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绝黛无双-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见着凤姐儿在内院门口上了小轿子,黛玉方才回去,唇边是一抹冷冷的笑意。二舅母,你既然算计我,就别怪我算计回去!
第三十八章
凤姐儿去了林府一趟,到底也没将黛玉带了回来。贾母心里知道这是黛玉仍未消了上次王夫人借东西的火气,虽然无奈,心里也有些不悦。王夫人做的事情虽是有些不像话,到底也是长辈,再者黛玉也未曾吃亏,反倒让宝钗等人弄了个没脸。黛玉自从走了以后再没回来过,若是自己打发人去接,只道是学着规矩没有空闲儿,今儿凤姐儿亲去了,还是没有来,这火气未免太大了些。况且,自己乃是她的外祖母,这一次次地,岂不是扫了自己的面子?
凤姐儿见贾母脸色,也不敢像往日一般凑趣说笑,只是笑着将在林家的经过说了。又有迎春等人问她黛玉近况,凤姐儿“哎呦”一声,笑道:“若要说起来,林妹妹可是不如你们松快了。她每日里学这学那的,竟真是安排得紧紧的,再没一丝儿闲着的功夫。这几日天热,她家的姑奶奶才和教养嬷嬷说了,日头出来便歇着些。”
说着,便将自己听来黛玉每日学习的时辰数了一遍。
惜春听了,拉着凤姐儿的衣裳袖子笑道:“真的么?林姐姐岂不是忙的只剩下吃饭睡觉的功夫是自己的了?”
凤姐儿笑道:“忙还罢了,我听雪雁说,她和秋雁也要跟着学的。那一日她趁着教养嬷嬷没注意,偷懒歪了一□子没站直,就被那嬷嬷罚顶着盘子站了半个时辰呢。”
探春听了,便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宝姐姐也是进京待选的,怎么就没有林姐姐那样忙忙地学习呢?我只不相信林姐姐便要忙成那个样子。”
凤姐儿摇头道:“这我就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了。想来是宝妹妹大了几岁,规矩学好了罢?”
贾母便笑道:“胡说,宝丫头自那年来了,也没见请教养嬷嬷的。你只别蒙你妹妹们。”
说着又向迎春等人笑道:“你们年纪小不知道,里边有个大缘故的。宝丫头跟咱们一样,都是包衣出身,她家又是行商的,因此进宫只得是去选宫女。若是选上了,好的便如你们大姐姐当初一般,做个女官。若是不好了,只是做宫女罢了。哪里用的上专门请教养嬷嬷来学习?玉儿便不同了。她是正经的上三旗出身,那朝廷里边有规定,八旗女子凡年满十三岁的,都要经过选秀的,便是和亲远嫁的公主的女儿也不能例外的。这选秀,才是充实后宫和指给皇亲宗室的。那规矩岂能差了?因此凡是八旗人家,女孩子大了一些,必是要请好的教养嬷嬷严格教导女孩儿的。”
一席话说完,鸳鸯忙递上一杯热茶,贾母笑着接过来喝了一口。
迎春等人对视了一眼,惜春拍手笑道:“竟还有这些缘故儿?可见林姐姐才是我们中最好的了。往日只听人说宝姐姐……”
一语未了,便被迎春拉了一把,探春往她嘴里塞了一个杏脯,笑道:“吃你的罢!有的没的说些什么?”
惜春险些被噎到,入画见了,赶紧端起茶来送到她的嘴边。惜春忙喝了一口,嘴里嚼着杏脯,一双大眼睛只管忽闪忽闪地瞪着探春。
贾母见迎春温和,探春机敏,惜春天真,几个姐妹闹成了一团,心里不悦散去,倒又盼着黛玉能来了。心里打定了主意,过些天定要接了黛玉来住几日的。
胤禛这两日有点烦躁。去年太子被废,大阿哥胤禔为求上位一力要求皇阿玛严惩太子,却反被皇阿玛公开训斥秉性急躁愚顽,难当大任;又有八阿哥一党上蹿下跳,屡次向皇阿玛进言再立太子之事,结果老八也被锁系,还丢了贝勒的爵位。唯有自己审时度势,带头向皇阿玛求情,言太子乃因镇魇,性情大变,今既已恢复,当解其监禁,以观后效。太子复立后,确实对自己极为嘉许。只是皇阿玛在太子复立后便立即分封了几个皇子,自己的“雍亲王”封号,又让太子忌惮了起来。再有老八一党,老九老十还罢了,十四是自己的同胞亲弟,却也跟着在朝堂上处处跟自己使绊子。那日进宫去给额娘德妃请安,又碰上了十四,心情便不佳。恰巧又叫人去林府送冰,回来却听说黛玉病了。有心去瞧瞧,又恐去的多了黛玉遭人诟病——上次还是打着皇阿玛的旗号去的。
那拉氏与他自幼相识,少年夫妻,相携走过多年,如何不知他的心事?原在两年前,见他一次次地打发人往扬州巡盐御史府送东西去,又有胤禄年少,偶尔会打趣一两句话,总是能猜到了些端倪的。
要说这那拉氏,原是步军统领内大臣费扬古之女。选秀后因太后见她端庄稳重,娴雅大方,便留在了身边,后被指婚给皇四子胤禛。曾为胤禛生了长子弘晖,可惜八岁上夭折了。她一向将胤禛的后院打理的规规矩矩,因此也是深得胤禛的敬重,虽不是情爱,然对于一对皇室中的夫妻来说,倒也彼此相得。
那拉氏见胤禛这几日在府里边都是一副阴沉的样子,心里不免有些好笑,何时见过自家这位爷如此喜怒形于色过?便斟酌着问道:“爷这两日可是有心事?”
那拉氏自弘晖夭折后原是又有过一次身孕,只是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没了,自那以后便伤了身子,一直病病恹恹的。胤禛见她倚在软榻之上,脸上虽用了些脂粉,到底也还是病容难掩,叹了口气:“没什么,你只好生养着罢。若是府里边的人还算安分,你也少操些心罢。”
那拉氏摇头笑道:“哪里就像爷说的那样,竟是连这点子精神儿都没有了?不过是看您这两日总是不见点笑脸儿,我虽然不懂外边的事情,到底也能听着些。”
说着,叫人拿来大红金蟒绣牡丹的靠枕放到自己身后倚了,低声笑道:“爷虽不说,我却猜到了些。可是那林府的姑娘病了?”
胤禛脸上一沉,一双深目犹若鹰隼,盯住了那拉氏。
那拉氏微微一顿,倒也不怕,脸上仍是笑意不减,叹道:“便是您不说,可我们是夫妻,有什么能瞒住我?我从没见爷对谁用心如此,自然是好奇了些。那林姑娘我虽然未曾见过,但那一年打发到荣国府里边去的老嬷嬷们回来,都是极口称赞的,说是一派大家子的风范呢。林姑娘出身既好,容貌性情又是上佳,我是巴不得爷能够存些心思,府里边也能多个姐妹。”
胤禛心内不悦,斥道:“胡说什么?叫人听了,林姑娘还要不要脸面名声?”
那拉氏伸手扶了扶自己头上梳的整整齐齐的发髻,苦笑道:“我和您说些心里话罢了。这段日子我这身子是越来越沉了,喝下多少药汤子,都好似没什么用处。或许是……唯一放心不下的,也只有您了。”
胤禛听了这话,心下再如何刚硬,也是软了三分的。那拉氏见他欲说话,忙抢着说道:“爷先别说,我好容易精神好些,一并把心里话说给爷听听罢。
“自我十五岁进了您的府中,虽然不敢说有功,却是也有苦劳的。我素来知道爷心怀大志,还道您并不被儿女私情所牵绊。只是我却忘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自打您从扬州回来后,往那边送茯苓霜,送字帖,咱们府里边别人不知,我管着整个内院又如何不知?要说心里不嫉妒,那是谎话了。只是我也知道,自己的这副身子久治不好,恐怕也拖不了多久了。若是能够看着爷得了个可心的人,她又能照顾好您,我便只剩下欣慰了。
“如今那林姑娘眼看着到了选秀的年纪,爷纵然心里有了打算,也要早些求了皇阿玛才是。林姑娘身后乃是影响整个儿国库收入的两淮盐政御史,说不定早就有人盯上了。前些时候我和十三弟妹去宫里请安,还听额娘打听过林姑娘。”
胤禛听到这里,长眉一轩,眯眼看着那拉氏。
那拉氏心里叹气,看来这位爷还真是动了心了,亏得自己以为他是没有心的。
见胤禛皱眉等着自己的下文,幽幽一叹,继续说道:“听闻林姑娘前两日身上有些不好,爷想来也是担心的。若是实在不放心,我打发人去瞧瞧,可好?”
胤禛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不必了。”说完,也不理会那拉氏纳罕的神色,只冷着一张脸说道:“此事你不必管,我自有主张。好生养着罢。”说完,举步边走。
那拉氏身边的老嬷嬷见胤禛走了,方才过来给那拉氏端茶。那拉氏就着老嬷嬷的手,喝了两口,只觉得心里一阵绞痛,缓缓地躺下了。
老嬷嬷叹气道:“福晋何苦说这些?便是贤惠,也尽够了。”
那拉氏闭目不语,半晌方睁开眼睛,苦笑道:“嬷嬷以为我愿意说这些?我嫁给爷快二十年了,怎么会不了解他的心思?这一回,只怕是真的上了心了。我又能怎么样呢?这些年他对我也算是敬重,府中的事情都由我来说了算,外面儿更是给了我十足的脸面,该知足了。
“我这些日子以来,总觉得心里憋闷发慌,恐怕是真的不好了。说句私心的话,我也是想着林姑娘家世出众,将来会是爷的一把好助力。若是爷能一直这样安安稳稳地,日后自是不会亏待了我乌拉那拉一家。”
一时突然觉得什么东西卡到了似的,竟是伏在榻上剧烈的咳嗽起来了。老嬷嬷忙上前轻轻地拍着,口里啐道:“呸呸呸,福晋净说些什么忌讳的话?还不快些住口呢。”
那拉氏咳了一阵子,只咳得面色潮红,发髻微乱,方才喘着气躺下,喝了两口热茶,才缓了过来。
外边的几个大丫头听见声音赶忙过来了,争着要上前来伺候,那拉氏摆摆手,叫老嬷嬷:“程嬷嬷,你带了两个人去趟林府,瞧瞧她可是大好了?再将咱们的好果子好冰给她送去一些。”
程嬷嬷本不愿意去,无奈看到了福晋疲惫地倚在了软榻上,只得答应了出去。
第三十九章
黛玉午睡起来,看外边日头正盛,一丝儿风都没有,便是那院子里的树叶竹叶,都好似生了病一般,蔫蔫地挂在枝头。
秋雁听到声响,进来见黛玉已经起来了,正在窗户边上拿着一只小小的美人团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见她进来,黛玉笑道:“你去哪里了?”
秋雁在桌子上到了一杯温茶,端给黛玉,笑道:“这些天热的很,姑娘夏天的衣裳换得快,我正和雪雁在外边给姑娘缝衣裳呢。”
黛玉看了看外边,天上蓝得耀眼,又回过头来对秋雁说道:“天这么热,略动一动便是一身的大汗,粘糊糊的腻歪人。你们别着急做这些了,我的衣裳倒还多,又不急着穿,何必非要现在做?”
秋雁正拿了湿帕子过来,交给黛玉,笑道:“哪里就热成这样了?咱们这屋子里边又有冰,比别处都凉快的。横竖睡不着,缝上一两针,也打发时间了。”
黛玉由着她服侍着擦了脸,一笑也不再劝,只嘱咐她不要太过赶了。
正说着呢,雪雁也打了珠帘进来,后边还跟着林姑奶奶身边的胡嬷嬷。见了黛玉,胡嬷嬷笑眯了眼睛,上前请安。黛玉忙让座,又叫雪雁去倒茶。胡嬷嬷笑道:“姑娘快别忙了,前边儿有人来了,要见姑娘呢。”
黛玉奇道:“这会子谁会来?可是荣府的人?”
胡嬷嬷摇头,伸手比了一下,笑道:“是雍王爷府里的。”
黛玉心里一突,随即笑道:“既是王府来人,待我换了衣裳过去。”
程嬷嬷正在林姑奶奶那里,坐着话家常,黛玉款款而入,身后跟着雪雁秋雁和两个教养嬷嬷。林姑奶奶笑道:“玉儿,这位是雍王福晋身边的程嬷嬷。”
程嬷嬷见了黛玉,站起身来,笑道:“林姑娘可还记得奴婢?”
黛玉见她面熟,微一回想,便想起那年来荣府给自己送东西的嬷嬷里便有这位程嬷嬷。黛玉缓步上前,微笑问好。程嬷嬷拉着黛玉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折杀奴婢了!原是我们福晋听说姑娘在这里,有心接了姑娘去府里边玩儿,又恐姑娘不便。今儿特打发奴婢来瞧瞧姑娘,福晋说了,姑娘在京里若是闷了,不妨到我们那里去散淡散淡。”
黛玉让程嬷嬷坐了,自己方走到林姑奶奶身边坐下,笑道:“多谢福晋好意了。那年我和舍弟入京,福晋便叫嬷嬷来送了好些玩意儿。黛玉心里极是感激的,如今还要福晋记挂,倒叫我不好意思了。原是该我到府上去请安才是。”
程嬷嬷见她落落大方,说话又有分寸,不亢不卑,不是一味地含羞带怯的闺阁作风,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了几分,笑道:“姑娘客气了。那年在扬州,我们王爷受了伤,还多亏了林大人,又在林大人府上养了伤,福晋还说,要好生谢谢姑娘呢。若不是天气太热,福晋说不定就亲身走来了。福晋说了,若是哪日姑娘得了空,福晋若是来接姑娘过去玩,姑娘可不能推脱呢。”
林姑奶奶在一旁笑道:“玉儿得福晋青眼,是她的福气了。如今正学着规矩,她父亲又不在这里,我也不敢放松了她。倒是日后有了空闲儿,再叫她去请安罢。”
程嬷嬷一笑,又跟黛玉说了会子话,便要告退回去了。林姑奶奶命人好生送了出去,看着她出了院子,才叹了口气,端起茶来喝了一口。黛玉进京有段日子了,雍亲王打着皇上的旗号过来了一次,又往这里送了几次东西,只怕人人都知道这位王爷的意思了。自己虽然不出大门,可好歹也在宫里边多年,也多少知道些外边的事情。黛玉父亲身居要职,听说那是整个大清朝的钱篓子。他的嫡长女入京备选,盯着的人定然不少。幸亏林如海远在扬州,这里只有自己和黛玉两个女眷,一般的人不好上门来拜访。否则,这府里的门恐怕都要矮了些。
侧头看看黛玉,见她此时慵慵懒懒地靠在椅子上边,细长的手指正要去拿那碟子里的果子吃。林姑奶奶不觉好笑,这丫头竟是好了肚子忘了疼,这才几天哪,就敢吃那冰过的果子?
林姑奶奶从宫里出来的,只从衣襟儿下抻出了帕子,照着黛玉的手便是一下儿,黛玉吐了吐舌头,把手缩了回去。
林姑奶奶哭笑不得,这个孩子跟自己相处越久,那小姑娘家的调皮性子便露出来几分。当下假意沉着脸,说道:“不是说过了?你这身子秉性柔弱,不宜吃些大凉的东西,怎么就这样忍不住?”
黛玉便起身坐到了林姑奶奶身边,靠在她身上,笑道:“好姑奶奶,我已是好几日没吃过了。刚才是忍不住了,再说天这么热,吃一点子不要紧的。”
林姑奶奶伸手戳了黛玉的额头一下,恨声道:“你这丫头便只会歪缠我。别的都罢了,这个断不能依你,否则以后落下了病根子可不是闹着玩的。”说着就叫小丫头们“把果子都撤了,你们几个散了吃罢。给姑娘上些热茶来。”
黛玉眼巴巴地看着小丫头们欢天喜地地端了果子走了,又有一个端着热茶来放在自己的面前,福身笑道:“姑娘的热茶。”
黛玉倚在林姑奶奶身上笑着,半晌不说话。
林姑奶奶挥手让人都下去,身边只留着自己贴心的胡嬷嬷,抚着黛玉的头发,笑道:“丫头,今日之事何意?”
黛玉坐直了身子,半垂着眼帘不语。
林姑奶奶也不再问,黛玉年纪尚小,再者参加选秀结果如何,谁也不知。如今也不好说的太过明显,只叹了口气,说道:“雍王福晋送来了好些果子和冰,这还罢了。只是,我原打算过了年,再带着你和京里的女眷们周旋。今日福晋这么一来,咱们若是不去回访,倒是显得失礼了。也罢了,过几日天凉快些,咱们再去给福晋请安罢了。”
天上不知从哪里涌来了大片的乌云,不一会儿便将天上遮得一丝儿缝隙都没有了。一阵风挟着雷声吹过,霎时间豆大的雨点儿落了下来。黛玉站在窗前,见那雨越下越大,恰似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打得树叶竹叶花儿朵儿东摇西摆。不时地又有些雨点子溅进了屋子里边,打在黛玉脸上,竟是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