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沉三国-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音刚落,帐外送入一封书函.赵信接过一看,脸色越来越难看,等他看完,随手将书信递给郭嘉,只冷冷的看着庞统.庞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直被赵信看的心中发毛.

不等郭嘉看完,只听赵信冷声冷语的问庞统道:"补之,你可知庞统庞士元是何人也?"面上装得一副冷然的样子的赵信只怕肚中正在偷笑呢!

突然听见赵信提起自己的本名,庞统只感一阵天旋地转,料定大事不妙,各种各样地疑问纷沓而至,素来镇定地他,两眼一黑,只觉天都要塌下来一般.此时却已根本无暇多想,强自打起精神回道:"此人倒是初闻,王上提起此人想必定有缘故."撇清自己的同时,还要探探赵信地口风.不管什么样的人。面对这样的事怎么都得狡辩一番.

"此人乃是襄阳人士,原是刘备属下,与其帐下的诸葛孔明并称凤雏、卧龙,同为当世大才,可我等与刘备交锋以来却只知诸葛孔明,不知庞统庞士元,补之可知其故?"

赵信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重如千斤,敲击在庞统心头。听完这一番话,庞统差点支撑不住,脸上不自觉的爬满了冷汗,身体不自觉的打起颤来.

"事出有因,此事想来必定别有内情."庞统不愧为庞统,此时还能对出这样地话来!他也应该庆幸还能顺利的将整句话说完.

"补之所料极是,可不是别有内情么。只因这叫庞统庞士元地人此时正在孤营中."说完,看了庞统一眼,语气转温和道:"补之,可是身体不舒服么?"

这等时候,庞统虽然极想逃避事实,远远离开赵信身边,但那等待最后宣判的心却不容他就此离开."许是昨夜饮酒过多了,王上放心。没有大碍的!"

"如此就好!"

"那庞士元既混入我军中,想必所图非小,王上宜尽快使人将此人找出来,不知王上可有线索否?"抱着演戏演十足的心理,庞统嘴里竟冒出了这么一番话.

听到这样的话,怎教人不笑破了肚子呢。赵信哈哈大笑不止.郭嘉、庞统二人俱都无言.一个是为庞统而伤感,一个是心中一片混乱.先前还存有一丝侥幸的心理,赵信这么一笑,庞统心中明悟,知自己身份多半已经泄漏了,但就算要死,也要死得明白,至少要让他知道身份是怎么泄漏的,就是凭这点他才勉强支撑到现在地.

"庞统庞士元,你好大的胆子。敢改名换姓跑到我这里来!当我赵信好欺么!"

庞统明明白白的看到赵信这句话分明就是对他说的。浑身一阵无力,差点坐倒在地.郭嘉急上前将其扶住。叹了一声道:"士元,这又是何苦呢!"

瞅准郭嘉手里的信,庞统一把抢了过去,只粗粗看了一眼,绢帛坠地,心中万念俱灰,沉默许久,挣扎着挺起身子立于赵信跟前道:"事到如今,我庞统无话可说,任凭齐王处置."既然身份已被揭穿,称呼自然也变了.

赵信闻言,走下座来,诚挚的看着庞统,想要说点什么,忽地转道:"士元今日累了,还是先回帐去歇息吧."

前一刻还是剑拔弩张的,这会儿却又换了一种语气,教庞统摸不准赵信的心思,时至今日,庞统才发现自己对赵信地了解实在是有限的紧.拖着如铅坠般的脚步慢慢的走回自己帐中,庞统都不知道自己这一路是怎么走回来的!

俟庞统走后,赵信问郭嘉道:"奉孝,你看他信了几分."

"王上,此事合情合理,由不得他不信."

赵信转头看了看帐外,又道:"多亏了奉孝和元直想出来的妙计."

"王上,就算庞士元信了,如今这样地情况,想要将其收服却并不容易."

"奉孝说的是,不说庞士元未必深信此事,就算他信了,此时想必对刘备颇为失望,必定心灰的很.心中蒙上了这层阴影,所受的创伤没有一段时间是恢复不过来的,在这段时间内,对他来说,谈什么恐怕都是多余的."

"虽说庞士元极有可能会相信信中内容,但今日王上对其丝毫未有责怪之意,也需谨防他借着王上的看重,如沮授一般,暗中使怪."郭嘉虽然对庞统颇为同情,但既然存在着这个可能,他作为军师,当然得出言提醒赵信了.

提到沮授,赵信只能是苦笑以对了,这个袁氏的忠臣,赵信原本有十足的信心将其收服的,哪知道一放松了戒心反而让他摆了一道.虽然赵信对此颇为气愤,但时至今日还是没有沮授地消息.话又说回来,以赵信今时今日地地位和实力,想要将沮授挖出来,即使称不上易如反掌,想来也不会有多大的难度.一来赵信这一段时间忙着筹划战事,根本无暇顾及此事,二来在赵信想来,此时天下之大沮授可去地方却有限地很,那么几方势力,数也数的过来,既然他赵信抱定了一统天下的决心,剩下的这些势力也进入了征程之中,早晚有一天会在灭了沮授所藏匿的那一方势力的同时将他也揪出来的.既然这样,也就不必在沮授身上多花什么力气了.

而庞统所看的那封书信不过是郭嘉和徐庶事前捏造的.假借赵军在刘营的细作写了这样一封书信,回报"刘备和孔明事后对待庞统的态度",又让庞统在适当的时候瞧了一眼.可想而知,在庞统痛骂刘备一番后,刘备回去会有什么反应,个中的情形只要稍微用点心思便可将其描绘的十分逼真.

第一百六十五章山雨欲来

至于赵信使了什么手段在刘营安排了细作,根本不是那时心乱如麻的庞统所能想到的,事后就算想起这点,有所怀疑,恐怕也只仅仅限于怀疑而已,难道还能再问赵信讨书信看一看,仔细研究一番不成!只怕庞统多半会相信这信中所言刘备对他的猜疑.站在庞统的立场上看,赵信是完全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这封书信上弄鬼.若这封信是赵信使得手段的话,那就表明他早已识破了他庞统的身份.赵信要真的早就识破了他的身份的话,还不是要他圆就圆,要他扁就扁,他庞统自然得任他揉搓了,何必还要费心思绕来绕去的.从这一点来看,庞统绝对有理由相信信中所言之事.

何况庞统此时也未必有什么心思去推究此事.眼下他要考虑的是该如何自处,还有赵信将要如何对付他等等一干事宜,其他的哪里还有心思去想.庞统跟赵信也有一段时间了,依他对赵信在某些方面的了解,赵信决不会就此罢休的,只怕他庞统苦难的日子有得捱了.在这等时候,庞统多的是彷徨无计的心情,少的是应变之策.想想也是,他此时孑然一身陷于赵营,如今身份被人识破,实在是寸步难行,还能想出什么对策来!

庞统如今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待宰羔羊的心情了,时间在他来说是那么的难捱,那么的漫长,傍着他那杂乱无比的心绪,却又在不知不觉地逝去.

掌灯时分。!枯坐帐中的庞统尤自浑浑噩噩的,直到赵信遣人来请,这才不自觉的跟着来人去了.

今日的赵营发生了太多的事,并州兵败的消息多少对军心有点影响,加上庞统地事,自然无暇出战.

虽然天色还没尽暗,赵信帐中却已是灯火通明.庞统颇为忐忑的进得帐来。发现除了赵信和郭嘉外,帐中再无一人.相对于赵信和郭嘉见到庞统那一如往日地表情。庞统显得十分的尴尬,再也难以像往日在赵信面前一般那么放的开手脚.

此刻正值用饭之时,三张案上都摆满了丰盛的食物,招呼庞统入座后,赵信和郭嘉二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自顾自的用起餐来.

食物虽然颇为丰盛,庞统却是难以下咽,勉强用了一点。不由看向赵信、郭嘉二人,二人吃的津津有味,除了示意庞统多用一点外,再无他话.看到二人这般情形,庞统胸中豪气顿生,据案大嚼起来,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最多不过一死而已.

酒菜撤去,近侍奉上茶来.庞统心无旁骛,竟专心致志地品起茶来.如今之势,人为刀俎,他为鱼肉,似乎是没有必要再挣扎了。看庞统的样子似乎也已打算放弃一切努力了,事到如今,听天由命反倒是最好的选择.

"士元,事到如今,孤也不必再拐弯抹角了,若是士元肯背刘向我,孤自然十分欢迎,若是士元无意于此,孤也不能就此放士元离开,就劳烦士元在孤身边多待一段日子了。待孤平定天下之后。五湖四海,任由士元遨游."

简简单单的一番话。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将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尽数道出.

庞统长身以对道:"齐王肯留庞统一命,足显仁厚,庞统虽然愚顽,却也决不会背主投敌,贻笑天下."顿了一顿,叹了口气道:"看来我庞统势必要孤老于齐王驾下了."

"士元何出此言,王上如今已握天下大半,麾下精兵猛将尽多,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到时或去或留,自然任凭士元做主."一旁郭嘉cha言道.

"奉孝何其太过小觑天下之士,不说曹操、马腾、公孙瓒等割据一方,皆非易于相与之辈,要一统天下又谈何容易."话虽如此,在庞统心中,只怕认为赵信最大的敌人不是以上三人,反是有孔明为辅的刘备,只不过没说出口而已.

一番话引起了郭嘉地谈兴,不由出言辩道:"士元对我方可谓了如指掌,依士元看来,方今之天下,又有何人能与我主抗衡!"这一点确是无可置疑,如今天下,确实没有一方诸侯能凭一家之力与赵信分庭抗礼.复又道:"荆州如今之局士元也看到了,曹刘两家联军就如这风中之烛,捱不了多久了."

庞统冷笑道:"奉孝似乎太过乐观了吧,且不说荆州战事如何,北面冀州境内乌丸未退,并州告急,洛阳一地战事胶着,豫章那边更是形势未明,当此之时,这等局面只怕不怎么容易收拾吧,又何言于短期内轻取天下!"

"哈哈哈,士元所见极是,不过却还有见不到之处,乌丸料不足畏,赵云将军已连番胜之,今番粮草遭劫,还能有何作为?马超所统西凉兵虽然悍勇,洛阳却也有十万雄兵据守,凭借坚城利池,又有太史子义将军之勇,荀公达、陈元龙、审正南之智,马超想要有所作为又何其之难,只怕反倒需防为我所乘!至于豫章就更不用多说了,张辽张文远将军素来有勇有谋,此番领十万之众西进,又有臧霸、鲁肃、贺齐、董袭等人为助,取豫章只在早晚之间.一旦豫章有失,刘备首尾受敌,只怕荆州再也难以保住了!士元所指者,不过乃是并州一地战事而已,殊不知并州如今之局乃是王上有意为之,否则只要动用一下正在训练的四万精锐,或者让洛阳分兵北救,并州又岂能有今日之危!"

"你说什么?"这点确实太出庞统意料之外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并州之局却是赵信一手操纵的.心思飞驰电转,隐隐察觉到了赵信地用意。不由出声道:"齐王果然高明."

此后,赵信待庞统一如往日,既未因此而薄之,亦未因此而厚之.庞统也知道绝难离开赵信的身边,故此就安心的待了下来.赵信如此宽大对他,已经颇为出其意料之外了,还能有什么奢求!

当日于两军阵前被庞统痛骂之后。刘备回营后确实大发了一通脾气,不过却是背着人发地。只因他决不想让人看到他这样的一面.

等他发泄的差不多了,孔明来见.料定了刘备心里决不好受,故此孔明这才姗姗来迟,否则的话,赵军一退,只怕他早就来见刘备了.此来非为他事,正是为了庞统之事.

不等孔明出言。刘备便执着他地双手道:"军师,你如何看待今日之事?"大概这句话梗在刘备喉间已经许久了,说出来的话音竟都有点震颤,执着孔明地双手也不觉的加了力道.

"此事颇为诡异,王上且请宽坐,待亮细细道来."

刘备这才发觉自己失态,连忙笑着归座.

"王上,庞士元之事原本极为机密。除王上、我和庞士元三人外,决无他人知晓.依赵信今日射来之信看来,赵信确已知道其中奥秘.至于赵信怎会得知此事,或是士元言行间lou出了马脚,为其察觉,不过以士元的谨慎。此种可能却是不大;或是赵信通过多方途径探得的,但此事做地极为周密,想要探得如此详细,也绝非易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就是……"

看到孔明欲言又止地样子,刘备不禁道:"军师怎么也婆妈起来了,还有一种可能是什么,快快道来."其实刘备已经隐约知道孔明要说什么了,他自己也早有这种猜想,却非要孔明说出口才满意.

"或许士元真的变节投了赵信。不过以我对士元为人地了解。此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王上试想。士元若不是对王上忠心耿耿的话,当初怎会答应去行此事!"

"军师说的也是,不过,人心难测,庞军师毕竟随孤未久,相反,反而追随赵信的时日却长多了,这段日子以来,或许心意有所改变也未可知!"以刘备的为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可知他对庞统相疑到了何种地步.顿了一顿,复又道:"军师适才也说了,依庞军师的心计才智,此事绝非他失于大意泄漏出去,赵信想来也无从探得此事究竟,但赵信却了解地如此详细,实在教人百思不得其解!"说是这么说,其实这话是等于将这事归于孔明适才提出的第三种可能.

刘备此话一出,孔明就知道刘备心中对庞统起了难以遏制的疑心,而且这疑心已经大到几乎认定了此事.虽然孔明心中未尝也没有这种怀疑,不过在他看来,反而是此种可能最小,其他的两种可能还大些.庞统一个人孤身处于赵营,lou出什么马脚也不是不可能的,此事虽然安排周密,细心探求之下,亦未尝探不到一点蛛丝马迹.两者结合起来,赵信再略做试探,只怕还真会被他得知真相!

"王上,退一万步讲,就算士元真的变节投敌,于王上大业却也造不成什么直接地损害,依我看来,此事还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为好,一来免得错怪好人,二来也可一显王上宽大胸怀,岂不是好."

就算刘备要闻要问,庞统如今身在赵营,又能耐他何,难道还能借赵信之手杀了庞统不成!孔明即使不说,对此事,刘备也只能忍气吞声了.孔明这么一说,倒让刘备有机会卖他个人情.

赵信连着三日挥军来攻,这一日停了,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另有诡计.到了第二日,赵军那面还是没有动静,刘备等正疑惑间,也收到了并州的战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并州方面出了大娄子,怪不得赵信这两日无暇顾此.这个推断实在合情合理,不得不让人信服.

在刘备、曹操等人,自然希望并州那面打的越热闹越好,最好打的局面变得对赵军来说不可收拾,此间的压力才能减轻,从而守住此地。甚至可以反败为胜,一雪前耻.

并州的情形虽然糟糕,但显然还没到不可收拾地地步,否则赵信哪里还有心思在此纠缠.这两日的平静,正表明赵信在调兵遣将,试图挽回并州战事.一想到此点,孔明、曹操等人都觉得似乎该做点什么。给赵信添点麻烦,要是容他这么自如的行事的话。一旦稳住了并州地局势,他就该掉过头来把目光重新对准荆州了.

但在孔明、曹操等人想来,依赵信地才智,恐怕早就料到曹刘两家会借机捣乱的,对此肯定也早有准备,如今好不容易才凭马腾在并州那边地胜利挽回了一点优势,决不能轻举妄动。将这一点优势也丧失掉.

在苦思良策的同时,让人更为关注地是樊城的战事.因马腾之功,此间的压力轻了许多,但樊城的得失却牵动着曹刘两家十数万士兵的心.是否可以借机再派人手往援樊城呢,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