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董卓霸三国-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甫嵩疑惑道:“袁术此人怎么了,只是有些率性而为,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吧?”
卢植眉头紧皱,有着深深的忧虑,摇摇头叹道:“不,袁术此人骄奢淫逸,自大傲慢,现在他又是除董卓之外,最大的诸侯。若是被他率领群雄攻入洛阳,加上他四世三公的名声,他还会将皇上放在眼内?只怕做出来的事情,相比董卓,反而更甚之也。”卢植马上轻笑道,“不过董卓是要谢谢他了,就凭袁术的才能也能攻进虎牢与汜水关?那么董卓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也就白混了。”
皇甫嵩大惊道:“你是说董卓此战必胜?”
“若是袁术为群雄统帅,几乎没有可能战胜董卓也。”卢植对皇甫嵩说道,“不要太过悲观,天下英雄多矣。董卓此时虽然占据了三州,但是风头太足,一直是众诸侯的打击的对象。反而是中原之地,若是有能一统,足以对抗董卓矣。”
“子干如此说,义真夜就放心了。”皇甫嵩笑道,“子干也不要回老家了,幽州之地甚是危险,不如与我一起前往颖川书院,与众人一起静看天下的变化,如何?”
“也好,看看天下究竟会花落谁家!”卢植在心中叹道:是否还会出现一个皇室饿宗亲,挽救大局呢?
曹操于陈留得闻矫诏,大喜,终于可以明目张胆的征兵了。他想着这样的日子都快想疯了。马山向父亲询问:“父亲,孩儿欲散尽家资,招募义兵。”
父亲踌躇道:“家中虽有些资产,但恐资少,不能成事。此间卫弘,其家巨富。若得相助,大事可成。”
曹操马上前往卫家,言明厉害。卫家欣然相允。
是日清晨,有兄弟二人各引三千余人,来投曹操。乃夏侯兄弟是也。不数日,又有族中曹仁与曹洪二人引千余将士,来助曹操。卫家尽出家财,置办衣甲锦旗。
曹操手中此时有将士万余,尽数教与其四人训练。
刘备在平原县中,也得知了这件事情,向二位义弟说道:“今袁术发出矫诏,要天下英雄擒贼也。”
关羽丹凤眼中金光一闪,说道:“此乃是大哥立功之机,扬名天下之时也。”
张飞叫道:“就是与那个,比我等早一步消灭张角的董卓?”
刘备愤怒道:“正是此贼,此贼将皇上的权利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欺天罔地,祸乱宫禁,杀害士族,亲信阉党······其所犯的罪过,无一不是诛九族的大罪!”
张飞大喝道:“如此还等什么!马上提兵出战,让我等前去会会董卓老贼!”
刘备叹息道:“可是备只是一地县令,人微言轻,只怕袁术未要我等参加也。”
“什么?我等乃是为大义而来,他还不让我等参加?是何道理!”张飞铜陵眼大睁,面lou凶相,大有大杀一阵的气势!
刘备无奈的叹了口气,没有言语。
关羽陷入了沉思,没有多久就想到了计策,说道:“闻大哥有一同窗好友,乃是北平太守公孙瓒。当他前去讨董之时,我等何不加入其军,也好一显我三兄弟的威武。”
刘备大喜道:“就依云长之计!”
张飞委屈道:“还要投kao别人···要是依着俺的性子,自己独领一军,就杀的董卓人仰马翻的。”
矫诏所到之地,各自xian起一片风雨。豫州刺史、兖州刺史,渤海太守王匡(被我调过去的),陈留太守等等数十人,不一而足。各自起兵,多则三万,少则万余。
年关将近了,他们起兵也得在过完年之后了。!~!
..
第一百五十二节 群雄讨董之前序
“主公,末将在西凉还没有出战,不如就由末将与华将军率铁骑数万,为主公先拔头筹!”说话的正是守卫凉州的成廉。、
我颔首微笑,示意众人坐下后,说道:“大战在即,怎么会没有争斗焉?你等稍安勿躁!”我向李儒问道,“儒具体有何人参加也?”
“有,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山阳太守,东郡太守等等,还有一些偏远之地的诸侯,儒现在还不得而知。”
我笑道:“均是些只懂儒学的文人,打仗还想赢我等争战数十年的战将,简直是找死啊!哈哈~~”
众将俱是笑了起来。
贾诩向我报道:“主公,汜水关传来消息。有二人,想要投奔主公,建功立业,其自称是颜良、文丑,在冀州之地再无敌手。乐进将军与其中一人大战,只撑了35回合。”
“果然是骁勇之将也,连乐进也只撑了35回合。看来可与庞德、徐晃将军一较长短也。”我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心中暗喜,现在袁绍不在冀州,他们就混不下去了,只得来找我了。
众将直贺道:“恭喜主公再得良将!”
我笑道:“呵呵···依本相看,未必是良将也,多半是猛将也。”
贾诩继续说道:“主公,在汜水关还有一人自称是蔡邕的弟子,顾雍。现正由士兵保护,往洛阳而来。与颜良、文丑不日就会赶到洛阳。”
我大喝道:“好!本相得此人如得一州也!”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我笑道:“据蔡邕所言,此人极其擅长内政。而本相欠缺的不就是内政之士吗?”
众将齐喝道:“恭喜主公。”
贾诩说道:“主公,还有不少的有学之士正向洛阳赶来。其中有不少是颖川出院出来的学士。”
“哦,不想好事还有一起来的。”我暗自嘀咕道。马上向贾诩说道:“务必好生接待,照其能力,安排职位,不可有半点舞弊也。”
“诩明白。”
我向众人说道:“众将先好好的过一个新年,等过完新年之后,再出去大杀一阵。”
“末将等全听主公安排!”
我在自己的房间外,就听着蔡琰说道:“姐姐,我想在年关的时候,回去看看的我父母。”
莎莉儿说道:“这个我可做不了主的,要问夫君的。”
“可是,可是夫君若是不答应呢,姐姐可要为我求求夫君的。”蔡琰装作可怜模样。
我跨门而入,说道:“夫君什么时候说过不答应了?”
莎莉儿也是说道:“夫君,我也想出去看看别人过年的。”
我大声说道:“你不成,你肚子中还有一个数月大的孩子呢?”
莎莉儿委屈的说道:“可是我也好想出去看看的,外面好热闹的。”
我无奈的用了制胜法宝:“若是母亲能答应的话,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莎莉儿撅嘴的瞟了我一眼,不再说话了。
貂蝉也用可怜的语气,向我怯怯的说道:“夫君,我连外面都没出去过,我也想和琰儿一起到外面看看的。”
我无奈的说道:“叫典韦派千人保护你们,只准在马车里偷偷的看,不准抛头lou面。”
“恩。”貂蝉高兴的飞舞起来。
“夫,夫君,妾身想要回宫看看我的皇子,望夫君能够同意。”何真两眼希冀的看着我。
我笑道:“人之常青也,夫君又怎会不同意焉?”我向张宁说道:“你可否也要出去?”
张宁扑到我的怀里,低腻道:“夫君乃是堂堂丞相,府中怎么可以没有寻欢的女子呢?”
我将张宁横抱而起,大嘴一口吻在她的樱唇上,说道:“陪夫君休息去吧。”
在众女的调笑声中,我与张宁在床上开始了翻滚······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整个洛阳城。城中百姓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并将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避晦逢祥。从夜里三更时分直至清晨,城中的鞭炮之声便不绝于耳。
而此时,城里街道上人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所有行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会心的笑容。
百姓都讨论着这一年的收成,商人在诉说着这一年卖出了多少的货物···他们喜悦的神色,看来今年,谁的效益都不错。
一辆华丽的马车,从大道之上行进,马车两旁各有500将士随身护卫,一个相貌丑陋的大汉就站在马车的旁边,身上漆黑的铠甲,背后两把大戟,显得那样的威武。
百姓不自觉的让出了一条道路,让马车在大道之上行走。
马车之中,两个身裹纯白貂裘披风的美少妇微微的探出头来,明亮如夏日繁星的美目滴溜溜的直转,看着往日无缘一见的热闹场面。
马车最后停在了蔡邕的府上,里面蹦出来一只可爱的小燕子,欢欢喜喜的赶向了自己的家。
蔡邕与其夫人见女儿回来了,寻常问短的好好的问候了一番。不过见女儿这么开心,他们二老也就放心了。
连貂蝉到他们府上做客都不知道了,最后还是蔡琰向他们说明,他们才醒悟过来。
她们就在蔡邕府上快乐的吃了一顿饭,又回到了我的府上,全家一起吃了一次年夜饭,安安心心的过了一个好年。
相比西北三州舒适的过年,而关外的诸侯可就有得忙了。大战在即,得准备粮草,整顿军纪,与家中的妻儿离别等等。
不过离我较近的袁术,他可不需要准备这么多,他此时正做着皇帝的美梦呢:攻克洛阳,取得兵权,群雄匍匐在自己的脚下。皇帝见此只得缮位,自己便是大汉的帝王,后人称之为,雄才大略较之三皇五帝,更甚之的开国皇帝······!~!
..
第一百五十二节 群雄讨董之中序
年关过后数日,顾雍与颜良、文丑都相继而来。、
对于颜良、文丑我自是好生安慰一番,并叫其到高顺将军处为一副将。
顾雍对我也只有一个要求,若是家族有什么危机,还望我给其一个安生的地方。我自是满口答应,并叫其治理司隶一地。
不想数日之后,贾诩给我介绍了一位大才:戏志才!
戏志才来到了我府上。戏志才相貌平平并无奇特之处,唯独一双细眼中不时闪过一丝精光。
戏志才向我行了一礼,语气平和但清晰地说道:“草民乃是颖川书院的学士——戏志才。今日能有幸见到丞相,真是草民之幸也。”
貌似这个戏志才是个早死的人啊。我在心中叹道。我观其眉宇,确实有一股黝黑之色。看来历史确实是不假。
我笑道:“今日文和向本相说,有一大才到来,本相见之,果然不同凡响。”
戏志才感叹道:“文和先生才是智谋之士也,志才不及多矣。”
我向戏志才说道:“不知戏志才到此,有何教本相焉?”
戏志才不慌不忙的说道:“草民猜想,丞相对关外之敌军,应该已经成竹在胸了。”
我大笑道:“果然是智谋之士也。如今关外数十万大军队本相虎视眈眈,本相却是早有准备。”
我冷冷一笑道:“本相手中三十万百战之师,正面对抗尚有许多胜算,加上虎牢、汜水关之险,他们又有何能与本相相抗也?”
戏志才脸上lou出一丝笑意,说道:“丞相真乃是明主也。”
我微微一笑,说道:“本相以为,所谓明主,未必便要有如三皇五帝般的雄才伟略,只要能勤政爱民,胸怀远大,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便可称得上明主!”
戏志才深深觉得此话有些道理,下跪道:“小人微末之计,就托付于丞相了。”
我大喜道:“好,本相有怎会亏待于志才。就封你为丞相长史,辅佐本相处理各种政务。”
戏志才大声拜谢。我向其说道:“志才,本相观你眉宇,似乎是身体不适。最好到华佗那边去看看。”
戏志才叹道:“志才确实偶尔也会感到身体不适,如此,志才就去看看吧。”
戏志才去领官服的时候,才得知,这是秩俸千石的大官。到华佗的医官一看,差点没把他吓坏了,华佗竟然说他再不治疗,只有5年的寿命了。戏志才自是对我感恩戴德不提。
要来的终究要来。袁术发出矫诏之后,各路诸侯尽皆起兵响应。
第一镇,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四世三公、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
第三镇,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兖州刺史刘岱。
第四镇,勇武超群,勇敌贼寇,下邳郡守吕布。
第五镇,仗义疏财,挥金似土,渤海太守王匡。
第六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恩惠及人,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有谋多智,善文能武,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武艺不凡,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仁人君子,德厚温良,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相貌不凡,能征善战,彭城郡守马腾。
第十四镇,声如巨钟,风姿英伟,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随机应变,临时勇为,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英雄冠世,刚勇绝伦,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智与寇敌,英勇顽强,陈留郡豪侠曹操。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其实在拟这份表时,袁术对其中的数人是很不愿意的。像吕布与马腾都只是一介武夫,曹操也只是一个游侠,无半点官职。若不是从他那传出的消息,像曹操这类人,只能做一部将。
不过袁术还是听从了部下的建议,多一份力量,就多一分把握。这个道理,袁术也是懂得的。
马腾的彭城府中,其侄马岱问马腾:“董卓对我等也算是有恩,为何要与其为敌也。”
马腾喝道:“董卓祸乱天下,禁停皇上,霸占三州,一副席卷天下的气势。我马腾又岂能让其如愿!”
一旁的马超怒道:“正好还董卓当年的一箭之仇!”刚刚年满20的马超眼中却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相符合的**!
如今马超的武艺已是大进。随着武艺的增长,随之增长的,还有一颗雄心勃勃的野心!
下邳郡守吕布。自从他到达下邳之后,就强力征兵,征得3万,再由他亲自训练。虽只是半年,但战阵摆得也是有模有样,颇有一番气势。再加上自己的原先的3万将士,共有六万将士,已是一方强大的诸侯。
吕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激动:哼哼···董卓,你的丞相的位子,我可是已经等了很久了······
洛阳丞相府中,戏志才、李儒与贾诩齐聚一堂。
李儒拿着这份表给查看,我叹道:“吕布此等无义之辈,自是不会怜惜我当年之恩。不想连马腾也敢反叛于我?当真可恨!”
李儒向我问道:“主公,此战大军该如何安排?”
“莫急?”我单手一挥,说道,“先要搞清楚敌军汇聚的地方,才可派兵也。你等皆是智谋之士,应该知道他们总攻之地也。“
他们三人对视一眼,眼中并没有询问之意,俱是微微一笑,三人都是一致的肯定。
李儒说道:“敌军主攻之地,绝对会是虎牢关!”
“哦,为何?”我虽然知道也在那个地方,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选那个地方。为什么不选离关外较近的汜水关呢?
李儒向我介绍道:“主公有所不知。汜水关周边有一条湍急的河流。若是攻关,人数不可超过万余。不然若是撤退,后面有大军追击,很难做到全军而退。故此,汜水关绝不可能是联军的主攻目标。”
我略微一叹,道:“原来如此。”
“不过此战关乎我等命运存亡之际也,不可掉以轻心。胜之,意义重大。如此须得本相亲自出马才成。”
“主公英明。儒也是有此想法。”
“主公英明。”戏志才与贾诩齐声说道。
我细细一想,说道:“凉州有将士10万余,雍州有将士8万余,司隶有将士20万余。总共有40万大军。调雍州将士三万,前往虎牢关。儒,本相留大军三万与你,李肃为副手。洛阳之地,万不能让宵小所趁也。”
“主公放心。司隶之地已没有势力再和主公作对也。”
我点了点头,心中暗想:没想到铲除了士族,还有这个好处!
那历史上的董卓呢?现在细细一想才知道,董卓在大战开始之时,并没有派出全部的军队。看来也是为了防备士族。怪不得后来洛阳的士族几乎被董卓全灭呢?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本相亲自率领众将士20万人并贾诩、戏志才二人,镇守虎牢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