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剑-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黎孤温一听这话,眉心登时皱起,大瞪双睛左瞧右望,停止了挣扎。

    “不错!”袁祥平目中悲芒涌动:“当年南宋衰微,鞑子起兵破普州、入顺庆、潼川府,屠戮成都。到得眉山,将千载藏书、数十万珍刻雕版收聚成堆,以火焚之,照得山河透血、汶江生红!当时学人拼死护书,皆被屠杀,千家万户百不存一!后人忍辱负重,在元鞑治下苟且偷生,更是志屈难伸。直到太祖驱逐鞑虏,建国大明,各省励精图治,百废皆兴,唯川中无有起色,只因当年受屠过于惨烈,人脉不接,学脉亦断,想要恢复元气,实在力不从心哪!”说到此处以袖掩面,老泪纵横。

    众儒生无不潸然泪下,有的过于悲切,身子不住打晃,强自手挽同伴,忍抑静听。

    常思豪跟六成伏在屋脊之上也是心潮澎湃,然而此刻火黎孤温清醒着,却又不便下去相见。

    只见袁祥平略拭泪痕,一抖袍袖,放声道:“而今鞑子虽然四分五裂,却仍是亡我之心不死!这妖僧自瓦剌南来,就是为了联络国逆,欲想分茅裂土,毁我大明!他们当年焚我眉山,烧我祖先,今日落在我们手里,咱们该怎么办?”

    众儒生群情激昂,纷纷举火大喝:“烧死他!烧死他!”在呐喊声中聚拢成圈,围在柴堆之外,火把烧得嘎叭叭直响,都向火黎孤温指来。

    火黎孤温情知不好,呲牙咧嘴,急得眉毛乱跳,六成和尚也顾不得什么计策了,喊了声“袁祭酒!”纵身跃在院中。常思豪见这情况,也只得跟了下来。

    袁祥平瞧见六成和尚,喜道:“哈哈哈,你来得正好!诸位!六成禅师是老夫好友,你们当中也有不少人识得,今日这胡僧便是为他所擒,咱们可得好好相谢呢!”众儒生听了赶忙都躬身施礼,六成也略陪些笑容,连连摆手逊谢。袁祥平见他身边站这男子肤色栗黑身条雄壮,腰挂宝剑银鞘盘龙,不由暗自惊异。六成介绍道:“怎么,常常说,见了面反倒不认得了?这位便是在大同破俺答的云中侯常思豪啊。”袁祥平怔了一怔,上上下下反复打量,惊喜道:“不错!不错!果然与传闻一般不二!”当下折膝于地,便施大礼参拜。

    常思豪赶忙搀扶:“老人家快快请起!这让常某如何克当?”

    袁祥平道:“老朽非敬军侯之爵,乃敬英雄之肝胆耳!”

    旁边有儒生释道:“侯爷有所不知,您破俺答之事,袁祭酒每每与人谈论起来,总是感慨再三,说大明多几个这般人物,那真是国之大幸呢。”

    袁祥平摆手笑道:“你这识见却又低了。大好男儿,自当为国效命、驱虏杀敌。军侯大同之役也属分内之功,并无出奇。然得封受爵之后,军侯却仍能藐视权贵,初衷不改,提醒皇上重视边防、加强军备,更于万寿山上仗义勇言、直抒肝胆,力荐戚帅、怒斥徐阶,那才真是大丈夫行径!”

    常思豪当着皇上的面与徐阶抗辩,自己并未觉得怎样,可是在百官看来却是冲撞了皇上、触动了徐阁老的权威,可说是开了十数年来未有之奇。事后早已遍传天下,只是他自己丝毫不知。此刻瞧着这袁老先生如此兴奋,还有些纳闷。

    袁祥平从旁人手中要过一枝火把,向他递过来道:“军侯来得正好,我等捉到一个胡僧,正要以火焚之,祭奠祖先在天之灵。这头一把火,老朽本想自己来点,如今军侯在此,便由您请吧!”众儒生一听精神振奋,齐声喝好。

    “呃这……”

    常思豪沉吟着瞄了柴堆一眼,拱手道:“袁老先生,这胡僧杀不得。”火黎孤温正瞪视这边,听得一愣,眉毛斜斜挑起。群儒更是面面相觑。

    袁祥平脸色微变:“军侯,这话怎么说?”

    “呃,”常思豪道:“在下于剑门道上,曾与这火黎孤温见过一面。此人虽是瓦剌国师,可也通时达务,晓得礼仪人情……”

    袁祥平道:“军侯,你这话可差了,此人潜入我大明境内,居心叵测,原要装出一副斯文模样,怎可被他骗过?”说着掏出羊皮手卷:“这书信之中,写明了绰罗斯汗的意图,他们这是要去联结古田,共谋大明江山。若被他们杀进中原,那时节众鞑子一个个以竞杀为乐,可不会讲什么礼仪人情!”众儒生也都哗然前涌,同声附和。

    常思豪心知若犯了众怒可不好收场,然而当着火黎孤温又不能把事言明。此时六成和尚笑了起来:“袁老误会了。侯爷的意思是,此人欲联结内寇,反我大明,实在罪不容诛,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咱们还当将其解送京师,依律问罪才是,怎可乱动私刑呢?若是就这么将他烧死,岂非要让番邦外国笑我天朝不知礼仪、法乱无章吗?”

    袁祥平乃饱学宿儒,最重礼法,闻此言立刻肃然,说道:“禅师所言极是。老朽一时气愤,这倒鲁莽了。”当下命人拆撤柴堆,请二人入厅奉茶。忽然间就听“豁啦”一声巨响,急回头看时,只见院门被撞倒了半扇,一条山精巨怪般的大汉闯了进来。众儒生唬得一怔,有人惊道:“不好!鞑子同伙来救人了!”有两个儒生吓得浑身发抖把握不定,火把落地沾油,“哧喽”火苗一窜,柴堆便熊熊燃烧起来,顿时松香满院,烟气冲天。其它人一看,有的投掷火把阻那大汉,有的往柴堆木桩上扔,意图“烧死人质”。

    那大汉正是李双吉。他在外面跳不上墙,心中着急,绕来绕去好容易找见大门,里面又都上了栓,喊人无应,只好用蛮力撞开。三苏祠院子颇多,众儒生又都在深院举火,半途更无人阻拦接应。他两条大腿撒开,只管奔红光处而来,一道也不知把门撞坏了多少。此刻见火把连珠抛来,赶忙左拨右闪,烫得哇哇乱叫。

    火黎孤温身上被油泼透,沾火就着,燃烧极快,火苗瞬间便从脚底窜上了颈口。加上柴堆浓烟滚滚,烈焰冲天,他连烧带呛之下,也是呜哇怪叫。李双吉的喊声与之合在一处,倒真像是番邦鸟语对答。众儒生也都在狂呼乱喊,一时间院中乱作一团。

    常思豪见势不好深吸一口气纵身跃入火树,剑花随手而绽,挑断火黎孤温身上绳索,提颈一甩,将他扔在柴堆之外。六成也赶紧大声呼唤,替李双吉分辩,众儒生这才住手。

    火黎孤温虽出火海,身上衣衫仍自烧个不休,他中了唐门毒药,手足酸软无力扑火,常思豪过去接连几剑将他衣衫扫破,带火的布片纷纷散落在地。众人瞧时,只见这大和尚光溜溜地躺在那里,偌大身躯上左一块黑,右一块白,眉毛已然燎尽,连裆下那堆毛扎扎也烧成了一撮灰,乌米穗般保持着原来的形状。儒生中有十来岁的半大学童瞧着他两腿中间嘀咕:“咦,这胡僧个子挺大,家伙倒小。”旁边有人道:“莫笑人短,勿炫己长,墨子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又一人道:“去!非礼勿视!”

    火黎孤温身上烧了不少水泡,十分灼痛,尤其两只大金环被火燎热,烫得耳垂刺痒之极,其苦楚实比疼痛还要难熬。此刻正自咬牙强捱硬挺,听了这话却羞愧难当,立时大叫起来:“你们懂得什么!我这……这是马阴藏相!”马阴藏相即外阳缩如童子,乃内功大成的标志,众儒生哪里懂得?一听都眯起眼来,脸露鄙夷之色。先前那小学童暗自嘀咕:“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小必自卑……”

    火黎孤温气得几欲晕去,常思豪解下外氅,给他遮住身体。

    袁祥平见胡僧遭火燎虽不致死,却也大出了一口恶气,这时李双吉拍灭了身上火焰,由六成引过来相见。袁祥平仰起大头瞧他,心里十分欢喜,拢须笑道:“云从龙,风从虎,英雄身边人物,亦自不凡哪!”当下吩咐摆茶设酒,要款待三人。李双吉已经吃过了饭,便留在外面负责看守火黎孤温。

    不一时厅中酒菜齐上,虽然都是素食,却也显得十分丰盛。席间袁祥平缅怀荣光,痛述惨史,又由古及今,说到徐阶不重边防、削减军费,只顾安插党羽等事,不免又议论一回。

    常思豪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问:“老先生才学过人,怎不出仕做官,为民造福呢?”

 第四章 方圆

    袁祥平瞧瞧常思豪,一指六成和尚,笑道:“他入空门,我不出仕,其间倒有不少联系。”

    常思豪很是奇怪,六成和尚含笑不语。袁祥平搁杯于桌道:“军侯可知唐门来历?”常思豪道:“略知一二。”遂把唐根对自己所说的重复一遍。袁祥平笑道:“不错。唐即是空,一百八十多年前唐家还不姓唐,那时家中有一子弟虽然身在佛门,却参与军政,替人策划用兵,致使天下生灵涂炭。一大家族引以为耻,因此才避到了四川改姓为唐。然而,军侯可知唐门原来的姓氏?”常思豪心想唐根说的是“帮人打架”,怎么原来是“替人策划用兵”?这差别可就大了。至于原来姓什么,更是一带而过,根本未曾细说。当下摇了摇头。

    袁祥平脸带笑容瞧了六成和尚一眼,见他没有遮护的意思,便道:“姓姚。”

    “哦……”常思豪低低应了一声,忽然眼睛亮起,心道:“咦?一百八十多年前,那不是燕王朱棣靖难起兵之前么?朱棣身边出谋划策的重要军师,正是一个僧人,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姚广孝。难道……”

    袁祥平瞧着他会意的表情,微微一笑:“不错。姚家逆子,正是广孝。他帮助燕王训练军士,打造兵器,密谋策划,提出‘清君侧’的口号,让朱棣打起靖难大旗,杀入金陵夺取建文天下,大违佛门清净之道。姚门乃积善人家,对此深以为耻,后来见广孝衣锦还乡,便闭门不纳,广孝二次来时,其姐不顾亲人拦阻,开门将其大骂一通。这便是姚家避祸迁居、改姓为唐的根由了。后来每代舍人出家为僧,也是为赎此罪孽。”

    常思豪大感讶异,实想不到原来唐门竟有如此背景,怪不得定下不与官斗的规矩,宁可孤隐深山、荒度春秋,以致于连唐太姥姥身死,唐家兄弟还是要含悲忍痛拦着,不让唐根杀武志铭等人。看来他们不是惧怕官府,而是对这一切怀有着深深的厌弃。

    袁祥平道:“燕王朱棣虽然暴虐,可是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建起永乐盛世,使天下一改宋元以来衰颓,直追盛唐景象,一切坏事,似乎都变成了好事。姚广孝所做所为究竟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是助纣为虐,还是辅国贤臣,可也难说得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为一个人说过好话,那个人,便是方孝孺。”

    常思豪道:“这个我倒听过。方先生有大才,是建文帝的老师,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写了不少讨伐朱棣的檄文。姚广孝对朱棣说破城之后不要杀他,否则天下读书种子就绝了。可是后来城破方先生被擒,不顾自己性命,大骂朱棣是篡位的燕贼,结果被诛了十族,那是自古至今,从来没有过的惨事。”中国自古以来,最重的罪过无非是诛九族,被诛十族,可说仅此一例,当年传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因此连常思豪这不甚读书的人也很熟悉。

    袁祥平表情沉静,缓缓地点了点头:“孝孺祖为人端正,视祖宗礼法为雷池,兼受建文帝知遇之恩,故为之死节。然后世观之,多言永乐之盛,不免笑其愚忠。唉,胜者王侯败者贼,世事总是难说得很。”

    常思豪听他称方孝孺为祖,那自是方家后裔了。心中极感震讶,然经过程连安的事之后,心里头祖辈是祖辈,后代是后代,早分得清清楚楚,所以此刻对袁祥平也不觉有何该特殊尊敬之处。

    六成和尚道:“方家当年虽被诛了十族,却并非没有遗留下后代。方孝孺之兄方孝闻,死于孝孺之前,其孙在朱棣派人来抄家之前,为秦淮河边一伙水贼拐走,贼人寻去勒索时才发现对方家已被抄,也就是在这时候,才知所拐之人是方家子孙。众贼因慕其名,不忍加害,将这孩子收养起来,后又经绿林英雄救助,辗转到了眉山,长大后改方姓为袁,就此在四川留下了隐秘的一枝。”

    袁祥平见常思豪眉头微蹙,问道:“军侯这是何意?”

    常思豪道:“请恕在下无礼。袁姓,取的应是‘圆’意,改方为圆,岂非磨去棱角,变成了软蛋?”袁祥平哈哈大笑:“好!军侯不愧当世英豪,说话果然直爽痛快!嗯,想来我祖上避祸到此,仓皇流离,心灰意懒,大概也确有此意,不过做人做事么,也实不能刚方自愎,过于用强。”

    六成笑道:“先生说的是。《易》云‘天下同归而殊途’,做人亦当外圆内方,在临变之中恪守原则,于守则之外,寻求变通才好,否则枉死无益。为官者,处高位、近君王,往往须莫顾而进,希意道言,虽可为民谋福,不免为奉一人而远天下。而天下百姓贫不如富,富不如知,知明而行无过,方为真福也。是以袁老一生绝仕不进,设馆刻徒,讲学布道,以期发民愚塞、开民智慧,这一片悯世情怀,侯爷不可不知。”

    常思豪琢磨着他这行为与百剑盟的做法是一下一上,目的倒是相同。既然两人都将隐秘身世合盘托出,自己也没什么可隐匿的,当下便将郑盟主想通过渗透内阁掌握权力、进而改变政策走向、清理官场、整饬兵备、丈量土地、利惠世民的思路讲说一遍。袁祥平听得瞠目哑然半晌,击桌道:“老朽一生授徒不过数百人耳,此人雄才大略,胜老朽十倍!此事若成,天下受惠何止万亿?”

    常思豪叹道:“可惜郑盟主大业未就,不幸身亡,在下虽然下定决心承其遗志,奈何才学不逮,面对京师种种,总觉力不从心,尤其徐阶、郭书荣华等辈智虑过人,每每与之较量,均处于劣势下风。这剑家宏愿,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实现了。”

    六成笑道:“郭书荣华幽藏东厂,行事密深,便不好说。徐阶老儿不过冢中枯骨,有何虑哉?”

    常思豪喜道:“禅师有对付他的办法?”

    六成笑道:“此事易耳。徐阶狡侩阴深,对付不易。世人若要动他,多半要想到他二子身上……”常思豪道:“不错。我这回南下,便准备寻找机会,抓徐大、徐二为祸乡里的证据,以便回京奏告皇上,弹劾徐阶。”六成道:“若真如此,则事情必败无疑。”常思豪一愣:“这话怎么说?”

    六成道:“当初严嵩倒台,便是败在其子严世蕃身上,徐阶在背后操纵此事,能不慎惧?因此他才将两个儿子安排在家乡华亭,这便是天高皇帝远。一旦出事往来究查不便,就能给他们容出造假舞弊的时间。即便你抓到了真凭实据,到京里也变成了假的。”

    常思豪道:“这么说,抓证据就没用了?”

    六成道:“有用。证据要抓在手里,但却不能用它去告。”常思豪更感奇怪。六成道:“告到皇上面前,便是给徐阶封死了退路,势必引起他强烈反扑,以他在朝中的势力和皇上对他的依赖,他完全可以指鹿为马,就算皇上心里明明白白,到时候也要权衡轻重,舍卒保车,替他遮掩。”

    常思豪心里清楚,自己当然就是那个“卒”,想到有真凭实据也扳不倒徐阶,顿感压抑。

    只见六成轻松一笑:“官场的规矩,就是要欺上瞒下,这证据,上面的人不能知道,底下的人不必知道,给谁看,还用说么?”

    常思豪迟疑片刻,道:“您的意思是,是给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这几位阁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