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位面时空指南-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第43章入宫行
此时丁阳已经随着章义搬回家,来到了位于州西瓦子的章府。
要去皇城,就只能选择穿过梁门先抵达御街,然后从宣德门进入皇城。
宣德门正前方长达7—8里的御街,宽200余步,大约1000多尺,相当于后世307米,可谓古今中外都十分罕见的街道了。
街中心的御道供皇帝专享,通常情况下禁止其它行人和车马通行。
而御道的左右两侧,则各有一条砖石排砌的御沟。里面植种着荷叶莲花,而御沟岸边则交错栽种着桃、梨、杏和李等果树。
御沟之外还安装着一排红漆栏杆,分划出左右两条人行车马道,叫御廊。
因为御街太过宽阔,于是300多米就被分割成了水陆5行。
其中3行是陆路通道,都是堂而皇之的宽阔大道,彰显着泱泱华夏的威严。
而御廊的边上则布满了临街店铺,还夹杂着许多民居和相关官署。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枢密院、秘书省等中央最高等级的衙门,还有太常寺、都进奏院、都亭驿等几个与皇室活动联系相对紧密的次级部门。
民居、商铺和官府相互交杂在一起,已经足够丁阳吃惊的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除此以外还有诸多杂错的摊棚,各色商贩们异常活跃。这些流动商业大军不断向御廊深处侵入,对往来车马行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丁阳见到之后真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感觉。
虽说宋代是皇权时代,可是大体上民风还是极为自由的。
这种情况若是放在二十一世纪,政府肯定会让城管部门先全力保证交通顺畅再说。
当然丁阳不知道的是,这种自由侵占御街的行为,后来的确造成了很严重的交通问题。以至于北宋末年,官府不得不严令禁止商人们在御廊中摆摊交易。并且又布设了一道黑漆栏杆,才算是勉强保证了车马畅通。
当下是六月天,正是花白相间,一片锦绣的好日子。
一路行来,满眼都是娇卉绿叶,更有各色花香沁人心脾。
对此,丁阳可谓感慨万千。
假如宋代没有先天战略不足的缺陷,真正自由发展下去,谁能想象未来的炎黄子孙又会是怎样一番大好作为。
文化的巅峰,标志着文明的进化。
仅仅是后来被蒙元兵火狠狠摧残过后的中原和江南,都被来自欧洲的马可&波罗看在眼中连连惊呼是天堂了!
若能保住这片热土不受游牧民族的侵袭,保住炎黄文化自然发展的进程不被打断,东方文明会不会始终站在引领世界潮流的巅峰位置呢?
突然间丁阳对这个念头特别的有兴趣知道!
不过也只是片刻的犹豫而已,毕竟他手上的回天寂灭丹还只剩下了1颗而已。肯定是无法支持他去干涉本位面宋代历史的发展了,想解决宋代的先天战略缺陷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
要不,真去见见元清道长的主人,试试看能不能完成他所交代的任务。
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更多的回天寂灭丹,来满足心中这份异常好奇的渴望。
但是仔细想了想之后,最终丁阳还是自我否定了这个选择。
毕竟他已经淘换到了价值不菲的名人字画,带回去二十一世纪肯定能够卖出巨款。然后不但能孝敬父母,还可以牵手马雨佳,从此过上随心所欲又没羞没臊的生活。
这种未来只是想一想,都觉得让他心花怒放。
至于改变异世空的宋代文明发展,还是交给更加胸怀大志的穿越同仁吧!
他只是个普通人,缺乏雄图大略和以争霸天下为乐趣的情怀。
尽管还稍稍有点不甘心,但也已经无关痛痒。
丁阳决定在待会儿见到宋神宗赵顼的时候,尽量多给谈一谈未来变法改革的方向和帝国发展所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至少要提前给他预言,绝对不能让宋徽宗上台。
赵顼死后,是由第六个儿子赵煦登基,是为哲宗皇帝。之所以是他上台继位,只因为赵顼前五个儿子都夭折了。
神宗皇帝赵顼死得很早,只活了37年。
可哲宗皇帝比他爹还要不如,仅仅23岁就驾崩了。
偏又没孩子,不得已只能从他的兄弟中选择继位对象。
而他的七弟八弟十弟都是夭折,只剩下了九弟、十一弟、十二弟、十三弟和十四弟。按理说该轮到哲宗九弟——神宗第九子赵佖继位,但他却是个独眼龙。
或许当海盗比较符合形象,但代表皇室君临天下就有些拿不出手去了。
最终,向皇后选择了神宗第十一子端王赵佶登基,当时的丞相章惇坚决反对宋徽宗上台。认定他干别的可能都还不错,但是当皇帝却绝对是不行的。
然而向皇后——那时已经成为向太后却坚持选他,最终历史证明章惇是对的。
宋徽宗除了艺术水平很高外,政治水平简直惨不忍睹。
况且他喜欢骄奢淫逸的**生活,花费巨资扩大皇城范围面积,专门又营造了延福宫和艮岳——非但把山圈进了皇城内,还搜罗了全天下的奇石花木构建出举世第一园林。
丁阳记得《水浒传》里所谓的花石纲,就是为他的享受所特设的任务。
不知道是不是前几代皇帝的子嗣都很艰难的缘故,或者是宋徽宗崇信道教修炼,根据《靖康稗史笺证》卷5《呻吟语》记载,徽宗皇帝每5—7天必定要宠幸一个处女。等到他让位给儿子钦宗皇帝的时候,光放出宫的宫女就有六千多人。
他这么糟蹋老爹神宗皇帝和哥哥哲宗皇帝辛苦变法改革几十年所积累下来的那点家底,终于把国库差不多败干净了。
非但惹出民怨沸腾,方腊和宋江纷纷起兵造反,还做出关键性错误战略决策而导致了金兵灭亡北宋的靖康之耻——从里到外改变了华夏文明的进程发展。
此时丁阳想起看过的历史,就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留下一份告诫预言,明明白白的告诉神宗皇帝和向皇后牢牢记住:赵顼的第十一子若登基为帝,大宋必有亡国之祸!
今次进宫哪怕别的什么好处都没能得到也不要紧,只要留下了这份“仙人指路”,就算是没白穿越一回宋代。也算他赚钱之外,留给本位面炎黄子孙的补偿吧!
因为是悄悄传旨进宫,所以丁阳从宣德门外很是低调的进去了。
虽说神宗皇帝的皇后妃嫔,甚至于几位太后都对七星真人异常感兴趣,百般撺掇着赵顼想方设法把丁阳邀请进到宫里面来开光赐福。
可是这种事儿若是传到大臣们的耳朵里面去,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的代表人物,王安石和司马光都必定会反对神宗皇帝的圣旨。
所以为了保密,神宗皇帝甚至都不敢下旨去政事堂让宰相副署,而是直接下中旨以私人身份邀请七星真人入宫会晤。通常这种圣旨若附有行政指令,官员们完全可以拒绝不认。
丁阳虽然搞不清楚两种圣旨的差别,可是却对这份圣旨特别的感兴趣。
在他接连要求下,终于得到了这份圣旨的所有权。
他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也要附带着把这份圣旨带回二十一世纪去。想必这东西流入古董收藏市场,必然会引起相当狂热的追捧。比哪些名人字画,有过之而无不及。
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丁阳第一次走进了大宋的皇城宫室之中。
只是跨越了宫门,就让他感觉到了兴奋。
宋《刑统》卷七明文规定——擅入宫门者,处两年徒刑;擅入殿门者,处两年半徒刑;持兵器擅入罪加两等!而擅入御膳房者,流放3000里;擅入上阁者,绞;持兵器擅入皇帝住所者,斩!
就这一道门,不知道间隔了多少喜怒悲欢。
进入皇城内后丁阳就完全陷入了游客的心理状态,一路上都在询问带路太监。
“这是什么地方呀?有什么用处?那处宫殿又是什么地方?平常用来做什么的?”
面对神仙般的十万个为什么,太监很是小心而又详尽的帮他释疑。
那边的垂拱殿,是每隔5天举行百官大起居的地方,所有的文武朝臣都要来这里朝见天子;而正旦和圣节此等大礼,都是在大庆殿;圣寿赐宴和恭贺祥瑞在紫宸殿;宴请外国使臣则在长寿殿;科考最后一关笔试,是在崇政殿;赐宴进士们要去集英殿;郊祀称贺,又要去端诚殿……
虽然各种礼仪和规矩听得丁阳不明觉厉,可是却并没有妨碍到他兴致勃勃。
于是等见到神宗皇帝赵顼的时候,七星真人的面上挂着十分满足的微笑。
非但随行太监们心中松了口气,就连神宗皇帝看见他也是如释重负。
今次皇帝接见,纯属私人会面的性质,于是选择了斋翠宫。这里距离外朝文德殿很远,基本属于后宫。
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神宗皇帝赵顼也是迫不得已。
从向皇后得到那块腰上黄开始,仁宗皇帝遗孀曹太后和英宗皇帝遗孀高太后就都开始了私下里念叨。
尽管这两位太后在历史评价中都获得了肯定,但她们毕竟也是女人,同样向往这种神神秘秘的好东西。尤其两位太后一位54岁,一位38岁,都没了丈夫比较孤单。
即便是二十一世纪,很多上当受骗的群体都是留守家中的中老年妇女。
她们对于神神秘秘的东西,几乎是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
。。。
。。。
第44章临别赠礼
“官家便在前堂会见七星真人,我等避在珠帘之后,也算是有机缘瞧瞧陆上神仙究竟是怎么个风采!”
说话的曹太后是仁宗皇帝的皇后,武惠王曹彬的孙女,算得上将门之后。
曹彬当年率兵扫平后蜀,攻灭南唐,征伐北汉和辽国屡立战功。唯独雍熙3年,北宋兵分三路征伐契丹,曹彬东路军轻兵冒进而败北,导致全线溃退。
虽然是有点晚节不保,可死后仍被追封为武惠王。
曹太后熟读经史,善飞帛书,史书评价她谦瑾节俭,曾经带领宫嫔们在禁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身体力行的实施着仁宗皇帝休养生息的国策而被交相称赞。
不过此时的她毕竟已经老了,尽管性情依旧严肃缜密,可是对于仙灵之道也是禁不住十二分的好奇之心。
虽然名义上这次接见七星道长的建议是外甥女——英宗皇帝的皇后高滔滔所提出,可实际上她更加对此感兴趣,高太后只是很巧妙的体贴了姨母的心意罢了。
宋代对于后妃干政的规矩比较严格,历来不许她们交通外廷大臣,也不许收受大臣的礼物,更严禁枕边风的吹拂。配合其他的防范措施,总体上保证了北宋和南宋的后宫里比较清静无为,对外朝政治影响力不算大。
哪怕有过几次垂帘听政,可最后发展的权力交接都很平稳就过渡成功。
并没有出现唐代的则天女皇和清代的慈禧太后这种例子,历史评价也都不错。
然而无论是曹太后还是高太后,平日里都对向皇后并不算很满意。几乎是统一认为这个女人的政治才华几乎为零,事实上她们的看法还真没错。
可偏偏就这么个被她们全都不太看得上的皇后,居然有仙缘——甭管那块腰上黄是怎么最后落到她手里的,到底那可真是个宝贝!
以曹太后和高太后的层次,自然是见过那块腰上黄的。
她们也亲眼目睹了那块腰上黄在黑暗当中所散发出来的神奇光芒——那柔和明亮的绚丽光泽,简直可以融化任何女人的心灵。
偏偏她们很想要,却根本就说不出口去。
向皇后虽然政治智慧有限,但是并不代表她就是个傻瓜。
此时的后宫当中,谁都知道曹太后才是真正的number…one——1号。可这块腰上黄所代表的意义太过于奇特玄妙,向皇后也肯定不愿意交出去。
而她企图明面上对抗曹太后显然是不智之举,只能另辟奇径。
最终向皇后的选择是当晚就将这块腰上黄从月牙儿手中买了下来,然后将之送给了大女儿长公主——今年才刚刚2岁而已。
这年月孩童夭折比率很高,即便是皇室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历代皇帝尤其严重,英宗皇帝之所以继位,就是因为仁宗皇帝三个儿子和八个女儿夭折,最终没有儿子继位只能过继濮王赵允让的儿子赵曙。
有趣的是当初曹太后之所以成为仁宗皇帝的皇后,就是因为前皇后郭氏被以无子的借口废为尼姑。结果曹太后上位后,照样还是无子。
所以向皇后把腰上黄赐给长公主,这是谁都挑不出来半点毛病的。
即便是有人多嘴,想必曹太后和高太后也不可能和曾孙女或孙女去争抢。关怀下一代怎么都是没错儿,哪怕用孝道的名义指出来都没用。
无论曹太后还是高太后,都对自身的名誉十分看重。
不可能背上恶名,向长公主索要那块腰上黄。
可没见过那块腰上黄也就罢了,偏偏是见过之后再想忘记掉就完全不可能了。
不管是醒来还是睡着,无论是赏花还是赏月,那块腰上黄都像一个魔咒般在两人的眼前晃来晃去。越是得不到,越是想得到。
于是被外臣们公认识大体、懂进退的曹太后和高太后,终于向神宗皇帝提出了要求——请七星真人进宫一见。
当然她们的理由也是很高大上的。
不是前面提过历代皇帝都子嗣艰难吗?既然长公主有了这块腰上黄保佑,那么何不请七星真人进宫来,再为皇室开光祈福几个小玩意儿,就用作未来诞下龙子后保佑长命百岁。
其实这对神宗皇帝赵顼而言,同样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此时的赵顼虽然已经二十一岁了,可是还很年轻。祖上几位皇帝又都崇信道教,与他而言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再加上他子嗣确实也艰难,古代成婚早,他这个年纪,正常情况下早都应该儿女一箩筐了,偏他到现在也才只有一个女儿。
外间不是都传说七星真人妙手回春,精擅医术的么?
那么帮着赵顼看看脉象,调理一下身体也算好的。
即便赵顼身体没有什么隐疾存在,若能搞到颗灵丹妙药,吃下去能多为皇室开枝散叶也绝对是好事情。
丁阳并不知道这次进宫,他被人报以了巨大的期望值。
甚至所涉及的范围包含了神秘学、医学和宗教学,直到见面后才被这一连串隐晦提出来的请求感到震惊。
“额,陛下的意思贫道已然尽知矣。不过贫道此次立山并未多备丹药,怕是陛下要失望。”
“可是外间都传言,真人有药到病除之功。据说那章氏四郎之母见到真人之前,已然身患绝症,外间名医俱称命不久矣。可真人却拿出灵丹妙药,起手间已然硬生生从阎王爷手底下抢回来了一条性命。难道,这些都有虚假不成?”
“呵呵……”我就知道你会拿柳氏的例子说事儿,可我总不能告诉你柳氏的肺痨在后世只不过是结核病罢了,已经从不治之症变成了可以治疗的病痛。
而你现在想要的药方,明显是要固精养肾功效的。
说不定,还需要蓝色小药丸帮你助兴。
可这玩意儿虽然不算什么难得之物,但毕竟需要我返回二十一世纪才能买到呀!
只剩下了一颗回天寂灭丹的丁阳说什么也坚决不会把这次机会浪费在无谓的时空穿梭当中,早就打定了主意下次再来大宋只是好好体验一把本时代的风情。
到时候不去联系任何熟人,就单独好好逛逛东京城,顺便亲自经历一遍宋代所有的日常生活——包括旅游、美食、休闲、娱乐、文化等等好多个方面。那才算是没浪费穿越的机会,当然顺便带上手机详细记录一下各种镜头也是必须的。
回头就算不放出去给别人看见,也算是自己留下来的珍贵回忆。
然而此时听到神宗皇帝赵顼的请求,也明显感觉到了珠帘后面有许多双虎视眈眈的眼睛在盯着他——猜都猜到了是皇帝后宫的妃嫔们。
这么多人期待的压力,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