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争传说-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悉,对京城对大明朝也有了解,又认识了那里的一些人物,我想来想去,只有你们去最好,最能发挥作用!
可王振已经──我急忙开口,但话未说完,也先就打断了我。
王振虽死,你们总还可以找到他的其他旧部联系起来,比如说他的儿子王山,据我所知,你们的身份到最后也未暴露。
这个……他们会不会已对我们起疑?帖哈也在担心。
你们可以说你们巧妙绕过了土木堡,遇到散兵时把所带的车马和东西都扔掉了。要说,你们回来不久,前次潜入京城时又冒了很大的风险,吃了不少苦,我不应该再让你们去。可因为要攻京城,我太需要了解现在京城中的各种情况,从他们的城防部署到指挥官员的名字到粮秣储备等等。
既然太师让去,我们就遵命吧。帖哈表了态。
我恐怕不行,我母亲年大体弱,现在又为我哥哥的去世整日伤心,我弟弟也已从军,我走了,她怎么办?请太师另选一个人吧。
第十三章 之 3
照顾你母亲的事倒不用你操心,我会按排人去照顾好的。来人呐!
一对老年夫妇在一个军士的带领下应声走进了帐里。你们夫妇今后要办的事情,就是替这位姑娘照顾好她的母亲!也先看定那对老年夫妇交代。
那对老夫妇急忙跪下答道:明白。
待一会儿你回去时就可以把他们带回你家去做个安排。也先这时转向我说。至于你弟弟嘛──
他拍了一下手,一个身穿侍卫服装的男子应声从侧帐走出,我定睛细看,不由惊叫道:弟弟?!
姐姐!弟弟笑着走到我的身边。我现在太师的身边当侍卫。
你还担心你弟弟么?他在我的身边还能不安全?
姐姐不用担心我。
也先笑得很好看:照说你们刚从虎穴里出来,我应该让你们在家好好歇息的,可另选人进去又很难令我放心。尤其是你高娃,让别的女子代替你去真的很难胜任,因为懂汉话汉俗的女子很少,训练一个出来并不那么容易。何况你已有了经验,在京城也有了可利用的熟人关系,别人真的很难替代。
我刚想再寻找理由推辞,不料帖哈已开口道:太师放心,就还是我和高娃去吧。
那好,那你们就回去快做准备,争取尽早出发!也先说罢,已起身要送客了。
我所以没有再开口推辞而默允了帖哈的表态,除了也先刚才的那些安排让我有些放心之外,还因为我心底里一直存有一个隐秘的愿望,那就是重回北京再找到卢石。如今,我心底牵挂的只有母亲、弟弟和卢石三个人了,母亲和弟弟眼下都好,只有卢石还下落不明,这太让人心焦,也只有再回到北京城,才有可能找到卢石。
卢石,我前一次去京城是为父亲和阿台报仇,这次去京城,就全是为你了!……
帖哈决定第三天走。我点头答应。
也先准了弟弟的假,让他和我一起带着那对老年夫妇回了家。我用也先奖励的那些银子,给母亲和阿台的老母买了各样过日子必需的东西,从布匹到盐巴,从毡子到棉花,从帆布到铁火搓架,从羊绳到木柴和牛粪。
我让阿台的老母住到我家的毡帐里,和母亲做伴。让那对老年夫妇住到阿台家的毡帐里,我告诉了他们每天该做些什么,怎样照应两位老人。做完这些安排之后,我给母亲说,我再出去一次,回来后就再也不离开你了。
因为我和弟弟同时回家而欣喜无比的母亲听罢一怔,问:你又要去哪儿?
一个不很远的地方。我答。是也先太师让去的。
一点也不知道我要去干啥的母亲叹口气说,那就去吧,既然人家太师看得起你,就去帮帮人家的忙吧,我在家会照顾自己的。我把也先奖励的那些银子交给母亲,母亲说,我先给你藏起来,待你回来成家时,就用它们来买嫁妆吧。
我和弟弟与母亲告别是在一个午后,我换上了我回来时穿的那身汉人衣服,弟弟换上他的军服,母亲亲自替我俩抻着衣襟,叮嘱我们出门要小心。我们姐弟俩和母亲相拥而别,临走时我告诉母亲: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的。
按和帖哈的约定,我是黄昏时分来到他家的。他家的帐篷离也先的大帐有十几里地远。我这是第一次来到他家,到底是当官的,仅从帐篷上看,他家的日子就过得不错,篷布和支架都是簇新的,帐内摆着不少好东西,仅羊就有三圈上千只,马有六匹。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穿着军衣,看来也是从了军的。我去时他的儿子正在整理马鞍,帖哈指着他的儿子向我介绍:他是达布,我们家未来的主人,你可以叫他哥哥,他已接到集合的命令,看来大军马上就要有攻城演练行动了。我向达布点头致意,布达笑着说:你们今天走,我们明天也集中。帖哈的女儿比我小几岁,她看见我来,急忙端上奶茶让我喝,我喝奶茶的当儿,她笑着把额头伸到我的面前说:姐姐,你看我的这个额饰好不好看?我喜欢这姑娘的开朗脾性,就看了一眼她的金质额饰同她开玩笑说:真漂亮!小心被小伙子们看见连额饰和你一齐抢走。抢走了才好呐!她脆声笑道,紧跟着又说:听我父亲说你要和他去大明朝的京城,你能不能给我父亲讲讲让我和你们一起外出去看看景致?我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她的母亲──一个大脸盘的女人,就带了亲昵的笑容过来把她拉开了:小孩子家,能去哪里看景致?你们都走了,这么多羊让谁来放?咱草原上的景致还不好看?帖哈看来很爱他的女儿,临上马时拍拍她的脸颊说:孩子,总有一天,我们一家都会迁住到大明朝的京城里去,到那时,会带你把京城看个够!
人家大明朝让我们迁去吗?他的女儿忽闪着眼睛问。
不是他们让不让的事情,而是我们必须去,告诉你我的孩子,要不了多久,我,就是那座京城里的大官了!
真的?
我也有些吃惊地看住帖哈:说得这样肯定?
那还有假?帖哈胸有成竹地边上马边大笑起来……
当我和帖哈在暮色里向南纵马飞奔时,我问他:你为何说要不了多久,你就是京城里的大官了?那样肯定?
因为大明朝的军队在土木堡大败以后,已经无力再抵抗我瓦刺大军的进攻了,接下来的北京之战,必以大明朝的失败而告终,我瓦刺大军只要开始攻城,这城就必会落入我手。也先太师已经说过,破城之后,他立马登基称帝,重开新朝,重起新帝号,而且答应对我和你这些立过功的,论功封官。上次他奖励我俩时不是已经说过,封我为正二品官,封你为正五品官?昨日他招见我时又特别说明,若此次我俩能再在京城为攻城立功,他还要再为我们加封!
再加封你不就是一品官了?
但愿吧。他边说边猛抽坐骑一鞭。
我没再说话,在那一刹我心里霍然明白:当初,我冒着风险去北京城是为了给父亲和阿台报仇,而帖哈冒着风险则是为了日后封官。
我俩的目的并不相同……
天亮时分,我们远远看到几座瓦刺人的毡帐,帖哈说:走,咱们去那几家毡帐里要点吃的喝的,让马歇歇吃点草料,咱俩也该眯眼小睡上一阵再走。跑了一夜,我早已乏了,急忙点头表示同意,拨马向那几顶毡帐走去。
离那些毡帐还有几百丈时,不防突然从草丛里站起几个用布带子捂嘴的瓦刺军士拦住了我们的去路,说:请即止步!
帖哈以为他们是要盘查我俩的身份,忙从怀里掏出也先交给他的畅行信物。不想那几个军士摇头说道:我们倒不是怀疑你们的身份,是因为前边几顶毡帐里的人患了能相互传染的温疫病,全已死光,再往前走就难保不被染上。
哦?帖哈和我闻言大吃一惊。帖哈急问:他们得的什么疫病?
说不清楚,如今知道的只是他们中有一个人曾去土木堡战场上拣拾过东西,大概是从那些死尸上染上了什么怪病。
噢,这里病死有多少人?我惊问。我过去听母亲说过,战场上的死尸不埋到地下有时是会让其他人得瘟病的,土木堡战场我可是亲眼看过,那么多的死人都没有埋下去,天呐,那时怎么没想到这一层?!
这儿住的五家人全死了,大人和孩子加一起一共是二十七口人。那些军士中的一个说道。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而是这里有人生了疫病之后,还有咱瓦刺人的一个商队在这儿停住了一晚,如今,商队里的人都已四散在了草原深处,就怕那些人把疫病带往更广的草原上传播。
是啊,那可怎么办?我突然想起了母亲和阿台的老母还有那对老年夫妇,万一这疫病传到了那儿可怎么得了?
也先太师为这事也很焦急,一方面传令让我们封住这块地方;另一方面正派人四下里查找那些散去的商队里的人,找到一个抓起一个。
要是在找到之前他们就发病了,而且已把病传给了别人怎么办?帖哈的话里也充满了担心。
但愿不会吧。据说太师已下过令,只要找到一个人,就把他所在牧点的所有住户全封在毡帐里不许外出。
那这里的死尸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帖哈再问。
那答话的军士怔了一下:还能怎么处理?大伙谁也不敢近前,只能任其烂掉风干,日后再把那些毡帐全部烧毁吧。眼下我们根据风向,不断变换看守的位置,总在上风头看着就行了。
帖哈和我都一阵默然,是的,眼下让这些军士去接近那些死尸的确有危险。
你们赶紧离开这儿吧。那答话的军士催道。而且我劝你们也用一块黑布把嘴捂住,这样也许更保险一点。
帖哈没再说话,而是撩起衣襟,哧一声撕下一块布来,勒到了嘴上。我见状,也忙从衣兜里找出一块平日用作擦汗的布巾,将嘴罩上了。
我们远远地绕开那些毡帐,继续向长城的方向走去……
第十四章 之 1
两天后的半夜时分,我和帖哈就又站在了北京城西的山坡上了。望着远处蹲在朦胧月色下的京城那暗黑的身影,我的心里不由一紧:如今的京城里会是什么样子?王振的府中都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次进去还能不能顺利出来?卢石,你现在哪里?我这次来可就是为了找你,但愿你能让我顺利找到。
为了防止别人从我们的坐骑身上发现什么,我们把两匹马都放走了。我和帖哈在天亮前做了必要的改装,天亮后进到一家菜园里买了两背篓青菜,尔后装成一对进城卖菜的父女,混进了上午进城的人流之中。
我们是从阜城门进的城。我和帖哈当初在城里时都来过这儿,对这里的地形还算熟悉。离阜城门还有很远,我们就看到了用于作战的壕沟和全副武装的军士,路上不时奔跑过成队的骑兵,到处都是战争的气氛。看来,明军已做了迎战的准备。
城门外的墙上用墨笔写了箩筐大的一行字:谨防瓦刺间细!我和帖哈对视了一眼。我心里一沉:总不会是他们发现了什么?!或者是已逮到过别的奸细?从城上的碟口处可以看见,持刀枪的兵士们在那里走来走去,一副高度警惕的样子。
城门口的检查异常严格,凡在城内居住的人才允许进去,每个进去的人都要出示一张出城时开的出城证。我见状不免有些紧张:糟糕,我们哪有出城证?我看了一眼帖哈,帖哈也在发愣,他见我在看他,示意我先把装青菜的背篓放下歇息,然后他去和两个刚从城里挑垃圾出来的男人搭话,一阵功夫后,帖哈过来,悄悄递给了我一张出城证。我惊奇地压低了声音问:那俩人给的?
用银子买的,他们反正是挑垃圾的,不会不让他们进的。帖哈笑笑。我暗暗佩服帖哈的精明,忙背上背篓和他一起向城门走。
守卫城门的军士仔细地看着我们的出城证,之后开始盘问我们住在城内的哪条街哪个胡同哪栋房子。所幸我和帖哈都记得当初进王振家之前卖咸菜时住的那套房子,能够对答如流。那些军士其实也并不能记清所有的街道和胡同,只看你答得是不是顺溜。
我们算是顺利进了城。
城内倒仍是一派和平气氛,商铺都照旧开着,小贩们的货摊仍摆得一街两行,叫卖声不绝于耳,街市上依旧人群熙攘,和我们当初走时没有两样。
我们先去王振的家里看看。帖哈低声对我说。我点头表示同意,应该先到那儿,在那儿也许会找到我们需要的人,比如王山,最好是卢石,只要见了卢石,一切事情就都好办了。
我们是午后时分走近那座熟悉的宅邸的。当然不能贸然进去,我俩先围着那座宅邸走了一圈。发现正门和侧门的门卫都已经换了,面孔十分陌生。我们也不敢直接上前打听。只有蹲在王宅大门对面的街上佯作卖菜,仔细地观察着进出的人。我心想,只要王山和卢石还住在这儿,他们就有进出的时候,我就能看见他们。我在心里已编好了逃难的经过,并和帖哈说过一遍,好在见了王山后用上。
可一直等到黄昏,那大门里也没走出一个熟人。帖哈和我焦急的互相看了一眼,今天就这样过去了?我见紧挨我们菜摊的是一个卖干果和零碎杂货的小摊,在确信那摊主老汉没见过自己之后,我同他聊了起来,企望从他嘴里打听点东西──
大伯,这对面大宅里的房子盖得可真是气派,是大户人家的吧?!
算你猜得对,那是过去宫里头的大红人王振王公公的私宅。
哦,那王公公现在──
听说出事了。
出啥事了?
不知道,只知道他的家被抄了。
家被抄了?我大吃一惊,我看见帖哈也满眼惊色,这倒是出乎我们的意外。王振在土木堡也算战死的吧,怎么家被抄了?
抄了,说是抄出了许多东西,光金银就装有好多个箱子哩,玉盘就有上百个,六七尺高的珊瑚树有二十多株。
我想起了王振当初给我钥匙的那个秘密仓库,那把钥匙还在我的裤带上绑着。这么说,抄家是真的了?可作为皇帝的内大臣,出征死后怎又会遭了抄家之灾?
他家的人如今──?
听说是满门抄斩了。
满门抄斩?我猛地打了个寒颤,我猛然想起了王山的那个儿子宝儿,那么小的生命,就也斩了?这么说,土木堡大战之后,京城里也发生了一场巨变?!
平日在他家帮忙的那些人也杀了么?
帮忙?你是说那些丫环、仆人?不知道杀了没有。你这姑娘问得倒是挺细哩。
这孩子,多管闲事。帖哈这时朝我瞪了一眼。走吧,天要黑了。帖哈示意我起身赶紧走,可我边走边忍不住回望着那个熟悉的门口,卢石,你现在何处?你不是王家人,总不会出什么事吧?天呐,满门抄斩,竟有这样的事?!
从现在起,我们再不要来这附近,我们既要隐瞒自己瓦刺人的身份,也要隐瞒和王振一家的关系。这两条有一条暴露,我们都会没命。我们当初在王振家时,和不少人打过交道,要特别小心这些人认出我们。帖哈满怀不安地给我说。看来,我们得另寻打探消息的路子。
当晚,我们把没有卖出的青菜扔到了垃圾堆上,找了一家旅馆住下。当初去王振家之前卖咸菜时住的那两间房子,也不敢再去了。因为连日的奔波劳累,这天晚上我入睡很快,但刚一睡着,卢石就来到了我的梦里。梦中的卢石仍像过去每次见我一样,紧紧地把我抱到怀里,狠命地揉着我,直到我几乎喘不上来气。这个梦让我越加坚信卢石还活着,梦醒之后还激动不已的我毅然决定,天亮之后把带来的预备出意外时用的那套中年女装穿上,以卢石姐姐的身份,直接到王振家的大门前冒险一问,那些守门的军士们总不至于对一个同伙的姐姐动手吧?
我说干就干,天刚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