻省府昆明。
这一次,龙云的小朝廷有惊无险。他化解了国共两边的威胁,没有像贵州的王家烈一样,中央军进入贵州才个把月,就夺去了他的职权,置贵州于蒋介石的举控之下,王家烈只好自请出国“考察”。
四
又一次考验来临。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芦沟桥事变十天后,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宣布奋起抵抗。他说:“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8月,各省军政长官齐集南京开会应变,龙云乘专机到达。在国共内争中,龙云尽量置身事外,以保存实力和维护他治下的云南相对独立地位;但在抗战问题上,虽然也时常有疑虑和防范;他的确做到了先国后己。蒋介石要求云南出两个军;龙云当场表态:“可以办到。但只能先出一个军,另一个军要看战争的情况再定。”蒋介石对此答复很高兴。两人在南京商谈中一致认为沿海地区难保,西南国际交通线必依赖西南。龙云提出赶修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直通印度洋,公路修筑由云南负担,中央补助;铁路修筑由中央负责,云南协助。蒋介石连声称好。
龙云一回云南,即召开军政人员会议通报情况,他说,“日本是真的干起来了”,“局势是很危急的,我们要迅速充分准备”。
他按照承诺,回滇后即派卢汉率一个军出发抗日;1938年初,又派出孙渡率一个军出省。派出参加抗战的都是滇军精兵强将,他们转战千里,在台儿庄、禹王山等战役中浴血奋战,寸土不让,痛歼来寇,日本报纸惊呼:“遇到滇军这样猛烈冲锋,置生命于不顾,实为罕见。”
据统计,八年抗战,滇军经历各重大战役二十余个;伤亡官兵共计十余万人。云南地处大后方,龙云知道战事一开,云南必成重镇,粮食供应是头等大事,而云南素来稻米不能自给。早在1931年东北事变时,他就开始办理“积谷〃,也就是储备粮食,到1937年夏,积谷已有相当规模。
抗战中,云南境内大军云集,进人滇境的部队有第二军、第五军、第六军、第八军、第五十二军、第五十三军、第五十四军、第六十军、第六十六军、第七十一军、第九十三军等十多个军,人数达数十万;另有美军及技术人员两万多人。同时,内地的机关、学校、工厂源源迁来;缅甸沦陷后,又有大批华侨回国。云南境内人口陡增一百多万,占原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由于龙云着手准备得早,粮食供应基本未出现危机。即便是消费力极强的美军,他们需要大量猪鸡之外,每天还要消耗六万多枚鸡蛋和百余条菜牛,在邻省四川、贵州的协助下,也基本供应充足。
多年之后,谈起积谷之功,龙云欣慰而自得。修通滇缅公路,是云南在抗战中为国家立下的又一大功。到20世纪30年代初,云南还没有一条通往外省的公路;到1937年,通往四川、贵州的滇东公路才通车。1937年8月20日,日本海军省宣布封锁中国沿海,防止其他国家援助中国抗战的物资入境。1937年12月,至关重要的
滇缅公路动工修筑。
滇缅公路北起昆明,南至缅甸腊戌,全长一千一百四十六公里,其中中同境内九百五十九公里。在群山起伏、河流纵横的恶劣地理条件下,云南各族人民日夜奋战,平均每天出工十万人,有时达到二十万。他们自带干粮和工具,只靠手挖肩扛,使这条抗战生命线迅速向境外延伸。由于劳作艰苦,加之工地疫病流行,修路过程中民工伤亡上万。
短短八个月,1938年8月,滇缅公路中国段全线修通。仅下关到畹町的五百五十公里,就完成土方一千一百多万方,石方一百多万方;这一段有大桥五座,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