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绝黛无双-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迎春惜春见她哭了,也都低下了头。一时间几个姐妹却都相对无言了。
“宝姑娘来了!”
探春忙擦擦眼睛,几人坐好,宝钗已经打了帘子进来。一进门便笑道:“听说林妹妹家的姑父来了?这可要给妹妹道喜呢。”
黛玉忙起身相迎,笑道:“宝姐姐,今儿怎么有功夫过来呢?”
宝钗奇道:“都说你最是个聪明的,怎么倒不知道我的来意了?谁不知道明儿你就回去了,我自然是来与你送行呢。”又笑向迎春等人说道,“你们倒好,先自己过来了,也不去告诉我一声儿。倘或我不来,妹妹可怪不怪我呢!”
黛玉笑道:“不敢当了,多谢宝姐姐今日过来送我。”
正说着,就见门帘子又被掀了起来,宝玉忙忙地走了进来。
“林妹妹,怎么家里边那些婆子们都说你要回家呢?”宝玉冲到黛玉面前。
黛玉忙后退了两步,离的他稍远了些,才笑道:“是啊,我爹爹今日已经进京了,明儿我就和瑾儿回林家老宅了。”
宝玉登时红了眼睛,只叫道:“为什么要回去?就是林姑父也是可以住在我们家里的!妹妹,你别回去!我只不让你走!”
黛玉心里恼火宝玉胡言乱语,登时放下脸来:“宝玉,你说的什么呢?我和瑾儿不过是因为老太太想念,来到这里住着,对老太太尽些孝心罢了。怎么我父亲也要住了你们家里?难不成你心里觉得我林家连处宅院都没有?”
宝钗忙劝道:“林妹妹快别生气,宝玉向来这样想到什么说什么。宝兄弟,还不快向林妹妹赔不是?”
宝玉从不曾见黛玉如此疾言厉色地说话,不由得吓了一跳,讷讷地说道:“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是想着,妹妹和瑾儿弟弟回去了,又没有姐妹们玩笑,太孤单了些。好妹妹,你别生气,只和弟弟住在这里,别回去了罢?”
黛玉见宝玉急的一头大汗,脸上红彤彤的,眼睛也是红红的,心里叹了口气——这宝玉,怎么说呢?要说他是个实心的孩子,一点子错儿也没有。这么大了,还不如探春。每日里只恨不得所有的姐妹都伴在他的身边才好,一点子人情世故都不懂。
不过,黛玉又觉得宝玉在这样的一个家族中长大,能长成这样单纯,实在是不容易。
想到这里,黛玉气稍平了些,向宝玉道:“宝玉,你也不小了,怎么能遇事儿只顾着自己的心意?且不说我和爹爹一别大半年,好不容易聚在了京里,我岂能不承欢膝下?更别说如今父亲身边,只我和瑾儿两个,我们若是只管了自己住在这里,和姐妹兄弟们开心,父亲却孑然一身孤孤零零,岂不是大大的不孝?”
宝玉听了,觉得大有道理。可是就这样让林妹妹走了,又觉得不甘心,只得道:“好妹妹,那你每日若是闲了只管做了车来家里,我们仍是一起玩笑,一起吃饭,便是瑾儿弟弟,也一起来。可好不好?”
黛玉扶额,转身不再理宝玉,宝玉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看迎春姐妹,又看看宝钗,只觉得心里气苦,不由得生气道:“原是我自作多情了!”
说着,也不等黛玉等人答言,一股风似的掀了帘子跑了。黛玉等人不觉好笑。
一时瑾儿又和贾环贾兰过来了,三个孩子也是眼睛红红的,舍不得分开。
瑾儿拉着黛玉的手,说道:“姐姐,我将我那里的字帖和纸张笔墨都送给环哥哥和兰儿了。”
黛玉惊喜地看着他,笑道:“瑾儿竟也长大了,懂得这些了?”
瑾儿摇头摆脑,很是得意。
黛玉又笑道:“你做的很好,不过,姐姐这里还有些东西,你也一并送给他们可好?”
说着,黛玉让人拿了给环儿兰儿的东西过来——原是瑞凝等人为瑾儿缝制的几套衣服,再就是一些黛玉这里的笔墨纸砚,都是些上好的东西。
贾兰也还罢了,倒是贾环,自从黛玉瑾儿来了以后,这大半年竟是活在天堂里了。再没有丫头冷眼相待,吃穿用度就算比不上宝玉,也不差了多少。他原就比瑾儿大一些,又是在这样的家族中长大,自然不似瑾儿一般单纯。现下见瑾儿要走,不免有些难过。只是倔强地仰着头,不肯说一点儿舍不得的话。
又有贾母遣人来叫,黛玉等人忙过来和贾母一起吃饭。只是宝玉始终臭着一张脸,不肯搭理黛玉和瑾儿。
一个晚上,就在忙忙乱乱中过去了。

第二日饭后不久,果然林府遣人来接黛玉姐弟。黛玉带着瑾儿给众人行礼告别后,坐车欢欢喜喜地回了自己家。
林家在京城的老宅虽不如荣府那般,但也是很大的了。其间布局装饰一如江南的府邸,满园青松翠竹,掩着数条青石小路。此时天气尚冷,万物萧条,这院子里倒是一派青绿。黛玉见了先有几分喜欢。又见整个儿林宅乃是别院样式,各院之间有曲栏游廊相连。虽然多年未有主人在此居住,但院子保持的非常好。又因为林如海提前打发人来收拾了,此时入住倒也是色色方便。
林如海今日并未出去,他已经向皇帝递了折子,正在等候陛见。他于官场多年,自然知道外官在皇帝召见之前是不宜与京中的官员们见面,更何况自己扬州盐政的位子太过敏感,如今京里几位皇子与太子明争暗斗,说是多事之秋也不为过。因此也不出去,只当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至于说贾府,不过是去拜见自己的岳母,接回自己的儿女,自然不妨。
林如海亲自带着黛玉和瑾儿见过了自己的堂姑。这位林家的老姑娘虽说终身未嫁,但性子甚好。当初也是从选秀入宫的,因为活泼爽利,很得太后的喜欢,便留在身边做了女官。在宫里,她既得太后宠信,又很会做人,并不是那轻狂嚣张之辈。便是一干的皇子皇女们见了,也称一声“林嬷嬷”。
后来放出宫来,年纪也大了,太后有意为她指婚。只是她却无意嫁人,只求了太后让她在京中置办一处小院子。因曾在太后身边当差,也有那公侯之家想着自己家的女孩儿大了,想请这位姑奶奶帮着教养一番,只是这位姑奶奶轻易不肯答应。
林如海进京前,原也想着在京中难免有些交际,自己内宅没有女主人,黛玉又太小,实是需要一位内宅长者出来主持中馈才好。想来想去,便想到了这位堂姑。
林如海既有了主意,便雷厉风行,他先是写信给这位堂姑,说了自己即将进京陛见,内宅无人主持中馈,又道黛玉年纪渐长,需要有德长者引领进入女眷的交际圈子。最后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请求,希望能够得到这位堂姑的帮助。
这位堂姑倒也爽快,很快就回信同意了。于是林如海昨日到京,去荣府前便先去接了这位堂姑来林府。
黛玉见这位姑奶奶不过五十多岁的样子,穿着湖色对襟长袄,外边罩着银鼠里子暗紫色缎面的立领皮褂子,底下系着浅灰色蜀锦绣百福纹的绵裙。坐在那里正拨着手炉里的灰,见她和瑾儿进来,一双眼睛闪过一丝惊讶,然后便笑眯眯地,看着甚是可亲。
黛玉先时还怕这位姑奶奶从宫里出来的,只怕是“容嬷嬷”一样的人,此时见她笑得见牙不见眼,倒松了口气,忙带着瑾儿过去磕头,口内说着:“黛玉带幼弟瑾儿给姑奶奶请安了。”
老姑奶奶忙一把扶了起来,一手拉着黛玉,一手拉着瑾儿,啧啧称赞:“都是好孩子,叫我夸哪个好!”
又向如海笑道:“你这两个孩子我甚是喜欢,如今只交给我就是了。”
林如海笑着躬身道:“如此,有劳姑母费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承认,我啰嗦,我拖沓,所以,为了明天顺利让四四出场,今日二更了!



第 16 章

皇帝召见林如海后,林如海与自己京中老友小聚了一番。只是尚不知皇帝对自己究竟是怎样的安排,是继续外任,还是升级,或是平调?
说实话,此时的林如海若要自己选择,只要不再担任盐政一职,便是降级,他倒也无所谓了。如今他不比年少时的满腔报国之志,他更想的是自己平安地看着两个孩子长大。
林如海知道自己扬州巡盐御史的位子太过敏感。现在虽有太子,然自从几位年长的阿哥先后受封,尤其是大阿哥胤禔因军功被封为直郡王后,朝中局势也更见微妙了。太子身后有索额图一派,大阿哥身后有明珠一派,另外几位阿哥态度却是暧昧不明。朝中有那糊涂的大臣已经开始站队,只是这队,岂是那么好站的?
林如海清楚的很,现在皇上正当年,一向身子健壮,怎么会容许自己的臣子开始肖想自己驾崩之后的权利归属?
从这一点上说,林如海还是愿意外放的。毕竟,外放了可以远离权利争斗的漩涡,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不参与什么太子党大阿哥党之类的,想来是可以安安稳稳的。只是,如果皇上仍让自己回到扬州担任巡盐御史就另说了。
盐历来是每朝每代由朝廷垄断,自前朝方授予盐商经营权。盐税一直是国库收入的主要来源。扬州乃本朝四大盐政之一,城内多有盐商。扬州盐商豪奢天下闻名。这一块肥肉早就被不止一人盯上了,如果自己仍在这个位子上,只怕是没有几日平静的日子了。
如果只是自己孤身一人,自然是不怕,只是如今自己尚有幼女稚子,却是不容有失的。

黛玉和瑾儿回来后,林如海只略略地问了问她们在荣府的生活。黛玉笑着回说一切尚好,外祖母甚是疼爱二人 ,又有几个姐妹兄弟每日相伴。
林如海知道女儿这一年多来长大了不少,心思也重,凡事自然是报喜不报忧。至于荣府的风气,林如海也非常清楚。私底下又细问过了王嬷嬷,王嬷嬷自然是将往日里在荣府的一事一情全盘回禀。
“姑娘不让对老爷说,也是恐老爷生气的缘故。奴婢这些日子看着,贾府的老太太对姑娘和哥儿倒是极疼爱,大太太也还好,再有那些姑娘们也和咱们姑娘真心交好。只有二太太一个,常说些冷嘲热讽的话。不过好在姑娘机敏,也没让人白白欺负了去。”
林如海负手站在书房的窗前,日头已经偏西,黛玉和林姑奶奶应礼部侍郎夫人的邀请,去府里听戏了。想来也快回来了。
想着王嬷嬷的话,林如海心中冷笑。贾家,荣府!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什么礼仪之家,上边主子刻薄,下边奴才势力。自己还好好地活着呢,就敢歪掰玉儿瑾儿是去打秋风的!
又想到贾家荣宁二府明明是降级承爵,现在的贾赦贾珍所承袭的都是世袭将军的爵位罢了,却还仗着自己先祖的那点子功劳大喇喇地挂着国公府的匾额。这也还罢了,反正两个府中只有个贾政在朝为官,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并无实权。皇帝想来也不介意用几个虚名儿养着这样一帮子废物。
只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虽已远离朝堂日久,但究竟是百年大族,就此退出权利中心那是绝对不可能甘心的。所以,贾家送了元春进宫,外边薛家靠上了九皇子,史家王家也不消停。上蹿下跳,真如一群小丑。
林如海官场浸染多年,之所以得皇帝信任,原因只有一个——忠,而且是仅忠于皇帝。对于贾家,林如海有心提点,只是,他们既然亲情淡薄,自己又何须费劲?
不过林贾两家乃是姻亲,这一层关系怎么也脱不掉,唯一的法子,就是自此慢慢疏远了才好。想到自己去世的夫人,林如海又叹了口气。这贾敏虽然是太后赐婚,自己却从未嫌弃过她包衣的身份,夫妻二人成婚后也是琴瑟和鸣。贾敏在京中素有才女之名,人自然是极为聪慧,早就将贾家的情形看的一清二楚。所以随自己外放这些年,对娘家虽然一年四节均有重礼,却从未回去省亲,想来也是远着娘家的意思。

黛玉和瑾儿也由林姑奶奶带着,,去了林如海的好友那里拜见了女眷。
林姑奶奶虽不是诰命夫人,但毕竟曾是太后面前的红人,在京城官员的女眷之中还是颇有一番面子的。众家女眷久在京中,自然也都是八面玲珑之人,因此黛玉的京中拜会之行还是很让她开心的。
荣府倒是打发了人来接黛玉和瑾儿过去玩,只是黛玉正忙着和林姑奶奶各处拜访,自然没有时间,也就算了。

这一日皇帝再一次在乾清宫召见此次入京述职的外官,林如海自然也在其中。
不出意料,扬州任巡盐御史一职仍是林如海担任。这原本也在意料之中,林如海心下叹息之余只得接受这一事实。只是后来,皇上又单独召见了他,至于谈了什么,只有林如海自己知道。
黛玉听到这个消息,倒是也没感到意外。原本红楼的故事中,林如海从出场就是一直在扬州任巡盐御史的。只是,想到了原著中林如海是死在了任上,黛玉不由得有些担心。转念一想,既然弟弟还好好的,和原来的故事情节已经有所不同了,那么说不定爹爹也应该没事了罢?
不管怎么想,林如海不日就要启程回扬州了,黛玉姐弟自然也跟着一起走。
这一日,林如海带了黛玉和瑾儿来至荣府辞行。
荣府少不得整治酒宴替他父女三人送行,贾赦兄弟贾珍贾琏等俱都过来了,便是迎春等人也来拜过了姑父,拉着黛玉的手不舍。
贾母便命人将酒席摆在了花厅,仍是用了一架黄花梨木架子镶苏绣的屏风隔了男女。
席间,贾母不由得又搂着黛玉和瑾儿大哭了一场,又骂林如海:“做什么这么急着走?我原舍不得她们姐弟,又没有强着你留下的道理,这可不是摘了我的心一般么?”
林如海慌忙起身,朝着贾母那边弯腰长揖,恭敬道:“老太太疼爱玉儿姐弟,玉儿她们也是舍不得老太太的。只是圣命难为。此次入京述职之人,除了留京任职的外,其余俱要尽快动身。小婿跟皇上求了恩典,这才宽限了数日,实是无法再耽搁下去了。还望岳母大人体谅!”
贾母还待要说些什么,只是被林如海一番话,竟堵得说不出了。不由得有些恼怒,只一下下摩挲着瑾儿不语。
黛玉见了,微微一笑,抱着贾母的手臂道:“老太太,常听人说扬州大明寺的香火极是灵验,玉儿回去,定要亲自到大明寺中去拜一拜,求这佛祖保佑老太太福泰康健。”
贾母听了心内一阵欣慰,忙拉着黛玉的手道:“好孩子!难为你想着我这老婆子。什么福泰康健,都不如让我常看了你们这些孩子高兴啊。只是你身子单柔,瑾儿又小,须得时时给外祖母送个信儿,让我知道你们怎么样呢。”
黛玉忙应了,又偷眼朝瑾儿看了看,瑾儿这边便也拉着贾母的手撒娇:“瑾儿会写字了,瑾儿会给外祖母写信的。”
贾母不免又一阵难过,凤姐儿等人劝慰了好半天才罢了。
宝玉跟着贾母坐在女眷这边。原本黛玉回了林宅就让他时时地难过了,有心去林宅看黛玉,无奈王夫人看得紧,轻易就不许他出府。只得耐着性子等林妹妹过来。
听得林家姑父又被外放了扬州巡盐御史,宝玉心里还一阵高兴,想着只待姑父起身上任去,林妹妹和瑾儿也就该搬回荣府住了。谁料到,林妹妹竟然是要和林姑父一起回扬州的!
宝玉觉得非常伤心,扬州虽然繁华,可还能好过京里么?在这里住着有老太太疼爱,有二姐姐她们陪着,便是自己,也可以给妹妹做些水粉,调些胭脂。这是何等的热闹?回了扬州,就只有妹妹和瑾儿两个,又是何等的孤单?
在宝玉想来,林妹妹大概也是不想回去的。左思右想 ,宝玉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便决定只要林妹妹不想回去,就一定要求着老祖宗让妹妹留下。
可是,自从林妹妹来了以后,嘴里虽然说着舍不得回去的话,脸上却没有什么难过的表情。想那云妹妹,哪次回史家不是眼泪汪汪的?
宝玉虽然单纯,倒还不傻。酒席上看林黛玉和瑾儿两个一左一右,一唱一和地哄着老太太,老太太终于说不出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