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紫星微笑道:“云霄宝贝,你倒是有大局观,只不过。我此番作为,并非全为逞一时之快,虽然元始天尊被我言语所迫,暂时不便前来报复,但绝不会善罢甘休。对此我另有安排,你不必担心。”
云霄知道夫君素有奇谋,当下也不再追问,只是对他报以微笑。张紫星知她最善解人意,又笑道:“本让你们在逍遥仙府等候,却终是不听话地赶了过来。不过这样也好。明日一早,你们带着文蔷众姐妹一起,回碧游宫暂住一段时日。带我将所有事了结完毕,再来接你们团聚。”
云霄与众女面面相觑,却是没有言语。云霄开口道:“夫君,我曾说过,无论最终如何,我们姐妹始终会陪在你身边,莫非。你已不记得当初的诺言了?”
商青君目中露出朦胧之色,说道:“夫君,此番已是最后关头,虽夫君多有筹谋,但最终胜负依然未知。别的事我们姐妹都可依从夫君,唯独这件事,却是不可。不管最终成也好,败也好,请夫君让我们与你一同面对。”
琼霞也道:“其实碧游宫也未必是绝对安全之所,夫君莫非忘了西昆仑之事?若那位元始圣人当真横下心来。难保师尊不在之时。碧游宫会遭遇大凶险。”
众女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就连平日最胆小的杨玖都表达了愿与张紫星生死与共的决心。张紫星心中感动,沉吟良久。终于答应了下来,只是吩咐诸女届时必须听从他的指挥行事,以安全第一,众女见他口气松动,齐齐露出欢欣之色,自是满口答应。
不久后,张紫星在昭宣殿召见了子郊与微子衍二人。
看着阶下地两人,张紫星忽然有种错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自己在昭宣殿对面“父亲”帝乙时的场景,那一晚,正是在这同一个大殿内,他终于接受了这个昏君“纣王”的宿命,也开始了与天命抗争的漫长历程。如今,这个大殿内要决定的,正是天下将来的命运。
张紫星赐座二人,说道:“二王兄,郊儿,今日寡人召你二人前来,是为一件大事。”
微子衍与子郊连忙凝神倾听,就听张紫星说道:“寡人拟从你二人中间择一为皇位继承人,将来君临天下,恩泽万民,你二人以为如何?”
子郊慌忙道:“父皇正是鼎盛之年,为万民敬仰,如何会有这般打算?”
微子衍则沉吟道:“陛下,此时叛军势大,均集于南部,但东面尚有游魂关之险,陛下可携宗庙祭器,领闻太师等一干精锐自东突围而去,先据游魂关,并与东齐月妃娘娘尽早会合,日后也好有再起之时。下臣愿率残兵据朝歌,与叛军决一死战,尽力为陛下拖延时间。”
张紫星深深地看了微子衍一眼,叹道:“二王兄,寡人在这里要感慨一句,你真的变了许多。若是当年大王兄……知道大王兄临终前的遗言么?只有一句,不合身在帝王家。”
微子衍也感叹道:“若是我等生于贫寒之家,兄弟间相扶相携,同甘共苦,又怎会生出那般手足相残之事?”
“说到手足相残,我大商与西周乃至四方诸侯又何尝不是如此?”张紫星说道:“上古有一个典故,名吴越同舟,吴人和越人本是水火不容、互憎互恶地世代仇敌,然而当两国之人共乘一舟出海,遇飓风相袭,却能互相救援,齐心协力,如同一个人的左右手一般协调、和合。治国亦是如此。就算是世仇或叛逆之地,只须建一共同之舟,亦可相携并进,长此以往,就算是仇恨,也将淡化,最终诚心归服。天子,既然治理天下。当有包容之量。”
微子衍与子郊知道张紫星在向两人传授治世之道,连忙细心聆听,
张紫星说了一阵,问道:“我且问你二人,何以治民,方为贤君?”
微子衍沉吟不语,子郊想了想。说道:“若能施严法治国治民,使得四方百姓循规蹈矩,安居乐业,不生叛乱,甘效死命,可谓贤君。”
张紫星摇头道:“郊儿,你只说对了一句,那便是安居乐业。其实,人人皆畏死,若是真至不怕死之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感到没有活路。寡人曾对你说过,苛政猛于虎之故,正是如此。真正的贤君,是不会让百姓感到没有活路的。律法可行,但可严不可苛。若能广施利民之策,使百姓安居乐业,珍惜生命,自会常怀恋生畏死之心;对作奸犯科。及时擒拿,以严法处置,如此自可天下安平,四海皆服。”
“陛下高论,下臣敬服,”微子衍忽然起身拜倒,问道:“但请恕下臣斗胆问一句,陛下既有吴越同舟之论,为何……为何有如今天下之乱?”
“二王兄,若非如今危急之势。想必这等大胆之语你当会一直闷在心中吧。”张紫星看着伏在地下不敢动的微子衍。令其平身,答道:“王兄乃俗世之人。自是不知天数;郊儿虽随阐教仙人广成子学艺,但也只知一鳞半爪。此时正逢杀劫临世。人界战乱,亦是杀劫所系,身不由己。不瞒王兄,寡人早预知人界动乱避无可避,故而有意造就今日之势。”
微子衍动容道:“陛下为何如此?莫非有意要陷祖宗社稷于叛逆之手?”
“叛军虽势大,但在寡人眼中,只如土鸡瓦狗一般。”张紫星伸出一个手指头,“只须一战,寡人便能将其彻底击溃,难有翻身之时。天下诸侯,俱各重其利,私心甚大。尤其西岐之势,几代以来,犹胜大商,几位先帝对此俱是忌惮不已,或斩杀,或联姻,终难消解其患。如今正好借此杀劫变更天下大势,来个彻底的破而后立,重掌君权,方能真正实现那等吴越同舟。”
微子衍大吃了一惊,子郊对此则早有心理准备,微子衍见张紫星与子郊俱是镇定自若,心中更加惊佩,忙道:“既是如此,陛下为何有那让位之心?以陛下威望,此战击溃叛军,当平定四海,建千秋一统之大业,使得万民安居乐业,永不兴战乱。”
“王兄有所不知,我已具仙体,不可久摄帝位。至于王兄所言的永不兴战乱,不过是一个不现实地梦想而已,”张紫星长叹一声,摇了摇头:“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永远和平是不可能的。或许,正因为有战争的残酷,才会显得和平的可贵,才会让人们更加珍视来自不易的和平。我不奢望永远没有战争,我只希望,人类能能摆脱那种身不由己的战争,不再成为那种所谓的大道地牺牲品。”
子郊的眼中闪烁着奇异地目光,这位“父亲”,从小便是他崇拜的对象,至今依然未变,当下说道:“孩儿才智经验俱不如王叔,况身具真仙之体,不宜治理天下。孩儿愿侍于父皇、母后膝下,以尽孝道。”
张紫星还未开口,微子衍就已伏倒叩头不止,哭道:“下臣当年无知,多与陛下为难,陛下不仅不记前仇,反而如此信任,下臣感激涕零,曾立誓终此一生,不敢再有半分觊觎君位之想!皇侄年少有为,才干资质为群臣所共见,正乃皇位最佳人选。只要陛下与皇侄不弃,下臣愿效仿王叔比干,将来辅佐皇侄治理天下,竭心尽力,绝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张紫星见微子衍叩头出血,确实是真心诚意,连忙亲自走下玉阶将他扶起,此时子郊也再三表明自己不愿为帝王的决心。
“此至尊之位,天下间也不知有多少人觊觎,你二人居如此推诿!”张紫星苦笑了一声,本想再说下去,却似是忽然感觉到了什么。改口道:“今日之谈,寡人已心中有数,届时自有调度,目前还是先击溃叛军再说。你们先行退下罢!”
子郊与微子衍连忙告退,两人才离开,孔宣便出现在大殿门口,宫中的内侍和护卫一早得了张紫星的吩咐,尽数退出。故而并无人拦阻。
在孔宣地身后,跟着两名貌不惊人的道人,而此时孔宣的神色有一种罕见的谨慎,甚至是紧张,完全不似平日那般淡定,似乎这两名面黄肌瘦地道人是什么可怕的敌人一般。
张紫星见到这两名道人时,当即起身。遥遥施礼道:“二位圣人,寡人有礼。”
原来,这两名道人,竟是西方教二圣,接引与准提!
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并不理睬张紫星的行礼,对于他们而言,这大商灭亡在即,人界之主就要易人,故而视若无睹,只对孔宣问道:“孔道友。你方才不是说逍遥道友有十分重要之事特邀贫道二人前来么?为何不见逍遥道友?”
孔宣见二圣不理张紫星,冷哼一声,仿佛没听到两人的话一般,只是径直向张紫星行礼道:“皇兄,西方教二位教主已请到。”
张紫星点点头:“贤弟辛苦了。”
孔宣一句“皇兄”让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齐齐一震,这才朝那天子正视而去,此时张紫星的面具已失,而通天教主的遮蔽容貌地法术也已解除,虽然并非逍遥子的容貌。但那独特地命外之身却瞒不过两位圣人。接引与准提看清他时,目中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惊骇之色。
两人皆是圣人修为,心智坚定,喜怒难形于色,此时却难免失态,因为这“真相”委实是太惊人了!
这个惊天秘密的揭开,或许比之今日诛仙阵之败更令二圣难以置信。
逍遥子,竟然是天子!
天子竟是命外之人!
这样说来,原本地诸多事件岂非是……
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毕竟是圣人,虽然心中震惊。但面上立刻就恢复了正常。还礼道:“陛下有礼。”
张紫星对准提道人笑道:“准提圣人,今日诛仙阵上。寡人与两位兄弟多有得罪,尚请见谅。”
准提道人露出奇异之色。叹道:“势之所趋也,怎能怨陛下?不过,陛下当真瞒得贫道好苦!”
接引道人也道:“陛下有惊天之略,心智胆量皆是举世无双,就连我等圣人,也不免落入算计!实是可叹可佩!”
“圣人过奖了!寡人只不过是略知天数,为护得自身及亲友地周全,有所谋划而已,于诸位圣人身前,心中实是惶恐无比。欺瞒之处,还望不要见怪。”
“陛下何必过谦?你一个惶恐,就灭了阐教的根基,”准提道人连连叹息,昆仑地毁灭过程,是他在诛仙阵外亲眼所见,自是印象极深,“说起来,贫道二人当要感谢陛下,对西方极乐之境手下留情了!”
西方教可比不得阐教那般分散,其精英全在极乐之乡,若是天子在诛仙阵时,真要动手,只怕是个尽数覆灭的结果。天子既已灭去阐教地昆仑山,断其气运,自然也这个胆量与能力让西方教重演昆仑之事。
张紫星微笑道:“只因元始天尊几番欲取我性命,又害我妻子、义妹及挚友,种下恶因,故而借诛仙阵之机,与他一个报应而已。我与贵教大有渊源,且对西土教义也有一定研究,怎会对贵教有恶念?”
接引道人听他说起因果报应之事,想到当年策划犬戎东侵大商,如今又暗助西岐之事,还有那引被吞噬的六品莲台,险些让“逍遥子”爆体而亡之事,不由暗暗心惊。若要论因果,无论于公于私,只怕都难以善了。而这逍遥子乃天子之身,虽然表面上式微,却不知还有多少可怕的谋划,就连商周之战,只怕也有大变数。如今他已经亮明人皇身份,自是不能下手伤其性命,须得设法化解这段因果才好。
准提道人也明白了为何自己三番五次邀“逍遥子”入教。都无法成功了人家可是天子,人界至尊,坐拥四海,又怎会去当那劳什子三教主?
张紫星请二圣坐下,说道:“寡人今日邀二位圣人前来,不仅是要表露身份,而且另有要事相商,在此之前。寡人有一事相询,还请二位解答。”
接引道人谨慎地说道:“陛下请说。”
“闻听当日六位圣人在八景宫议事之时,曾言人界之战,但由人为。玄道以万仙阵、诛仙阵了结因果,定杀劫大势之论,若是任何一方有所违犯,当受其余圣人联手制裁。可有此事?”
接引道人想了想。说道:“此乃阐教圣人元始天尊当日所言,陛下转述的虽非完整的原话,但其意却是大同小异,事后八景宫圣人与女娲娘娘也有此论。”
“多谢圣人答疑,”张紫星点头道:“寡人今日灭昆仑,虽是了结因果,但那元始天尊必不肯善罢甘休。他碍于诸位圣人在前,一时无法计较,但难保不会铤而走险、另起歹心。若果真如此,二位圣人可会依照当年八景宫之约。出手制裁?”
“这……”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交换了个眼色,说道:“陛下有截教通天圣人相助,何惧元始天尊之力?”
张紫星是何等人物,立刻就听出了两圣话中隐含的意思。若仅有元始天尊一人,倒还罢了,通天教主当可抵敌,但别忘了,老子还“欠”元始天尊一次,而且女娲若是知道自己天子身份。必然怀恨,届时会不会相助还很难说,搞不好,还有反过来协助元始的可能。
世事难料,在杀劫未完之时,谁知道是否会生什么,无论将来成败与否,都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侥幸”,而是要把握在自己手中,故而。未雨绸缪是相当有必要的。
张紫星见两圣婉拒。也不在这方面多言,而是换了个话题:“二位圣人。如今叛军大举压境,我大商已岌岌可危。不知道二位可有妙法救我大商社稷?”
这个问题若是换个地方、换个身份提出,接引与准提必会认为大商已是势末,必败无疑,西周当应之前所算天数,取代大商成为天下之主,已是定局之势。而如今两圣已知道张紫星地真面目,也明白了那命外之身可能造成地大变故,隐隐想到了一个令圣人都不免震撼地假设,原本坚定不移的信念也不可避免地生了动摇。
一个连圣人都能算计和战斗,并有胆量摧毁圣人根基地人界天子,身负命外之身,又怎会被这区区人界势力所败?两人联想到一些前事,隐约猜到,就算是那“人界之战,但由人为”之论,只怕也是这天子所谋划的,那么……
西方教二圣飞快地在仙识中交换了一下意见,接引开口道:“记得陛下曾说过明人面前不说暗话,还请陛下明说吧。”
“如果寡人说,只须一战,就能轻易尽灭所有叛军,进而一举平定天下,二位圣人可否相信?”张紫星微微一笑,对接引与准提问道。
接引道人叹道:“以陛下之能,此事当非虚妄之言。”
与转瞬摧毁昆仑仙山相比,打败人界叛军,确实只能算是小儿科了。
张紫星紧接着问了一句:“届时寡人君临天下,贵教当如何自处?”
这句话尤为关键,包含了多层意思,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对视一眼,当下沉吟不语。“请恕寡人直言,贵教之所以有如此多地作为,无非是看在当年六圣算定商灭周兴之势,有心相助西周,以入中土传教,绵延西方教气运而已。如今虽然表面看来,西周已稳操胜券,实际上却是覆灭在即,六圣合算之果,亦有落空之时,正可证那大道无常无定之至理。”张紫星忽悠了几句,微微一笑:“寡人深知西方教教义,对一些道理也颇为赞赏,贵教虽曾与我大商敌对,但未来传道与气运之事,也并非没有商榷的余地……二位圣人,可否要寡人亲口承诺一
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听得怦然心动,两人在杀劫中苦心策划。不惜联合元始天尊与虎谋皮,最终地目的,为地不就是这个么?
二位圣人当即在仙识中迅交流起来,不久,准提道人开口说道:“陛下,你若承诺我教传道之事,那么截教通天圣人之处,当如何……”
“若以政而论。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西方教与截教也是如此,二位教主是明白人,也无须寡人多说。况且,寡人与通天圣人早有协定,将来的天下,海纳百川。可由众家学说争鸣,相互促进展,并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