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倒追幸福-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生过。可是就是这么巧,上个礼拜三说是在同事家里喝醉了晚上没回来。结果这一下,新帐老账一起算,家庭持久战开始了。阮如眉不禁开始怀疑,妈妈一直告诉她的“女人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这话真的对吗?
第六章 人各有志(下)
发下成绩单的第二天,在别的同学有的在胆颤心惊地等待即将落下来的判决书,有的在畅想长假和压岁红包的好去处,还有的已经摸着肿得老高屁股,回味着那一顿竹笋炒肉的时候,秦亭一家四口已经挤上了回乡的班车。秦亭期末考试小爆发了一回,摘了一个总分第一,老陈的那张脸都笑成菊花了,完全无视最提分的那一科是英语。秦宇考的也不错,比上学期有明显进步。难得的是,看见妹妹把寒假作业装进背包,他也有样学样的准备好了一应文具,貌似要捧着书本过年的样子。至于,最后原装带回的那个人,现在就不说了。
中国的春运是一项令他国嗟叹而无法理解的世界奇观。每年一度的占世界总数六分之一的人口大迁徙,让中国的交通运输线紧急拉动起来,责任重大且难度巨大啊!而对于"候鸟"们来说,这是一趟极其艰辛的旅程。钱难赚,票难买,车难上,贼难防。从上车到下车,就是一个进甩干机的过程。沥水,摇晃,甩干,昏头转向的三魂去了七魄。但即使明知会这样,千百年来中国人除夕团圆的观念让他们一直这么义无反顾下去。这种情况几十年来一直如此,不管是2012还是1999。而春运的威力也不仅仅体现在铁路上,作为占据中国人口比重更大部分的农村,火车的下一阶段接力者-客运班车、私营小蹦蹦什么的同样人满为患。记得以前看过一则新闻报道:某核载定员30人的中巴车被查实车上共有八十多名乘客。秦亭实在无法想象就这么一点空间,那些人都是怎么挤上去了。实在令人佩服不已啊!因为现在,他们所在的车上,超载人数还没超过核载定员人数的一倍,也就是座位28个,乘客54名(这可是秦亭挨个儿数了的;绝对没错),她已经感觉呼吸不畅了。为了躲过检查,快到"危险地带"的时候,售票的大姐就不停的要求无座的各位赶紧蹲下来,企图蒙混过关。还真别说,这法子还真让他们躲过了好几个路口。
因为秦妈妈老早就托熟人买好了票,秦家四口很幸运的占据了四个座位,但光看着扶手边蹲着的一串黑脑袋,还有后面堆放的蛇皮袋、大大小小的编织袋、网兜、扁担等物,秦亭开始不住的祈祷,但愿他们能平安到达目的地。
总算到了邻县中转站,好不容易挤上开往某镇的小巴,秦宇兄妹俩不由嘘了口气,总算快到了。兄妹俩相视一笑,眼中尽是了然。秦宇和秦亭是一次回老家,以前爷爷也很少回来,倒是那几个堂叔伯兄弟有时回来他们县里看看。就那几个常来的,秦亭都没把人认全。唉,这次一整个两眼一抹黑啊!倒是哥哥秦宇以前就听说三爷爷家有个和他长得极像的孙子,年纪比他小一岁,这次带了自己以前玩过的小霸王游戏机给他。听说在他们那儿这玩意竟然还是稀罕货。
小巴在乡间的土路上驶过,扬起一阵尘烟。路过某个岔道的时候,他们下车了。等秦暮生和秦宇大包小包的把行李卸下来,秦亭发现接他们的人到了。秦爷爷这一辈儿兄弟姐妹共七个,五男二女,有两个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没熬过去,大妹身体不好,十年前一场病就去了,小妹就嫁在隔壁村,到底是在别家做媳妇的,和家里走动得也不多。秦爷爷排行老大,现在能天天见着面的只有三爷爷和五爷爷了。而到了秦暮生这一辈儿,人可就海了去了,那时候不兴计划生育,农村更是讲究多子多福。因此,除了自家的大伯、三叔、四叔之外,秦亭一下子又多了十好几个伯伯叔叔姑姑。这都来了两天了,还没对上号呢!她只知道,这个村子绝大多数都姓秦,端个碗七拐八扭的哪一家都是亲戚,都能坐下吃饭。
这里以前背朝黄土面朝天的所在,现在形势好了,人们脑子活了,挖塘养鱼,盖圈喂猪的到处都是,还有出去做小买卖的。村子里的日子比以前强多了,五爷爷家几年前就盖起了小二层。但这里的孩子上学晚,通常能念完初中就不错了,有些在家帮忙,更多的则走出小村出去打工了。现在卖茶叶蛋的挣钱可不老少。你没看村口老抠他家,闺女去年给寄回来的钱,开村就要起楼了。不说别的,就说三爷爷家那个比秦宇小一岁的秦勇,现在才上小学五年级。而再大些的几个女孩儿早几年就去温州打工了。看着村里的人乐呵呵地比着谁家娃儿打工带回的东西多,秦亭表示很无奈。
他们在这里待到年初二就回去了,毕竟还有外公家得去不是。可这些天,秦亭总也没有办法和亲戚家的女孩儿们混熟,严重缺乏共同语言啊!于是,秦亭只有猛干寒假作业了。不过,那个五爷爷家的小丫头还挺好玩儿的。刚满六岁的小豆丁儿,奶声奶气的偏要装成一副小大人样儿,着实招人疼。与妹妹不同的是,秦宇很快和男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原因很简单,他发现重温一下儿时的卡带其实很不错,"忆苦思甜"嘛!游戏沟通你我,于是,到了走的时候,那场面叫一个依依不舍。
一样的颠簸,一样的转车、搬上搬下,秦亭没有了来时的抱怨和新奇。虽然她知道,那些出去打工的兄弟姐妹也许凭着吃苦耐劳的本性和机遇将来不一定过得就比他们差,甚至一些从农村走出去的打工者后来成为雇佣大学生的企业老板。但是,看这些现在的状况,她还是会叹息。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培养,教育的缺口也许是隐性的,但它一直存在。就像一个被人忽略的漏洞,如果你没有主动找到并补好它,总有一天,它会暴露出来。而那个时候所造成的影响就不可预估了。
风尘仆仆地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歇口气,两个孩子又被提溜着出了门,从老家带回的山货干果什么的是没空收拾了,今天可是拜年的日子。一路上遇见几拨熟人,都是携家带口的走亲访友。巧得很,遇见了很久没打过照面的林晶晶,她和他爸爸妈妈才从别家回来。趁着大人们寒暄的功夫,秦亭问起了她的近况。可半年多没见,两人生疏起来。林晶晶支支吾吾的老半天,秦亭才弄明白。原来林晶晶同学原本也是准备考六中实验班的,没想差了几分没录上。林妈妈拖了关系不知怎么的也没好使,她就念了二中。进了二中,老师见这成绩不错,这孩子也乖巧。于是就卯起劲儿来狠抓学习,重点关注。再加上和家长沟通后取得了一致意见,林晶晶同学家-学校,学校-家的两点一线生活开始了。老师开小灶,增加强度,家长管得严,耳提面命。可怜的林晶晶同学都没有机会和邻居朋友见面。秦亭听闻这种软禁式教育不由咂舌,我滴个天哪,相比之下,我们整个一生活在天堂有木有!
听到期末考试秦亭在六中考了年级第一,林妈妈无比热情地邀请秦亭以后常到她家去和林晶晶一起做功课。一想到他们家就一华丽的牢笼,秦亭只能婉拒,"林阿姨,我们学校离得远,我每天搭班车回来都很晚了,怕影响晶晶学习。"林妈妈还不死心地劝到。最后秦亭只得答应周末有时间就来找林晶晶一块儿"学习"。天知道,她每次都是尽量在学校就完成作业的好不好,回家以后都是自由发挥的时间。谁耐烦总做初中生的作业啊!
很快,寒假就要过去了。秦亭捏了捏身上多出来的一圈肉,立志在新的一年里要开展她的减肥事业。前世,因为长高的同时体重迅速上升,原本蹭蹭蹭往上窜的身高初二就戛然而止了,她变成秦家这一辈身高倒数的女生。秦家基因不错,再加上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孩子营养什么的都跟得上,上辈子秦宇喜欢篮球,长到186,几个堂哥堂弟也都是180往上,堂姐妹什么的也都有165左右,大堂姐居然蹦到了174,结果堂姐夫和她看起来一般高。秦亭望着镜子里一米五八,束着马尾辫的自己。想着上辈子止步163的身高,连发传单都要165的有木有!太悲催了!
嗯,要把头发给剪短,唔,齐耳就好了,关键时刻不要浪费养份,她还指望自己这辈子能长到一米七呢!那多帅气!秦亭暗暗打算着。新学期开始要加强锻炼了,要不也去试试篮球?寒假的最后几天,秦宇仍然在恶补作业,秦亭则开始计划下学期的运动目标了。
过了正月十五,各个中小学开始陆陆续续开学了。新年的喜气还没有散去,教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在一大通要收心,好好学习的讲话后,班主任陈老师宣布,班上的阮如眉同学入选校学生会,即将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长的职务,让同学们好好支持她的工作。
第七章 汝之蜜糖
“第八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第一节,伸展运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是的,学校的操场终于修好了,在入学半年之后。新的学期好像没什么不一样,又好像处处都变了样。体育课不用再自习了,男孩儿们撒欢似的一下课就往操场冲,听说还拉起了一只足球队;课间操被提上日程了,在N周的集训之后;校园里的小广播换人了,虽然是在阮美人的可以提醒下大家才知道的,学校喇叭那个质量要想听出来是哪位在广播还真心挺困难……刚迈入豆蔻之年的女孩儿们,开始不再满足于电视上的五阿哥和小燕子,过儿和姑姑,而是把聚光灯似的眼睛盯向了自己周边,今天体育课的时候小A给小C买水了,明天小B和小D早上一起来上学的……林林总总,少女的触角好比间谍。于是,层出不穷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主人公更是一日三变,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班班主任更是忙得焦头烂额。
这是一个40分钟的大课间,做完课间操,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回到教室。就看到阮美人又开始流窜于各个楼层催缴广播稿了。自从成为宣传部长,阮如眉同学的精神头儿又回来了,成天咋咋呼呼地来往于各班之间,因为时间紧张,奔跑中她的娇弱形象彻底覆灭了。不过,看着她那气喘吁吁的样子,秦亭倒是觉得比之前好些。开学后,宋杨同志光溜溜的脖颈吓了她一跳。什么时候那两条乌溜溜的大辫子变成了耳根往上的“西装”了?惊奇之余就是一顿羡慕嫉妒恨。没错,秦亭同志的剪发要求被秦妈妈无情驳回了。不管你有什么影响长个儿的营养理论,一句话“女孩儿就得有女孩儿的样子”,秦亭只有拖着N年没剪的负担狂喝起牛奶,有时连早饭都省了。
被宋杨的新造型吓到的不只有秦亭一个,何晏那小子又过来试手感了。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比其他男生个子矮,总被别人拍头,何晏发现宋杨新造型的第一反应就是摸摸她头顶的短发。后来竟是养成了习惯,三五不时的来蹭蹭。宋杨长得一头好头发,以前两根乌黑油亮的大辫子现在剪短了显得愈发柔顺。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宋杨总是恨恨地说:“我再也不玩火了。”没错,宋杨过年和堂兄弟们一起玩鞭炮,嫌不过瘾,玩了个大的,结果好端端的一件新棉袄背上给烧了一大半去,头发也烧着了。幸亏她反应快,赶紧别过去抱头躲着。要不然,烧伤了脸可就毁容了。所以说呀,小盆友们,不要随意玩火哟~
阮如眉捧着一大摞稿子眉飞色舞地走进广播室。哼哼,看看自己面子多大,稿子一下全都收上来了,哪有前辈说的那么麻烦。爸爸妈妈已经不吵架了,但是气氛总也回不到从前那样子。爸爸的话越来越少了,妈妈则有些紧张兮兮的,老是偷看爸爸的手机,她都撞见几次了。不过,她也没心思管这些事情,她先在忙着呢,每天得提前半个钟头来学校开广播,下午回家都快七点了,哪有时间关心这个。她以后可是要做像大姨妈那样的女强人的!才不理这些婆婆妈妈的事儿呢!她一面走着神,一面做着准备工作。嗯,还是先放点音乐好了。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悠扬的歌声响彻校园,似乎让她的心也飞了起来。从小,她在女生里头人缘就不好,最近倒是拖收稿子的福,班上几个女生和她走近了许多,于是在篇数上她也就大笔一挥免过了。说起来,那个秦亭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学习好么,光学习好顶个什么用,书呆子一个,上次让她去发动同学写稿都不会。还有和她在一起的那个宋杨,咋咋呼呼的,之前还跑她面前凑近乎,哼!一两次很管用吗?开什么玩笑,她是阮如眉耶!有那么容易讨好么?转过背就和秦亭裹到一起去了。哼,别以为她不知道,她都看见了,她们和何晏几个闹的时候,何晏还摸她头来着。真没眼光,看上那小挫子!活该,被陈老师叫进办公室了吧!
办公室外
“幸好没事”宋杨拍拍胸脯,长吁一口气。
一旁的何晏没好气地说:“本来就没事,也不知道是谁在造谣”,挥了挥拳头,“让我知道,我非……”
“行啦行啦”还没说完,话被拉来作证的秦亭打断,“你皮痒了?皮痒了我回去告诉你爸一声。”
“秦亭,你和宋杨呆一起都变坏了”何晏扭头控诉,“我要告诉秦宇去。”
……
躺枪的宋杨同学表示很无奈,这货是什么理论。
“亲爱的同学们”讲台上,体育委员不遗余力地继续号召,“……这次运动会男生组共有十个项目:100米,200米,400米,100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跳高,跳远,铅球,两人三脚;女生组共有八个项目……请大家踊跃报名!”教室里,要开运动会的消息炸开了锅。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兴奋个没完。初中生就是有积极性啊,想到后来念大学的时候,为了凑满班级最低参赛名额,时任班长的她和团支书两个可是煞费苦心啊!那些现在,一个个主动往里蹦,还生怕漏掉了自己。秦宇无奈的摇摇头。
何晏搥了她一下,“怎么样,参加一个呗,我可瞧见你在后山跑步了啊!”
秦亭一脸黑线“那你就听我哥说我的龟速?就那么一块地方,我能跑上半拉小时。你以为是老年人运动会啊!”
默……
这学期,秦亭同学减缓体重的增幅,开始有意识的运动起来。原本是相中了学校新铺好的操场跑道的,奈何离家太远,不太实际,只能就地取材了。于是,每天傍晚的溜达变成了慢跑。哥哥秦宇因为中考体育要考1500米,也被老妈拽了出来。兄妹俩一边跑一边说,感情倒是增进了不少。不过;秦宇实在是受不了妹妹的速度,经常丢下秦亭自己跑到前面去了,等下一圈还能追上她。于是,秦亭被嘲笑为“乌龟爬”。可秦亭却依旧我行我素,她这是有氧运动好不好,追求的是持续性,是要一定时间才行的。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那一幕。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的运动神经还真不怎么地。跑不快、跳不高,更要命的是;平衡感很差。用专业术语讲,叫小脑不发达。前世直到最后她都没能学会骑自行车,就因为这个,没少被人笑话。报名瑜伽班,单脚站立那一式总也练不好,东倒西歪的,常常连累旁边的学员。所以,运动会神马的,她还是做做观众就好,要不,啦啦队也行哪!
于是,秦亭就做了一百二十个保证,保证一定好好为他们加油。然后,目送宋杨和何晏去体育委员那报名去了。听说现在报名还排队呢!人数超员的项目还得现在班里PK一次。连她那个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