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剑-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无肝安然睡去,无需人来看护,妙丰母女也走出了密室,听他转述景王的话声泪俱下,情境如在眼前,妙丰不禁鼻头一酸。
当年嘉靖皇帝确是如此,早年宫妃无人生养,他一直盼子心切。好容易大儿子出生,又在卢靖妃的策划下“被夭亡”,卢靖妃为遮掩此事,暗里递话给当宠的方士陶仲文,搞出一个“二龙不相见”的鬼话,意思是皇上是龙,皇子也是龙,天无二日,两龙亦不并立,见则相冲,必有惨事,不是父死,便是子亡!嘉靖悲痛之际深信不疑,自此发誓不再见自己的儿子,生怕一见之下,再行应谶。
此时此刻,卢靖妃心里十分清楚,儿子景王二十八年没能见着亲爹,全系自己当初为掩盖罪行而弄出的一个小小谎言,多年来大事未露,早已安心,这些细枝末节更是忘得差不多了。儿子在自己面前,也从没抱怨过二龙不相见的事情,没想到在内心里,他的痛苦竟有如此之深。
长孙笑迟继续道:“当时我有手下跟在身边,指骂他不要假情假势,装得再亲,也难逃今日!四弟不解,问我:‘哥,你要杀我?你是来杀我的?’我点点头,说出当年母亲惨死根由,四弟听得愣了,说道:‘大哥,你不但要杀我,还要杀我娘,是不是?’我点了点头。他眼睛直直,退后了几步,从书案上猛地抄起一支凤翅金钗来。”
卢靖妃忙问道:“那金钗上可是在大凤右翅底下,镶了一只翠玉雕的小凤?”
长孙笑迟道:“正是。怎么,你识得此物?”
卢靖妃脸露欢容,凝目回忆道:“那钗上有一大凤,有一小凤,便是一对母子,本来是在我四十岁寿诞之日,他送了我的,我一直喜欢得紧,每天都在头上戴着。他临去湖北德安就藩之前,到宫里来告别,把这钗又要了去,我还笑说:‘你这孩子也太小气,送娘一支钗,却又要回去。’他说:‘娘,这钗您戴得久了,上面有您的味道,您的魂灵。儿子这一去湖北,不知道今生今世,还回不回得来,带这只钗在身边,就跟您在儿子身边是一样的。’我听他说得可怜,二人还抱头哭了一场。唉,等他走后,也不知是不是真应了这话,我这心思,总在想他,仿佛这三魂七魄,早分了些附在钗上,随他去了。”
长孙笑迟脸色惨然,说道:“是。当时这支钗就搁在书案之上,多半是他看书之余,便常常拿起瞧瞧。”
卢靖妃欣喜点头:“嗯,你说他拿起这支钗来,便又怎样?”
第二十三部
第一章 钗头凤
长孙笑迟面色迟疑,似乎一时难以出口。
卢靖妃料知不妙,急道:“你,你快些说,他拿了金钗,便又如何了?”
长孙笑迟瞧着她眼睛:“他握紧那金钗……抵住了自己的咽喉,对我言道:‘大哥!我娘当年所做所为,都是为了我,虽然许多事情办得有差,可是在她看来,只要是对儿子好,便是对的,所以必须要做,不得不做!她不是你亲生母亲,可是毕竟也是咱两兄弟的娘,咱们做儿子的,怎能对娘亲动手!大哥,当年的血债,是她为我犯下,便该由我来偿。今日我死在这里便是,只是求你放过我娘!大哥,你肯是不肯?’”
常思豪心想:“天地间多是母慈儿不孝,忤逆子满大街,可这卢靖妃意狠心毒,景王对她倒孝顺得很,知道自己娘干下坏事错事,却不肯在娘身上加一个‘错’字,只说她‘事情办得有差’。”
卢靖妃听得儿子对自己如此孝心,胸中大生酸楚,喃喃道:“这孩子……”
长孙笑迟眼神渐冷:“我当时痴痴愣住,一时不语,四弟脸上变了颜色,说道:‘哥!咱皇娘死得太惨,我知道你心里有恨,有冤,委屈难过!兄弟这便让你解恨,让你痛快痛快!’说着扬起那钗,猛地向下落去,扑地一声,扎进大腿,登时鲜血直流。我没想到他竟然如此,看得呆了,他见我不说话,当是不够,便一钗钗如疯似魔地向自己腹间、胸前刺去,血流如注,眨眼间半身衣服一条裤子全都染透了,流了一地腥红。他双目流赤,望定了我,一面猛刺自己,一面在口中喊道:‘哥!你痛不痛快?痛不痛快?痛不痛快?痛不痛快!痛不痛快!痛不痛快!痛不痛快!’”
他连吼七声“痛不痛快!”声嘶力竭,身上带着动作,便如同景王本人在眼前喊出来的一般,直听得卢靖妃肝肠如裂,跌坐在地,身子不住颤抖,好像那每一钗都扎在她的心上,她喉头哽咽着:“别……求求你,别说了……”声音断断续续,几乎细不可闻。
长孙笑迟吼完这几声,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悲凉而压抑,盯着她续道:“他连刺三十几钗,后来渐渐没了力气,滑坐于地。看起来呼吸很是困难,料是刺坏了肺子。”说着手掩胸口,仿照当时的场景,发出低沉而费力的咳嗽声。听得卢靖妃不住摇头、去掩抓自己的耳朵。
长孙笑迟继续说道:“他咳了两声,口中涌出一汪血沫,已经说不出话,头无力地靠在书案边上,眼皮有些撩不开,却仍努力向我瞧来,眼睛里满是乞求凄哀,呼吸渐急,等着我答应他。”
常思豪瞧他这副模样,真不知当时就是这副场景,还是他在故意折磨人。再瞧卢靖妃,脸上泪水扑簌簌滚落,一只手不知所谓地摆动着,仿佛此刻长孙笑迟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钝刀在她身上往复割锯。
长孙笑迟肩头起伏,竟也喉生哽咽,额头颈间汗水涔涔而下,道:“我当时脑中轰鸣,头皮炸起,身子动弹不得,心下一片空白,就这样呆呆瞧着。不知过了多久,四弟长长出了口气,眼皮落了几落,终于在半开半合间停住,就此不动了。”
“儿啊……”
卢靖妃满脸是泪,大哭数声,音如嚎鬼,忽然一跃而起,吼道:“你还我儿子!还我儿子!”两手连抓带挠,把长孙笑迟身上扯得布片纷飞,嗤嚓作响。众人见她如此,心酸之余无不骇异,一时竟不知拦。
长孙笑迟身如柱石,任她发泄,一动不动,眼中闪过快意,更多悲楚,感情复杂。
卢靖妃毕竟年迈,只疾扯了十数下,力气便衰,一头顶在长孙笑迟胸前,揪着他破碎的衣领抽泣,肩背起伏,哭得呜呜嘤嘤。少顷两腿打战,身子缓缓滑坠,哧拉一声,又扯下一条衣衫来。
长孙笑迟胸口处肌肤裸露,现出一块红色胎记。
卢靖妃跌坐在地,见之一怔,情绪平复了许多。她仰头喃喃指道:“不错,不错,是这块记。当年你生下来,我们姐妹几个都过去看,杜康妃说,你这块记是心形,长在胸口,又红又正,便是心迹外露之象,长大必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儿,我可也不以为然。”
长孙笑迟道:“四弟为证实真身,曾要我解衣给他看此记,莫非是你对他讲过?”
卢靖妃点头:“没想到他还记着。有一回他洗澡,看到自己身上有块小记,嫌它难看,非要割了去,我自然不让,说有记是好事,有记就能当太子,于是也就提到了你。他那时才七八岁,整日读史入了迷,说道你可能是比干转世,只因被妲己挖去了心,是以千年之下,伤不去痕。我当时不愉,教谕他说:‘儿啊,你可不要把人都往好里想,没有防人之心,莫说取得皇位,便是在这皇宫之中活下来,也不容易……’”
她回忆往事,一阵苦笑,喃喃续道:“当娘的这么教儿子,只怕这天底下也只有我一人了。难得我儿明辨事非,却又孝心,知道我是错的也不来反驳,每次都假装听进去了。”说到这眼中目光一虚,仿佛又看见儿子小时候捧书大声诵读的情景,不觉间喃喃念出声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两只手轻轻打着节拍,脸上淡淡浮显出一丝失神的笑意。
众人见她如此痴态,只怕要成癫症,各有忧惧之色,却又一时不忍打扰她的回忆。
长孙笑迟在衣内摸索,掏出一物,向她递过。
卢靖妃一见心神剧颤,眼前这一物,正是自己那根金钗!
她颤抖着双手接过,捧在掌心观看,只见那钗上凤头已被捏扁,花饰也早已变形,上面曲折之处隐约尚有干透发黑的斑斑血迹,本来展开的金丝凤翅打了折弯,压在翠玉小凤身上,反而像是将它呵护在了自己羽翼之下。联想到儿子为自己惨死,而自己却无力呵护,心中大痛,登时几滴悲泪落在掌心。喃喃道:“是我做下了孽……你没有杀他,杀他人是我,是我……”
长孙笑迟道:“当时他自残自戗,我没有出手阻拦,便和亲手杀他没有分别。”
卢靖妃咬了咬牙,十指收紧,握住了金钗,抬头问:“小哀,我说要你饶过三弟,你答不答应?”
长孙笑迟道:“四弟之死,亦非我所愿,我又怎忍心杀害三弟?”
卢靖妃盯着他眼睛看了好一会儿,面上露出微笑:“好,这就好,你是顶天立地的男儿,说话不会不算。”侧头唤道:“皇上,还不来见过你大哥?”常思豪见她瞧向刘金吾那边,心中大惊:“原来他竟是皇上?”然而却听文酸公应了一声,上前两步,向长孙笑迟跪倒行礼:“小弟载垕,见过兄长!”
这下不单常思豪讶异,就连长孙笑迟也是意外到了极点,迟愣愣问道:“你是皇上?”
文酸公抬起头来:“小弟正是当年的康妃之子,大哥,这些年来你飘泊在外,可苦了你了!”说着话以袖掩面,啜泣出声。
长孙笑迟心想那日在馆中,他还曾对水颜香曲词大加品评,出尽风头。哪料想他就在面前,自己三人却又茫然不知,反而到厅里四处去寻,又哪里寻得着?这一趟阴错阳差,他这运气未免也太好了一些。讶异之余,不由得又想起一事。
那是嘉靖十八年,嘉靖皇帝要册封二皇子载壑为太子,同时也将三子载垕册封为裕王,在册封大典上两位皇子各领册宝回去,结果打开一看,两人的册宝居然弄错了,太子的册宝错给了载垕,裕王的册宝,却给了载壑,于是又快马加鞭地对调,换了回来。结果二皇弟终究早亡,皇位还是落在了这三弟载垕的头上。
此事传得天下皆知,都说冥冥中自有天意。看来人是终不可与命相争的了。眼见此刻他贵为一国之君,居然跪在地上向自己施礼,可见心中兄弟情谊尚在,而自己却始终有恨他之意,心胸之别,实在相差天地,赶忙上前扶起道:“三弟……不,皇上请起。”
隆庆皇帝站起身来:“咱们自家兄弟,不用多说,况且我代娘向大哥赔罪,也是应该。”
长孙笑迟道:“咱们既是弟兄,也是君臣。天地君亲,亲在君后,国体不可废也。”
卢靖妃含笑说道:“好,好!本来我还有第三个要求,便是希望你不要再图复夺皇位,引起杀戮,让天下重新陷入一场血雨腥风,现在看来却是没必要的了。皇上,你这大哥命苦,皆是为我所害,你要好好待他,望你兄弟能和睦相处,治理好国家,让天下风调雨顺,永享太平!”说着话调转金钗,直向自己胸中插去!
长孙笑迟惊声道:“不可!”妙丰诸人一起前拥,却已迟了。
卢靖妃向后仰倒,灯影摇曳,血雾飞虹,长孙笑迟俯身上前一步将她搂在怀中,眼见金钗尽没,直透入心,她是活不成的了。自己母亲的大仇得报,可是殊无半分欢愉,心中反而充满撕痛、悲伤与不忍,想起囚病而死的二弟、自残赎罪的景王、颟顸糊涂的父亲,一时觉得人生大苦,骨起秋风,钗头那一对母子凤凰为鲜血浸染,在泪光里变得模糊起来,只剩下黄、绿、红三色晶莹。
卢靖妃伸出手,在他脸上摸了一把,知道他刚才喊出一声“不可”,在心中已然原谅了自己,淡淡一笑,合上了眼睛。
第二章 骂永亭
众人面对着卢靖妃尸身,各自难过感叹,长孙笑迟和隆庆两兄弟又哭了一场,妙丰瞧着自己多年的老姐妹亡故,心里更加不是滋味,跪在长孙笑迟面前请罪。
昔年旧事之中虽然有她全程参与,毕竟也是在卢靖妃的引诱下,步步泥足深陷,后来还算助燕临渊救过自己,长孙笑迟自不忍怪她,反而好言抚慰。
刘金吾劝大家节哀,请示如何处理后事,隆庆略一思忖,转问道:“兄长,小弟实在心乱,没有主意,此事还请兄长定夺。”
长孙笑迟道:“卢靖妃不告而别,虽然宫中乱过一时,但是影响不大,此事若是传将出去,必然震动朝野,麻烦殊多。既然她入了玄门,便是三清弟子,也不必拘于俗情,不如将她秘密埋葬,好生祭奠也就是了。王贵妃薨逝,当年人所共知,看现在这情形,我看她也不会愿意被接回宫里享福的了。然而咱们小辈也做不得长辈的主,如今她还在病中,何去何从,待养好身体,再向她征询意见便是,现在消息也还是不要外传为好。”
隆庆眉心舒展,点头道:“好,好!都听兄长吩咐。”又跟妙丰说要给她和无肝安排新住处,妙丰说人死如灯灭,无需避忌,派人将屋里血迹清洗干净也就是了,坚持在此照顾无肝,不离开三清观。隆庆只好应允,将冯保唤上楼来,交办一切。
常思豪瞧见冯保,牙根复痒,便欲下手,瞧着地上妙丰那柄小剑,观察了一下周围,趁人不注意,缓缓蹲低弯腰准备去摸剑柄。隆庆唤道:“小弟,小弟?”常思豪见他竟向自己招手,愣愣不知所谓,心想:“谁他娘是你小弟?”隆庆道:“怎么,你不认识哥哥了么?在颜香馆上,你还救朕……救小兄一命来着。”说着从袖中掏出一柄小扇,晃了一晃。
常思豪直了身子:“我当然记得你。”隆庆微微一笑:“记得就好,我叫你小弟,你怎么不答应?刚才你在我无肝皇娘面前可是磕头来着,皇娘也认了你做孩儿,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的兄弟,可不许赖账。”
刘金吾道:“恭喜皇上,今日得与兄长重逢,又收一御弟。奴才刘金吾,给千岁爷请安。”说着单膝点地,向常思豪跪了下去,向他连使眼色。
常思豪心知他这是要自己给皇上磕头谢恩,然而瞧着眼前这位“大明天子”的面貌,跟这身绣着祥云飞鸟的米色冬衣实不搭调,尤其那顶黑纱冠后面还有两个小小的半圆立耳,戴在头上像个兔儿爷一般,怎么看,怎么还是颜香馆中那副滑稽模样。寻思:“总听说圣天子如何如何,谁承想却是这个鸟样!他又没三头六臂,又没比我多个鸡八——就算三头六臂,多根鸡八,老子也只看个新鲜就罢,干嘛要跪他?”脑中想着对方长两根阳具的造型,忽觉奇趣逗人,咧开嘴哈哈大笑起来。
隆庆也不怪罪,淡笑道:“兄弟英雄盖世,笑起来也这般豪爽,真教人看了也痛快!”他见长孙笑迟满身血污,便又道:“这里满室血腥,不是讲话之所,请兄长移步更衣,咱们再刻详谈。”常思豪心想:“若知我想什么,你还痛不痛快?嘿,可知你也是个肉人,不过如此。”回神再扫,地上小剑已被拾走,冯保也不知到哪去了。
妙丰将济世令还给长孙笑迟,三人与她道别下楼,前面有太监引路,刘金吾护驾,院中太监、侍卫两向分开俯首低头,在一行人昂然而过之时,眼睛也不敢抬一下,口中齐道:“恭送皇上!”郭书荣华低头之际俊目微斜,向常思豪投来一瞥,眼含笑意。常思豪一走一过,被这笑意惹得心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