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同人)[南宋]锦绣山河-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瑗先是带着赵桓的圣旨回到房中,又取出一道赵佶的空白圣旨,用瘦金体誊抄了一遍,然后一并送给王贵妃和赵楷。王贵妃是个顶尖儿的宫妃,赵楷又是个顶尖儿的王侯,他二人自然晓得,该如何将这两道圣旨利用到极致。

    至于圣旨中“大逆不道”之言?

    没瞧见官家与太上皇都盖了印鉴么!这种为自家攒名声的事情,傻子才不去做呢。

    而且这回被俘,也着实给诸妃贵女们提了个醒。想想看,裹着一双纤足,确实可以满足士子们变。态的恶趣味,但到了金国上京,那是想跑都跑不了,只能活活地给旁人当女奴。真真是……不忍再去回想。

    柔福帝姬此例一开,从此放足之风大盛。到后来,只有勾。栏瓦肆中的姐儿为讨客人欢心,才会略略缠上一小会。至于想让正经人家的女儿去缠……做梦。

 第82章 有钱,任性

    赵瑗已经在燕京城里足足呆了五天。

    原本按照她的想法,应该是“路过”燕京城;同赵桓打一声招呼;表示自己还活着,也避免别人认为帝姬失仪,然后去朔州的。但自从她见到赵桓的那一刻起;这位皇兄就没打算放她离开。先是让她劝说赵构主动退位,再是让她安抚赵佶;最后让她替代自己去安抚西军……

    赵瑗强忍住掀桌的欲。望,趁着某天赵桓心情好;端了一碗银耳莲子羹去看他;顺便委婉地表达了一下自己对未婚夫的思念。赵桓一手端着莲子羹;一手指着自己眼下的淤青,愤然言道:“若是连嬛嬛也不帮朕,那朕可真就成孤家寡人了。”

    赵瑗噎了一下。

    赵桓指着桌上一摞厚厚的奏折;继续说道:“如今大宋百废待兴;正是要紧的时候。嬛嬛聪慧机敏又通晓诗书礼仪;理当替朕分忧才是。”

    “臣妹担不起……”

    “三弟嚷嚷着要回汴梁卖字画,赚钱养活王妃世子;赵……九弟天天闲着练书法,就等着看朕的笑话;父皇在行宫‘一病不起’,早已经不理国事了;太子年幼,无可监国……”赵桓一脸怨愤地盯着赵瑗,“嬛嬛你说,朕一个人又怎能料理得完?”

    “臣妹……”

    “嬛嬛若是得闲,便在帘子后头听听相公们议事罢。”

    赵瑗惊得无以复加:“皇兄!?……”

    “咳。”赵桓看上去颇有些尴尬,“朕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女子垂帘听政,自魏晋以来,都是一件千夫所指的事情。若是战国先秦时倒还罢了,当时民风彪悍,连秦宣太后都是个狠人,但……

    这种事情,一旦处理不好,自己便要担上千古昏君的骂名。

    赵桓恍然惊觉自己说错话了,低下头,舀了一勺莲子羹慢慢吃着,不再说话,只是盯着面前一摞奏折看,似乎要将那些折子盯穿两个大洞来。直到一碗莲子羹去了大半,他才听见赵瑗幽幽地说道:“臣妹记得,大宋素来是相公们主议国政的。”

    赵桓轻咳一声:“朕知道。”

    “若是臣妹垂帘听政,莫说是臣妹自己,连带着皇兄,也会受到牵连。”

    “朕知道。”赵桓搁了碗,忽然有些烦躁,“如今能用的臣子,太老太老了。嬛嬛你晓得么,一个进士从中举开始,放任地方、安抚百姓,又要经历诸多升迁贬谪等事宜……到了官居高位时,已近耄耋之年。”

    赵瑗静静地听着,不发话,也不议论。

    “朕本想着开恩科、重用太学生,可你仔细想一想,这些熟读孔孟之道的士子们,需要打磨多少年,才能为朕安邦定国?朕晓得自己有多少斤两,在上京,在金国,朕什么也做不了,身边的近臣们,也什么都做不了……”赵桓说着,眼中忽然多了几分悲哀,“你晓得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么?”

    “臣妹……”

    “不,你不晓得。”赵桓自顾自地说下去,“多少不可能的事情,都在你手中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有时朕甚至想着,若是嬛嬛要谋朝。篡位,指不定也能哄朕将皇位拱手相让。这些日子,多少人对朕说过,柔福帝姬便是天降神女,生来便是庇佑大宋国祚的……”

    赵桓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出神地望着宫门口,还有窗外瓦蓝瓦蓝的天。曾经在上京,他也是这般望着窗外的天,听近侍们述说着一个又一个噩耗。他一直在想着,是不是自己错了,又或者,所有人都错了。

    有时他会想,像嬛嬛这样,足以令天下男子无地自容的人,怎能是个女子?

    汴梁破了、国亡了、宋军惨败了……也用她那双女子的手,一点点地扳回败局,力挽狂澜,风云翻覆,直到金国覆灭,大宋边关固若金汤。

    眼前这些折子,一半说柔福帝姬是妖孽,另一半则说,柔福帝姬牵系着大宋的国祚。

    那些耄耋之年的相公们都说,让柔福帝姬再试一次罢。若是她真的这么厉害,一定可以化解大宋如今的危局。

    他定了定神,从堆垒的奏折中抽出一本,递给赵瑗:“诺。”

    “皇兄?……”

    “瞧瞧。”赵桓神色平静地说道。

    赵瑗见他不像是在开玩笑,只得暂时将去朔州的心情按捺下来,一页页翻阅着奏折。

    那是一份相公们的联名上书,两个字:缺钱。

    大宋刚刚从亡国的悲剧中缓过气来,百废待兴。先前金国一把火烧了汴梁,又用铁骑碾碎了整个黄河北岸。如今真是要钱没有、要粮没有、要人也没有。官员们的俸禄们发不下来,流民无处安置,连赵楷这个顶尖儿的王侯,都开始去变卖字画糊口了。但今年的税收,只勉强收上了一两成,还闹得民怨沸腾,几乎就要效法金国造。反。

    赵瑗一字字地看下去,眉尖微微蹙起。难怪赵桓会这么烦恼了,眼下的情形,简直跟金国覆灭之前,是一模一样的。若是处理不好,虚弱且疲。软的大宋,便会从内部分崩离析。

    她瞧完了,合上折子,静静地想了片刻,才问赵桓:“皇兄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假话,朕都要听。”赵桓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赵瑗:“……”

    这位皇兄任性起来,与他父皇真是一模一样的。

    赵瑗点点头,说道:“好罢,那臣妹先说假话。缺银子,的确是一件顶顶要命的事情。”

    赵桓一惊,失手打翻了瓷碗。残余的莲子羹泼洒在身上,他也无暇去理,而是双手撑着案几,紧紧盯着赵瑗的眼睛,一字一字地说道:“朕要听真话。”

    原本从大宋国破的那一天开始,赵桓便已经不相信天命了。但这一次,他却依旧忍不住想要感谢老天好生之德。

    “皇兄莫忙。”赵瑗摇了摇头,白玉般的手指头轻轻抚摸着奏折,长长的睫毛垂下,嘴角却弯起了一个好看的弧度,“臣妹之所以先说‘假话’,是因为事情的关键,不是缺钱。”

    赵桓立时便说了一声“等等”,对身旁的内侍递了个眼色。

    内侍会意,退了下去,没过多久便又转回,对赵桓点了点头。赵桓这才说道:“不知嬛嬛对此事有何看法?”

    赵瑗微微一笑,眸中光华流转。

    “方才我已经说过,事情的关键,不在缺钱。假设燕京统共有一百石粮,一百两银子,一千个人,那么就是一两银子一石粮食,同时也是十个人一石粮食,皇兄觉得对么?”

    赵桓点点头,没有插话。

    赵瑗又笑:“若是燕京城又多出了一百两银子,那统共便是一百石粮,两百两银子,一千个人;二两银子一石粮食,同时也是十个人一石粮食,皇兄觉得对么?”

    赵桓又点点头。这是最最简单的算术题,谁都会做。

    赵瑗渐渐敛了笑容:“可皇兄想想,无论有没有这一百两银子,燕京城永远都是十个人共用一石粮。或许不止是粮食,还有木炭、布帛、茶叶、时蔬、果脯……”

    货币流通量不等于国民总财富,她得慢慢揉碎了这个道理同他讲。

    虽然黄金白银都是硬通货,但现在最关键的,是如何让所有人衣食无忧,而不是守着一堆白银饿肚子。仓廪丰实才是国泰民安的根本,至于银子?……

    帝姬殿下现在很有钱,非常有钱,银子多到能用来砸人,想要多少她就有多少。

    赵桓正津津有味地听着,殿中不知哪里传来“咣当”一声,打断了赵瑗的经济学原理授课大计。

    赵瑗颇有些恼怒地转过头去,却瞧见了一群白发苍苍且颇有些面熟的老人。她隐约记得打头那位是专管钱粮的,后头那位是中书令,再后头那位是御史台的头儿……

    方才赵桓口中那些垂垂暮年的相公们,几乎全都来了。

    先前失手打翻茶碗的,便是诸位相公中掌管钱粮的那一位。他冒着御前失仪的大风险,老泪纵横地给赵瑗深深一揖,哽咽着说“帝姬一语惊醒梦中人”,真教人担心他随时都会昏倒;再有后头恍然大悟的那位中书令,再有后头……

    原来赵桓方才打断她,是为了将这些宿老们叫过来,听她授课呢。

    赵桓强抑下激动的心绪,从左到右环顾四周,对这些官卿们说道:“朕早已说过,柔福帝姬是个顶厉害的人,如今众位卿家可还有疑惑么?”

    底下的人相互望望,最终推出了一位年纪最长的,对赵瑗拱了拱手,而后问她:“帝姬既然有此高见,可有解决之法么?”

    “解决之法……”

    赵瑗静静地看了他片刻,忽然笑了,转头对赵桓说道:“皇兄瞧着,臣妹替您出钱买下大宋国祚如何?”

    好大的口气!

    真真是猖狂得很!

    方才她才说过,问题的根本不在于银钱,如今却要买下大宋国祚,那不是明摆着愚弄官家么!

    这回非但是耄耋之年的官儿们,连赵桓也有些愠怒,轻声斥责道:“嬛嬛莫要胡言。”

    “臣妹并未胡言。”她摇摇头,又说道,“方才那些话,皇兄懂,诸位相公也懂,可诸位能保证,大宋的每一个人,无论识字与否,都听得懂么?若我是大宋军士,我只会关心自己的军饷到了不曾,自己的妻儿老小挨饿了不曾,才没心思去理会这些治国大计。”

    这番话一出,饕餮之年的相公们又开始抖胡须。

    最终,还是那位老泪纵横的相公发话了:“帝姬深谋远虑,我等叹服。”

    赵瑗微微抿起唇角,似乎是在笑,又似乎是有些感慨。

    她想要的,远不止女子放足这么简单。她想要天下人都不再歧视女子,她想要恢复盛唐时的彪悍之风,想要……从她自己开始,为所有人洗去这些陈腐的观念。

    她一个人厉害算什么,天底下厉害的女子多了去了,却永远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

    “恰好臣妹这儿还有些积蓄。”赵瑗又说道,“不知原先大宋一年税收几何?臣妹可捐出双倍,以做国用。”

    赵桓惊得几乎要打翻满桌奏折。

    双倍国税!

    他妹妹一不养幕僚二没有田庄,连燕云也是不久前才封的邑,哪来的银钱?听说先前收复儒州之时,便是柔福帝姬豪气干云地买下了整州的土地……

    方才她说要买下大宋国祚,原来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第83章 坐等掐架〔一〕

    “官家!”下首官员中,有些老辣的已经开始愤愤不平;“柔福帝姬一无田产二无商铺,何来这许多银两?臣疑心此间有贪污之事,还望官家详查!”

    他看上去一脸的正气凛然,外加上迎风抖动的白须;真真是此心苍天可鉴。

    赵瑗只是笑笑。

    一个素来安分守己的帝姬,能存下千儿八百两月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哪里还敢说出这种“双倍国税”的话来?要知道,大宋的税收,可都是以千万白银计的。

    她冲那人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大人所言不差,是该好好查查。甚至连同本帝姬的未婚夫婿;也该好好查查。而且为了避免本帝姬转移视线;应该多派遣几个人盯着我们。不过;本帝姬现如今连府邸也没有,大人打算如何清查?”

    那人噎了一下。

    赵桓缓缓站起身来,负着手;沉声说道:“此事容后再议。嬛嬛;你方才说的话,可是当真?”

    赵瑗浅浅笑开:“确凿无疑。”

    还记得两年之前,燕京城那一批贸然出现的金山银山么?

    还记得一年之前,买下整个儒州的豪情万丈么?

    这世上只有帝姬不想买的,没有她买不下来的!

    空虚的国库一夜之间被塞得满满当当,无论是纯净的金块、银块还是铜块,都足够令人为之疯狂。据清点的小吏说,这些银两,已足够大宋三年官俸之用,实打实地解了眼下的燃眉之急。相公们兴奋之余,又纠结了一群人,想去找帝姬讨教一二,却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

    空荡荡的宫殿里,帝姬只留下了一句话:勿忘国本。

    何为国本?

    还记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么,人类的需求呈金字塔形,首先是衣食住行及**的需求,然后是安全需求,最后才是自我实现与尊重的需求。那么头一条自然是衣食无忧,次一条是盛世安稳,最后一条是……天下英雄出我辈。

    在离去之前,赵瑗和赵桓认认真真地谈了三天,将自己那点儿底子全掏光了,只希望赵桓能听进一两分。她对赵桓说要不惜任何代价改进农具及播种之法,褒扬对农事有裨益的贤才,不要在黄河两岸垦荒,尽可能多地在黄河两岸种树……也不知道,赵桓到底听进去了多少。

    但无论如何,她现在的身份仍旧是个帝姬,有些事情她不能做,有些事情只有赵桓才可以做,有些事情只有她提点赵桓、赵桓提点旁人才能做……赵瑗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只怕一不小心,便前功尽弃了。

    这世上,最可怕的永远不是敌人的刀枪,而是自家人的刀笔吏。

    最终赵瑗对赵桓说道:“臣妹有些想法过于超前,或许皇兄不大相信。若是皇兄恩准,臣妹愿先在燕云做个试验。若是效果绝佳,再向全国推广,皇兄以为如何?”

    赵桓点头应允。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

    赵瑗揣着几道“密旨”去西边,赵桓一面收拾人马回汴梁,一边预备开恩科、揽流民、收户籍……有原先的大宋官儿在,事情处置得妥妥当当。虽然这些耄耋之年的相公们陈腐了些,但如果要做一些按部就班的事情,还是非得他们不可。

    燕京没有重修,俸禄和军饷也已经发放完毕,燕云守将依旧是岳飞。但官家和相公们,连带公侯贵戚们一走,燕京城登时就荒凉了起来。据说负责调查帝姬贪腐之事的官儿们在燕京打了很久的喷嚏,到头来就算是挖地三尺,也挖不出帝姬和西军的半点错处,只得灰溜溜地回汴梁。又据说官家已经开了春闱,还打算再开一次秋闱,发誓要将天底下的读书人一网打尽……

    当然这些事情,很多是赵瑗不知道的,很多是她知道了却又不甚在意的。她一个人一匹马慢悠悠地一路往西走,路过太行山时,和南下汴梁的李纲李大人撞了个正着,又被李大人好一通臭骂——当初她明目张胆地绕开枢密院,让朔州蓄马练兵,把李纲吓得几乎要去见太。祖,虽然后来本着对帝姬的信任,李纲还是盖了印鉴签了文书,但依旧觉得此事不妥。

    赵瑗顶着一顿臭骂,微笑着询问李纲:“依李相公之见,若是在整个燕云十六州戍边屯田、效法先秦古制,可妥当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