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魏延-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少府身边的那个壮硕的汉子是个高手!”袁术的话刚说完,他的手下头号大将纪灵就说道!
“纪将军,这汉子比之你又会如何?!”袁术听到这纪灵的话后,就好奇的问道。
“末将恐怕是远远不如!”纪灵见袁术问起,就如实的说道。
“我看未必吧,纪大哥是不是在长别人的志气啊,他不就是长得壮硕一点吗?!岂能和纪大哥手中的三叉刀相比!?”袁术手下的另一金刚张勋就不服气的说道。
“哼!如果不服气的话,就找他比比,你若是在他手下走上十个回合,我以后见了面就叫你大哥!”纪灵听了张勋的话后,就毫不客气的说道。
“好了,好了,都是自己兄弟,不必为了他人而争!”袁术见自己手下的两大金刚为了这事争起来了,就连忙说道。
“将军,我这也是为了张兄弟好,万一到时一旦惹怒那汉子,恐怕这张兄弟会被这汉子一招就绝杀了!”纪灵听了袁术的话后,就没好气的说道。
“想不到你对黄忠黄汉升评价这么高!”袁术听了纪灵的话后又是大吃一惊,不要忘了,这张勋已算是二流高手了,虽然是二流高手的末尾,但是要秒杀他,必定是一流高手!
“大人,莫非知道这壮硕的汉子?!”纪灵听到袁术一口就叫出这壮硕汉子的姓名,就好奇的问道。
“在洛阳时听说过,这黄忠,字汉升,是南阳涅阳县人,曾经当过涅阳县的县尉,在此次颍川郡官兵与颍川黄巾军战斗中也是屡立战功!还有,你是如何判断这黄忠是个高手!?”袁术听纪灵问,就反问道。
“身形不动,稳如泰山;目光犀利,犹如利剑;十指半拢,苍劲有力;最重要的是武者的感觉!”纪灵听袁术问道,就回答说。
“恩,你们再说说还有其他人才吗?!”袁术听完纪灵的话后,过了一会儿又继续问道。
“那个少年一看到是有几分本事!”袁术的智囊李丰听袁术问起,就回答道。
“你说的那个少年?!是大一点的还是小一点的?!”袁术一听李丰的话,就问道,毕竟现在的郭嘉和魏延都属于少年。
“当然是大的那个!那个小的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孩子,那么小又会有什么本事?!”李丰听袁术问起就没好气的说道。李丰认为这十岁左右的小毛孩子又会有什么本事!袁术问自己纯是在侮辱自己的智慧!
“恩,我知道了,你又是如何看出来的?!”袁术点点头说道。
“那少年虽然身体较为瘦弱,但目光深邃,额头宽大,一看就是满腹智谋之人!”李丰见袁术问道,就徐徐的说道。
“你的目光还行,你说的那个叫郭嘉,字奉孝,自称‘小太公’,据说是颍川郭氏的旁系子弟。又听说郭嘉在与‘水镜先生’司马徽交谈时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谈到问题郭嘉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就是连‘水镜先生’感觉在某些方面自愧不如。司马徽点评郭嘉道,奉孝当时百年鬼才,眼光独到,能及人所不能,不服‘小太公’之名。所以说,你眼光还算独到,但是你却没有认出另一位英才!”袁术见着李丰说完,就对着李丰解释道。
“难道小孩子也是一大人才!?这不可能吧?!你看他也就十来岁,能有什么出众的地方?!难道是另一位壮硕的少年(指黄叙)?!”袁术的智囊李丰听到袁术的话,就不解的问道。在李丰看来这小毛孩最多有十一二岁,仔细看看无论是其长相还是身材、行为都是平淡无奇,只是看到这小孩脸上有点微微紫色,但是这也不能说明什么!难道是另一名少年,但是一看这少年就毛毛躁躁,而且孔武有力,长大后到是一员猛将,这也不能说明自己“没有认出另一位英才”,自己是个文人啊!
正文 第八十一章齐聚阳关(下)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330 8:40:44 本章字数:3372
“不错!就是那个在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叫魏延,小名阿熊!这也不怪你的眼光不毒辣,如果我不是亲自听到过,我也不会想到这小小的孩子竟有如此智谋!”新任步兵都尉袁术听自己手下智囊李丰的疑问之后,就说道!
“这个小孩儿就是魏延?!”李丰听到袁术的答案之后,就惊奇的说道。
“怎么?!你也听说过这魏延?!”袁术听到李丰的话后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连李丰也听说过魏延,不要忘了自己是在一次巧合的机会之下才听到的。
“魏延的《登东山》和《登东山·雪》两篇诗赋,气势磅礴,意境深刻;可谓是在颍川士子之中人人传颂,属下也是在咱们经过阳城时听说的。”李丰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啊,这魏延的是不仅仅是这些。这魏延在不到十岁之时就发明了‘魏氏水车’,算是救活了无数的颍川老百姓!就连‘水镜先生’司马徽也想起行礼称谢还。据说魏母在生这魏延之前,曾梦一飞熊来投。‘水镜先生’亲自起字号为‘飞熊’!李先生不会忘记何人自称‘飞熊道人’吧?!就是著名的姜尚姜太公!当然,这魏延也不是浪得虚名,在这次颍川郡兵与那黄巾军对抗之中也是屡立战功,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还有就是这魏延和郭嘉、荀彧合称‘颍川三友’,如今只见这魏延和郭嘉,如果到时候再把‘王佐之才’荀彧收入麾下那就更完美了!”袁术听了李丰的话后,就不由得说道。
“这不可能吧?!这个小孩子就是魏延?!将军已没有弄错吧?!”李丰听了袁术的话后,就怀疑的说道。
“这事是千真万确!我还亲自派人打探过!”袁术见自己的手下李丰不相信就肯定的说道。
就在新任步兵都尉袁术在讨论魏延、郭嘉之时,新任的颍川郡郡守阴修也正在和自己的幕僚讨论这事!
“——,好了,那‘飞熊’魏延和‘小太公’郭嘉的事就先议论到这儿,不过,恐怕到时候,这几名人才都会被那袁术挖去!”新任的颍川郡郡守阴修在和自己的几个幕僚说完这事后,就综合了一下说道。
“大人,依属下所见,您不用只盯着这魏延和郭嘉二人!这‘颍川三友’之中还不是有‘王佐之才’荀彧?而且这颍川郡人杰地灵,这人才也不是只有这区区几位!”其中有一位幕僚听了阴修的话就建议的说道。
“恩,你说的有道理!就是不知这颍川郡还有什么其他人才?!”新任颍川郡守阴修听了这幕僚的建议后,就点头同意的说道。
“这俊才除了刚刚说到的‘王佐之才’荀彧荀文若,还有钟繇钟元常、辛评辛仲治和辛毗辛佐治二兄弟、赵俨赵伯然、杜袭杜子绪、戏忠戏志才、荀攸荀公达、陈群陈文长、郭图郭公则等!”这幕僚见阴修问起,就慌忙把自己听说到的俊杰的名字告诉了阴修!
“恩,不错,你可知道这几人的详细资料!?”阴修听了这幕僚的话后,就满意的说道。
“大人,属下略有所耳闻!”这幕僚自信的说道。
“那你还不快点、详细的介绍?!”阴修听了这幕僚的话后就急忙说道。
“是,大人!这‘王佐之才’荀彧荀文若,咱们刚才已经有所耳闻,不过,据说‘水镜先生’说,荀彧稳重而有才,擅内政而有谋略,当有萧何张良之才,亦有张良萧何之功业,当有‘王佐之才。如此可见一斑!
这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生于桓帝元嘉元年(151年)。钟繇出身于东汉望族,祖先数世均以德行著称。曾祖父钟皓‘温良笃慎,博学诗律,教授门生千有余人’,祖父钟迪因党锢之祸而终身没有做官。
辛毗,字佐治,是颍川阳翟人。本来祖上居住在陇西,在光武帝建武年间,其祖先人东迁至现在的阳翟城。此人据说眼光深邃,能够洞察时势,深谋远虑,其性情耿直坦率,刚正不阿。据说他哥哥辛评,字仲治,此人讲求死忠,一旦认主必忠诚不二,从一而终。而,据说现在的辛评已投到袁绍袁本初门下,依属下之看此二人恐难招揽!
赵俨,子伯然,也是颍川郡阳翟人。家境贫困,多次迁徙住处,不过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赵俨,自小熟读经史,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精明练达的处世哲学。年届弱冠,就称誉乡里。与阳翟辛毗,许下陈群,定陵杜袭并称颖川四大名士。不过,赵俨此人小心谨慎,很难让其投靠!
至于杜袭,字子绪,是颖川定陵人。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在前代很有名气。听说此人能屈能伸,讲求‘择良木而栖’,也恐有点难度!
戏忠戏志才,此人放*荡无稽,做事孟浪,不过,据说此人一开始云游天下,此时就是想招揽也没有地方去投名刺!
荀攸,字公达,虽然比荀彧大十多岁,但论辈分还是荀彧的侄子,此人是大智若愚,一看神态木讷,表情呆板,不善于表达自己。一般人肯定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老实巴结的人,却是颍川荀氏年轻一辈中唯一一个能与“王佐之才”荀彧秉承才俊的人。不过,此人已经被举为孝廉,现在大将军何进手下当职!
陈群,字长文,也是颍川人。其祖父是陈寔,父亲是陈纪,叔父是陈谌,在当世皆负盛名。祖父陈寔当过太丘长。父亲陈纪历任平原相、侍中、大鸿胪,叔父陈谌为司空掾,可以说是陈群出自官宦之家。而当陈群尚是幼儿时,祖父陈实常认为此子奇异,向乡宗父老说:‘这孩子必定兴旺吾宗。’鲁国人孔融向来有高才而性格倨傲,他的年纪约在陈纪、陈群两父子之间,因此先与陈纪为友,后又与陈群结交,由是显名。
郭图郭公则,是颍川名门望族郭氏嫡子,听说此人善谋多计,精于计算,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大人,这是属下了解的情况!”这名幕僚听阴修问起,就详细的把自己了解的情况都告诉了新任颍川郡郡守阴修!
“很好,很好,很详细,很有见地!对了,你叫什么名字?!”阴修听了这幕僚的介绍后,就高兴地说道。
“属下张礼!”这幕僚听到阴修的问话,就连忙说道。
“好了,我记住你的名字了,还有赶快给以上这几名俊杰发出征召!”这阴修最后说道。
颍川郡鄢陵城荀氏别院!
“文若啊,这是新任颍川郡守阴修给你的征召信!”就在这时只见此人面容俊朗,神态谦和,神情之中略带一丝慵懒走进荀彧的小院中,对着荀彧说道。
“四哥,你有私自拆开了我的信!”这是荀彧看到这男子手中拿着已经打开了的信,不满的说道!原来这男子就是荀谌字友若,乃是荀彧四兄。
“失误!失误!下次一定不会了!”这荀谌见自己的弟弟责怪自己就连忙的说道。
“哼!”这荀彧也是无可奈何的哼了一声,然后就看起这新任颍川郡守阴修的征召信来!
“文若,你是去还是不去?!”等荀彧看完这征召信之后,荀谌就问道,因为荀谌早一看过这信的内容。知道里面写的是,新任颍川郡守阴修想征召荀彧去阳关城当差。
这为什么不是去颍川郡郡治阳翟城,因为现在的阳翟城已经被这颍川郡黄巾军占领了,而上一任的颍川郡守赵成现在又在阳关城,就只好把这阳关城当做临时的郡守驻地。
“去!当然要去了!”荀彧听荀谌问起就回答道。
“那公达(荀攸)现在在大进军何进手下当差,而袁家的袁绍袁本初有和很近走的很近!但是,这袁家两兄弟听说又是不和,你这样去,恐怕有不妥吧?!”荀谌听到荀彧肯定的回答后说道。
“无妨,虽然现在步兵都尉袁术袁公路在阳关城,但是,这次我是去新任太守阴修手下当值,就是见面也不尴尬!再说了,这南阳阴氏(阴修家族)也是‘后族’(常出皇后),也算是外戚势力,此去无妨!”荀彧听了自己四哥的疑问后,就回答道。
“这就好,现在虽然‘党锢’已解,但是还是小心为上,万事莫开口,尤其是自家先不要乱了阵脚!”荀谌最后叮嘱道。
“四哥,你放心吧,此次我前去投靠不是为了当官,而是很久没有见到奉孝和阿熊了,现在去阳关城说不定还能见到他们!”荀彧听了荀谌的嘱托,就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荀谌听了荀彧的话后,就欣慰的说道,毕竟,自己兄弟没有被这官位迷住了眼,能清醒就好。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四月下旬,“王佐之才”荀彧荀文若离开鄢陵城荀氏别院,前往阳关城准备会和“颍川三友”的“小太公”郭嘉、“飞熊”魏延!
正文 第八十二章暂投袁术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330 8:40:44 本章字数:3358
今天是除夕,东阳在这里给诸位道友拜年了,谢谢大家在这几个月来的支持和关注,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却说魏延、郭嘉、黄忠父子在刚刚离开这赵成的住处,就一起汇聚在魏延居住的小院子内!
“阿熊啊,这赵成大人虽然有点自私自利,但是总体还是对咱们挺好的,现在他这一走,还真有点舍不得!”一来到魏延的屋中,郭嘉就突然感叹的说道!
“装!你给我继续装!奉孝,我看你是巴不得这赵大人离开吧!”魏延看到这郭嘉多愁善感的模样,就不屑的说到。
“哈哈哈,这你都看出来了!不过说来,这赵成平时还挺够意思的,但是到了生死关头却是自私自利,有点忘恩负义!”郭嘉见魏延点破自己,也是不生气,坦然的说道。
“这人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只要大节不亏就可以了!”魏延听了郭嘉的话就说道。
“阿熊啊,当时你是不在场啊!在阳关城攻防战时,你带领二百多士兵去援助黄大人(黄忠)和阿叙,但是这赵成当时明明已经点起人马,却是不发一兵一卒,只是担心你和黄大人他们落败后,好叫这四百多人马保护自己安全离开!我在那几次央求都是无果,等你们战斗快结束时,方才发兵!我没当想起这事来,心中总是有一根刺一般!”郭嘉听了魏延的话后,就苦诉道!
“好了,奉孝,现在这赵成就要离开了!我们要着眼将来!”魏延听了郭嘉的话后,就劝解的说道!
“我当然知道这事了!阿熊,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投奔新任郡守阴修阴大人,另一条路是投奔步兵都尉袁术袁公路!你看我们是选择那一条呢?!”郭嘉听了魏延的话后,就转移话题说道。
“我也是正考虑这问题。不知,奉孝有什么好的建议?!还有黄叔、阿叙你们有什么想法?!”魏延听到郭嘉提出这问题,就不禁反问道,看到在一旁听的黄忠、黄叙父子就也对他们问道。
“奥,阿熊,你不用管我们爷俩的想法,反正你说跟着谁,我们爷俩就跟着你去投奔谁!”黄忠听到魏延问自己就先蒙了一下,然后就赶紧说道。毕竟,这黄忠和魏延已经是交往了五六年了,当然明白魏延的性情和智慧!如果轮武力,现在的魏延远远不是自己的对手,就是和黄叙也是在这伯仲之间,但是要比其智谋来,自己爷俩加起来再乘以十也是远远不如,再加上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的事,黄忠就决定以后一定要跟着魏延干,反正魏延又不会亏待自己爷俩!
“阿熊,你做决定吧!反正,我也是想跟你一起干!否则,到时咱们成为敌对双方,我就寝食难安啦!所以,还是和你一伙牢靠!”等黄忠的话刚刚说完,郭嘉就紧赶着说道,郭嘉明白自己虽然足智多谋,但是也是考虑的太多,往往最后就难以取舍了,而,魏延却能在最佳方案中决断出最佳方案!
就在这不知不觉中,魏延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亲和力,成为了这个小团体的小头头,虽然现在还是仅仅只有四人,但是,这几人个个都是精英!魏延、黄忠及郭嘉就不用说了,就是现在才十三四岁的黄叙,未来的实力也不可小瞧!
“那,奉孝,你说说这两条路各有什么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