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葬清-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辰策马向前,他没有提着马蹄一步一步稳健前行,而是扬鞭而上,神驹如风,直接冲出了自家军阵。龙辰身形宛若擎天之柱,桀骜之气似乎可以搅动风云,再加上他胯下神驹乃是一名女真甲喇章京的坐骑,神骏异常,驰骋起来,给人一种蛟龙入海的感觉。
“威武!威武!威武!”
护龙军将士们见自家大帅如此神勇,欢呼起来。
倒是辽东军这边气势就被打压下去了,毕竟辽东军真正的主帅是袁崇焕,大家最信服的也是袁崇焕,此刻的祖大寿还不足以调动起整支辽东军的支持。
祖大寿看着迎面而来的龙辰,扬声道:“所来为何?”
龙辰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吼道:“救督师,杀鞑子!”
这句话,足矣!
……
辽东军帅帐,龙辰祖大寿相对而坐,在龙辰下手坐的是袁鹏和冉义,祖大寿下手坐的是吴襄等辽东重将,两方大将虽然坐在一起,但针锋相对的气势十分明显,整个帅帐中弥散着浓浓的火药味儿。
首座空悬,此刻无论是龙辰或者祖大寿都没资格坐上去。因为,那个唯一有资格坐在那个位置的人正在锦衣卫的诏狱中,凭他的威望,辽东军必然谨遵号令,凭他的本事,龙辰也愿意让自己的护龙军听其调遣。
帅帐掀开,褪下甲胄、换上女娘打扮的袁语嫣走了进来。
辽东军诸将见了她,纷纷动容,随后眼神中更有羞愧闪烁。
是啊,他们曾发誓,一生追随督师,他们也曾坚信,由自己等辽东儿郎护持,就算八旗铁骑再如何凶悍,也无法对督师造成威胁。可是如今,督师已经下狱,自己等人也只能负气率军撤回山海关,他们没能保住自家大帅。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努尔哈赤没能击败督师,皇太极也没能击败督师,真的让督师倒下去的居然是自家皇帝!
袁语嫣目光在辽东诸将身上扫过,她的眼神很平静,平静得有点渗人。
祖大寿叹了一口气,缓缓起身,向着袁语嫣满脸愧疚道:
“语嫣,是叔叔无能,没能护得住大帅。”
袁语嫣欠身行礼,“语嫣怎敢责怪祖叔叔,语嫣又有什么资格去责怪叔叔?”
祖大寿面色讪讪,他很不习惯以前性子风风火火的袁语嫣忽然变得这么脆弱,若非真的伤心至极,她岂会恢复到一个普通女娘姿态?这不明摆着这个女娘内心很无助么。
“语嫣,那个人抓了大帅,叔叔们气不过就带着儿郎们回来了,等着看吧,他不放大帅回来,俺们就坚决不回京师,让女真鞑子和他们好好闹腾闹腾!”
“对,他们不放大帅,俺们就不再入关,让那些个皇族贵戚们自己操刀子和鞑子拼命去!”
辽东诸将们纷纷表态,只为了这个他们看着长大的女子可以稍微宽心一点。
“语嫣在这里,替家父谢谢诸位叔叔。”袁语嫣轻轻一福。
袁鹏冷哼一声,嘀咕道:“真怂。”
此刻军帐中气氛比较压抑,袁鹏的话清晰地传入辽东诸将耳中,众人面色为之一变。
吴襄站起身怒喝道:“死瞎子,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么!”
袁鹏双目一凝,他是独眼龙,但最忌讳的就是别人喊他瞎子,若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喊这个绰号倒无所谓,眼下这个辽东将领却敢拿这个侮辱自己,袁鹏顿时火起。
未等袁鹏作出反应,龙辰已然起身,一脚踹向吴襄。
吴襄实在没料到对方居然敢在军帐中直接动手,但他也算是沙场宿将,近乎本能的重心下沉,双手下拦,想到挡驾住龙辰的一脚,而且吴襄同时挺直腰身,准备随后反击。
但吴襄明显是低估了龙辰这一脚的力道,他只感觉自己的双手处传来一股骇人的力道,若是自己坚持挡下去,那双手指不定就会这么被废了。
吴襄当即脚下卸力,整个人随着龙辰这一脚倒退了数步,撞翻了座椅。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吴襄的所有后手都无法展开,在外人看来就是龙辰轻松一脚就将这一辽东老将踹退。
侮辱我兄弟,就是侮辱我,这是龙辰的准则,所以他动手了,哪怕这里是辽东军营。即使身居高位,龙辰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原则,而这种最纯粹的血性,就是龙辰能够汇聚护龙军军心的关键,也是龙辰能够聚集全体将领信任和爱戴的原因。
祖大寿怒哼一声,单手一拍座椅;喝道:
“够了!”
辽东诸将纷纷起身,面对龙辰,冉义和袁鹏也站到龙辰两侧,即使这里是辽东军军营,他们也要和龙辰共进退。
龙辰目光如炬,和祖大寿对视,左手指着冉义道:
“知道为何督师知道冉义是我的人,却还会接收他的人马吗?”
祖大寿沉默不语,倒是吴襄再次嚷嚷起来:
“背信弃义的东西罢了!”
龙辰以一种冷酷的眼神扫向吴襄,其中有着赤裸裸的杀意,若非此地情形不允许,依照龙辰的脾气,敢侮辱自己的兄弟,无论是谁,都得去死。
“你当督师和你一样蠢?”
一句话,将吴襄噎了回去,他吴襄虽然有些傲气和冲动,但是对袁崇焕极为信服,他是不会相信是因为袁督师看走了眼才将冉义收留的,所以他现在也只能被迫闭口。
“督师早就想到了这一天,他收留冉义,许他驻兵锦州,其目的无非就是配合我率护龙军进入大明而已,只要有着锦州方面的默许,从朝鲜运来的军粮器械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接济过来。到时候我护龙军就能顺利开入大明,去支援督师对女真鞑子作战。”龙辰顿了顿,而后提高了自己的声音:“现在,我来了,麾下七千儿郎,我带来了!但你们,却舍弃了督师,自己灰溜溜地跑回来,还算个什么男人!”
“你当某愿意?你当某不想去给督师寻个说法?”祖大寿也提高了自己的声音,很明显,龙辰的话已经刺激了他的心神,袁崇焕被下狱,他也是悲愤到了极点。
“那你为何做此懦夫行径!”龙辰进一步逼问,“朱由检为何将督师下狱,还不是怕了督师手中的兵权,怕督师拥兵自重,你如今擅自率军离去,不正好给朱由检给督师定罪的口实么!”
祖大寿猛地一惊,随后通体发凉。
辽东诸将亦是大惊失色,手足无措。
袁语嫣一个踉跄,差点站不住身子。
“我岂不是,我岂不是,害了督师。”祖大寿喃喃自语,可见这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此刻心神所受到的打击之巨大。
“我知道,你本想靠着撤兵来逼迫朱由检放人,但你也太小看朱由检这个皇帝了。八旗兵攻克了京师,那督师必死,若八旗兵未能攻克京师,督师更是必死!是你祖大寿,亲手将督师推向了死地!”
龙辰说话毫不留情,字字戳在祖大寿心头上。
袁语嫣定了定心神,“请龙将军救救家父。”
她以袁崇焕之女的身份来请求龙辰,这是一种姿态,这是一种肯定,做给在座的辽东军军将们看。这也是事先商量好的,只是那时龙辰还未讲出袁崇焕此时的境地。
祖大寿也稳了下来,看向龙辰,他想知道龙辰是否有什么方法,但一时又放不开脸面开口询问。
相比而言,吴襄就光棍多了,丝毫不在意自己之前在龙辰脚下吃的亏,赶忙开口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才能救出督师?”





正文 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从(下)
 更新时间:2013616 7:57:28 本章字数:2373


当兵部快马文书送来时,根本就没进得去辽东军军阵,直接被行军时散开的外围游骑给截下来了,接着就是毫不客气地搜身,兵部文书自然被搜了出来,最后文书不知所踪,辽东军还是不停的往辽东撤。
至于朱由检的亲笔诏书,前来传旨的太监干脆被变相软禁在帐篷内,就是没人来接旨。
既然决定离开,那就不需要扭扭捏捏了,上到祖大寿下到每个辽东军士卒心里都憋着一股气:
俺们来这里,是因为袁崇焕带着俺们来。
俺们杀鞑子,是因为要给俺们的亲人报仇。
俺们的血,也是血;俺们的命,也是命。
天子之城又怎么样?京城百姓又怎么样?不是俺们拼死杀退了鞑子,还不知道你们现在怎么样呢!
俺们是在辽东挣扎求存,不惜死,可那护着的是俺们自己的家园,俺们心甘情愿!
俺们家,在辽东。
俺们的根,在辽东!
这近乎是每个辽东军心中的呼声,在辽东,和后金对阵,他们无所畏惧,只因身后是自己饱受战乱折磨的家园。
在袁崇焕的带领下,在京师之外对阵后金八旗,咱也不怕,因为带领我们的是我们敬重的大帅!
但是,如今督师被下狱,已经激起了辽东军上下的愤怒。
京师百姓对自己的鄙夷与那种对待,更是寒了这些辽东汉儿的心。
别跟那个时代的丘八们说什么民族大义,自古“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大部分去当兵的,不就是为了那点粮饷吗?丘八们想法其实很简单,你跟他们谈民族大义,江山社稷,对谈们来说这是扯淡。那种被爱国主义精神武装起来的真正军队,是数百年后毛太祖逆天独创,在这个时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只是这支辽东军,由于其组成成分大部分是辽东饱受满洲蹂躏的汉民,所以对满洲军队有着一股子复仇渴望,使其面对强大的八旗铁骑时,也敢迎战!
既然决定离开,那就走得爽快点。兵部文书?笑了,兵部算什么东西。天子诏书?在辽东见惯了生死的汉子们最不怕的就是这贼老天,成天向着老天挣扎求活的丘八们,还怕那劳什子“天子”吗?天子能拿咱们怎么样?
纵观大明,还能挑出一支人马来镇压俺们吗?
辽东军的不告而走,给京师大捷庆祝的余韵浇上一盆冷水,引起大明朝野的巨大动荡。
紧接着,朝野发现,兵部文书被辽东军视为废纸,就连天子亲笔诏书也对辽东军无效。
这,已经形同于“兵谏”!一种整个辽东军上下对皇帝的“兵谏”。他们用自己的毅然离开,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态度,表达自己对朝廷对自己态度的不满,对皇帝将自家督师下狱的不满。
这种“兵谏”没有挥戈面朝宫阙的忤逆声势,却有着一股子坚决与果断。毕竟满蒙联军还在境内没走,皇太极才刚出京畿呢,随时可以回来。这时候走,摆明是将大明京师与皇帝弃之不管了。
可他们万万没有意识到,自家辽东军这次负气而走,究竟会给督师的处境带来多大的危险,这些丘八们上阵杀敌确实是好手,但论到政治这方面,就有点不够看了。
“当今之计,就是先将蒙古鞑子和女真鞑子赶出去,正好携此功绩让朝廷放人。”
吴襄冷哼一声,“那万一朝廷不放督师呢?”
龙辰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字字铿锵道:“那就给那个不懂事的皇帝来个兵谏!诸位,莫非你们胯下战马和手中兵刃都是假的?”
在场辽东诸将纷纷倒吸一口气,心里都在嘀咕:这姓龙的是不是在朝鲜无法无天惯了,要不然怎么到了大明境地还是这般桀骜,兵谏啊,那等于是逼迫君上。
祖大寿目光中有神采闪烁,随后坐回了椅子上,他在沉思,或者说他在权衡。
龙辰很理解祖大寿眼下的心态,甚至说龙辰也很理解祖大寿这个人,这个男人,即使在历史上祖大寿投降了满清,但后世除了那些个读个半吊子历史就喜欢瞎嚷嚷的小白,真正懂历史的人都不会喜欢拿祖大寿说事。因为,这个男人,做的够了。他尽到了自己的本份,即使他最后投降了满清,但依旧无法抹杀他的功绩!
虽然最后的变节让祖大寿成为了历史上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但在龙辰心中他比那个殉国的史可法更应值得肯定,毕竟史可法除了最后殉国表明气节,其实真的对阻挡满清步伐毫无建树,甚至由于他的瞎指挥方便了满清夺取江南。而祖大寿,做的实在是够多的了。
先不提他为国戍边,阻挡女真铁骑十余年,就光历史上大凌河一役中:明大凌河城内粮绝薪尽,军士饥甚,杀其修城夫役及商贾平民为食,析骸而炊,又执军士之羸弱者杀而食之。
在这种情况下,祖大寿向皇太极投降,并向皇太极建言:自己妻子儿女均在锦州城里,趁锦州不知自己已经投降,愿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夺取锦州城。
皇太极同意放祖大寿去锦州城,但没想到祖大寿一回锦州城就组织防御,抗击清军。皇太极两次御驾亲征,攻打锦州、宁远城都未能攻克。辽东巡抚邱禾嘉探听到祖大寿降清的情报报告给朝廷,崇祯皇帝不但没有降罪,反而提升祖大寿为左都督。这反倒让祖大寿寝食难安:皇帝多疑,刚愎自用,怎么会轻易放过自己?毕竟袁崇焕可是祖大寿亲眼看着被崇祯下狱的。
故而崇祯皇帝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祖大寿均借故推辞,始终坚守在锦州城里,再加上祖大寿掌握着辽东军大部,崇祯也是投鼠忌器,一直没动祖大寿。
崇祯十四年,皇太极再次将锦州团团包围,而且围困了整整一年,祖大寿粮绝援尽,城中杀人相食的惨状再度重演,祖大寿终于降清。
祖大寿降清时,清朝统治者还没能完全击败明朝军队。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清政权恩威并施,许以降将高官厚禄、宅邸田地。清定鼎北京后,赐宅祖大寿于大桥胡同,胡同遂更名为祖家街。顺治十三年,祖大寿死于祖家街的府宅,他在北京生活了十二年。他死后,宅邸改建成祖家祠堂。
龙辰记得在后世,宁远中心的鼓楼上还有袁督师和祖将军的塑像。督师慷慨陈词,将军低头沉思。其实祖大寿的一生很像李陵!最终背旧主投降,却终生不为新主效力!
PS:今天下午考六级,上传完章节去给收音机买电池去,大一考完四六级,以后就轻松多了。





正文 第四十三章崇祯二年的崇祯(上)
 更新时间:2013617 8:01:02 本章字数:3255


龙辰接着扬声道:“朝廷为何动督师?还不是因为怕督师拥兵自重,还不是怕辽镇尾大不掉?等督师倒下了,辽镇没了领头羊,那朝廷接下来就要拿你们开刀了。要知道老朱家可是向来有杀功臣的传统,呵呵。”
道理,大家都看得明白,能当上将领的人岂会是傻瓜?督师下狱,甭管朝廷安了多少罪名,最关键的一条无非就是帝王猜忌,再说,老朱家确实对待功臣不怎么地道。上有明太祖屠戮功臣,中有于谦含冤受死,下有一心为国的督师被下狱。辽东诸将也是寒了心了,好男儿当不负国,可这国家却负了自己,那该怎么办?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祖大寿,他现在是辽东军的暂时领导者,只要他点头,大家都不会含糊,即刻提点麾下兵马杀回京师,赶跑鞑子,再向那姓龙的说的那样给那个不懂事儿的年轻皇帝来个兵谏,一定要把督师救出来不可!
祖大寿心中有了决断,再看了眼龙辰,现在,他有点明白当初督师为何会这么看重这个年轻人了,好个沙发果断的性子,居然将自己也比了下去。
一把抓起茶杯,向地上摔去,祖大寿昂然吼道:“诸君,随我一同杀退鞑子,迎回督师。佛挡杀佛,辽东军上下一心,某要看看谁敢阻挡!”
辽东诸将也一同摔碎自己身边的茶杯,以此铭誓。
恰在此时,兵部的传令再次来到,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传信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名兵部侍郎,其地位在文官中也算不低了,但居然做起了信使,足以可见朝廷对这支辽东军的重视程度,以及京师的危险局面,而且他手上更是带着督师的亲笔信。
信中的内容很简单,袁崇焕规劝祖大寿带着辽东军回来保卫京师。
见身陷囹圄的督师还这般一心为国,祖大寿怆然而泣,辽东诸将皆是跪而听命,辽东军即刻回师京师。
只是,这次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支辽东军因为龙辰而被注入了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厉,若崇祯再像历史上那般给袁崇焕来个凌迟处死,天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