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面面相觑,加倍的愁眉不展。

黎元洪笑吟吟的道:“停战协议签订的时候,我人在葛店。葛福派的英人、万国商会会长盘恩,由湖北军政府顾问孙发绪陪来武昌找到的是吴兆麟,款待的是您总司令蒋翊武。连督印都是高楚欢督令城内刻字工人,照都督印样速刻的。虽然满廷要求的和议对象是我,但是我对这件事情是一点也不知情,如今想把这责任全推我身上,抱歉抱歉,我可不敢答应。”

蒋翊武等人给黎元洪嘲讽得灰溜溜的,他们当时却是被冯国璋的炮轰吓坏了,才会签下这个城下之盟。但是他黎元洪,五十步别笑百步,他弃城跑到葛店,比他们还不堪,而且他对于“和议”也是默认的,更是把它当成站稳脚跟的垫脚石。

不愤的甘绩熙抬头一瞧,却是黎元洪笑吟吟的样子。大家都是一副惶惶不可终日,黑煞神上脸地晦气样。这位已经在武昌老百姓口中成了,粗蛮的光头胖子,胆子怯懦躲在床底下的愚夫,革命后翻脸不认人、杀人不眨眼的变脸恶魔,“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的“坏人”。此时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如是顿悟一般。

甘绩熙看见黎元洪这个样子,气更不打一处来:“都督,岂非决议死守武昌者乎?何以逃离武昌,轻听人言,随便他往。”

黎元洪在汉阳失守的那天,曾致电各独立省,要求派兵援鄂:“元洪当督率将士,誓以死守,以维大局。”甘绩熙一把戳在黎元洪痛出。

已经心灰意冷,看开一切的黎元洪脸上青气一闪,居然拍案而起,怒斥甘绩熙:“你青年人屡次说激烈话,实属不成事体。大家举我为都督,就要服从,勿得任意说不道德之言。”

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在还不是当初他们自己给自己上的套?能怨得了谁?

张震武抓狂的就想砸东西,他冷笑道:“好!都督,今日这局面,如何应对,还请指示!您也该听听外头在喊什么?革命后翻脸不认人、杀人不眨眼的变脸恶魔!”

黎元洪沉默了下来,突然哈哈大笑,笑得小小三角眼里面全是眼泪:“这场战事早就和我没有了关系,我今后还能有什么作为?我还在乎这些干什么!你们不是都盼着我倒台的这一天吗?城下之盟的黑锅,我现在是背定了。人已经给踩在了最底下,我还担心什么?现在湖北全看李大帅了,我会睁大眼睛看着,李大帅如何把革命进行到底,这一场辛亥战事又该以何以种结果画上句号?…………我黎元洪,哪怕再过几百年,也要盯着阴险狡诈,投机倒把!…………形式比人强,你们同样也与这场战事没有了什么关系,一切的结果,只有等着看李大帅了…………”

黎元洪的一席话说出来,场中人人变色。

三千里外觅封侯,他们也是提着脑袋,一手一脚在武昌打出来的一片天空,一转眼间,就已经化作一场春梦。

剩下的,不管是赞,还是骂。谁又真正懂这个历史的变幻莫测。

所有人都浑身冰凉。看着黎元洪肃然朝大家一揖。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在门口留下一个冬日下落寞的背影。

耳里只听到红楼外,民众正齐声高喊:将革命进行到底!

143为何而战

时间回到武昌故事发生之前。

清晨的阳光拖出李想长长的影子,他安静的看着眼前集结军队热闹场面,总有一丝忧虑萦绕心头。

昨夜的演讲,还是发挥出了一定的效果,军队总算走出那乌云盖顶的颓废丧气。但是,看着眼前令行禁止的革命军,李想总觉得他们的精气神上欠缺了一点什么?

他的背后突然响起了脚步声,听到这波斯猫般轻灵,节奏优雅的马靴声音,就知道是汤约宛。

他头也不回,淡淡的问道:“还有什么事?”

汤约宛朝着他的背影有点置气的行了个一丝不苟的军礼,道:“刚刚接到消息,南京光复!”

“南京光复?”李想低声的重复一句,猛然意识到消息的含义,旋风似的转过身,出手如电夺过汤约宛手上的一张薄纸片,凑在眼前反复看来好几遍,突然放声大笑,足足的癫狂疯笑了两分钟。

“运来天地皆同力!贼老天开眼了!哈……南京光复的消息,足以把革命军失去的精气神全找回来。此战,必胜!”

汤约宛秀眉轻佻,“是要把着消息传下去吗?”

“当然,”曾高突然出现,淡淡一笑:“再激一激士气,不也更好。”

最后一丝忧虑扫除,冬日的阳光显得异常明媚。李想努力想要压制轻浮的得意忘形,装得城府深沉的样子,嘴角却不可控制的轻扬。这个搞笑的样子,看得汤约宛和曾高直翻白眼。

“明码发电,告知全国,呼吁湖北全体军民,为了共和,为了民主,为了自由,将革命进行到底,打倒北洋军!”李想声音里的颤音,再次出卖他装出的城府。

曾高站在他身后,一向乐天无所谓他的脸色难得的多了一分踟躇:“大帅,一定要发么?”

李想点点头,虽然得意忘形,但不会影响脑子的运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道:“不发干嘛?我们这样拚命,就是希望大家伙儿跟着咱们一块儿拚命的,就是告诉北洋军咱们不认输,就是告诉天下咱们不认输。把这和南京光复的消息一起发出去,目的就达到了。”

“可是…………”

李想无所谓的挥挥手,他自然知道曾高为什么踟躇,为什么可是。“无非是个泄密罢了,也不是此次战役的什么核心机密,无非是战前给咱们的敌人提个醒,告诉他们咱们要开战了,全当是对敌宣战得了……”他嗤的一声冷笑,“也许段祺瑞会有所警觉,但是绝不会把咱们当回事儿,咱们可不是什么大人物。”

曾高道:“谨慎一些总好啊。”

“安啦,”李想转身过来,拍拍手下重将曾高的肩膀:“能唤起千万民心士气,这可不是我们想要就有的机会啊……咱们还是干咱们的!只把这潭死水搅个天翻地覆,把这暗黑的天换个颜色,把这一战打个惊天动地,让所有人都记住我们,让历史也记住我们,让这个民族记住我们,看谁还会把我们当成小人物!有我们在,看谁还敢说我们的国家是老大中国,看谁还敢说我们的民族说东亚病夫。老高啊,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国家民族的劫难还有许多…………”

真是的,李大帅为什么总是喜欢说让人感动的话,曾高的眼角有些不争气的湿润了。

“瞧瞧,大帅又在耍宝啦!”

随着一个整顿军伍的小排长的呼声,大家都好奇的抬起了脑袋,这也是军中的一大奇景。就看到李想发出周星星式的淫'笑,足足有两分钟之久。

接着就有传令兵出来,高喊:南京光复!

先听到的官兵跟着出了欢呼的声音,转眼这欢呼的声音就连成了一片,激动的比刚刚李想的癫狂更是不堪。

得更多的人听到了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消息,就连在整顿军伍的军官们也转过了视线。欢呼声音越来越大。官兵们丢下了手里的活儿,停下整顿军伍,全都激动的欢呼。整个山谷陷入疯狂的海洋。

就是这种精神!

李想激动的心情却在万众欢呼中平静了。

这正是冬天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明媚温暖,江南地天空澄明如镜。因北洋军笼罩湖北军民头上的阴云,随之一呼而烟消云散。

六朝古都,南京光复!

欢呼声接地连天,革命军上下如痴如狂,大檐帽也给抛了起来,在晴朗的青天白日之下起起落落。

从军官到士兵,不管不顾的朝着李想所在地,疯一般地呐喊。

如果说大家还有些为今日的集结提心吊胆地话,听到南京光复的消息才彻底放下心来。

六朝古都,南京光复!满清鞑子的末日就要到了!革命军没有败!袁世凯又还能嚣张到几时?革命党人怎能在满清养的一条狗面前屈服?给清狗袁世凯磕头,不嫌掉份?

自从清狗袁世凯指挥天杀的北洋狗冯国璋占领汉口,南方革命军有多久没有这样的扬眉吐气,激动人心的捷报了?就在革命军万马齐暗的时候,听说武昌都在谈城下之盟了,那时候他们的心都在滴血,心中郁闷的只想悲歌而哭!虽然来得南京光复的消息,南京离着他们好几千里,但是正如李大帅昨夜的演讲: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军人!都是最坚定的革命者!在总督府,在刘家庙,在三道桥,在汉水之滨,哪怕血流干了,我们也没有向任何敌人低过头,包括横行中国半个世纪的洋人!眼前的小小北洋军又算什么!我们是革命军,保国保家,救国救民!我们肩负民族的希望…………你们的勇敢是我这一生的骄傲!汉口的失败只是暂时的,现在我们敌人仍然破坏着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荣光,依然在等待着我们去战斗!

想当初,武昌求和,还是李大帅不认输,带领着他们将革命进行到底!

南京光复,无疑更是坚定了革命军对李大帅的决定!经过这件事,他们不会再对李大帅任何命令有所怀疑!

曾高看着底下这如怒潮澎湃一般的场景,听着起了浪头的吼声,不知道怎么的,眼睛一下又热了起来,他强自按捺了一下心头情绪,笑道:“大帅。我当真想不到,军心士气会因为南京光复如此沸腾!”

李想看着眼前景象,一时微微有点失神。听见曾高的话语,才缓缓点头:“沉默而麻木的中华民族,终于开始觉醒!这是一个民族的气魄,是用我们革命军人的热血浇铸的新民族之魂!这代表着历史的大势所趋,中国的革命风潮必定会因此再掀新高!”

这新民族之魂,大势时运,却是如李想所说,乃革命军人的热血浇铸,也同时是李想顶在无限的压力前面,一路血汗,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依然偏执的带领他们将革命进行到底,近乎是逆天也似夺回来的。

运来天地皆同力。李大帅就这样把运掌握在手中。

曾高微笑道:“大帅一句话,就能让上万虎贲拚死向前。军心如此,似乎也该去表示一下。”

李想哈哈大笑,夸言忽悠人的本事他还是很自信的。“推波助澜,可是我的拿手好戏。此时再不说几句,会让战士们失望的。”

李想边说已经笑着走下欢呼的海洋,底下的呼声更是震耳欲聋。看着李想走过来,底下欢呼声更高,放眼过去,不少人已经是热泪盈眶。李想下意识的回头一看,只看见青天白日之下,呼啸寒风当中,由他般抄自后世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如血的赤色刺痛了双眼。

他是一个穿越客,来自百年后的中国。曾经一群同学,半夜三更跑到天安门,就为看国旗班的升旗仪式。每逢国庆日,家家户户门口,每条街道的路口,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六十年国庆大典,在天安门广场盛大的阅兵典礼,北京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老百姓,挥舞着国旗迎接阅兵的国庆典礼,全国的人民守在电视机前,分享着盛世强国的荣誉,面对五星红旗,无数人洒下热泪。

但是他回到的一百年前,面对的是一个丢失了魂儿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国旗的祖国。

还记得第一走在百年前汉口的街头,一群洋学堂的学生慷慨激昂的在街头演讲,游行,请愿,但是百姓沉默而麻木,官员骄横而颛顼,一切仿佛都停滞在几百年前,不曾因此而变动。几个码头开通了,买了洋枪,买了兵船,买了机器。但是国家和近代民族的概念,除了几个请愿的学生,几个造反的革命党人,似乎没有在这一潭死水当中激起半点波澜。

什么时候,这些沉默的国人,开始关心国事,也会为了一场胜仗这样欢呼激动,也会为了一个理想而拼命效死?李想的眼睛有点热。

恍然间,曾高似乎又回到武昌,举义当晚,漆黑的夜雨当中,这个民族之魂开始觉醒。夜空深处泛起冲天的火光,硝烟一夜不散。李想率先带着人冲向八镇司令部。他硬是带着缺少领导,因为一个流言仓促举义的新军,硬是杀出一条出路,完成同盟会多次举义未成的奇迹。

这,是气运使然?

这天下大势,民族气运,真地就这样被他翻动,被他掌握?

他是怎样抓到气运的?怎么就在武昌举义当晚担起没人能担架的重担?

曾高恍惚有些明白,更多的还是理不清楚。他当然不清楚,李想可是穿越客,他知道历史的,他知道潮流气运所趋!

李想特法西斯的举起右手。

欢呼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看着李想这个时代太为鬼马的举动。

李想扯开嗓门用尽平生气力大喊:“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民族的土地上!这块我们祖先用鲜血和尊严浇灌的土地上!我们不是牛马,我们是人!是从来没有屈服过的,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今日一战,我们是为那些奴役我们的人滚出我们的土地而战!我们是为解放这个国家而战!我们是为我们的祖先五千年的荣耀而战!我们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骄傲地宣传:我们是从来不屈服的华夏民族而战!”

不知道是谁先喊了起来,接着杂乱的呼声就自的变成了一个声音。震天动地,仿佛天下都能被掀动。

“李大帅!…………”

大军向着孝昌地区奔去。

原来孝昌至安陆的官道内,现在全是乱哄哄的人流。一群群衣衫褴褛,满面焦黑的难民们带着他们可怜的家当,从北洋军占领区逃难而出。他们赶着正在度冬,瘦骨嶙峋的耕牛,推着小车,扶着老人,背着孩子。麻木的朝前走着。有些人浑身是血,有的人还抱着已经没了气息的尸体。不断的朝里面涌。

李想亲自任命的安陆县长黄光中正满头大汗的侧身其中,带领刚刚组建的民兵,井井有条的指挥接应,路上不断涌来的难民们。安陆的民兵们同样满面凄惶,在人流两边呼唤着自己亲属的名字。当找到一个幸存的,就抱头痛哭。一路上全是哭喊和哀嚎的声音。

李想有些不敢相信,北洋军的破坏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湖北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当李想带着革命军出现在难民潮流之中的时候,人群发出了更大的喧哗声音,看到这些青色西式军装,头戴大檐帽的军人,似乎看到了救星。

看着这离乱的场面,看着这地狱般的场景。马上的李想精神恍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死死的抓着缰绳,勒得手指发白,默不作声的驱马走着。

身后的革命军战士全都沉默如金,钢牙都要咬碎了。心从没有这样沉重过,从没有如此清晰的感受责任的重量。肩负民族的希望,不再是一句歌词,不再是李大帅激励他们的一句空话,是眼前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

在原野上,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流在朝这里涌动,涌动。寒风掠过,李想浑身冰冷。穿越以来,最清楚的一次,感受历史的责任!这个民族的苦难,任他铁石心肠,也不忍多看!

有人认出马上沉默的年轻将军,正是活捉张锡元的李大帅。哇的一声大哭,突然跑到李想马前扑倒。

“李大帅!活我!活我鄂省民众!”

人们纷纷的拜了下来。成千上万的人蜷缩在那里,看到马上沉稳如山的身影,就像看到天降的救星,这些人的眼泪,流得更加的汹涌,带着哭腔的呼声感天动地。

黄光中已经跑了过来,他声音就像在李想的耳边响起:“北洋军及南来约三万大军,冯国璋焚了孝感和汉口,段祺瑞第二军驻守孝感,四处抢掠粮草,强徵壮丁,北洋军就像蝗虫般所过之处顿成灾区,迫得沿途的民众纷纷逃离北洋军占领区,我这紧靠孝感和孝昌,两城民众流入,令我如今的负担百上加斤。”

李想脸色惨白。只是用力的握紧了拳头。“很快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